這是場特殊的演唱會。
舞台搭在一輛小型貨車上,臨時剪裁的紅毯鋪在車斗,幾盞簡易的舞台燈支在車頂,掃向四周。人們看不清歌手的臉。他們被包裹在防護服和口罩裏,只露出一對眼睛。
歌手也看不清觀眾。舞台之外是一棟棟居民樓,數不清的居民趴在窗台上,跟着旋律合唱,揮舞着手機閃光燈,回應着舞台的燈光。
演唱會的舉辦地在北京市昌平區北七家鎮宏福苑社區。10月22日,北京通報新增4例京外關聯本地新冠肺炎確診病例均住在此。隨後,社區被調整為高風險地區,採取疫情封控管理。
11月3日和4日——被封控管理的第13天和第14天,宏福苑社區迎來了4場小型流動演唱會。它們由社區志願者們策劃籌備,每天傍晚6點左右,志願者們開着貨車,在社區不同區域為封閉在家居民送上歌聲。
演唱會結束後,志願者們看到居民在微信羣裏不停詢問:“明天你們還來不來?”
社區演唱會現場,志願者在車上歌唱。受訪者供圖
忍不住的合唱
劉瑤從微信羣裏得知演唱會的消息。
11月3日下午4點多,一名志願者在居民羣鼓勵大家報名:“今晚流動藝術團將在社區內‘派送’文藝節目,先到先得……現在報名,我們將把演出車開到您樓下,足不出户享受一場音樂會!報名從速!”
隨通知附有一張橙紅色海報,上面寫着戲劇之城流動藝術團為宏福苑社區派送文藝與微笑,演唱曲目有《百年》、《我的太陽》和《歌唱祖國》,演出時間為每日下午6點,演唱者是中央戲劇學院的志願者。
志願者製作的演唱會歌單。受訪者供圖
劉瑤最初對此並不感冒。“疫情把我們都憋壞了。每天出不去家門,只能通過窗户看向外面,室內活動空間小,總坐在桌前容易腰痠背痛,情緒不好還容易和家人吵架。我覺得這些天我已經’心死’了,沒有什麼能提起我的關注。”
第一場演唱會開在南二區,與劉瑤所在區域隔了一條馬路。她聽不見歌聲,但微信羣不停冒出提示,她隨手點進一段視頻,“一下就愛了。”
視頻裏,舞台處黃色的射燈來回揮舞,人羣圍在舞台四周,有人向樓上的居民揮舞手電。一個男聲在唱《歌唱祖國》,雄渾的聲音通過麥克風和音響傳向四周,節奏鏗鏘。劉瑤聽見好多人在跟着唱,“那是什麼感覺呢?就好像走夜路的人,走了很久,漆黑一片,終於看到了家裏窗户上透出的一束光。”
11月4日,劉瑤終於等到了流動的演唱會,雖然還是看不見,但歌聲清晰。11月的北方開始降温,她還是開着窗户,讓歌聲傳進來。羣裏有志願者們提前備好的歌詞,她一首接一首跟着唱。
住在另一區域的小范也在當天趕上了一場演唱會。
下午6點之前,演出車就已經就位,暖場的音樂響起時,小范的晚飯才吃到一半。“我趕緊不吃了,就趴在窗台上往下看,已經有不少人打開了閃光燈來回晃了。”演出正式開始,小范也努力揮着手機:“樓裏燈火通明的,大家都在窗口看錶演,樓下的志願者也跟我們互動,氛圍特別棒。”
20多分鐘過去,演出接近尾聲。
最後一首《我和我的祖國》響起時,居民們開始自發加入這場演唱會里,小范也一樣。一曲結束,她聽見志願者大喊“宏福(苑)加油!”居民們也跟着歡呼,一陣又一陣。“我第一次覺得這首歌這麼好哭。”
社區演唱會現場,居民打開閃光燈,與演出者互動。受訪者供圖
“從沒見過像這樣的演出”
演出由宏福苑社區的疫情防控志願者籌備,用時不過一天。
11月2日,距離小區封控已經12天,宏福苑社區最近一次全員核酸檢測,結果均為陰性。“社區疫情以及生活保障已經基本平穩,但居民們畢竟居家十幾天,情緒難免急躁,和工作人員對接時總是催促。”志願者總協調唐曉傑理解這份迫切:“要想辦法讓他們不孤單。”
他想到了“戲劇之城”的志願者們。
志願者皇甫曉朋自2018年從中央戲劇學院碩士畢業,此後便一直居住在宏福苑社區。2019年,社區依託附近的中戲文化藝術氛圍,打造了“戲劇之城”產學研文旅藝術區,皇甫曉朋加入了這一平台。
此次疫情之初,皇甫曉朋為居住在此的中戲人建了一個微信羣,方便聯絡。疫情開始後,微信羣就成了中戲志願者們的“陣地”之一,裏面彙集了來自導演系、播音主持系等等院系的中戲人,以“戲劇之城”的名義,為社區居民配送蔬菜等物資。
11月2日,唐曉傑提出希望“戲劇之城”能發揮特長,給社區居民也送些“精神食糧”,皇甫曉朋想到了“演唱會”。大家一拍即合。時間緊迫,來不及做太多精心準備。
首先要確定歌曲。“第一天的第一首歌,我們選了《百年》,因為今年是建黨100週年。第二首歌是《我的太陽》,因為太陽代表着希望。”唐曉傑和志願者們想居民通過歌聲振奮情緒,將《歌唱祖國》安排為壓軸曲目:“大家一起唱完歌,回家裏邊兒也好踏踏實實地睡一覺,第二天還能回味一下,‘昨天挺好的’。”
唐曉傑也意識到,因為封控,社區的條件確實有限。
11月4日,宏福苑社區正在舉行的“演唱會”。受訪者供圖
“第二天一早,我們就把拉物資的大車借調過來,當成了一個臨時的舞台。我們找了一個發電機,臨時從會議室拆下兩個音響,裝到車上,紅毯是平時用地毯,剪了一塊兒鋪在車上,就這麼簡單。”
這個做法能不能讓大家產生共鳴、排解情緒,一切都是未知。
11月3日,志願者們在159個社區羣裏發起了號召,得到了居民們的熱烈響應。組織者們將第一場演出定在南二區的一座小橋上,視野足夠開闊,據皇甫曉朋介紹,這片區域有500多户居民,“下午報名時,他們響應得最為熱烈。”
距離正式演出還有一段時間,志願者們開着貨車前去準備。“已經有居民等着了。”皇甫曉朋看到,不少居民開着窗子向外揮手,和志願者們聊天,“有點兒像小時候看春晚,早早就等着我們開演,生怕錯過了。他們會説‘加油’,會説‘辛苦’,我們也説‘再堅持堅持,一切都會更好的。’”
演出沒有彩排,也並不完全順利。劉瑤記得中途音響斷了好幾次,但這些都沒能影響效果。
“好像越是這樣,居民的熱情就越高漲,給我們鼓掌,接過來一起唱。”皇甫曉朋感覺這些聲音就像一個個温暖的擁抱:“就感覺被大家抱住,拍我的肩膀。”
他站在音響旁邊,也跟着唱。巨大的音樂聲蓋住了他的心跳和聲音,口罩擋住了他的嘴巴和表情,但他還是大聲歌唱。燈光因為電力故障熄滅,皇甫曉朋看見居民們的手電瞬間聚焦到舞台。
“我參與過很多輝煌的演出,但從沒見過像這樣的。”
社區志願者接聽居民訂購電話。受訪者供圖
音樂的力量
實際上,“演唱會”是志願者們所做工作的2.0版本。
在封控的日子裏,皇甫曉朋和“戲劇之城”的其他中戲志願者承擔着為居民運送生活物資的工作,平時有專人接聽居民電話,記錄居民的訂菜需求,按着單子配送。
“10月23日,我們聽見社區的播報通知,感覺聲音有些冰冷。”團隊里正好有播音主持系的志願者,皇甫曉朋便將他們組織起來,錄下了字正腔圓的防疫最新通知和配送站新到的蔬菜,開車繞着小區播報。
即便如此,聲音的温度並沒讓居民完全放鬆。“我們接線的時候,有時會碰見居民口氣不好,或者想多聊幾句。有的人還會不停在微信羣跟我們互動、寫小作文,他們其實需要更多關愛。”
社區志願者為居民送菜。受訪者供圖
10月31日,志願者們收到了一份特殊的“外送訂單”——一位居民想給所有被居家隔離的人點歌。志願者們滿足了居民的要求,錄好後在被指定的位置播送。
此後的日子裏,志願者們接到了許多點歌的訂單,志願者們也為不同崗位的其他志願者送去歌聲裏的祝福。他們曾為一名醫生送去《中國有我》,感謝他在這次疫情防控中對居民們的幫助。他們還為小區裏的新生兒們送去《愛笑的天使》——被封閉的小區,因為他們的誕生而有了希望。
為此,皇甫曉朋特意寫了一段播報詞:“從21號社區封控到今天,已經一週多了。大家可能不知道吧,在這一週多的時間裏,我們社區迎來了三個新生命。是的,有三位媽媽在工作人員的幫助下,順利去了醫院,生下了可愛的牛寶寶。在我們病毒與戰鬥的時刻,沒有什麼比新生命的到來更令人鼓舞的了。親愛的牛寶寶們,歡迎你們來到這個世界,歡迎你們回家。這個世界或許不是很完美,但媽媽的懷抱、家人的愛永遠會保護你,讓你茁壯成長,讓你感到快樂,讓你永遠做一個愛笑的天使。”
這是志願者們送去關愛的1.0版本,這讓皇甫曉朋感受到了音樂的力量。
劉瑤也感受到了。11月3日,社區的小型演唱會結束後,劉瑤收到了鄰居們轉發的視頻:一名男子高聲唱着《歌唱祖國》,有人大聲歡呼、鼓掌,另一名男子操着更大的嗓門接力唱下去。鏡頭裏,夜晚黑漆漆的,但窗口的燈還亮着。
新京報記者 左琳
編輯 左燕燕
校對 張彥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