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4日晚上,由張大磊執導,李雪健、孔維一主演的《下午過去了一半》獲得了第71屆柏林電影節短片銀熊獎。
消息一出,老戲骨李雪健再次成為了網友們誇讚的對象,稱他戲路寬闊,演技精湛,是名副其實的表演藝術家。
實際上,一直以來李雪健都被譽為“中國男演員的演技天花板。”
金鷹獎,金雞獎、飛天獎、百花獎、華表獎......出道40餘年,他是國內唯一一位拿過“大滿貫”的影帝。
2016年,《人民日報》曾刊文稱讚李雪健:一個演員,演了近40年,怎麼會毫無緋聞、毫不鬆懈?怎麼會讓那麼多觀眾和同行喜歡他、認同他、敬重他?
今天,我們就從李雪健傳奇的人生經歷中來尋找答案。
1954年,李雪健出生于山東省菏澤市鉅野縣。
從小就喜歡錶演的他,19歲進入部隊後就加入了業餘文藝宣傳隊。1978年,憑着對錶演的熱愛,李雪健又順利地考入話劇團,成為一名正式的演員。
在當時的年代背景下,人們的生活水平不斷提高,相應地對於文藝作品的需求也日漸強烈,這也讓一些被埋沒的優秀演員有了更多的機會。
李雪健,就是其中之一。
1980年,團裏排話劇《九一三事件》,但是隨着觀眾對話劇的熱情高漲,很多演員都被外派到全國各地演出。
一時間很難有人能回來出演“林彪”一角,就這樣,彼時26歲的李雪健終於迎來了挑大樑的機會。
説的是挑大樑,實際上只是臨時頂替,但他並沒有因此放鬆對自己的要求。劇本要求他需要刻畫出一個病態的,甚至是偏執狂的人物形象。
為了演好這得來不易的角色,李雪健下了很大功夫。
先是找來了很多人物的照片和錄音,細細揣摩角色的動作和語氣,以至於有一段時間他經常陰沉着臉在院子裏來回溜達,引得同事們都擔心他是不是出了什麼問題。
接着為了達到形神兼備,他用了一個月的時間減重20斤。甚至為了找到角色人物“手冰涼”的感覺,李雪健在每次上台表演之間都儘量不吃飯。
結果可想而知,功夫不負有心人。
話劇《九一三事件》獲得了觀眾們的一致好評,李雪健也憑着出色的表演奪得了首屆中國戲劇梅花獎。
他演得到底有多好?
有人説:“把這小子化妝後擱在天安門上能把人嚇死。”就是因為演得和林彪太像了,還發生過一段小插曲。
當時劉少奇夫人王光美看完話劇後,上台跟演員們握手卻獨獨略過了李雪健,很多人都説李雪健演得太傳神,勾起了王光美對傷心往事的回憶,以至於她一時間沒有從角色中走出來,把李雪健當成了角色本人。
李雪健一炮而紅,演戲的機會也越來越多。
如果説電影《焦裕祿》讓李雪健名聲大震,那麼1990年中國內地第一部室內電視劇《渴望》的熱播,則讓李雪健真正地做到了家喻户曉。
淳樸、善良、寬厚、真誠還有些窩囊,憑藉劇中“宋大成”這個角色,李雪健再次證明了自己的表演實力,獲得了“飛天獎”、“金鷹獎”最佳男演員兩項大獎。
以至於當年還流行了這麼一句話:“嫁人要嫁宋大成,娶妻當娶劉慧芳。”
你以為他對藝術的追求就此滿足了?如果這樣想,那就太低估他“演技天花板”的稱號了。
李雪健曾説:石揮、藍馬、曹景陽這三位“扔人堆兒裏找不着,登上舞台、躍上銀幕又光彩奪目”的大師級的藝術家是他的偶像。
他也不斷朝着他們的方向努力。
拍攝電影《楊善洲》時,為追求形象逼真,他跑去大涼山:穿老爺子穿過的衣服,睡老爺子睡過的牀,走老爺子走過的山路……
拍《水滸傳》時,他兩次從馬上重重摔下,仍堅持自己騎馬;為了演好潯陽樓題反詩這出戏,他臨時練習了3個月的毛筆字。
2000年11月,李雪健在陝西拍攝電視劇《中國軌道》時被查出患上鼻咽癌。
家裏人都在為他的身體擔憂,而他自己卻擔心的是這部戲因他而受到的影響。對於演戲,李雪健有一種從骨子裏散發的責任感。
他的妻子於海丹最瞭解他,也理解他的這份責任感。她深知自己也勸説不了李雪健放棄拍戲,去做手術,於是她每天都開車把李雪健送去醫院做化療,之後再送回劇組拍戲。
《中國軌道》的製片人伍獻軍後來回憶説:
“每次我到拍攝現場,都會看到李雪健在認真地拍戲,而工作人員則在一旁默默地流淚。在拍最後一場戲時,李雪健説話已經非常困難,但他仍聲情並茂、一氣呵成地説完大段台詞,在場的劇組人員都聽得熱淚盈眶。”
很多人都説,李雪健是用心血和生命在鋪築着《中國軌道》。
同樣帶病拍攝的,還有電影《橫空出世》。我不知道你有沒有看過這部電影,如果你沒看過,建議你別錯過這部經典中的經典。
在易立競的採訪中,李雪健被問到“最大的幸福是什麼?”
他笑着説:
最大的幸福啊,就是每天都有盒飯吃。因為有盒飯吃,就代表着有戲拍。
“演戲”對於他來説,已經成了一種執念,一份責任。他總説:“每一個角色都是一次生命,演一個就少一個,演一個就要成一個。”
2002年,與病魔做了一年鬥爭的李雪健復出。從那時開始,他更加珍惜每一次演戲的機會。
《搭錯車》、《新上海灘》、《父愛如山》、《嘿,老頭!》、《少帥》等優質影視劇一部接着一部,獲得的獎盃更是一個接着一個。中國唯一一位大滿貫影帝、中國男演員的演技天花板等各種稱號,都是對他最高的讚賞。
李雪健有一句名言,“希望觀眾忘掉我,記住角色。貼‘李雪健’標籤的人物,我不演。”
在《少帥》中,張作霖的那句沙啞地“媽 了 個 巴 子”簡直太魔性了,很多人到現在都還印象深刻:“李雪健之後,再無張作霖”。
他追求的就是,變成一個“不像演員的演員”。
藝術生涯40年,他塑造的每一個角色幾乎都是零差評的存在。有演藝圈的晚輩曾這樣評價李雪健:
他是一個你看到,你的汗毛都要向他致敬的演員。他是真正的大師。
對於這份評價,李雪健實至名歸。
很多人應該還記得2016年“金鷹獎”頒獎現場上的一幕。中年男演員裏的佼佼者胡歌奪得影帝,上台領獎前他先是走到李雪健面前,雙手合十畢恭畢敬地説道:“受之有愧”。
而後又在發表獲獎感言時對李雪健表達敬意:“飛機上,我有幸碰到李雪健老師,他德高望重,只帶了一個隨行人員,我很慚愧,我帶了三個。”
現在在回到文章開頭人民日報的那個提問,答案是不是已經很明顯了。入行40餘年,拿了33個影帝,演繹了無數個經典的角色。
李雪健似乎已經達到了自己的追求,如今只要在網上搜索李雪健,幾乎都是“老戲骨”、“演技天花板”、“演技高超”等清一色的盛讚。
曾有人問他:“您是最貴演員,什麼才是最貴?”
李雪健回答説:“觀眾最貴。”好一句“觀眾最貴”,就問那些所謂粉絲成羣的明星,臉疼不疼?
別人把演戲當做職業,他卻當做一生熱愛的事業。別人把觀眾當粉絲,他卻把觀眾當“上帝”。
這幾天馮遠征提到的“德藝雙馨”引起了網友們的熱議,到底什麼樣的演員才配得上“德藝雙馨”四個字?
低調做人踏實演戲,把觀眾放在第一位,把演戲看成自己的責任,李雪健這樣的演員才稱得上真真正正的“德藝雙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