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俠片斷代了嗎?徐克、賈樟柯、爾東昇、許鞍華做客新浪潮回顧武俠黃金年代

  自1928年《火燒紅蓮寺》在上海首映以來,中國武俠片已走過近百年征程。作為中國特有的作品類型,武俠片成為中國影視劇作的一張金字招牌。百年風雲變遷,近年來,中國武俠片卻似乎遭遇了困局,“武俠片式微”、“武俠片斷代”等討論層出不窮,人們喟嘆“俠客遠去,何來江湖”,對於中國武俠片的叩問也愈加強烈。

  為何會如此?武俠片還能超越前人嗎?胡金銓、張徹、楚原等前輩如何影響了一代代電影人?武俠精神如何傳承與創新?

武俠片斷代了嗎?徐克、賈樟柯、爾東昇、許鞍華做客新浪潮回顧武俠黃金年代

  6月11日,由新浪娛樂主辦的新浪潮論壇在京舉行,本次論壇主題為《胡金銓、張徹、楚原的“武俠新世紀”》,導演徐克、許鞍華、爾冬升、賈樟柯與主持人魏君子現場連線,追憶三位武俠片大師和武俠黃金年代,80後動作演員謝苗、80後動作導演秦鵬飛、90後編劇導演楊秉佳等新生代武俠力量現場講述武俠精神的傳承與創新。

  三位武俠片大師影響代代電影人

  上世紀六七十年代,胡金銓、張徹以國語片《大醉俠》、《獨臂刀》等開啓“武俠新世紀”,造就了武俠的黃金時代。其後,楚原以《流星蝴蝶劍》、《楚留香》、《三少爺的劍》一系列改編自古龍小説的奇情武俠,為武俠片成為市場主流片種再添旺火。回望胡金銓、張徹、楚原這三位華人武俠電影開山立派的一代宗師,他們引領的武俠潮流對後來的電影人影響至深。

武俠片斷代了嗎?徐克、賈樟柯、爾東昇、許鞍華做客新浪潮回顧武俠黃金年代

  談到三位大師,徐克導演在論壇中直言:“我們都被這些導演震撼過很多次,完全改革了你對電影的觀點。他們真的是以電影手法讓觀眾體驗完全不同的世界。當時很多人被他們影響對電影產生很強烈的興趣,原來電影真的是會改變我們很多人,無論內在的情緒,對這個世界的看法。”

  徐克導演現場還分享了一個“等太陽”的故事:“當年胡導在台灣拍《龍門客棧》,有一個外景要爬很久的山,而且很多地方沒有路。他身體不好,拿着枴杖走路,是被背上去的。在山頂的大石頭上,我問胡導你在等什麼,他説等太陽。我們那個時候拍電影成本比較低,胡導説等太陽,讓我一下回到電影世界裏很重要的一個追求。我記得黑澤明講過‘等雲來’,胡導‘等太陽’,那時候的導演有很多自己堅持的原則。”

  作為中國電影的特有類型,武俠片也深刻地影響了賈樟柯導演。他的多部作品都曾借鑑武俠片的精神和敍事:“我借鑑最多的是《三峽好人》,兩個主人公千里闖江湖,他們從山西到了三峽,他們有一個共同的動作就是尋找,武俠片是尋仇、躲避、或者報仇。我的電影中他們是解決愛的問題。千里而行這個動作便是來源於武俠片的。我拍《江湖兒女》的時候,其實沒有真正拍過武俠片,但是內在敍事結構是深受武俠片前輩導演的影響和啓發。”

武俠片斷代了嗎?徐克、賈樟柯、爾東昇、許鞍華做客新浪潮回顧武俠黃金年代

  許鞍華導演則分享了她和胡金銓、張徹導演的相處舊事,“胡金銓導演就好像是從神話裏頭的人物到平常生活中,沒有什麼隔閡。我見到張徹導演是1978年,我跑到片場裏頭找他借狄龍拍廉政公署的電視。他當然是拒絕了,這是我第一次見他。”許鞍華導演也談及了她心目中二人電影的區別:“他們倆好像是一南一北,有點相反的,張徹導演比較粗獷和男性熱血。胡金銓導演是有點古典跟冷冷的感覺。”對於楚原導演她的感受是親切:“那時候他已經是大導演,有一天莫名其妙叫人打電話叫我去吃飯,然後非常謙虛地問,你介意不介意我去拍《胡越的故事》的續集,因為我很喜歡那個戲。”

  曾出演楚原電影《三少爺的劍》,後又重新執導《三少爺的劍》,爾東昇導演與武俠片和楚原導演的緣分不可謂不深。談到與楚原導演的合作,爾東昇導演認為自己得益良多:“我作為局中人,當時沒太分析他的導演手法,我那時候是演員角度。近些年我和年輕導演合作,我發現我説出的很多話、很多理論,其實是受他影響。他對我最大的影響是他跟我説,如果你要做導演,你要去看剪輯, 在這個過程裏你才知道原來演的東西剪出來是這樣。這對我現在當導演是非常大的幫助。”

  武俠片的中國情懷和傳統應被汲取繼承

  2007年,在一次楚原導演的生日家宴上,魏君子以影迷身份參加,他問楚原導演“您拍的這些武俠片,都用國語,您遺憾嗎?”楚原導演説“不會,武俠片國語念起來更有味道。” 金庸曾以郭靖之口,用“俠之大者,為國為民”八個字闡述了武俠精神,而中國人自古有武俠情懷,因為武俠裏有快意恩仇,有大仁大義,有忠孝禮智信。

  徐克導演談到了這種中國情懷的形成。上世紀六十年代,中國電影由於成本技術等因素一直無法與西方及日本電影競爭,一直到張徹、胡金銓導演打開了新路,比較強烈的中國民間英雄形象,形成新的武俠片種出來,讓華語電影終於用武俠文化找到了自己的位置。

  “當時我們都覺得,我們終於有一個文化可以很強勢的在市場裏面跟別的電影對比。”徐克導演説道:“到《獨臂刀》,不但有武俠文化,還有流行元素,感覺很年輕化,加上電影用普通話講台詞,龐大的時代感就出來了。胡金銓導演則是把整個朝代和歷史的巨大背景搬出來,讓他的武俠電影裏有很強烈的中國情懷。那個年代的中國香港年輕人也對中國的文化、中國的根源有很深厚、很強烈的情懷。”

武俠片斷代了嗎?徐克、賈樟柯、爾東昇、許鞍華做客新浪潮回顧武俠黃金年代

  賈樟柯導演強調:“中國的武俠電影和小説有不容忽視的傳統,它們所反應的都是當下的現實,這一點應該被我們吸取跟繼承,因為透過武俠的世界,我們所講的義,所講的傳統的倫理,都指向於公平、公正。”

  爾東昇導演也表示:“武俠片如果能夠保留一些文化的東西在裏面,我個人覺得,一部再怎麼差的電影,在50年、80、100年之後,它的意義就會顯現,因為它在不經意情況下把一些文化,一些畫面,一些景象,甚至整個歷史留下。”

  “後浪”聊武俠精神的傳承與創新

  近年來,常有人説武俠片沒落了,武俠創作式微、佳作甚少、創新不多,票房市場口碑均不復當年可觀。在2016年公佈的《中國電影產業研究報告》中,關於中國電影觀眾類型偏好的調查顯示,觀眾對武俠片的喜愛只佔2.2%,在列出的類型片中居倒數第二。

  爾東昇導演在談起當年邵氏的沒落時認為:“整個邵氏的沒落,除了經營方式之外,也是因為青黃不接,沒有新一代的導演和創作人進去,公司老化沒有完全新意。面對新浪潮的改朝換代,它的沒落是非常快的,兩年之間基本上就垮掉了。”

  武俠片經歷了近百年的沉澱,需要一代代創作者不斷努力,也需要更多的武俠新力量去傳承。即使武俠片黃金年代已不再,但武俠精神永存,人們依然期待神形兼備的武俠影視,依然有人在不斷為武俠片尋找新題材與新出路。

武俠片斷代了嗎?徐克、賈樟柯、爾東昇、許鞍華做客新浪潮回顧武俠黃金年代

  近期上映的電影《目中無人》主演謝苗表示,他會從經典武俠作品中汲取養分,此次飾演盲俠,就從張徹導演的《殘缺》中郭追一角的演繹中借鑑了經驗,“在拍《目中無人》的時候,一般的人打四招、三招、五招就夠了,我能打到十招以上,讓鏡頭看起來比較長。這也是向張徹等前輩們學習的東西。”

  《目中無人》的導演楊秉佳談起自己的武俠片啓蒙:“《龍門客棧》裏胡金銓導演把人放到山水之間,他注重寫意,但戲劇的張力特別足。現在好多戲很多地方做的特別周全,特別完美,恰恰少了這種神韻。徐克導演拍《新龍門客棧》注重人,江湖兒女愛恨情仇,我特別喜歡他的人物,到現在我還在學裏面的人物。《龍門客棧》現在眼光看有點像藝術片,《新龍門客棧》是一個很完美的類型片,這是兩類導演不同時代的不同表達、傳承、創新。”

  《目中無人》動作導演秦鵬飛感嘆,現在真正做武俠電影的人越來越少了:“我們希望武俠越做越好,希望能夠讓更多的觀眾喜歡上武俠電影。”楊秉佳也表示“能讓更多的觀眾對武俠產生興趣,這就是我們未來的一個小步。”

  謝苗認為,武俠精神有一點很重要,就是“真”:“我可以允許這個戲拍的不好看,可以允許它有各種問題,但是首先不能假,還是要把真誠給觀眾。我覺得先做真,希望它又真又好。”

版權聲明:本文源自 網絡, 於,由 楠木軒 整理發佈,共 3101 字。

轉載請註明: 武俠片斷代了嗎?徐克、賈樟柯、爾東昇、許鞍華做客新浪潮回顧武俠黃金年代 - 楠木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