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者按:本文來自微信公眾號“市界”(ID:ishijie2018),作者:華宇,編輯:廖影,36氪經授權發佈。
電影《你好,李煥英》的票房目前已突破36億,北京文化作為第一齣品方,按理該是最大受益者。可這一切,都隨着2月18日晚的一紙公告,成了過眼雲煙。
北京文化公告稱,該影片已委託第三方公司進行保底發行,保底票房收入為15億元。截至2月17日24時,影片累計票房收入約27.25億元(含服務費),而公司來源於該影片票房的營業收入,約為6000萬-6500萬元。
誰也沒想到,在《唐人街探案3》前期預售票房和想看人數如此強勢的情況下,《你好,李煥英》可以後來居上。更沒想到的是,不管票房多高,北京文化從中拿到的收益都十分有限。
因為影片的票房收入超過了保底金額,所以受益方成了保底發行方。也就是説,北京文化給別人做嫁衣了。
如果説“後悔沒有早入手北京文化的股票”是股民們2月18日前的普遍心理,那麼從2月19日開始,這種心態或多或少會變化一些。2月18日,春節後第一個交易日,北京文化開盤漲停;2月19日,股價高開低走,最終漲幅落在了7.36%。
靠給別的影片做保底發行而出圈的北京文化,這次栽在了被“保底發行”上。北京文化可謂“玩了一輩子鷹,最後被鷹啄了眼睛”。
1 保底發行“專業户”被保底根據貓眼專業版數據,《你好,李煥英》的出品方共7家公司,分別為北京文化、上海儒意影視、天津貓眼微影、北京精彩時間文化傳媒(以下簡稱“北京精彩”)、新麗傳媒、大碗娛樂、阿里巴巴影業(北京)有限公司。
其中,北京精彩由華錄百納持股46%。華錄百納發公告稱,截至2月18日,影片對北京精彩營業收入的影響約9000萬-10000萬元,對華錄百納歸屬於母公司股東的淨利潤影響約1200萬-1300萬元(最終結算數據可能存在誤差,具體以實際結算為準)。值得注意的是,北京精彩的法人張苗,曾是北京文化電影事業部的總經理。
天眼查APP顯示,大碗娛樂由賈玲(原名賈俞玲)持股65%,其合夥人孫集斌持股15%,北京文化持股20%;在聯合出品的19家公司中,天津摩天輪文化傳媒、安徽舒茶九一六影視傳媒均由北京文化100%控股。
同時,北京文化還參與了這部影片的聯合發行。出品、發行一樣不落,但北京文化賺到的錢卻不多,這可能要歸咎於影片保底發行的商業合作模式。
一般來講,一家公司投資了一部影片,能從中拿到的分賬收入為“票房的37%×投資比例”。但保底發行的計算方式有所不同,概括來説,這是一種對出品方來説“保本”,對發行方來説“高風險,高收益”的合作模式。
傳媒行業分析師楊遠告訴市界,若影片的實際票房收入>保底金額,出品方的分賬收入會比不保底發行變少。“雖然保底不代表超過保底票房的部分,出品方一分錢都分不到,但分賬比例會變低,更利好發行方。不過,具體比例要看雙方如何商議。”
《你好,李煥英》的票房大大地超過了15億的保底金額,貓眼票房預測其最終票房在52億元左右。也就是説,保底發行方會大賺一筆。“應該是上海儒意影視和貓眼,不過據説還有其他幾家也參與了。”楊遠透露。
《你好,李煥英》評分與票房丨市界截圖
這種“以小博大”的場景何其相似,畢竟沒有一家公司比北京文化更喜歡保底發行的合作模式。
2014年,北京文化聯合中影集團,以5億元票房保底發行了甯浩導演的《心花路放》,影片成本3400萬元,主演為黃渤、徐崢和袁泉,製片方為甯浩的兩家公司。
《心花路放》不負眾望,最終拿下了近11.7億元票房,北京文化大獲全勝,藉此收入1.91億元。這也是北京文化前總裁,現任董事長宋歌的“保底”首秀,北京文化藉此從旅遊服務轉型影視。保底發行模式此後開始在國內流行。
而真正讓北京文化一戰成名的,是公司只看了劇本,就聯合聚合影聯以8億元票房保底發行吳京的《戰狼2》。誰也沒想到,該片票房最終56.8億元,締造了中國影史的最高票房紀錄。
宋歌飾演《戰狼2》中的樊大使
藉此,北京文化的市值曾暴漲69億元。後來,公司又投資了諸如《我不是藥神》《流浪地球》等爆款,徹底出圈成為影視界的黑馬。
也正因此,業內才會對其居然錯過了《你好,李煥英》感到不可思議。
但如果仔細梳理,其實也有跡可循。雖然北京文化沒看成片就保底發行《戰狼2》的眼光堪稱一絕,但同一年,它也沒看到成片就保底發行了《二代妖精》。
儘管該片有劉亦菲、馮紹峯加盟,但最終票房僅為2.9億元。投入超2億,確認收入不到4000萬,北京文化虧損1.5億。
此外,北京文化還投資過不少票房不佳的影片,如號稱楊冪轉型之作的《寶貝兒》,票房不到2500萬;《不成問題的問題》雖獲獎頗豐,票房只有700多萬。
2 誰來“背鍋”仔細梳理還能發現,北京文化押中的爆款票房雖高,但其從中的收益卻並不多。《戰狼2》票房56.8億,公司實際收益僅1.6億;《流浪地球》票房超46億,公司實際收益僅2個多億。
為什麼會這樣?宋歌曾表示,為了控制風險,公司會把保底發行來的影片繼續分包出去,也就是將部分投資份額溢價賣出。通俗解釋,就是“做中間商賺差價”。
在中國青年劇作家導演向凱看來,北京文化真正的問題,在於對作品走向的把握不夠精準。
與其他人對北京文化押中《戰狼2》的“吹捧”不同,向凱認為該影片能“爆”,一定程度上是由當時的國際、國內特殊環境造成的,“因為當時需要這樣一部弘揚民族精神的作品,給老百姓加油打氣”。而放過《你好,李煥英》,則恰巧證明北京文化對作品走向、對價值觀的把握不是那麼強。
向凱告訴市界,《你好,李煥英》雖是小成本製作的電影,沒有超級大腕兒的陣容,也沒有花裏胡哨的佈景跟刀光劍影的打戲,但作品透露出來的內容跟價值觀卻很有看頭,“適合做精神食糧”。
中紀委在點評該影片時,用了“打動人心”來評價。《你好,李煥英》能夠逆襲也是靠此。畢竟在票房預售期,《唐人街探案3》的排片率和想看人數稱得上一騎絕塵,不少人都認為2021年的春節檔不會再起波瀾。
“北京文化當時可能覺得片子偏文藝,擔心票房不樂觀,才會放過這種有內容、可以提升觀眾價值觀的題材電影。”向凱補充道,“這是對影片、對老百姓的觀影需求預估不足。”
從北京文化的業務劃分來看,這個鍋似乎應該由宋歌來背。
北京文化成功轉型影視,靠的是收購。2013年,北京文化以1.5億元收購了摩天輪文化,這家公司原名為北京光景瑞星,是宋歌從萬達影視出來後創立的。而宋歌其人,在影視行業紮根頗深,《七劍》《失戀33天》他都有投資。
換句話説,北京文化看中的不是摩天輪文化,而是影視大佬宋歌。
次年,北京文化又分別以13.5億、7.5億的對價,收購婁曉曦的世紀夥伴、王京花的浙江星河文化經濟。婁曉曦曾是華誼的影視劇負責人,王京花曾是華誼金牌經紀人,手下有過關之琳、李冰冰、胡軍、任泉等知名藝人。
自此,電影、電視劇、藝人經紀三大板塊都有了“能人”,北京文化這個影視圈的“外來户”算是“拿捏”住了做影視的命脈。不過,其發展卻非一帆風順。
2020年4月29日,就在北京文化發佈2019年財報的當天,婁曉曦在微博發佈實名舉報,稱北京文化涉嫌財務造假,舉報高管宋歌、張雲龍涉嫌背信損害上市公司利益罪、欺詐發行債券罪、違規披露、不披露重要信息罪,職務侵佔罪。
婁曉曦跟宋歌之間的“分歧”出在了利益分配上。也是這一舉報行為,打破了北京文化表面上的平靜,讓“內訌”浮出水面。
3 鐵打的營盤,流水的兵究其“內訌”的淵源,跟北京文化的發展歷程不無關係。
這家成立於上世紀的公司,最開始做旅遊服務。前身“京西旅遊”,早在1994年就與北京門頭溝旅遊局、農林局簽署了為期25年的承包協議,拿下了所謂“三山兩寺”(靈山、妙峯山、百花山、潭柘寺、戒台寺)的經營權。
最初公司的營收一直穩穩地上升,從2005年開始出現下滑,一直持續到2013年,眼看着就要“泯然於眾人”。
2013年的影視行業發展如日中天,資本紛紛湧入,光線傳媒併購新麗傳媒、樂視網併購花兒影視,《致我們終將逝去的青春》《私人訂製》等單部影片票房能超7億。
或許正因此,北京文化開始轉型做影視。而因為不是內行人,公司選擇用收併購的方式引入影視行業的人做高管。
然而,成也蕭何,敗也蕭何。
“這些人會更關注自己的利益。”王霄曾跟北京文化有過深入接觸,他用“鐵打的營盤,流水的兵”來形容這家公司跟它的團隊。
他告訴市界,公司很多決策執行,由職業經理人負責,他們往往只着眼於兩三年的事,但對於電影行業來説,兩三年的規劃根本不能決定什麼。他透露,北京文化買過很多垃圾作品,這些作品就來自於職業經理人的嫡系,“拍不拍得成不重要,先買過來再説”。
團隊的分裂還表現在,儘管公司有董事長,有總裁,卻沒有實控人。
“北京文化的水很深。”楊遠表示。
根據Wind數據,很長一段時間內,公司第一、二大股東在富德生命人壽保險和華力控股之間徘徊,2019年12月6日-2020年7月14日,二者持股比例不相上下,分別為15.6%、15.16%。
後來,華力控股連續減持,在2020年底降到了5%。如今排名第二的青島西海岸為國有法人,於7月之後進場,持股比例10.87%。
公司各大股東、高管之間似乎也已出現分歧。2021年年初,公司接到了深交所關注函,原來在2021年第一次臨時股東大會上,《關於擬聘任會計師事務所的提案》未獲通過,出席會議有表決權股份的84.1729%的股東投了“反對”票,致使深交所下發關注函。
對此,北京文化“諱莫如深”,稱“由於關注函涉及的部分事項仍在落實過程中,公司無法按照關注函的要求在2021年2月8日之前完成回覆工作”。
值得一提的是,市界梳理發現,北京文化的高管已經“換過血”。
宋歌、江洋、賈園波三人於2020年年底分別辭去了公司總裁、董秘、財務總監的職務。與此同時,新任總裁、副總裁和財務總監分別由嚴雪峯、晏晶、張雪擔任。江洋、賈園波上任也不過半年左右,而嚴雪峯和晏晶都沒有影視行業從業經驗。
此外,天眼查APP顯示,浙江星河文化經濟的法人,已經於2020年9月從王京花變更成了賈園波。
一邊是高管內訌,另一邊則是北京文化的資金壓力。
根據1月30日的業績預告,公司2020年歸屬於上市公司股東的淨虧損金額為6.4億-7.9億元。1月26日,公司還發布了關於5億銀行貸款的逾期公告。根據2020年三季度財報,公司當期貨幣資金只有0.64億元,短期借款卻高達8.96億元。
屋漏偏逢連夜雨,不久前的鄭爽代孕事件,導致公司出品、由鄭爽主演的《只問今生戀滄溟》恐將擱淺無緣上線,北京文化的未來,似乎壓在了2014年啓動開發的《封神三部曲》(採用三部電影連拍模式製作)上。
據説,三部電影共耗資30億元,按影視行業3倍回本定論,至少要90億票房才能回本。在向凱看來,先不説劇情如何,用幾年前的價值觀做出來的影片,面對不斷升級、口味逐漸挑剔的觀眾,能不能引起共鳴,實在不好説。
“公司地處北京,而且背後資源很多。本來如果公司能細心規劃,有序推出手上的作品,可以發展得很好,但它卻把一手好牌打了個稀爛。”王霄頗有些恨鐵不成鋼,“如果未來不把團隊這一塊兒抓好,可能還是走不遠。”
(文中楊遠、王霄為化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