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雲班主”成名往事:端茶遞水、寄人籬下,曾被關櫃子裏48小時

在當下的中國,傳統曲藝式微是一個令人心痛卻又無可奈何的社會現實。而在如此不景氣的市場環境之下,郭德綱帶領的德雲社卻是一個十足的異類。他們不僅受到了一大批年輕觀眾的追捧,還走出了國門,進行世界巡演。

至少在當今的曲藝界,德雲社擔得起一枝獨秀,風頭無倆幾個字。

但是,沒有誰的成功是大風吹來的。郭德綱現在有多輝煌,當初他就有多落魄,現在他有多風光,當初就有多辛酸。

郭德綱七歲就開始拜師學藝,跟着老藝人高祥凱學習評書藝術。

在那些年,學徒相當於半個長工,除了學習技藝之外,還需要負責師傅家中的雜活。很多老藝人都一直保持着這個傳統,所以郭德綱每天都必須早起,給老師收拾屋子,沏茶水。等老師起牀過後,才跟着老師學習段子。就這樣在老師那裏學了3年。

隨後,郭德綱又跟着天津藝人常寶豐學習相聲,向盲藝人王田雨學習京西大鼓。學了幾年過後,覺得自己略有小成的郭德綱開始不安於現狀,要為自己的成名之路奔波了。於是,為了謀求發展,郭德綱前後共去了三次北京。

1988年,郭德綱以白全福徒孫,楊志剛徒弟的身份第一次來到北京,目的是報考全總文工團下的一個説唱團。那一年他才15歲,結果他通過了考試,成功留在了説唱團。但是隻在團裏待了一年,就因為其他原因被送回了天津。

回到天津後的郭德綱很快開始了他的“跑江湖”生活,跟着一些小戲團到處演出。就這樣漂泊了幾年,不甘心就此沉寂的郭德綱第二次去了北京。

來到北京後,郭德綱在一個廉價旅館住下後,便開始四處求人找關係,希望有一個相聲團體能夠收容提攜他。但是在十多天的哀告過程中,沒有一家相聲團隊願意容納他。無可奈何,郭德綱只能悻悻離京。

乘興而來,敗興而歸,第二次赴京之旅除了讓郭德綱充分體驗到生活的絕望和殘酷之外,沒有帶給他任何好處。

1995年,在天津經營相聲劇場失敗,不得已賣房還債的郭德綱再次上京。這一次上京的郭德綱拋去了所有幻想,收斂了一切心性,踏踏實實地從最底層做起,給各個戲團打雜。有時間就窩在狹窄的屋子裏進行相聲劇本的創作,但生活並沒有因此而善待他。

在此期間,郭德綱曾經組織了一大批曲藝演員舉行相聲大會,剛開始反響很好,但八天過後,由於作品重複,觀眾覺得索然無味,來的人越來越少。

後來不願意放棄的郭德綱又和張文順等一批人在廣德樓劇場再一次興辦了相聲大會,也就是德雲社的前身。但是剛辦起的相聲大會並不掙錢,反而需要郭德綱掏腰包補貼。

演出最蕭條的時候,台上台下的演員一大堆,觀眾卻只有一個。觀眾突然來了電話,演員便只好在台上等他把電話接完。

2003年,他在一個節目裏擔任主持人,實際上卻是一個類似小丑的角色。曾經被節目組關在了一個玻璃櫃裏生活了四十八個小時。他在櫃裏表演睡覺和吃泡麪,而櫃外是繁華街道,車水馬龍,往來的行人駐足觀看,指指點點。這樣的苦,恐怕真沒幾個人吃得下來。

2004年,在幾番努力之下,郭德綱成功拜在相聲泰斗侯寶林之子侯耀文的門下,有了這塊金晃晃的招牌,德雲社在京城打拼也終於多了幾分底氣。

再後來,電台主持人大鵬聽了郭德綱的相聲,十分喜愛,就錄了幾段在自己的節目裏推薦。結果大受歡迎。郭德綱和德雲社就像一塊被塵土掩埋的黃金,終於被大眾發現。

2005年,是郭德綱和德雲社的轉運之年。這一年德雲社躥紅,並且火得勢不可擋。

2006年,德雲社創下了連續25次的返場記錄,被行內目為神話,從此德雲社聲名鵲起,能人輩出。岳雲鵬,孫越、郭麒麟紛紛出現在舞台之上,吸粉無數。曾經那個只有一個觀眾的相聲團體現在的粉絲已經遍及了全球。

當初那個在北京四處求人收留的郭德綱大概不會想到有一天他會創辦德雲社,更不會想到德雲社會成為相聲界最耀眼的存在,而他本人也一躍成為在時下最紅的相聲名家。一路上經歷的風雨,終於化作了彩虹。

版權聲明:本文源自 網絡, 於,由 楠木軒 整理發佈,共 1513 字。

轉載請註明: “德雲班主”成名往事:端茶遞水、寄人籬下,曾被關櫃子裏48小時 - 楠木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