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佰》美化國民黨?還能感動台灣人嗎

今年是中國人民抗日戰爭勝利75週年。在新冠疫情、南方水災、中美新冷戰的陰霾下,大陸輿論似乎對這個話題提不起多大興趣,直到抗戰題材電影《八佰》的驚豔亮相。雖然影片公映一波三折,爭議鋪天蓋地,但一路高歌猛進的票房,證明成功打動了大陸觀眾的愛國心。抗戰曾是兩岸同胞共同的歷史記憶與情感紐帶,只是《八佰》還能感動今天的台灣人嗎?

《八佰》美化國民黨?還能感動台灣人嗎

一部根據家喻户曉的八百壯士抗戰事蹟改編的電影,竟讓一些人如臨大敵,實在令人唏噓。全片以國軍普通士兵的視角展開,並沒有對國民黨高層歌功頌德,相反還揭露了南京方面自以為高明卻一廂情願的政治算計,也是比較忠於史實的。即便如此,仍有一些影評質疑“誇大了日軍的彪悍與國軍的頑強”、“給國民黨翻案”等。可見在日益極化的大陸輿論場,一旦捲入政治敏感,很難全身而退。

所幸無論是票房還是多數觀眾的回饋都不會撒謊。在大陸電影院有條件復工,經營普遍慘淡的當下,《八佰》雖姍姍來遲,但票房不負眾望,首日便突破1.35億元人民幣,幾乎以一己之力撐起全國院線。許多年輕的觀眾在朋友圈稱被戰士們樸素而真實的家國情懷感動,與片中隔岸觀戰的民眾一起經歷了民族意識的覺醒與成長。還有觀眾在步出“四行倉庫”回到繁華大上海的瞬間,感受到前所未有的心靈震撼。

無論大陸社會對《八佰》展現的史實與史觀有多大分歧,以史為鑑與弘揚愛國主義無疑是一致的。台灣被日本殖民50年,抗日鬥爭延綿不絕,犧牲者眾,還有至少5萬台胞赴大陸浴血奮戰。光復後台灣也曾拍攝過《八百壯士》等知名抗戰影片。

諷刺的是,當一些大陸人還在腦海中警惕“美化國民黨”時,國民黨對抗戰越來越冷漠與無感,更遑論自認為與抗戰毫無瓜葛的民進黨。兩岸如果在事關民族危亡的歷史記憶上缺乏交集與情感共鳴,心靈契合只能是空中樓閣。

來源:台灣中時新聞網

版權聲明:本文源自 網絡, 於,由 楠木軒 整理發佈,共 735 字。

轉載請註明: 《八佰》美化國民黨?還能感動台灣人嗎 - 楠木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