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閣今日最大聲欄目為您提供手機鳳凰客户端今日最大聲欄目的網頁版,讓您足不出户就能瞭解各地熱點綜合資訊。
柏林布蘭登堡機場內部。
德國給外界的印象是守時和效率,但柏林新機場已延遲啓用5年,至今仍不知何時能啓用,成為民眾譏諷政府的笑柄。柏林民眾還發起在24日國會大選日,同時舉行拯救舊機場的公投;民調顯示,公投很可能通過。一旦公投過關,新機場引發的笑話將變成更讓政府頭痛的難題。
柏林布蘭登堡機場興建工程已花掉約60億歐元,卻因連串技術問題遲遲無法完工,啓用日期無限期延後。舊的特格爾機場是德國統一前就有的冷戰時代舊機場,至今保有1970年代的六角形航站樓建築羣,且位居交通方便的柏林西北部。
特格爾機場
親商的自由民主黨發起“拯救特格爾”運動,不僅掀起政治鬥爭,也造成“救機場”支持羣眾與舊機場附近30萬居民對立。46歲的艾爾克‧史丹尼爾住在柏林北方的潘科區,她的房子位居特格爾機場飛機起降觀景第一排,每天有數十架飛機從她的房屋上空掠過。這位育有3個孩子的幼兒園老師説:“我每天6點被飛機噪音吵起牀,不需要鬧鐘。”
史丹尼爾2010年買房時原本以為只要忍受噪音兩年,因為依照原定計劃,2012年新機場啓用後特格爾機場就會關閉,改建成住宅區、科技大學和新創企業園區。如今她再也忍無可忍,如果公投決定留下特格爾機場,她就要搬家。
2010年迄今,許多事情都改變了。布蘭登堡機場變成德國最惡名昭彰的政府計劃災難,也是大型公共建設處置不當的象徵。一連串工程問題和技術缺陷,讓新機場造價飆升,啓用日期不斷延後,如今市政府官員已閉口不談啓用剪綵日期。更慘的是,布蘭登堡機場營運後,已無法應付柏林的龐大旅客。該機場的旅客處理量為每年2200萬人次,遠低於柏林今年預估的3500萬人次。這表示布蘭登堡機場開張後,立即需要擴建。
負責管理布蘭登堡機場的聯邦政府以及柏林市府和布蘭登堡邦,都一再宣稱特格爾機場將關閉,德國總理梅克爾日前也重申這個説法。不過,德國交通部長杜布林德説,柏林未來可能需要兩座機場,這番話引起大眾討論。
柏林機場建設局主管呂特克—達爾德魯普説,特格爾機場因為早已預定要關閉,因此已多年沒有進行大規模整修更新。如果要翻修,費用將超過10億歐元,這還不包括受影響的周遭居民提起訴訟要求的賠償與補償金。
以下為網友評論:
網友“神馬網友”:布蘭登拉什
2015年11月1日,《中華人民共和國反間諜法》頒佈實施一週年。《反間諜法》對現行國家安全法從名稱到內容進行了全面修訂,突出了反間諜工作特點,將間諜組織招募人員等六類行為確定為間諜行為,首次對具體間諜行為進行法律認定。在戰爭時期,歷史上曾出現過許多有名的美女間諜,有的甚至還起到過改變某一特定時期歷史進程的作用。
1、瑪塔·哈里—— 二十世紀女間諜的鼻祖
出生地:荷蘭
效忠國:德國
瑪塔·哈里(1876年8月7日-1917年10月15日),荷蘭人,是20世紀初知名交際花,第一次世界大戰期間與歐洲多國軍政要人、社會名流都有關聯,最終在巴黎以德國間諜罪名被法軍槍斃。在世界間諜史上,瑪塔·哈麗算是最富傳奇的間諜之一。從默默無聞身世悽苦的鄉下女孩到轟動巴黎的脱衣舞娘,直至左右逢源的雙重間諜,到最後以飛吻面對死亡,瑪塔·哈麗的一生瑰麗傳奇。即便在死去以後,她仍然被人評説爭論,她的形象經常出現在各種書籍、電影等文化作品之中,在西方文化中有一定的影響。她被稱為二十世紀女間諜的鼻祖,全世界最著名的女間諜。她的名字已成為間諜小説中以美貌勾引男子、刺探軍事秘密的女間諜的代名詞。
2、南希·韋克——德國納粹“黑名單”第一人
出生地:澳大利亞
效忠國:二戰盟國
南希·韋克(1912年8月30日-2011年8月7日),代號“白鼠”,第二次世界大戰傳奇美女間諜。生於澳大利亞,20歲出頭時二戰爆發,她移居法國,在那裏接受間諜訓練,曾是德國納粹“黑名單”第一人。她總能出色的完成艱鉅的任務,同時她也有着超凡的逃逸技能,蓋世太保們都對她敬畏有加,納粹德國元首希特勒最想除掉又總是抓不住的“白鼠”。作為二戰期間反抗德國納粹的女英雄,南希·韋克在戰後從法國、英國和美國獲得很多勳章,因此成為獲得盟國授予勳章最多的女性。西方媒體把南希評為“二戰十大間諜之一”,她的傳奇故事後來被寫進小説、搬上銀幕。2011年8月7日,南希·韋克因胸腔感染在英國倫敦辭世,享年99歲。
3、約瑟芬·貝克——性感黑人超級女星
出生地:美國
效忠國:法國
約瑟芬·貝克(1906年-1975年)生於美國的聖路易斯,是美國黑人舞蹈家、歌唱家。以其性感大膽的舞蹈和柔美歌聲曾紅遍法國,也是世界上第一個“黑人超級女明星”。大作家海明威也被她的驚人美貌傾倒,稱讚她“是全世界最漂亮的女人”。她是一名為法國情報部門工作的秘密間諜,並從納粹高官處蒐集了大量重要情報。德國入侵法國後,她利用自己的魅力設法為一些猶太難民搞來西班牙、摩洛哥護照,幫助巴黎的猶太人逃往拉美。之後,又奉命前往摩洛哥,多次利用自己的特殊身份作掩護,將情報轉交到英國特工手中。1945年戰爭結束後,約瑟芬重返巴黎,法國總統戴高樂親自授予約瑟芬“戰爭十字勳章”和“抵抗獎章”。1975年4月,約瑟芬去世,數萬人出席了她的葬禮。為表彰她對國家的獨特貢獻,法國政府為這位平民的葬禮鳴放了21響禮炮。
4、辛西婭 —— 挽救了大不列顛的女人
出生地:美國
效忠國:英國
辛西婭(1910—?)原名貝蒂·索普,父親是美國海軍陸戰隊的少校,1910年出生在美國明尼蘇達州明尼阿波利斯市。正是這位嬌豔迷人、富有勇氣和智慧的非凡人物,在第二次世界大戰中施展手腕、大顯身手,為盟軍在北非登陸建樹了傑出的功勳。這位美麗動人的美國女郎充分意識到自己的特長,具有一種準確無誤地知道如何利用一個男人的感情及觸發其敏感區的才能,這使得辛西婭在各種類型的間諜中顯得特別光彩奪目。在女諜史上,辛西婭是無與倫比的、接近完美無缺的間諜。後來,有一位歷史學家這樣寫道:“一個美國女人又一次挽救了大不列顛。”這個美國女人就是指的辛西婭。
5、克里斯蒂娜·格蘭維爾——“邦德女郎”原型
出生地:波蘭
效忠國:英國
克里斯蒂娜·格蘭維爾(1915年-1952年)生於波蘭貴族家庭,曾獲波蘭選美大賽冠軍。1939年9月德軍入侵波蘭後,克里斯蒂娜前往英國從事間諜工作。她憑藉自己的迷人魅力,以超羣的勇氣和智慧,在二戰期間獲得了無數價值連城的情報。最令人稱道的是,她還還成功説服過好幾支敵軍部隊倒戈投靠盟軍,當時英國情報界人士曾盛讚她“一個微笑就足以拉回一支大部隊”,她是當時英國首相丘吉爾“最喜愛的女間諜”。二戰後,寫作007系列小説的伊恩.弗萊明成為其秘密情人。他以克里斯蒂娜為原型,在007系列小説中創造了著名的“邦德女郎”。
6、瑪爾維娜·格特勒——最危險的女冒險家
出生地:匈牙利
效忠國:不明
瑪爾維娜·格特勒(1908年-?),出生在匈牙利首都布達佩斯,後在波蘭長大,被稱二戰期間的“英國版瑪塔·哈里”,但更多人卻稱她為曼茜·格特勒。1935年,到英國不久,她就迅速打進上層社會,直到現在,軍情五處仍然不清楚她是如何做到這一點的。二戰期間,格特勒白天在一家名義上為軍人提供服務的夜總會工作,在那裏她與大量英國皇家空軍(RAF)軍官調情,伺機蒐集情報。而一到夜晚,她就頻頻出現在倫敦的各種社交界雞尾酒會上,利用美色勾引英國政府官員和各國的外交官,蒐集各種軍事機密和敏感信息。軍情五處高級情報官員認為,格特勒是“最危險的女冒險家”,可能受僱於德國或者前蘇聯。
7、奧爾加·契訶夫娃——沉睡在納粹中間的女諜
出生地:沙俄高加索地區
效忠國:前蘇聯
奧爾加·契訶夫娃(1898年-1980年)是俄國著名作家契訶夫的侄女,生於俄高加索地區,移民德國後,以每年8部的數量接拍電影,成為眾多德國人心中的偶像,其中包括阿道夫·希特勒。“十月革命”後,契訶夫娃的親哥哥列夫投效蘇聯情報機構,來到柏林後,將妹妹招在麾下,成為“沉睡在納粹中間”的間諜。她憑自己的容貌迷倒了眾多納粹高官,並竊取到了許多納粹核心機密。直到二戰結束,納粹德國和整個西方情報機構都沒有察覺到奧爾加的前蘇聯間諜身份,希特勒至死也不知道他竟然被自己最鍾愛的“納粹女星”給出賣了。她是二戰歷史上最具傳奇色彩的女間諜之一。戰後,奧爾加返回德國,以82歲高齡去世。
8、瑪加麗塔·科涅庫娃 ——愛因斯坦的情人
出生地:不詳
效忠國:前蘇聯
瑪加麗塔·科涅庫娃(?-1986年)是蘇聯克格勃(即蘇聯國家安全委員會)的間諜,代號是“盧卡斯”,專門為蘇聯收集美國高科技方面的情報。她丈夫是蘇聯著名雕塑家謝爾蓋·科涅庫夫,她是早期社交界的寵兒,集美貌、風度、藝術修養於一身。二戰期間,為了獲得美國原子彈的秘密,她成功混進了普林斯頓大學資深學者的小圈子,連年過花甲的大物理學家愛因斯坦也拜倒在她的石榴裙下。她通過與愛因斯坦的特殊關係成功竊取了美國研製原子彈和發展高能物理的絕密情報。1986年逝於蘇聯。
9、川島芳子—— 最悲哀的“東方女魔”
出生地:北京
效忠國:日本
川島芳子(1906~1948),本名愛新覺羅·顯玗,字東珍,漢名金壁輝,清朝肅親王愛新覺羅·善耆第十四女。1912年清朝滅亡。善耆欲借日本之力復國,將女兒顯玗送給川島浪速做養女,更名為“川島芳子”。川島芳子被送往日本接受軍國主義教育,成年後返回中國,長期為日本做間諜。她歷任偽滿洲國“安國軍總司令”、“華北人民自衞軍總司令”等要職,曾先後參與皇姑屯事件、九一八事變、滿洲獨立運動等秘密軍事行動,並親自導演了震驚中外的上海一二八事變和轉移婉容等禍國事件,被稱為“男裝女諜”、“東方女魔”。隨着日本戰敗投降,川島芳子的末日也來到了,她最終被國民黨以“頭號漢奸”論處。1948年3月25日,國民黨政府對川島芳子執行槍決。但有人懷疑川島沒有
真正死亡,她的結局仍是一個謎。
來源:凱風網
(2015-11-06)
二戰,歐洲戰場,德國投入了大量的人力物力,無數資源進行對蘇聯的大攻佔,原因也不過是為了佔領蘇聯,而從蘇聯地區能夠源源不斷的補充戰爭的資源,從而進一步的實現其稱霸的野心罷了,為此蘇聯本土變成了歐洲最大的戰場,死亡人數達到數千萬,這對於蘇聯而言也是不可承受之痛。
二戰
蘇聯的勝利,不得不説除了其人民的團結一致,還得感謝蘇聯的廣闊的土地面積,讓蘇聯紅軍有了戰略縱深,再加上蘇聯的寒冷天下,牽制住了德軍的猛烈進攻,從而為蘇聯贏得了時間。
蘇聯是以俄羅斯為主的綜合性國家,為此在某一方面也繼承了俄羅斯人有仇必報的心理。在盟軍諾曼底登陸成功,開闢出又一個新的戰場時,德軍兩線作戰,因為資源的匱乏以及人口的侷限,由此註定了德國戰敗的局面難以挽回。
後來的事實證明了這種推測,盟軍和蘇聯軍隊在不久後登陸德國本土作戰,其失敗已經是板上釘釘了,而柏林之戰,也註定了是德意志第三帝國最後的掙扎,以及餘暉的最終展現。
火炮攻擊
在戰役開始前,其實盟軍先頭部隊已經早於蘇聯軍隊到達了易北河,可是卻也遲遲沒見行動,其實擺在盟軍眼前的就是德國首都柏林了,這可以説是一場榮譽之戰,可是盟軍總司令艾森豪威爾卻沒有更進一步,因為當時盟軍統計,要攻克柏林的防禦,盟軍要傷亡10幾萬的生命,為此他猶豫了,將這個任務給了蘇聯軍隊。
而蘇聯對於這個任務也是滿心歡喜,因為終於可以報這一箭之仇了,而且還能像盟軍展示出蘇聯的強大軍力,最終還能奪下打敗德國的最高榮譽,這對於朱可夫和他的250萬蘇聯紅軍而言是心心念唸的。
柏林
終於在1945年4月16日,戰鬥打響了,蘇聯紅軍承擔了主要的進攻任務,而盟軍則是輔助,最終經過了23天的慘烈戰鬥在5月9日那一天,在滾滾濃煙和殘垣斷壁之下,柏林終究是投降了,德國法西斯戰敗,同盟國勝利。
在此役中,因為德國的嚴密防守和軍隊的強大,最終蘇聯方面付出了30萬的傷亡,而德軍拼死一戰,百萬大軍損失殆盡,這是血染的戰役,殘酷冷漠到了極點,令人震恐。
蘇聯紅軍
其實大家如果認為事情到此就結束了,那就錯了。對於蘇聯一定要搶先攻下柏林,並不是僅僅因為所謂的榮譽和報仇那麼簡單,其實也是為了能夠迅速在德國身上找回能量,將元氣大傷的蘇聯迅速復活滿血罷了。
事實證明,蘇聯後來從德國搬運了不少的先進的設備而且還運走了不少的武器裝備,在接下來的冷戰之中都對蘇聯有着巨大的幫助,從而使其迅速的崛起,充滿能量,而開啓了美蘇爭霸的序幕。
(2017-03-21)
前日,全球音頻行業巨頭哈曼集團攜眾多新品亮相2017柏林消費電子展(IFA),不僅發佈了攜手科技巨擘開發的幾款跨界智能音頻助手,旗下多款突破性的耳機和音響新品更是驚豔全場。作為全球最大規模的電子消費品展會,IFA是全球家電產業發展趨勢的風向標。此次哈曼驚喜發佈的新品包括旗下首款真無線入耳式耳機、首款兒童耳機和長達24小時續航的防水藍牙音響,展示了音頻行業前沿的發展方向。
哈曼此次發佈了JBL的全新家用音響系列——影霸,包括影霸5.1、3.1與2.1,條形音響和低音炮的簡單搭配即能為纖薄的家用電視帶來強勁音效。旗艦型號JBL BAR 5.1更具有兩個插拔設計、可隨意放置的無線後置揚聲器,隨手就能打造環繞式的家庭影院。系列將從今年9月開始陸續上市。
JBL BOOMBOX藍牙音響延續了JBL的傳奇聲音和IPX7防水級別,加上長達24小時的驚人續航時間,可通過藍牙同時連接兩台智能設備,隨時隨地帶來層次豐富和低頻強勁的環繞樂聲。產品將於今年10月上市。
JBL JR是JBL首個為兒童打造的耳機系列,採用了JBL安全聲音科技,將播放音量限制在85分貝以內,並採用柔軟親膚的耳罩材質,讓3到10歲的小小樂迷也能放心聆聽JBL的傳奇聲音。而JBL JR300和JR300BT簡便的操作設置和小巧的便攜設計,能讓孩子獨立使用,解除家長後顧之憂。產品將於今年9月上市。
作為JBL REFLECT系列的新成員,JBL REFLECT FIT運動耳機具備入耳式心率監控和語音心率提示功能,而防汗設計和根據人體工程學打造的耳塞套確保了長時間的舒適佩戴,為運動愛好者提供傑出的音樂享受與舒暢的運動體驗。產品將於今年10月上市。
JBL FREE是一款徹底擺脱線纜束縛的藍牙耳機。產品僅為兩枚小巧的耳塞,卻具有JBL的標誌聲音和三種使用模式:語音通話、音樂聆聽和運動耳機模式。耳塞放回保護盒時即開始充電,防汗設計和搭配的硅膠耳塞套令它同樣適合運動時使用。產品將於今年12月上市。
作為JBL與UNDER ARMOUR的合作旗艦款運動耳機,UA SPORT WIRELESS FLEX在延續JBL運動耳機優點的同時,操作和佩戴體驗均得到了優化,其頸部佩戴部分具有可調節形狀記憶功能,能更加貼合人體。具有磁吸功能可在胸前扣合的耳塞單元,避免了丟失和線纜纏繞的困繞。UA SPORT WIRELESS FLEX力求為每種運動場合帶來輕鬆自在的音樂享受。產品將於2018年1月上市。
以下為網友評論:
網友“零思碎想MINI”:認準馬克,柏林,哈曼,還有英國之寶
網友“_讓未來現在就來_”:被三星收購了吧
網友“因為我是一名戰士”:柏林裝出來確實比哈曼好看
(2017-09-08)
漢軍對匈奴作戰,李廣帶領百名騎兵追擊匈奴小分隊時,被匈奴數千騎兵圍困,李廣及部下毫無準備,寡不敵眾。若逃,則必死無疑,若留,或許還有一線生機。
“無中生有,誑也,非誑也,實其所誑也,少陰,太陰,太陽”。無中生有作為敵戰計中的第一計,“無”是指迷惑對手的假象,“有”則是假象掩蓋下的真實企圖。
西漢飛將軍李廣就曾使用此計,毫髮無傷的從多於自己 數十倍的匈奴人手中逃脱。面對圍困自己的數千名匈奴精兵,而自己手下卻只有百名士兵,逃是逃不掉的。按兵不動,讓敵人摸不清虛實或許還有轉機。
李廣靈機一動立刻命令手下士兵解下馬鞍原地休息,不遠處的匈奴人看到李廣不過百人的軍隊在被包圍的困境下卻絲毫沒有畏懼的神態,十分疑惑。匈奴人甚至還專門派出了一個小分隊到李廣軍中去刺探情報,李光發現後,立馬拉弓射殺了這個匈奴兵。匈奴人以為兩軍即將交戰,已經做好了準備,沒想到李廣有一次坐在地上休息。此時天色已暗,匈奴人只能趁着半夜全部撤離。李廣的部隊也因此得以保全。
李廣用不進攻對匈奴人虛晃一招,實則為了保存實力,掩蓋人少勢弱的真相。無中生有之計,巧妙的有假變真,以各種假象掩蓋真相,出其不意的打擊敵人。
二戰期間,蘇聯紅軍在突襲德軍時也採用了此計。蘇聯紅軍奉命在德軍運輸車的交通要道埋雷,擊殺德軍,然而突擊隊員卻沒有足夠的地雷來完成此次任務。為了迷惑德軍,蘇聯紅軍上尉高策裏澤,命令士兵們,在德軍車輛必經之處擺一個迷魂陣。把用德文寫着“小心地雷”,字樣的木牌插在路邊。蘇軍暗中觀察德軍動態,德軍發現了木牌,不敢向前行駛。
大量裝滿軍用物資的德軍,都只能堵在公路邊。就在此刻,蘇聯紅軍對德軍發動了猛烈的攻擊。德軍慘敗,裝備精良的德軍恐怕怎麼也想不明白自己到底是怎麼敗在蘇聯紅軍手裏的。
(2017-03-25)
軍裝就是為了讓軍人在戰鬥時方便作戰,而二戰時期的蘇聯女兵卻是穿着裙子上戰場的,雖説不方便打仗,但蘇聯女兵們的戰鬥力還是非常厲害的。其實她們也想穿褲子打仗,但是不能也不敢,這是為何?
對於穿着裙子與德軍作戰的種種不方便,蘇聯人肯定也都是知道的,那為何不能變通一下,讓蘇聯女兵們穿褲子打仗呢?難倒是因為裙子好看?肯定不是這種原因,而是一個非常無奈的原因。
自古以來,無論中國還是歐洲,對於歧視女性方面都是一樣的。在中國古代,女子更像是男人的附屬品一樣,從出生就是為了嫁出去生娃,她們不僅要受到三從四德的束縛,還要飽受男性家屬歧視。在歐洲也差不多,二戰時歐洲女性不能穿褲子的原因就是,沒資格。
即便是20世紀,歐洲還有很多國家認為女子沒資格穿褲子,蘇聯也沒能例外。因此,即便是戰況慘烈的二戰,蘇聯女兵們也只得穿着裙子打仗。
蘇聯女兵不能穿褲子打仗還是因為傳統觀念中歧視女性的問題,哪怕到了現在,性別歧視還是廣泛存在於現代社會的。'
(2017-09-11)
一直以來對佛學思想都十分有興趣,雖不是虔誠的信徒,但佛教中的智慧和理論,陪伴着我成長,看過點書,上過點課,去過許許多多的寺院,但是還從來沒有在廟裏住過。每年都看到網上有人組織活動去“柏林禪寺”,特別想去,但每次總因為這樣那樣的原因沒有去成,這回可讓我趕上了。週六一大早狠狠心打車早早地到達了集合地,終於有機會到著名的寺院裏去體驗生活啦,一行35人,出發!柏林禪寺,中國著名佛教禪寺,北方佛教的一座重鎮,趙州祖庭所在地,內設河北省佛學院、河北禪學研究所,現任方丈為明海禪師,常住僧眾有160餘人。坐落於河北省趙縣縣城(古稱趙州)東南角,它最早建於漢獻帝建安年間(196-220),古稱觀音院,南宋為永安院,金代名柏林禪院,自元代起即稱柏林禪寺。在漫長的歷史長河中,這座古剎雖幾經興衰,卻仍然香火綿延,高僧輩出。據僧傳記載,著名的譯經大師玄奘法師在西行印度取經之前,曾來此從道深法師研習《成實論》。晚唐時,禪宗巨匠從諗禪師(趙州和尚)在此駐錫四十年,大行法化,形成影響深遠的“趙州門風”,柏林禪寺因此成為中國禪宗史上的一座重要祖庭。近百年來,柏林禪寺卻屢遭劫難,到1988年這裏重新進駐僧人時,殿堂、經像已經蕩然無存,只有趙州禪師舍利塔及二十餘株唐朝古柏,依然挺拔屹立,告訴世人這裏曾是一處佛教古剎。1988年5月12日,河北省人民政府正式下文,批准柏林寺作為宗教場所開放,交河北省佛教協會管理,並逐步籌資修復。河北省佛教協會會長淨慧法師親自主持祖庭修復工作,他不憚辛勞,奔走呼告,夙興夜寐,慘淡經營。“破磚亂瓦毛毛草”的荒敗景象逐漸改觀,殿堂佛像一一湧現。1992年8月28日,普光明殿落成開光典禮隆重舉行,普光明殿建成不久,在十方信施護法的大力支持下,柏林禪寺的修復工程次第展開。五、六年間相繼落成:山門、鐘鼓樓、東西長廊、觀音殿、藏經樓、禪堂、懷雲樓、開山樓、會賢樓、指月樓、雲水樓、香積樓、古佛庵等建築;全院地面硬化或綠化。昔日的荒村破院一變而為殿宇莊嚴、環境幽雅、佛唱悠揚、香客雲來的清淨佛地。2003年9月6日,巍峨雄偉的萬佛樓舉行落成暨佛像開光大典,標誌着趙州祖庭的中興大業取得重大成果。一處佔地90餘畝,殿堂樓閣鱗次櫛比、莊嚴整肅的千年古剎重煥生機。(原作者請原諒我把,時間太緊張,沒有照山門的照片,下面這張圖是從網上找的,對不起呀對不起)
汽車早7點從馬甸出發,經過了進5個小時的車程在中午12點時終於到了嚮往已久的“柏林禪寺”。剛一到我們一羣人就衝向了齋堂(吃飯的地方),寺廟基本是11點吃飯,由於我們12點才到,師傅和一些居士們一直等着我們,實在是不好意思。每次去寺廟吃齋飯都感覺特別的好吃,早聞“柏林禪寺”的齋飯出名的好吃,一路上興奮個不行,”柏林禪寺“的齋堂很大,據説能容400人同時就餐,碗筷都已經擺好,一人兩個碗一雙筷子,筷子下還非常體貼的放了一張餐巾紙。(這裏就是我們吃飯的地方)
(中午人都已經吃完了,這張照片是晚上照的)
在齋堂吃飯時不能講話的,齋過程中的各種表示後來在下午師傅講課的時候學習了。如果需要添飯菜,應將空碗送到桌邊,由齋堂服務員添,不可出聲,如推一隻碗在前表示心有所需,筷子平劃表示要稀的湯或粥;筷子豎立表示要乾的飯或饅頭或菜;筷子在碗的某一部位比劃,表示所需用量;雙碗相疊表示用歺完畢。吃飯時要思五觀,五觀之意為:一是思念食物來之不易,二是思念自己德行有無虧缺,三是防止產生貪食美味的念頭,四是對飯食只作為療飢的藥,五是為修道業而受此食。飯菜很豐富,每餐菜有三种放在一個碗裏,另一碗盛主食,這頓的菜有荷蘭豆炒百合、西蘭花炒菜花、炒雞腿蘑,主食是饅頭和米飯,另外還有豆泡木耳黃花菜做的湯,吃第一口的時候簡直是太美味了!但是大家都吃的飛快,我才吃了沒幾口就發現已經有人吃完了,導致我連嚼的時間都沒有,就趕快把飯吞下去了,嗚嗚~~~~美味呀,沒時間品嚐,全是吞進去的,此後的每餐相同,第一口美味的要命,但是剩下的全吞進肚裏,就是這樣我還是吃的最慢的。(罪過罪過不可有貪圖美食之念)另外,飯菜是不可以剩下的,連湯都要喝乾淨,我的朋友以前説寺裏的師傅講所有的食物都是有生命的,要尊重,所以吃飯一定要連湯都喝乾淨。吃完飯,把兩個碗摞在一起筷子放在一邊,表示用餐完畢。
(巨大的大齋堂)
幫着洗碗和打掃後寺廟登記了大家的身份證,一位居士帶着我們去住宿的地方休息和放行李,本來以為要住大通鋪,沒想到住宿的條件相當好,六人一屋,屋裏有單獨的衞生間。(“柏林禪寺”住宿的房間好多呀長長的一大排,這還不是從頭照的)
(我們就住在這的二樓)
在住宿處門口的窗户上看到了我們兩天行程的安排表,根據後來兩天的具體行程稍作修改,下面就是我們兩天的行程安排表。2012年10月20日12:00大齋堂午齋14:00-15:00指月樓教師講解寺院儀軌(明玉法師)15:00-16:00參觀寺院(明玉法師)16:30-17:50萬佛樓晚課18:00大宅堂藥石(晚飯)19:30-21:00指月樓會客廳座談(明勇法師)21:00鐘鼓樓聞晚鐘21:30養息2012年10月21日4:30起牀5:00-6:00萬佛樓早課6:15大齋堂早齋7:00-8:00出坡(打掃清潔寺院)8:30-9:20文殊閣禪修指導(存潔法師)9:30-11:00指月樓會客廳座談(明海法師)11:00大齋堂午齋12:30返程呵呵,行程相當緊湊吧?我們簡直是馬不停蹄,不過相當有收穫。下午兩點開始上課,師傅先教我們寺院的規則和吃飯時的規矩,之後就帶我們參觀和介紹寺院。
(上晚課和早課的萬佛堂,一般人不讓進的,我們好幸運)
師傅帶我們講完課和介紹完柏林禪寺,離晚課還有一段時間,我們忙裏偷閒,在萬佛堂的旁邊走廊靜靜地坐了一會。
16點30分,在萬佛樓準時開始上晚課,大家拿着經書認真看,但到唸的時候誰也跟不上師傅們的速度。
晚上6點鐘,大家一起去齋堂吃晚飯,一般的修行之人都是“過午不食”的,但是人們必須攝取食物來維持色身,以便有體力弘法利生,所以佛門稱晚間所吃的食物為“藥石”,又稱為”藥食“,意思是為了治病、療飢才用此食物,所以用晚餐的師傅們並不多,只有年邁的和一些身體體弱的師傅來用餐。晚餐也很豐富,荷蘭豆炒百合,另外還有一樣菜花炒木耳的菜沒有照下,來最讓人吃驚的是竟然有火龍果炒橙子這樣的美味,主食是饅頭和玉米麪粥,同樣還是第一口美味無比,但剩下的我全是狼吞虎嚥的吞下去了,連嚼的時間都沒有,嗚嗚~~大家吃的實在是太快了.....(每次照相都跟小偷似的,大家實在是太安靜了,結果照片質量不高,見諒)
(大家一起使得山一樣的洗碗工作,顯得不那麼枯燥和令人沮喪)
(放置碗盆和洗碗的房間,十分乾淨整齊)
用過晚飯收拾完碗筷,晚7點半在柏林禪寺的指月樓會客廳明勇法師同我們大家一起座談,大家提出了許許多多各種各樣的問題,其中不乏十分專業性及各個佛教以及各種宗教形式的問題,明勇法師都一一給我們耐心地進行了解答,真的很驚歎他的專業、博學與平易近人。記錄下明勇法師講的一些道理:觀自在:放下自己的一切知見,就能看到一個更真實的世界,放下自己的知見,客觀的對待師事物,便會更加有智慧,有了智慧,人自然就自在了。學習”觀“:在觀的時候不能有自己的情緒,沒有情緒看問題就是客觀的,就能看到師傅的全部,事物的各個方面與層面。色:一切表象空:一切象都是表面的,實質是空。佛教的目的:離苦得樂。苦:一切苦都是自己積累起來的,自己的種種想法形成了心裏障礙,積累起來的心裏問題越多,苦就形成了。一個普通人,儘量出於一個好的心,善的心去做事,就行了。凡夫:從自己的立場去想問題。學佛的目的:學智慧。對待生活中出現的任何事情,都不去管它,隨它去。(不知以上記錄的是否正確)
一轉眼就到了晚上9點,鐘鼓樓傳來了鼓聲陣陣,我們連忙跑去看,先是敲鼓然後是師傅一邊撞鐘一邊唸經,與其説”念“不如説是”唱“,師傅聲音洪亮一共唱了三遍,二十多分鐘,直到9點半的時候才結束。在鐘鼓樓聽完晚鐘,我們依依不捨的回去休息了,明天還要起大早,回去就睡下了。(這就是早晚打鼓撞鐘的鐘鼓樓)
週日一早4點半,鐘鼓樓就傳來了悦耳的鐘鼓聲一直持續到五點,可惜呀我怎麼努力也起不來,5點20才艱難地從牀上爬起來,非常後悔地站在萬佛樓的外面聽早課。6點15分左右,開始用早飯,這回才真正見到了眾多師傅和居士一起用餐的場面,人很多,但悄無聲息,大家都十分安靜,負責分飯的師傅也井然有序,吃飯前後要行臨齋儀和結齋儀,思五觀。前面已經説過,五觀之意為:一是思念食物來之不易,二是思念自己德行有無虧缺,三是防止產生貪食美味的念頭,四是對飯食只作為療飢的藥,五是為修道業而受此食。
早飯很簡單,稀飯、油條和一些小菜,有醋炒白菜、炒黃瓜、還有一點醃製的生薑,清單可口,吃的十分舒服。
用過早飯,洗完碗、打掃好齋堂,我們一隊人馬又去打掃了庭院,擦拭走廊的塵土和拖地。很久前朋友就建議我去給寺廟打掃來積功德,這次終於如願以償了。
早上8點半鐘,我們去文殊閣向存潔法師學習坐禪,法師先給我們講解了坐禪的方法和要求,先圍着房間走10多分鐘,然後大家一起開始坐禪。禪定—禪宗核心的修行方式,禪定,俗稱打坐,是禪宗最核心的修行方式。禪定是六波羅密中第五度。六波羅密:佈施、持戒、忍辱、精進、禪定、般若,是指修行的六個方法。[六度和八正道都是在修戒定慧]。前四度一般人都能修出來,但第五度禪定,確是非常之困難。如果要悟到佛之知見,你必須修禪定,只有禪定才能夠開發根本智(即悟性)。有人把禪定比作心靈的體操,幫助我們認識自己,培養專注與智慧。日常生活中,我們有太多的雜念,禪定,就是要讓我們拋棄這些雜念,和純淨的心靈進行直接對話。
由於9點半明海法師還要在指月樓會客廳同我們一起座談,所以我們在9點20就結束了坐禪,我的那個腳呀,麻的都不是我自己的了。明海法師是柏林禪寺的住持,1991年畢業於北京大學哲學系。1989年開始留心佛學,1990年於北京廣濟寺結識禪宗大德淨慧上人,從此歸心佛門。1992年9月,於河北省趙縣柏林禪寺淨慧上人座下披剃出家,1993年於洛陽白馬寺受具足戒。多年來,積極參與柏林禪寺的興復及“生活禪”夏令營的組織、弘法工作。2000年於淨慧上人座下得預臨濟宗第四十五代傳承。現任柏林禪寺住持、河北省佛教協會副會長。明海法師前一天剛從韓國交流回來,沒有休息,回來馬上就同我們一起會談,為的就是能跟我們交流一下,解答更多人的問題和疑問,法師從傳統教育到社會問題,跟我們一起聊的很是熱鬧,還耐心的回答我們的種種問題,教大家如何在日常生活中修行。明海法師講,修行的關鍵第一是文、思、修,文是生活中要多讀書多學習,思是要勤于思考,聽到的一切經驗都要判斷和思考,使之成為自己的東西,去偽存真,在辯證中學習。修是把學到的知識在生命中落實,積極實踐,使之成為自己生命中的要素。第二要戒、定、慧,戒是界定基本的行為要求,定是用智慧的方法去解決自己日常生活中的種種問題,慧是前面的都做到了,漸漸的你就會得到大的智慧。大師還要求,先好好地自修,把自己修煉好了,再去幫助別人,認識自己的心是關鍵,管好自己,是最重要的。明海法師還特別指出人們的錯誤認識:把印度文化當做是佛法的中心。告訴我們人生是極其寶貴的,別貪圖享樂,應該及時修行,以便提高自己的智慧。有了智慧的人,是不需要燒香拜佛的。
(座談結束大家還捨不得走,一直跟法師交流)
中午11點10分大家趕緊去齋堂吃午飯,因為12點多我們就要打道回府了,這頓午飯時我見過人最多的一次,當然飯後的碗也是洗的最多的一回,小山一樣,不過聽幫忙的居士説,幹活就是積功德,我們洗的碗還是很開心的。
午餐吃得是打滷麪,菜有豆腐、炒白菜,滷是黃花菜木耳和紅辣椒,清淡又美味。
飯後趕緊幫忙洗碗和收拾,12點半要集合返回,在12點20才打掃完齋堂,馬上衝向住宿的地方胡亂收拾一下東西,拎着垃圾(走的時候房間要收拾乾淨,連衞生間的垃圾也要帶走)就向大巴車跑去。這次兩天的”柏林禪寺“之行,讓我對寺廟生活有的全新的認識,首先從主持到一般僧人,很多都是高學歷的,出家不是因為對生活失去希望或是受到了什麼打擊,而是為了尋求真理,為了更好的提高智慧而出家,寺院的僧人從各個方面都顯出十分專業,很少有無所事事的僧人溜達,小到吃飯分菜分飯,大到做法師,都認認真真一絲不苟。法師給我們講課,討論時,語言精簡明瞭,讓我們一般人也能很快明白和理解,這些點點滴滴讓我觸動很深。真的感到很幸運,能來參加了這次活動,感謝領隊的組織和細心安排。由於一直幫着齋堂打掃,沒有時間去外面去買當地特產和小吃,上車後發現很多同伴買了趙州梨和燒餅,特別是坐在我前面的兄弟手裏拿着一大袋子油酥燒餅,看的我口水流呀流流呀流的,哭着借他的一袋燒餅不停地牌拍照,他實在看不過眼,送給我了一包,我是不是太丟人了.....不過終於如願以償啦~
對齋飯印象最深的就是思五觀,找來篇相關文章供大家參考。食存五觀計功多少,量彼來處。忖己德行,全缺應供。防心離過,貪等為宗。正事良藥,為療形枯。為成道業,應受此食。王陽明有一首偈語説:“飢來吃飯倦來眠,只此修行玄更玄;説與世人渾不信,卻從身外覓神仙。”修行本是如此,日常生活裏處處有禪味,吃飯睡覺中都能見出自己的清淨本性。如何吃飯睡覺才是修行,才能悠遊自在呢?從前的高僧大德生活簡樸,粗茶淡飯而怡然自得;現在的人豪華奢侈,山珍海味,卻煩惱無盡。這便是“修心”和“着境”的差別。就飲食而言,食物能夠滋養我們的色身,固然是重要的,但是許多人常過份貪着,沒有節制,隨着自己的喜好,暴飲暴食而傷害了身體。如何吃得健康衞生並且不離修行呢?佛教在進食時的心存“五觀想”就是一種不離修行的健康飲食法。一、計功多少,量彼來處古人説:“一粥一飯,當思來處不易。”我們平時所吃的飯菜,都是由農人墾植、灌溉、施肥、鋤草、收成,然後經由商人販賣,再淘洗、炊煮,最後送到我們面前,不知已花費了多少人的功夫與心血。所謂“鋤禾正當午,汗滴禾下土,誰知盤中飧,粒粒皆辛苦。”所以,當我們用餐時,應當要心存感恩及惜福的心。我們應該“當得有日思無日,莫待無時思有時。”時時提醒自己要勤儉惜福。“佛觀一粒米,大如須彌山;汝若不了道,披毛戴角還。”一粒米是集合一切因緣所成,怎可輕易浪費?所以,做個佛弟子應該生慚愧心,對於飲食要知道惜福,是好是壞,都不生增減貪着的心。二、忖己德行,全缺應供身為佛弟子,接受飲食供養時,要反省自己的行為是否合乎道德戒行?能受得起供養嗎?如果具備勤修三學、化導眾生的二利德行,稱之為全,便可以承受供養;沒有具備的,則名之為缺,受之當覺有愧。唐朝百丈懷海禪師一生躬親耕食,立下“一日不作,一日不食”的千古楷模,到了八十多歲,每天還到田裏辛勞作務,弟子不忍心,於是將耕具藏起來,懷海禪師找不到工具做事,便不吃飯。所謂“不懈怠一日,不妄食一餐”。三、防心離過,貪等為宗一般人飲食常犯有三種過失:見到上品美食,或對能使身體強壯、皮膚光滑的食物就生起貪心。對下品粗糙食物排斥瞋恨。對不好不壞的中品食物,不加分辨,不知來處不易,便是愚痴。飲食上如果產生上述的貪瞋痴三種心,會使自己墮落,應該警惕防患。另外,對於飲食,如果食之過多,不知節制,也會產生許多疾病。飲食過量有多睡眠、多病、多婬、不能精進、多着世間享樂等五種罪過。過度飲食既然有如此多過患,我們實在應當多加註意,善予節制。飲食貪多的另一個後遺症是“肥胖症”。過去波斯匿王便是由於貪着飲食而過份肥胖,甚至因為行動不便,呼吸困難,而焦急地請示佛陀如何減肥。凡事以中道為宜,飲食適中是非常重要的。此外,用餐時我們要以慈悲喜捨的心來代替貪瞋痴等不淨的心,才能真正吃得身心歡喜健康。四、正事良藥,為療形枯我們的身體,是由地水火風四大組合而成的。經中説:“一大不調,百一病生;四大不調,四百四病同時俱生。”身體真正的大病,便是飢渴,所以經上説:“飢為第一病,飢苦難治,飢病而言,從生至終,永無暫息,餘病不爾。”因此,飲食就如良藥一般,能治療形體飢渴的疾病。車子有油才能發動,身體也是如此,有了食物的滋養,生命才能延續,道業才能成辦。所以飲食是重要的,只是不要在食物上起分別,就如車油,只要可以轉動,不一定要求最高品質。又如穿衣服,目的在保暖,而不在質料的柔軟舒適,顏色的華麗奪目與否。五、為成道業,應受此食一般人常被慾望牽縛,對身體總是費盡心思地保養愛護。但是對修行人來説,飲食只是用來滋養四大假合的色身,藉着四大假合的色身而成就真實的法身慧命,因此,不能起貪着。(完)
以下為網友評論:
網友“時過境遷”:。。。
網友“路過而已”:不要門票
網友“石家莊用户01xxxx198”:沒有門票
網友“心情21851215”:趙縣柏林禪寺!
網友“用户50xxxx011”:趙縣柏林禪寺
網友“陳小北之居敬”:如何報名
網友“十字南星”:門票多少?
(2017-09-15)
理查德·佐爾格,德國人,共產主義間諜。1925年加入蘇聯共產黨。1914年應徵加入德國軍隊,參加過第一次世界大戰。大學畢業後,從事教育和新聞工作。1919年加入德國共產黨。1924年來到蘇聯,在蘇聯機關工作,撰寫了許多有關國際關係方面的著作。在別爾津推薦下,被蘇軍偵察機關錄用。30-40年代在德國、日本等國長期為蘇聯獲取有價值的情報。他在日本創建的反法西斯國際主義者組織,為蘇聯統帥部提供了有關德軍侵略計劃和日本軍國主義者在遠東的企圖等重要情報。1941年10月18日被日本警察逮捕。1943年9月29日被判處死刑,1年後處以絞刑。
1930年1月,佐爾格被派往國民黨統治下的中國,蒐集有關中國局勢問題的情報。佐爾格取道柏林、從德國農業報編輯部裏搞到一封介紹信,然後以該報記者的身份來到上海,拜見德國駐上海總領事館工作人員,結識德國《法蘭克福日報》記者艾格尼絲·史沫特萊以及其他一些國際知名人士,很快建立間諜網,其中就包括史沫特萊,廣泛蒐集各種情報。史沫特萊又將佐爾格介紹給日本的《朝日新聞》記者尾崎秀實,後來,尾崎秀實同意加入佐爾格的間諜網。佐爾格通過收買在南京政府工作的德國工程師、無線電通信軍官施特爾茨的中國太太,掌握了國民政府(1927~1949)南京總司令部及其所屬部隊的無線電通信密碼、德國軍事顧問相互之間的無線電通信密碼和1本德國軍事顧問與國民黨政府進行聯絡的電話號碼。此後,大量有關中國問題的情報源源不斷地飛往莫斯科。與此同時,佐爾格以記者和農業專家的身份,得以方便地環遊中國,向中國共產黨通報國民黨軍隊的動向,對中國革命起了一定的作用。如他將有關國民黨引進新式武器的情報通報中國共產黨,在國民黨尚未投入使用時,紅軍便熟悉了這種武器。1931年,佐爾格又成功地用金錢賄賂中國國民黨政府內有關人員的辦法,營救出在中華全國總工會工作的國際革命者勞倫斯夫婦。
1932年2月,佐爾格完成在中國的使命,經海參崴回到莫斯科,受到有關部門的熱烈歡迎。1933年4月的一天,佐爾格奉命來到別爾津的辦公室。別爾津問他對今後的工作有什麼考慮,佐爾格激動地説:“在東京我也許能幹點事。”這正中別爾律的下懷。自從20年代日本干涉蘇俄革命起,蘇聯一直把日本當作東方最危險的敵人。“九·一八”事變後,蘇聯決定在日本組建情報網,別爾津正打算把這個任務交給佐爾格,兩人一拍即合。經過具體的籌劃,佐爾格決定取道德國到日本。柏林是佐爾格的第二故鄉。佐爾格通過熟人和朋友從《法蘭克福日報》編輯部弄到駐東京特派記者的身份證,從國家社會主義理論刊物《地緣政治》編輯部裏搞到進見日本駐美國大使出淵先生和德國駐東京大使館外交官的介紹信,從《每日展望》編輯部裏搞到進見德國臨時助理武官尤金·奧特的介紹信。他們都把佐爾格説成政治上完全可靠的人。
1933年5月,蘇聯決定派佐爾格建立在日本的間諜網。7月,佐爾格又到華盛頓拜見日本駐美國大使出淵先生,從他那裏獲得進見日本外務省情報司司長天羽榮二的介紹信。9月6日,佐爾格懷揣各種高級介紹信,抵達橫濱。 他受到上級的警告,不要同處於地下狀態的日本共產黨或東京的蘇聯大使館進行聯繫。在東京,佐爾格首先拜訪德國駐日大使館的外交宮奧特,他倆一見如故。臨別之際,使館的人員説要介紹佐爾格進見外務省的人員,佐爾格頗為得意地説:“我兜裏揣着給天羽的信,因此不再需要給日本外務省的介紹信了。”次日,佐爾格便去外務省拜見天羽榮二。天羽在他每週舉行一次的記者招待會上,介紹佐爾格與日本記者和外國駐日記者見面。佐爾格抓住這個機會,廣泛開展活動。
不久,一個潛伏在日本的蘇聯諜報組織“拉姆扎”小組成立了,成員有南斯拉夫籍的勃蘭科·伏開利克(蘇共黨員)、德國人馬克斯·克勞森(蘇共黨員)、日本人宮木佑德(美共黨員)、尾崎秀實(日本《朝日新聞》記者)等。到1941年11月,這個小組發展成為由39人組成的國際性組織。1933年10月,佐爾格又加入納粹黨,進一步獲得工作的便利條件。1935年7月,佐爾格搞到一份關於日本陸軍體制、領導人、內部派系等內容的情報,“拉姆賽”小組初戰告捷,佐爾格興高采烈地繞道美國、法國、波蘭回莫斯科報告了工作情況。佐爾格在集中精力搞情報工作的同時,自然不會忘記自己是“記者”。他憑藉自己敏鋭的觀察力和準確的判斷力,給《法蘭克福日報》發回不少高質量的稿件,使自己在德國的聲譽日增。
1936年,日本國內發生二·二六事件,1400名日本下層官兵舉行叛亂。日本當局對政變內幕嚴加封鎖。蘇聯指示“拉姆扎”小組摸清其中內情,掌握日本局勢的動向。佐爾格驅車來到奧特武官的辦公室。奧特把他拉入一間密室,説:柏林要求儘快摸清二·二六事件的內情和日本政局的發展動向。説罷,隨手遞了一些零散材料給他。佐爾格帶着材料回到自己的卧室,與宮木、尾崎等收集的情報放在一起分析,然後寫了-份研究報告,大意是:日本政局不會因此發生大的變化。這份材料分別被送到柏林和莫斯科,雙方都感到很滿意。奧特因此受到柏林的嘉獎,佐爾格因此得到任何時候都可以閲讀使館所有文電材料的特權。
1937年7月7日,中國抗日戰爭全面爆發,莫斯科指示佐爾格蒐集有關情況,預測戰爭前途。同月,佐爾格以記者的身份到瀋陽、張家口、南京等10多箇中國城市及其附近鄉村採訪中日軍人、老百姓和中國抗日組織的領導人,他訪問南京時,正直侵華日軍對南京進行大屠殺,於是他拍攝了大量關於日軍罪行的照片並傳回德國,我們2013年看到的很多照片都是他拍攝的。他綜合有關情報,最後向蘇聯報告:戰爭將是長期的、日本難以取勝。斯大林參考佐爾格的報告,決定援華抗日,讓中國拖住日本,減輕日本對蘇聯的壓力。
1938年5月,蘇聯遠東軍區留希科夫少將越過中蘇邊境向日本方面叛逃。叛逃者立即被押到東京。留希科夫是負責蘇聯遠東情報事務的高級官員,除掌握大量蘇軍機密情報外,還掌握蘇聯諜報通信的密碼,一旦被日本人獲取,後果十分嚴重。由於佐爾格是單線與總部聯繫的,留希科夫沒有掌握他的情況。因此,莫斯科致電佐爾格:盡一切可能得到“Y”(留希科夫的代號)的情況。佐爾格原打算在審訊他以前把他幹掉,但由於日本軍部對他嚴加保護而無法接近。怎麼辦?正當他百思不得其法的時候,奧特少將給他來電話説有要事相商。佐爾格立即驅車前往。奧特開門見山地説:明天日本人要正式訊問留希科夫。為了表示德日友好關係,日本特高課同意柏林派特別調查組參加訊問,柏林指示他倆前去。佐爾格表面故作震驚,立即表示服從。審訊過後,佐爾格立即向莫斯科發出一份密電:熊已被解剖,獸醫掌握了它的神經脈絡和五臟器官位置。莫斯科接到電文後,知道留希科夫已將蘇軍在遠東的情況和遠東諜報密碼交給日本人,立即採取補救措施,堵住缺口。
1938年,日蘇關係十分緊張。佐爾格從日本社會的種種事件和收集到的有關材料分析得出結論並報告莫斯科;關東軍正在積極準備向蘇聯發動武裝入侵。蘇軍為此加強了戰備。諾門坎之戰前夕,關於關東軍部署、武器裝備、戰爭物資的運輸等詳細情報,又及時送到了莫斯科。開戰後,蘇軍獲勝。日本被迫與蒙古人民共和國簽訂停戰協定。1939年9月1日,德軍進攻波蘭。幾個月前,有關這個問題徵兆的報告同樣送到了莫斯科,遺憾的是沒有引起蘇聯的重視。1941年5月,德國新任駐泰國大使館陸軍武官肖爾中校來到東京。作為佐爾格的朋友,他向佐爾格透露了希特勒可能將於6月20日或推遲二三天進攻蘇聯的情報。佐爾格徹底摸清情況後,用無線電通知莫斯科:德國將於6月22日進攻蘇聯,兵力為170-190個師。
1941年8月23日,日本最高統帥部在東京開會,作出“今年不向蘇聯宣戰”的決定。佐爾格立即向莫斯科報告了會議情況。斯大林從東線抽調準備用於對付日本進攻的11個步兵師約25萬人到西線作戰,將德軍遏制在莫斯科城下。 約在1941年10月中旬,佐爾格又向莫斯科報告:日美關係相當緊張,日本不可能幾周內向蘇聯開戰。佐爾格的所作所為早就引起了日本憲兵和特高課的注意。但日本礙於日德友好而佐爾格是德國大使館的貴賓,不敢輕易下手。東京警察廳曾將他的情人石井花子叫去盤問。花子説這純粹是信口雌黃,根本沒有這回事。實際上,佐爾格從未跟她透露過自己的真實身份。佐爾格知道石井花子被傳訊後十分震驚,但表面故作鎮靜,並大膽而禮貌地批評警察廳打擾了一位盟國朋友,弄得警察廳長十分尷尬,只好賠禮道歉。然而,警察廳並沒有就此罷休,決心從打擊日本共產黨入手,警察廳首先拘留了曾於1939年被捕的日共黨員伊東立的管家青柳喜久代,通過她供出了北林智子,北林智子在受審時無意中提到了宮木的名字。日本當局立即逮捕官木,宮木受刑不過,於10月12日招出佐爾格及其他小組成員。於是,佐爾格“拉拇賽”小組的全體成員均被逮捕。
1941年10月14日,尾崎秀實被捕。佐爾格接到警告,秘密警察正在逼近他,他決定同他在當地酒吧結識的日本情人一道離開。不過,一個小錯誤使他付出了沉重代價。他沒有燒燬警告他的紙條,而是將它扔在路旁。尾隨他的警察迅速地拾起了這張作為他罪證的紙條。1941年10月18日,佐爾格的諜報網暴露,在東京他情人的家中被日本警察特高課逮捕。最初,由於他的德國僑民和納粹黨員身份,日本人相信佐爾格是一名Abwehr成員。不過,Abwehr 組織否認佐爾格是其成員。雖然經受了嚴刑拷打,他還是否認所有與蘇聯的關係。由於蘇聯政府和佐爾格本人都否認蘇聯間諜的身份,佐爾格未能與日本戰俘進行交換。他被監禁在巢鴨監獄。1944年11月佐爾格於東京被秘密絞死,終年49歲。尾崎秀實也在同一天早些時候被絞死。最初,他被埋葬在巢鴨監獄的墓。1949年,他的情人石井花子將他的遺體遷葬於東京多磨陵園17區1種21側16番,石井花子在去世前,經常前去掃墓,她在2000年死後與其合葬。
(2017-09-12)
點擊上面藍字
免費訂閲
習近平總書記在北京會見台灣中國國民黨榮譽主席吳伯雄
新加坡前總理李光耀在其新作《李光耀觀天下》中指出,兩岸經濟整合將讓兩岸走在一起,大陸與台灣未來終將統一,美國不會與中國開戰。
國民黨元老:連戰訪問大陸
台灣領導人,國民黨主席,馬英九方大陸。
抗美援朝真正原因?,蔡英文領導您細細看
1945年
8
月
15
日,日本宣佈無條件投降。在那一刻,整個中華民族都沸騰了。二戰終於結束了,殘酷的八年,犧牲了三千五百萬人,中國終於贏了。
但中國真的贏了嗎?
1945年
2
月,美蘇英三國首腦就遠東問題簽訂《雅爾塔協定》。在這個協定中與中國有關的內容是:
1.蒙古人民共和國現狀需予維持。
2.大連商港須國際化。
3.蘇聯租用旅順港為海軍基地必須恢復。
4.中東鐵路,南滿鐵路應由蘇中合辦的公司經營。
1945年
6
月,美、蘇、英三國將《雅爾塔協定》通知中國。
這一幕實在是太讓人熟悉了。英法德意四國簽訂《慕尼黑協定》後,就是這樣通知捷克的。
為什麼會這樣?!我們不是二戰的戰勝國嗎?很不幸,對於中國是二戰戰勝國這件事。美國人沒有理會,英國人沒有理會,蘇聯人也沒有理會,就連我們二戰的敵人日本人同樣沒有理會。
第一次世界大戰,我們是戰勝國,我們得到的勝利成果是德國在山東的權益轉讓給了日本。隨後中國爆發了五四運動,反對北洋政府。當時的口號是:外爭國權,內除國賊。
第二次世界大戰,我們也是戰勝國,我們得到的勝利成果是日本在東北的權益轉讓給了蘇聯,外加上承認蒙古的獨立。結果我們卻舉國歡慶,感謝國民政府帶領中國取得了世界大國地位。這得多麼諷刺啊!
什麼是戰勝國?
1941年6月,德國進攻蘇聯。
1945
年5月,蘇聯炸平了柏林,這叫戰勝國。
1941年
12
月,日本偷襲珍珠港,
1945
年
8
月美國在日本投了兩顆原子彈。這叫戰勝國。
如果中國認為自己在二戰中犧牲了三千五百萬人就叫戰勝國。那麼這個戰勝國得到的勝利品只能是雅爾塔協定。
當我第一次看中日甲午戰爭資料時,
當看到鄧世昌下令向日艦撞去的時候,內心充滿了對這個民族的驕傲。因為只有一個偉大的民族才能誕生這樣的英雄。
但當我第二次看甲午戰爭資料時,內心卻充滿了屈辱。在鄧世昌英雄行為的背後卻是這樣的事實:開戰前,北洋艦隊是亞洲最大和最先進的艦隊。但戰爭的結果卻是北洋艦隊全軍覆沒,日本人的損失可以忽略不計。
當我第一次看九一八事變資料時,
當看到馬贊山舉起義旗向日本人進攻時,內心充滿了對這片土地的驕傲。因為只有一片偉大的土地才能誕生這樣的英雄。
但當我第二次看到九一八事變資料時,內心卻充滿了憋悶。在馬占山的英雄行為的背後,有着同樣的冰冷事實。當時在東北,中國軍隊有十六萬人。日本關東軍只有兩萬人。就是這個兩萬人的關東軍向十六萬人的中國軍隊發起了主動進攻,並把十六萬中國軍隊趕出了東北。
當我第一次看長城抗戰的資料時,當看到二十九軍的大刀隊和日軍肉搏時。內心充滿了對這個民族文化的驕傲。只有這樣的文化才能讓一個民族面對侵略時,充滿決死的勇氣。
但當我第二次看長城抗戰資料時,卻只想哭。殘酷的事實是當時長城沿線的中國軍隊有二十五萬人。發動進攻的日軍卻只有八萬人。
猖狂的日本人,赤裸裸的蔑視啊!在日本軍部的作戰計劃中,是按一個日本人能戰勝十個中國人來設計進攻計劃的。
當在看抗戰資料時,你會想大聲吶喊,但你卻永遠喊不出來,因為有一口氣,隔在你的胸中,你吐不出來。
當二戰結束,中國勝利後,我以為從此日本會正視中國。可是我錯了,
日本是戰敗了,但是日本從來沒有認為中國在抗戰中打敗過它。它對勝利者的敬畏是留給美國和蘇聯的,一個戰敗的民族對待一個戰勝的民族居然只有四個字:
東亞病夫。
二戰中,中國三千萬人的白骨居然沒有給這個民族換來哪怕一點點尊嚴。
我們難道不是東亞病夫嗎?從一八四零年以來,我們這個民族唯一擁有的記憶就是屈辱。廣州合約、南京條約、虎門條約、望廈條約、黃埔條約、璦琿條約、天津條約、北京條約、勘分西北界約記、伊犁條約、印藏條約、馬關條約、辛丑條約
....
簽訂這些條約的民族難道不是東亞病夫嗎?
當八國聯軍侵華時,總共也就一萬七千餘人。就是這一萬七千人它侵略的卻是一個擁有四萬萬人口的民族。當我每次看到圓明園的遺址時,就彷彿又看到了西太后倉皇逃離北京的情景。
但我耳中迴響的卻是二戰時蘇聯人保衞莫斯科的口號:俄羅斯雖大,身後就是莫斯科,我們無路可退。俄羅斯人懂得一個民族尊嚴是要靠自己爭取的。
那我們呢?英國人對祖魯人,意大利人對埃塞俄比亞人,也沒有像八國聯軍進攻中國這麼猖狂。祖魯人,埃塞俄比亞可都是原始部落,原來在那些西方人眼中,中國人連原始部落都不如。
渡江戰役時,百萬大軍雲集長江。兩艘英國炮艦居然就想改變中國的進程。結果紫石英號在長江中遭到三野的果斷炮擊。
消息傳回英國後,英國的議員們居然叫喊要派遣兩艘航空母艦到遠東來教訓中國。這就是西方人對二戰的戰勝國,對安理會五個常任理事國之一中國的態度。蔑視啊,一個已經衰落的西方國家對中國表露的居然是赤裸裸的蔑視。
每一面旗幟都是用鮮血染紅的,但這些鮮血卻並沒有換來西方人的尊重。
一面寫滿了塘沽協定,何梅協定,秦土協定的旗幟就是再用鮮血去浸泡,也絕不會讓西方敬畏。
在百年積弱的中國,整個民族都在呼喚一面旗幟,一面染滿了那些高貴西方人鮮血,讓那些西方人懂得和我們這個古老民族平等相處的旗幟。也只有這樣一面旗幟才是中國需要的旗幟。
一九四九年十月一日,毛澤東在天安門升起了第一面五星紅旗。宣告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但是中華人民共和國真正成立卻不是在那一天。
一個大國沒有經過戰爭的血洗怎麼可能成立,中華人民共和國真正的成立是在抗美援朝戰爭簽訂停戰協定那天,抗美援朝戰爭就是中華人民共和國的立國之戰。
在長津湖,在龍源裏,在松骨峯,在大同江,在上甘嶺,一百多萬志願軍戰士的鮮血灑在了那片土地上。有十七個國家一百萬聯合國軍的鮮血。
抗美援朝戰爭,是三百年來中華民族對西方列強第一次發起的主動反擊。它用一百萬聯合國軍的鮮血告訴了全世界,我們這個古老民族也擁有不屈的意志。
有一個美國將軍在板門店曾説到:他是第一個在沒有勝利的停戰協定上簽字的美國將軍,這是美國建國兩百年中的第一次戰敗。也就是那場戰爭,讓世界第一次認識新中國。從那場戰爭後,就再也沒有西方國家叫嚷要用兩艘航母來教訓我們這個民族了。
就再也不會有哪個軍部去設計一個人就能打十個中國人的這種進攻計劃了。而二戰中的戰敗國日本,也是在抗美援朝戰爭之後,才從精神上真正承認自己被中國戰敗的。也只有在那場戰爭後,
中國軍人才能挺起胸膛説:在中國海岸邊架上兩門大炮就能奴役一個民族的時代一去不復返了。
我讀初中時,有個老師是印尼華人。他是在印尼出生的,他就是在抗美援朝戰爭後,放棄了印尼國籍,返回中國的。我問他為什麼要回國。他對我説:因為抗美援朝後,他第一次覺得他想做一箇中國人。
有個鐵桿的國民黨將軍一九四九年被趕出了中國大陸。但他沒有回台灣,而是定居在了南非。在南非坐公交車有個規矩,只有白人才能坐前面。
這個將軍每次上車時,都主動走到後面和黑人坐在一起,但他有一天上車後,主動向後走去時,那個南非的司機攔住了他,對他説:你是中國人,請你坐在前面。他從這個司機那裏才知道中國人民志願軍打敗了美國人。當他得知這個消息後,仰天長嘆。
也就是在抗美援朝戰爭的時候,蘇聯把在二戰末期在東北拆走的機器設備又還給了中國。中蘇兩國於
1950
年簽訂了關於中長路、旅順口及大連的協定。
1952和
1954
年,蘇聯分別將中長路和旅順口海軍基地移交給中國政府。
也就是在抗美援朝戰爭的時候,在美國的沉默中,在蘇聯的默許中,中國徹底收復了西藏和新疆,奠定了中國現在的版圖。
可以這麼説全世界華人的尊嚴是毛主席力排眾議打出來的,是中國人民解放軍百萬人的犧牲換回來的,當然這裏也包括台灣。生於斯長於斯的台灣人啊,你們有何面目搞獨立,你們為全世界的華人做過什麼,如果沒有請閉嘴。
讀者上網查閲:
維基百科:中國統一
,是指將
華人
居住地區構成一個統一
國家
的概念。這個概念各地
中國人
在不同的時期有不同的理解。現代主要的「中國統一」主張則是將
中華人民共和國
和
中華民國
所個別管制的領域組成一個共同的
主權國家
。
文章來源:網絡。
版權免責:文圖觀點歸圖文所有者。
2016年走出去呼聲更高,順應趨勢, 講究策略!
2016-01-18
國際石化和能源縱橫
文|中國石油和化學工業聯合會副秘書長兼國際部主任 龐廣廉
走出去是我國發展外向型經濟的必由之路,參與經濟全球化和國際市場競爭的重要條件,也是國內企業發展壯大後國際擴張的必然選擇。走出去是以中國公司為主導,服務於中國公司戰略的一種跨國整合模式。當前,無論從開拓市場空間,優化產業結構,獲取經濟資源,爭取技術來源,還是突破貿易保護壁壘,培育中國具有國際競爭力的大型跨國公司,走出去都是一種必然選擇,也是中國對外開放提高到一個新水平的重要標誌。
“一帶一路”所代表的全球化戰略,是中國新一代領導人主動有所作為的“走出去”戰略。石化行業在2015年度的“走出去”大潮中,無論是國際貿易、對外投資、工程承包還是跨國併購,都取得了不俗的業績。國際貿易方面,由於產品價格的下降,進出口總值有所下降,但從產品數量上來看,還是有不小的增長。
2015年中國石油和化學行業的企業走出去的趨勢有所變化,中國企業的走出去已進入了一個新的階段。開展本年度的行業企業“走出去”具有以下幾個特點:
一是中石油、中石化、中海油等大型石油公司繼續在獲取能源資源方面做出努力的同時,也在石油化工領域進行國際資本投資,以獲取境外公司股份,加強業務合作。二是化工領域走出去也積極向全球價值鏈上游邁進,特別是在一些重要的戰略性產業,直接以控股為目的,收購海外先進公司,並藉此獲得先進技術以及品牌和海外市場管理經驗。三是中國石油裝備企業堅持出口設備與合資建廠並行,在擴大出口規模的同時,與國外企業合資或者建立獨資公司,擴大海外市場佔有率。四是組建海外技術研發中心。五是傳統化工行業走出去的步伐比較緩慢,但隨着國家出台的一系列鼓勵政策,“國際產能合作”的苗頭開始顯現。
2016年中國石油和化學工業走出去的任務艱鉅,前景廣闊,政策和策略需要認真研究,支持重點行業加快走出去的措施須儘早落地。除此之外,2016年石化企業走出去應在以下幾方面下工夫:
一是將出發點放在加強國際產能合作方面。我國石化產業產能嚴重過剩,在走出去的設計中,應強調國際產能合作,通過合作釋放過剩產能,拓寬國際市場。比如我們正着手探討的將一些煉油產能輸出到印尼、哈薩克斯坦、越南、尼日利亞等國,將PVC、燒鹼等產能輸出到印度、孟加拉等國,將化肥等產能輸出到非洲等地。
二是將重點放在實施“一帶一路”戰略方面。相關企業和行業應在“走出去”的前期準備工作中,突出做好“走出去”的規劃和方案,科學制定投資的方向和投資領域。
三是將立足點放在利用“兩個市場”和“兩種資源”上。企業首先要從獲取優質低價的資源和原材料入手,加強採購力量;如果原料獲取有困難,就可以通過在海外建廠,降低原料運輸成本,生產適銷對路的產品,獲得更大的效益;還有可以通過與海外企業合資合作,或者通過收購、兼併、聯合、參股等方式建立海外投資項目,實現合作共贏。
四是以石油化工裝備行業和石化工程承包企業“走出去”為突破口。不斷提高石油裝備行業創新能力,製造更多的高端石油裝備產品,積極開拓國際市場,進一步擴大出口比例,為中國石油工程企業的海外投資項目,做好裝備配套。以標準輸出帶動中國製造走出國門,以工程承包帶動原材料和設備的出口。
五是實施企業“抱團”走出去,形成綜合一體化的經濟體,擴大走出去的實力。
六是強化企業走出去的風險防範能力。從企業來説,從海外投資項目調研階段就開始進行風險評估,在項目實施中,更是要堅持風險防控,制定風險防範措施,提高風險應急處置能力。
為更好地助力中國石油和化工企業“走出去”,中國石油和化學工業聯合會在國家有關政府部門的支持下,2016年將組建
“中國石油和化工行業走出去戰略聯盟”
,解決“走出去”過程中遇到的障礙和困難。將政府部門、協會、中國企業、金融機構、諮詢及法律服務機構、駐外使領館(以“一帶一路”沿線國家為主)等有關單位連結起來,建設高效實用的信息收集網絡和實時有效的動態數據庫,為中國企業走出去提供國際貿易與法律、財務、保險等服務相銜接,向有關政府部門反映企業訴求,爭取財税等方面的政策支持,分享成功企業的經驗,助力中國石化企業“走出去”。
加拿大馬上實施入境新規
2016年3月15日起,加拿大將實施新的入境規定,適用於很多人,大家快來看看CIC官網上是怎麼解釋的:
哪些人需要eTA,哪些人不需要:
加拿大永久居民乘搭飛機進入加拿大無需持有eTA,但仍需持有加拿大永久居民卡入境,否則將可能無法登上前往加拿大的飛機。
(這個很多華人得注意了)
免簽證國家的公民(美國公民除外)乘搭飛機進入加拿大之前需要取得eTA。經海路或陸路進入加拿大的旅客不需持有eTA。
(香港、台灣等等地區的非加籍華人需要)
美國永久居民乘搭飛機進入加拿大需持有eTA(以及美國綠卡)。
(美國綠卡要,美國公民不用)
學生和臨時工作人士(來自需持有eTA的國家):若在二〇一五年八月一日之前取得學生簽證或工作簽證,在計劃乘搭飛機進入及離開加拿大之前需要取得eTA。
(這個學生和工籤持有者也得注意了)
旅客從何時起需持有eTA進入加拿大 ?
這項新入境要求從二〇一六年三月十五日正式實行。從二〇一五年八月一日起,符合條件的旅客便可提前在線申請 eTA。
李嘉誠海外能源版圖也難逃國際原油價格暴跌之劫
2016-01-31
李嘉誠一生擅長低買高賣,積累下財富帝國,但如今,就連他“一生最偉大的投資”,也難逃國際原油價格暴跌之劫。
30年前,當李嘉誠收購加拿大石油公司赫斯基能源(Husky Energy)的股份時,那是一家中型石油公司,那一年,國際油價曾跌至每桶11美元的歷史冰點。當時,國際原油市場經歷了兩次石油危機、中東以外地區原油生產快速增加、美國石油生產達到高峯,油價暴跌67%。而李嘉誠卻毅然做出了他當時最大的一筆跨國投資。
到了21世紀,國際油價常年處於高位,自伊拉克戰爭始一路攀升至超過每桶100美元。赫斯基能源成為“和黃”最大的盈利和中流砥柱。
然而自去年起,國際油價呈斷崖式暴跌,從每桶90多美元跌至如今30美元關口,直到1月22日才出現強勢反彈。赫斯基能源繼去年秋天宣佈裁員之後,近日又宣佈了包括減產、暫停派股息、有意出售油管等一系列措施。
公開資料顯示,李嘉誠個人及長和系目前擁有赫斯基能源超過一半的股權。而在此次油價下跌過程中,赫斯基股價已由兩年前高位下跌約65%—股票被套並不是散户專利,首富也不得不直面資本市場的陰晴圓缺。
赫斯基=哈士奇
赫斯基能源的英文名Husky,其實就是西伯利亞雪橇犬哈士奇,公司的標誌,也正是一隻哈士奇的腦袋。
1938年,赫斯基煉油公司創建於美國西部懷俄明州寇迪市。到了上世紀80年代,赫斯基能源擁有5000餘口石油及天然氣生產井的開採權,其中約40%由本公司開採,此外還持有重油精煉廠26.67%股權以及343間汽油站。此時,“哈士奇”遭遇了石油史上的首輪油價崩盤,也迎來了獨具慧眼的前華人首富李嘉誠。
1986年,華人首富剛剛開始他大規模的海外投資步伐。根據當時加拿大法律,外國人不能購買“財政狀況健全”的能源公司。不過,李嘉誠長子李澤鉅1983年已加入加拿大國籍,成功避過這一限制。
李嘉誠後來曾表示,當初投資赫斯基主要有兩個原因,一是他個人對加拿大有特別的感情;二是他本人與赫斯基原總裁私交甚篤,相信他的指引。
李嘉誠收購後即展開一系列擴張,兩年後,赫斯基能源的資產值擴大了一倍。
2000年8月,赫斯基能源在加拿大上市。
2004年末,國際油價首次突破40美元一桶,關於李嘉誠有意出售的傳聞不斷,赫斯基能源卻開始了油砂煉油計劃。1979年時,油砂生產成本高達每桶25.81美元,在當時的油價下幾乎無利可圖。直到2004年油價狂飆,油砂成為世界資源新亮點,生產成本也降到每桶10美元以下,引爆了油砂開發的利潤井噴。
30年後,如今的赫斯基能源是加拿大最大的綜合型能源公司、世界500強企業,業務版圖也進入了遙遠的中國。其亞太區首席營運官羅伯特·辛克曾透露,自2000年進入中國市場,赫斯基能源在中國南海的投資總額已達400億元。
這一筆交易,則被譽為“李嘉誠一生中最偉大的投資之一”。
李嘉誠海外能源版圖
從赫斯基能源開始,李嘉誠佈局海外能源版圖已整整30年。
近年,他再買入加拿大ExxonMobil部分石油與天然氣資產。除了加拿大,2010年6月,美國第三大天然氣公司Chesapeake能源宣佈向包括李嘉誠加拿大基金會、中國投資公司、厚朴基金等私人配售共值9億美元的可兑換優先股,Chesapeake的業務包括開採油氣儲備、油頁岩氣開發,及向美國本土銷售清潔能源等。同年,李嘉誠以700億元成功收購英國電網100%股權。2012年7月25日,李嘉誠長子李澤鉅以77.53億港元收購英國天然氣供應商WWU。2013年6月,李嘉誠旗下電能實業斥資近100億港元收購荷蘭最大的廢物再生能源公司AVR20%的股權。
李嘉誠的能源帝國開始延伸至新能源領域。
然而國際能源市場晴雨難料,2014年底開始的油價暴跌令油氣公司遭受重創。1月20日,赫斯基公告決定暫停派第四季股息,同時計劃將資本開支由原先的29億-31億加元削減至21億至23億加元,並考慮出售加拿大西部部分油管及存油設備,此外還計劃減產。
而在3個月前,赫斯基能源才剛剛宣佈裁減1400個職位。美國能源諮詢公司Graves & Co估計,全球範圍內受油價低迷而失業的人數已突破25萬。
據報道,2016年1月9日,李嘉誠在集團週年晚宴上談及國際油價持續下跌時表示,這幾乎是史無前例的暴跌。但他用《道德經》典故“飄風不終朝,驟雨不終日”表態,以示對赫斯基能源的石油業務依然充滿信心。
沙特的新對手
“這幾乎是史無前例的暴跌。”摩根士丹利甚至在去年夏天就評估,本輪油價暴跌可能比1986年更慘烈。
在過去50年中,油價下跌幅度達50%的情況發生過四次,分別是在1985-1986年、1990-1991年、1997-1998年和2008-2009年,2014年開始的這一輪是第五次。每次下挫都與經濟衰退相關,上世紀80年代,全球經濟增長疲軟導致原油需求增長放緩,而非OPEC產油國還在增加產油量,與如今的情形頗為相似。
不過在那時,沙特最擔心的是英國北海產油崛起,30年後,他們的新“敵人”,則是來自美國的頁岩油生產商。
在時下最流行的説法裏,大約5年前爆發的美國頁岩油革命,被認為是油價暴跌的“罪魁禍首”。
頁岩油是首先被人類使用的礦物油,其歷史最早可追溯到14世紀早期,現代頁岩油工業則建立於19世紀三四十年代的法國和蘇格蘭,直到人們大規模地開採石油。到了21世紀,石油儲量愈發緊張,原油價格居高不下,美國把其開發頁岩氣的新技術和成功經驗引入到頁岩油資源,掀起了頁岩油革命。
儘管彭博社的數據顯示,即使油價跌破80美元/桶,美國最大的頁岩油產區包括Bakken和Eagle Ford仍能盈利。但也有分析顯示中小油企將一起遭殃,在美國大約50家掛牌的獨立原油產商中,多數的盈虧平衡點位於40-60美元/桶之間—這遠高於目前的石油價格。一年前國際油價跌破每桶50美元時,美國頁岩油企業WBH Energy就成了第一家宣佈破產的美國頁岩油企業。市場分析擔憂,國際油價可能要到兩年多以後才能恢復正常,而屆時,美國半數頁岩油生產商可能已經倒閉。
美國頁岩油大亨、大陸資源公司創始人兼首席執行官哈羅德-哈姆(Harold Hamm)卻很樂觀,他認為油價將在今年年底前翻倍,升至60美元/桶。
在上世紀80年代,油價暴跌持續了5年之久,而完全恢復正常則花了漫長的20年。
———
文章來源:網絡
免責聲明:內容與圖片均來源於網絡,版權屬於原作者或網站。
(2016-02-04)
20世紀30年代蘇聯工業化的突飛猛進為蘇聯紅軍的機械化奠定了物質基礎,蘇聯為進行軍事備戰大規模擴充軍隊,到1939年蘇聯紅軍人數已經達到了500萬人。如此龐大的軍隊要實現機械化毫無疑問需要數量龐大的各種汽車。然而蘇聯工業規模雖然龐大水平雖然較高,但是蘇聯汽車工業並不發達。上世紀30 年代蘇聯主要的軍用民用卡車主要還是仿製國外的產品,並且產量難以滿足國內需求。所以在蘇聯紅軍機械化進程中,汽車數量不足的問題一直困擾着紅軍高層,尤其是作為蘇聯軍隊火力支柱的炮兵部隊,嚴重缺乏火炮牽引車導致機動能力大打折扣,影響戰鬥力發揮。
正在牽引火炮的拖拉機
經過蘇聯軍隊領導人“深思熟慮”後,蘇聯人提出了一個奇特的方案―用拖拉機來牽引重型火炮,這在世界軍事歷史上恐怕是前無古人後無來者。雖然看似可笑,但還是讓蘇聯炮兵們歡天喜地,畢竟這也算是實現了機械化。
蘇聯拖拉機化炮兵
蘇聯炮兵主要使用ChTZ S-65型拖拉機用來牽引重型火炮,它的全重達11.2噸(快接近於輕型坦克噸位了!),然而行駛速度卻僅僅為7千米/小時,和普通人行走的速度差不多,這意味着這種拖拉機牽引着火炮還無法跟上正常行軍的步兵隊列!在與德國作戰的戰場上,一旦遇到德國軍隊這種牽引車幾乎不可能存活,德國士兵只需要一挺機槍甚至一顆手榴彈就能搞定它,要是遇到德國戰鬥機就更別提了。
被擊毀的拖拉機
鑑於ChTZ S-65型拖拉機作為火炮牽引車存在種種缺陷,在戰爭進程中蘇聯人也不斷試圖改進,比如他們曾經試圖用T-34坦克底盤作為牽引車,但是在緊張的對德戰爭中,不可能為炮兵提供大量寶貴的坦克底盤。所以蘇聯人還是不得不大量使用這種被德國兵看做垃圾的拖拉機作為牽引車,但是正是這種看起來勉強能使用的機器讓蘇聯炮兵在戰爭中給予德國人無法承受的打擊,蘇聯集體農莊的農夫開着拖拉機牽引着火炮打敗了開着現代化戰車的普魯士軍事精英,創造了戰爭史上奇觀。在整個二戰中蘇聯總共生產了將近40000輛ChTZ S-65型拖拉機。
(2017-02-26)
本文來源於新聞閣:轉載請保留鏈接,不保留本文鏈接視為侵權,謝謝合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