丨本文由小陳茶事原創
丨首發於大魚號:小陳茶事
丨作者:村姑陳
《1》
轉眼間,就到了國慶小長假的尾巴。
假日裏,徹底打亂了節奏的生活與作息,讓人悵然若失。
為了讓接下來的工作生活,不受假日綜合徵的影響。
這兩天已有不少朋友,開始尋找調整狀態的方法。
以免得被頭昏腦漲,睡眠紊亂等狀況,徹底打亂節奏。
話説,假期餘額告急,該如何準備節後的“收心”呢?
毫無疑問,喝茶是很好的調節做法。
茶,大俗大雅。
既是柴米油鹽醬醋茶等生活所需,又是琴棋書畫詩酒茶裏的高雅消遣。
飲茶,能靜心養氣,舒緩身心。
更何況,小長假結束後,正式進入深秋。
茶圈裏的熱門茶類,綠茶、紅茶、白茶、巖茶等。
從新茶上市一路至今,它們正進入香氣滋味表現力頗佳的時期,達到了小巔峯。
古人云,機不可失,失不再來。
喝好茶,自然少不了抓住一款茶葉的最佳適飲期。
如此,可以更好的調整狀態。
不負韶華,不負當下的好時光!
《2》
喝綠茶,要掌握它的鮮爽期。
過了十月,進入深秋後,當年的綠茶要儘早飲用。
畢竟,喝綠茶宜“嚐鮮”為主。
這一點,早已經深入人心。
綠茶身上最大的標籤,在於“殺青”,以及“不發酵”。
新鮮採下來的茶青要及時殺青,阻止茶多酚的氧化,讓綠茶的清香鮮爽風味得以保留。
歷來,作為茶界的“小鮮肉”,綠茶尤為注重外形和色澤。
風味上,追求清純清香,淡雅清芬。
如此個性特點,決定了綠茶壓根不適合久存,而是趁早喝新茶嚐鮮。
不然,隨着放置時間的延長,綠茶內部的茶多酚容易被氧化。
導致它本身的鮮爽口感賣點,大受挫折。
一年的時間範圍裏,當年春季的綠茶新茶,它的最佳飲用時機在於夏季。
剛完成加工不久的新茶,尤其是當中的炒青綠茶,初入茅廬時的火氣已褪。
而面對驕陽似火,酷暑難捱的夏日,喝上清清爽爽的綠茶。
不僅爽口,還能消減少暑熱和煩悶。
提神醒腦,一身輕鬆。
只要腸胃沒有毛病,沒有胃不好的問題,便可以放心喝綠茶。
等到秋季後,要趁着綠茶的鮮味尾巴,儘早將當年的新茶喝完。
不然等到放到隔年後,綠茶的新鮮勁一過,特色全無。
外觀上的綠意青葱,消失不見,色香味全變。
這隔年綠茶麪臨的尷尬局面,不亞於老蘇筆下寫的“明日黃花蝶也愁。”
入秋後,雖然主流上歷來提倡温補。
喝茶宜喝紅茶、老白茶、熟普、巖茶等性味温和的茶葉。
但是,當假期大餐過後,消食解膩時分。
泡上一杯清香的綠茶為伴,也是不錯的選擇!
《3》
喝白茶,喝茶時機選擇豐富。
傳統的六大茶類中,白茶身上最為特色的標籤,在於簡約。
不揉捻,不殺青,不焙火。
總之,採用傳統工藝形式加工出來的白茶,最大程度的保證了原有的原汁原味。
和綠茶相比,沒有殺青的白茶,它本身可保存的時間顯然要更長。
在工藝達標,幹度合格,儲存到位的前提下,白茶可以不斷髮生良好的風味轉化。
越存放,越吃香,風味越迷人。
按儲存的時間區分,白茶可以分為新白茶、陳白茶、老白茶。
其中,儲存時間未滿一年,是新茶。
而存放時間不低於三年,是老白茶。
陳白茶,則介於兩者之間。
白茶,該什麼時候喝茶比較好?
對此給不出標準的答案建議,需要看個人的口味來定。
新白茶,花香毫香張揚,鮮爽無比。
而老白茶,甘香醇厚,藥香陳香盈盈,個性沉穩。
從喝茶的選擇面看,飲茶時機不像是綠茶那般緊迫。
秋季貼膘進補後,可以泡杯新茶裏的白牡丹、春壽眉,解膩潤口。
降温後,天氣又冷又幹燥,適合多喝老白茶,暖身驅寒防感冒。
總之,白茶只要保存妥當,不愁體會不到它的鮮醇甘爽韻味!
《4》
喝紅茶,一兩年內飲用完畢為佳。
紅茶的發酵程度,相對較高。
伴隨着製茶發酵的進程,茶葉內部的茶多酚逐漸被分解成茶黃素、茶紅素等物質。
沖泡出來的茶湯,湯色略深,滋味甘醇。
紅茶的主要品種分類,有小種紅茶,工夫紅茶,紅碎茶等。
其中,發源至武夷山桐木高山的正山小種,是世界紅茶的鼻祖。
同時,也是村姑陳茶桌上的老朋友。
作為最早誕生的一類紅茶,在正山小種身上,具有不少紅茶的典型性。
它的茶湯滋味鮮醇,清甜爽口,絲毫不會膩人。
雖然,和綠茶相比,紅茶的保存時間相對較長。
但從紅茶的保質期看,包括正山小種在內,絕大部分的紅茶保質期不過是在兩三年間。
同時,從喝茶的風味起見,紅茶沒有長期儲存的價值和必要。
及早飲用,及時喝完。
當年上新紅茶,最好是及時飲用,在一年內飲用。
最好,也不要超過兩三年。
不然存放時間越久,紅茶的鮮醇特點越容易消失。
到最後,反倒容易失去飲用價值,實在可惜!
《5》
喝巖茶,褪火後及早飲用。
半發酵的烏龍茶裏,武夷巖茶是閩北烏龍里的一枝花。
它最大的特點,可以用巖骨花香四字高度概括。
從工藝上看,巖茶的加工過程,必不可少的是焙火。
而在品質風味看,堪當“巖茶”二字的肉桂、水仙等,它們注重山場環境影響。
巖巖有茶,非巖不茶。
脱離了正巖山場的獨特小氣候環境滋養,所加工出來的茶葉,絲毫不具備巖骨的靈魂。
回到正題,聊起巖茶的最佳飲用期,少不了關注它的焙火程度。
按火功劃分,巖茶大致可分為輕火、中輕火、中火、中足火、足火等。
輕火,中輕火的巖茶,在加工完畢後,視個人對新茶火氣的敏感度,放上大半個月至兩個月左右,便可以放心喝。
而中火、中足火的巖茶,等到深秋後的這段時間,剛好是它們的適飲階段。
最近在試新茶時,已經遇到不少款令人驚豔的正巖肉桂和水仙。
它們色香味醇的風味,在人嘗入湯水的瞬間,就分外過癮。
綿柔勁道,清爽有內容,回味美妙不堪!
至於足火的巖茶,新茶褪火需要數個月。
再過一小段時間,到了深秋初冬時節左右,這類焙火程度較足的巖茶,能讓一眾巖茶老饕直呼過癮。
一般而言,焙火程度越重,巖茶需要的褪火時間越長。
不然直接喝一款剛下焙的新茶,火氣重,煙熏火燎。
不僅會遇到火味徹底壓過茶味,領略不到巖茶的活甘清香本色,還很容易直接喝茶上火。
所以,在喝經過焙火的巖茶時,不能太心急。
等褪火後喝,更妥。
並且,從巖茶的風味特性看,經過焙火後才能獲得獨特焦糖香、堅果香等烘焙氣息的巖茶,不適合長期存放。
不然放到最後時,巖茶內部好不容易焙進去的火,徹底散盡,修為已失。
再去喝茶,遇到茶葉返青變質的風險高,滋味並不美妙!
《6》
時光荏苒,歲月匆匆。
流光容易把人拋,紅了櫻桃,綠了芭蕉。
到如今,小長假即將結束,霜林盡染,秋桂飄香。
光陰匆匆如流水,一轉眼小半年的時光,會讓一款茶的風味發生變化。
俗話裏都説,歲月是一把殺豬刀。
言語雖糙,但誰又説不是呢。
喝茶,要是錯過了最佳飲用期。
將綠茶一放,直接耽擱了一年半載,原本的清香四溢風味不再。
而本應活甘清香,巖骨花香盡顯的武夷巖茶。
也會隨着存放時間的無限拖延,悄然返青變質,生出青味,變得面目可憎。
至於一向以清甜、醇厚著稱的紅茶,在放到過期後,本應具有鮮醇特徵消失,不再具有讓你怦然心動的美好風味。
可見,種種前車之鑑在前,不宜在喝茶這件事上重蹈覆轍。
往直接了去説,喝茶的時間要恰巧。
不早也不晚,趁着最佳飲用期去喝茶,更為心安!
原創不易,如果您覺得這篇文章對您有幫助,請幫忙點個贊。
關注【小陳茶事】,瞭解更多白茶,巖茶的知識!
小陳茶事村姑陳,專欄寫手,茶行業原創新媒體“小陳茶事”主筆,已出版白茶專著《白茶品鑑手記》,2016年-2020年已經累計撰寫超過4000多篇原創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