楠木軒

健康度夏 用點“抗生素”

由 勞新忠 發佈於 美食

  編者按:抗生素?NO!這裏的抗生素可跟你想象的不一樣哦!抗病毒,養生,素食簡稱抗生素。夏季養生,飲食健康不但能夠讓我們抵抗病毒的入侵,還能大飽口福哦!

  健康度夏 用點“抗生素”

  此“抗生素”可不是彼“抗生素”,而是抗病、養生、素食大結合,簡稱“抗生素”。在熱得讓人吃嘛嘛不香的暑季,相對於油膩的肉食,適量吃素既可滿足人體所需營養,又可促進食慾,還能清熱防暑、斂汗補液,降低心腦血管疾病、腸胃病、皮膚病、呼吸系統疾病這些夏季高發病的發病幾率。本期小編特請鷹仕田園素食餐廳的大廚們為我們精心烹製出一桌“抗生素”美味,快來一飽口福吧!

  NO1 心腦血管疾病

  由於夏季氣温較高,人體血管擴張,迴心血流量減少,心率加快,冠狀動脈供血不足,易導致心絞痛、心慌、頭暈等冠心病加重現象;加之氣壓偏低,人體大量排汗,體內水分流失多,使血液黏度上升,血液循環受阻,更增加了血栓、高血壓、高血脂、高血糖、冠心病等心腦血管疾病的發病率。此時,患者一定要謹慎用藥,並加強鍛鍊,飲食上應以清淡質軟、易於消化的食物為主,減少鹽油攝入量,降低血液粘稠度,防止血栓形成。

  “抗生素”美食推薦·耳聞觀音

  【食材】黃耳、核桃仁各100克,三月瓜1只,蘑菇精2克

  【製作】提前一天用清水將黃耳泡發;三月瓜、黃耳切片,與桃仁一起穿水;熱鍋寬油,油熟後將黃耳、核桃仁、三月瓜一起下鍋翻炒,最後加蘑菇精與適量食鹽調味即可裝盤。

  【點評】香脆入味,滑嫩爽口。有改善機體狀況,提高機體血紅蛋白與血漿含量之效,特別適合老年人作為降血脂、降膽固醇的食療妙方。

  NO2 消化系統疾病

  高温、高濕是夏季的氣候特徵,外部環境呈現出“暑邪”和“濕邪”並存且相互夾雜的特點,暑濕致病,消化系統最先受其影響。而且夏天食物易變質、易被細菌污染,很多人為了降温解暑,又猛吃冷飲使消化道屏障功能降低,最終導致發生消化系統疾病。因此,要注意享受清涼要適度,避免腸胃病找上門,儘量少吃生冷、油膩及辛辣刺激的食物,注意養胃護胃。

  “抗生素”美食推薦·石子松茸

  【食材】松茸菌250克,雞腿菇、杏鮑菇各150克,雪豆100克

  【製作】將雪豆泡發後,上籠蒸軟,再加水熬湯,熬至雪豆融爛;將松茸菌、雞腿菇、杏鮑菇切片,加入雪豆湯,燉煮1小時左右,加適量食鹽調味即可。

  【點評】清香撲鼻,滑而不膩。有補脾胃,益腎氣之功效。特別適用於消化不良、胃痛胃脹以及腹瀉人羣食用。

  NO3 夏季皮膚癬病

  由於夏季天氣潮熱,給各種真菌、細菌的繁殖生長提供了温牀,1加之人們大量出汗,皮膚易潮濕,導致真菌侵害皮膚,惱人的皮膚癬病便如期而至。防治皮膚癬病要忌口,慎用海味、蛋類及刺激性飲食,其它動物蛋白質在症狀嚴重時也不宜多用。飲食上多吃富含維生素C和鈣質的食物,如新鮮蔬菜、豆類及豆製品等。

  “抗生素”美食推薦·燉品淮山

  【食材】山藥、素雞肉(大豆製品)各250克,雞腿菇200克,雪豆100克

  【製作】將雪豆泡發後,上籠蒸軟,再加水熬湯,熬至雪豆融爛;山藥與素雞肉切塊、雞腿菇切片,然後一起放入雪豆湯中燉煮,燉至軟糯後加食鹽調味即可。

  【點評】濃郁香醇,軟糯易食。有温養肌肉,滋潤皮毛之功效,尤其適用於皮膚乾燥、皮膚癬症患者食用。

  NO4 呼吸系統疾病

  不少人認為春秋季節才是呼吸系統疾病的高發期,其實不然。夏季由於天氣炎熱,人的機體防禦功能會降低,久居空調環境中,不注意通風換氣,室內致病微生物濃度增高,以及納涼時不小心着涼等原因,皆會導致呼吸系統疾病的發生。預防這類疾病,在飲食上要注意多進食清淡、高蛋白、高維生素的食物,以提高抗病能力。

  “抗生素”美食推薦·梨花養玉人

  【食材】鮮梨1只,雪蓮子5克,冰糖3克

  【製作】將鮮梨去頭,掏空梨核,放入雪蓮子與冰糖,蓋上梨頭,隔水蒸5~6分鐘左右。

  【點評】肉脆多汁,酸甜可口。有生津潤燥,化痰護肺之功效,特別適用於肺陰虛虧、久咳不治者食用。

  嘗揚州小吃 品文化

  無論是“煙花三月天”,或是“二分明月夜”,揚州都是一個值得在這個季節去轉轉的城市。揚州的特產有兩樣,一是小吃,二是休閒,有句老話叫做“早上皮包水,晚上水包皮”,意思是來形容揚州人非常愜意的生活:早上吃包子,喝茶聊天,到了晚上則去悠閒洗澡,簡簡單單兩句話就看出揚州人多麼會享受生活了吧。不管是您正計劃去揚州,還是沒有時間出門旅遊,都先跟着我們來個揚州味覺旅行初體驗吧,在這煙花飄渺的季節,隨着“最是憶江南”的心境,遊走在愜意的揚州生活中,絕對是當季最應景的一筆。

  揚州地處我國江蘇省內,揚州菜屬於淮揚菜系,是我國四大菜系之一,要説揚州菜的著名程度可想而知,但是,揚州小吃的知名程度絕對不輸給揚州菜。揚州小吃品種繁多,多到可以從早上吃到晚上,而且揚州小吃多是沿街販賣,邊逛街邊品小吃,走累了再到茶館品上杯龍井香茶,想想就覺得夠悠閒吧,那我們就先從早上的小吃開始説起。

  位於國慶路的富春茶社是一家聞名中外百年老年,是揚州小吃及揚州菜的經典代表,是到揚州旅行必須要去的地方,連郁達夫、朱自清都寫過“不進富春門,等於未到過揚州城”的詞句。富春的早餐絕對是精品中的精品,有三丁包子、翡翠燒麥、千層油糕、蟹黃蒸餃等等名點,雖説價格有一點小貴,可是以享受生活的態度來説,在春意盎然的季節品嚐正宗地道的美食,貴點也是值得呀。富春的名小吃很多,我們就挑最經典最代表的説説吧。

  三丁包、翡翠燒賣和千層油糕在揚州被稱為“點心三絕”,咱們先來説説三丁包,三丁包被譽為“天下一品”,餡料用雞丁、肉丁和筍丁製成,故名“三丁”。可是,三丁包的取勝點不僅僅在餡料上,更關鍵的是麪粉發酵工藝。袁子才在《隨園食單》中雲:“揚州發酵面最佳,手捺之不盈半寸,放鬆仍隆然而高”,可見揚州發酵技術自古有名。三丁包的包子皮柔軟且韌性十足,吃的時候不會粘牙,所以在品嚐三丁包子的時候一定別忘了細細體會包子皮的口感。相傳三丁包的由來還與乾隆皇帝有關。當年乾隆皇帝下江南,對御膳提出了“滋養而不過補,美味而不過鮮,油香而不過膩,鬆脆而不硬,細嫩而不過軟”的標準。於是,御膳房的廚師們將海蔘丁、雞丁、肉丁、筍丁和蝦丁加工成餡料,符合了補、鮮、香、脆、嫩皆俱的要求。乾隆吃後非常滿意,問包子叫什麼名字,隨員答曰“五丁包子”,後因海蔘和蝦仁價格較高,便發展成三丁包子。現在的三丁包,雞丁香美不過鮮,肉丁肥而不膩,筍丁鬆脆又不硬,完完全全符合當年乾隆皇帝的御膳標準,讓人回味無窮。從健康的角度上來講,三丁包的搭配也非常符合現代人健康飲食的標準,發酵的麪皮易消化,肉丁保證了日常生活中所需的蛋白質,筍丁又補充了鈣、磷、鐵等多種微量元素的攝入,是老少宜食的一道美食。

  翡翠燒賣,朱自清先生曾經讚美道:“滋潤利落,決不膩齒膩舌,不但味道鮮美,顏色也靚麗悦目”。燒賣的餡料用蝦仁、韭菜和雞蛋製成,燒賣皮薄如紙,蒸熟後清潤透明,碧綠的餡料透過薄如紙的麪皮,彷彿翡翠一般。麪皮用牙齒輕輕一點即破,爽口的餡料流入口中,清新的口感還有蝦仁的香味,真是齒頰留香。翡翠燒麥除了鹹口還有甜口,甜口燒麥用的是揚州產的“梅嶺青菜”,取葉子切成細末,再加入熟豬油、火腿、白砂糖和鹽拌勻調成,甜口的燒賣更是別有一番滋味,愛好美食的朋友千萬不要錯過。翡翠燒賣也是非常符合健康飲食標準的美食,不過甜口燒賣裏用到了熟豬油,豬油的特殊香氣會給燒麥增分不少,但是對於肥胖、心腦血管患者和老年人都不宜食用。

  接下來説説“點心三絕”的最後一道,千層油糕。所謂“千層”,則是形容這糕點的層次非常多,一層糕夾一層糖和豬油,切成菱形塊狀,呈芙蓉色,通體半透明,正宗的千層油糕有64層之多,層層相疊又層層相分,綿軟柔韌,甜膩適口。千層油糕的製作用的是揚州著名發酵工藝中的清肥慢長起酵法,經過廚師長期操作實踐而總結出來的經典小吃,是揚州發酵工藝的代表之作。需要高超精湛的手藝才能製成的小吃,不嘗試一下實在是可惜,但千層油糕屬於重油重糖的食物,老年人和心腦血管患者最好還是淺嘗一口感受下就好。

  説罷了 “點心三絕”,還有一樣不得不説,有了它才是正宗的揚州生活,那就是吃點心時一定要來一杯龍魁珠茶,茶是用富春花局種植的珠蘭與浙江的龍井、安徽的魁針合制而成,解渴去膩。品着香茶,吃着細點,看着窗外喧鬧的市井,這不就是都市人嚮往的簡單且從容和生活嗎?

  剛才説過,揚州的小吃多到可以從早吃到晚,接着就説又可以當作正餐又是小吃的麪條。揚州的麪條品種非常豐富,有關資料記載,從清朝開始就有煨面、肥腸面、牛肉麪、拉麪、雪菜面、雞蛋麪、青菜面、餃面、炒麪、幹拌麪等等。咱們就説揚州的傳統麪條—餃面。這麪條中雖有“餃”字,但並不是咱們所認為的餃子。淮揚地區把小個的餛飩叫做淮餃,所以餃面也就是餛飩麪,把麪條與餛飩在同一口鍋中煮熟,再一同盛入碗中。一碗餃面中的二兩條麪條,十個餛飩。麪條放在碗的中央,餛飩沿碗邊均勻擺在麪條的四周,表面用香菜、香蒜末點綴。麪條筋道爽滑,餛飩皮薄餡大,説到這裏,您可能會説,造型再好看不也就是碗餛飩麪嗎,為何會榮登揚州小吃的榜單呢?可是,既然説它是揚州著名的小吃美食,就一定有它的道理。

  原來這簡簡單單的餛飩麪有着非同尋常的湯頭。這餃面裏不放一點味精,完全靠湖蝦來調味。蝦子先放在鍋裏煮熟,待湯水沸騰後連湯帶料一同盛放在碗中,鮮美甘甜的香味隨着熱氣撲面而來,絕對是在揚州才吃得到的美味小吃,所以在吃餃面的時候,一定要重點嚐嚐它的鮮美湯頭哦!

  豆腐卷子是下午才能吃到的小吃。豆腐卷子是用普通的花捲,捲上豆腐丁和葱花,放在鍋中半油半水煎熟,鹹、香、軟、韌,讓人食慾大開。糊辣湯和豆腐腦總是在一起販賣,以前小販會挑着擔子沿街叫賣,現在是在街邊或衚衕口擺個小攤子,支上三五上小桌小凳招待客人,現炸的豆腐卷子再配上碗糊辣湯或者豆腐腦,絕對是逛街中途最佳的食物搭配,又補充體力,又品嚐當地小吃,還能順便歇歇腳,實在是逛街時的一件快事。

  揚州的燒餅口感也是一級棒,雖説全國有很多地方的燒餅都非常有名,但就衝着揚州那著名的發酵工藝,燒餅也不得不嘗試一下。其實揚州的小吃還有很多很多,受於篇幅限制只能介紹這幾種,如果有三五天空閒,那就親自來這煙雨揚州品嚐古今眾人都稱讚的美味小吃,體驗“早上皮包水,晚上水包皮”的舒適生活吧。

  油炸薯類丙烯酰胺主要來源

  最近,英國食物標準局對248份食品樣品進行檢測後發現,其中13種食品中含有的致癌物質丙烯酰胺含量有上升趨勢。亨氏、雀巢等許多知名食品公司為此都遭到英國食物標準局的警告。超標品種涉及薯片、速溶咖啡和薄脆餅乾等,就連嬰幼兒專用餅乾也未能倖免。

  看到此消息的消費者心中不免有點恐慌,因為這些美味不僅是孩子們的最愛,而且早已與快節奏的都市生活緊密相連,怎麼突然就變成了致癌“殺手”?其實,有關炸薯條、薯片等食品中含有“致癌物——丙烯酰胺”的消息此前就早有報道,並引起了國內外的廣泛關注。美國加州曾經對麥當勞、肯德基等連鎖快餐店和食品製造商提起訴訟,要求法庭強制它們用警告性標籤標明其炸薯條、薯片中致癌物丙烯酰胺的含量。

  那麼,丙烯酰胺究竟是一種什麼物質?它對人體健康有多大危害?人們平時應該如何調整飲食結構和習慣,避免過量攝入含有丙烯酰胺的食品呢?

  丙烯酰胺及其危害

  據專家介紹,丙烯酰胺是一種有機化合物,純品為透明結晶狀固體,易溶於水,在酸鹼環境中可水解生成丙烯酸。職業性接觸主要見於生產丙烯酰胺和樹脂、黏合劑等的合成過程;在地下建築、改良土壤、油漆、造紙及服裝加工等行業也有接觸機會。日常生活中,丙烯酰胺可見於吸煙、經高温加工處理的澱粉類食品及飲用水中。

  丙烯酰胺屬中等毒類,對眼睛和皮膚有一定的刺激作用,可通過皮膚黏膜、呼吸道和消化道等多種途徑被人體吸收,其中經消化道吸收最快,在體內各組織廣泛分佈,包括母乳。丙烯酰胺一旦進入人體,將迅速被消化器官吸收,幾小時後有一半左右通過尿液排出體外,而剩餘的則在體內蓄積,主要影響神經系統,但急性中毒十分罕見。密切大量接觸可出現亞急性中毒,表現為嗜睡、小腦功能障礙以及感覺運動型多發性周圍神經病。長期低濃度接觸可引起慢性中毒,出現頭痛、頭暈、疲勞、嗜睡、手指刺痛、麻木感,還可伴有兩手掌發紅、脱屑,手掌、足心多汗,進一步發展可出現四肢無力、肌肉疼痛以及小腦功能障礙等。

  早在1994年,國際癌症研究機構就將丙烯酰胺列為人類可能致癌源。動物實驗證明,丙烯酰胺具有致突變作用,可引起哺乳動物體細胞和生殖細胞的基因突變和染色體異常,可致大鼠多種器官腫瘤,如乳腺、甲狀腺、睾丸、腎上腺腫瘤等。

  哪些食品中含有丙烯酰胺?

  2002年瑞典科學家發表了題為《丙烯酰胺:食品中的致癌物》的文章,指出澱粉類食品經過120℃以上的高温加工,其中含有的丙烯酰胺會大大超出安全標準。隨後,挪威、瑞士、英國、美國的研究者也發現,丙烯酰胺在薯條、煎餅、麪包這些澱粉類食物中的含量遠高於世界衞生組織制定的標準。其中,炸薯條中的丙烯酰胺含量較WHO推薦的飲水中允許的最大限量(1μg /L)要高出500多倍。因此,認為食物為人類丙烯酰胺的主要來源。

  美國進行的最新檢驗顯示,在黑橄欖、李子汁等更多食品中也有丙烯酰胺的存在。美國食品和藥物管理局在其官方網站公佈的檢驗報告中説,他們在檢驗了750種食品後確認,一些零食特別是油炸食品中的丙烯酰胺含量較高,其中炸薯條、椒鹽曲奇和爆米花中的含量最高,一種幼兒吃的竹芋餅乾的丙烯酰胺含量也較高,烤火雞和炸雞等熟食中也有一定量的丙烯酰胺存在。

  世界衞生組織(WHO)和聯合國糧農組織(FAO)組成的聯合專家委員會發布的一份報告顯示,某些食品中非故意性生成的丙烯酰胺污染物可能引起公共衞生隱患。專家在報告中指出,某些食品,特別是富含碳水化合物的低蛋白食品,在經煎炸、燒烤、烘焙等高温烹製時會產生丙烯酰胺,而所謂的“高温”標準是指温度超過120℃,而且隨着加工温度的升高,其含量也越高;同樣高温下,薯片和薯條中的丙烯酰胺含量最高。根據目前各國提供的數據,富含丙烯酰胺的食品主要有炸薯條、炸薯片、爆玉米花、咖啡、餅乾、麪包、蛋糕、炸雞等等。

  另外,世界衞生組織對17個國家的調查發現,人體攝入的丙烯酰胺主要來源的食品為炸薯條16%~30%,炸薯片6%~46%,咖啡13%~39%,餅乾10%~20%,麪包10%~30%,其餘均小於10%。我國居民主要從油炸薯類食品、咖啡食品和烘烤穀類食品中攝入丙烯酰胺。

  改善飲食結構是關鍵

  當得知炸薯條、炸薯片等食品含致癌物丙烯酰胺後,還敢不敢吃?可能這是廣大消費者最為關心的。根據我國衞生部發布的《食品中丙烯酰胺的危險性評估》報告,由於高温加工的澱粉類食品中丙烯酰胺含量較高,而我國居民食用油炸食品較多,暴露量較大,存在着潛在危害,因此提醒居民改變以吃油炸和高脂肪食品為主的飲食習慣,以減少因丙烯酰胺可能導致的健康危害。同時,專家強調,人們沒必要對有關丙烯酰胺的警告而感到恐慌。

  事實上,丙烯酰胺與“蘇丹紅”等致癌的食品添加劑有着本質的區別。丙烯酰胺本身並不是添加劑,也並非薯條、薯片等快餐店製作的食品中獨有,它是富含澱粉的食品在烹炸過程中自然產生的物質,哪怕消費者自己用土豆高温烹製食品,也會含有這種物質。因此,消費者不必談“丙”色變,只有全面瞭解與認識丙烯酰胺,改變以油炸和高脂肪食品為主的飲食習慣才是明智的選擇。

  為減少丙烯酰胺對健康的危害,在日常生活中要少吃煎炸類的食品;家庭烹飪中避免煎、炸、烤、烘過程中温度過高、時間過長,提倡蒸、煮、煨、燉的烹飪方法等;同時,還要注意食的多樣化,養成平衡膳食的習慣,多吃一些脂肪含量低、纖維含量高的穀物、水果和蔬菜等。

  此外,衞生部還建議食品生產加工企業,改進食品加工工藝和條件,研究減少食品中丙烯酰胺的可能途徑,探討優化我國食品工業生產、家庭食品製作中食品配料、加工烹飪條件,探索降低乃至可能消除食品中丙烯酰胺的方法,以儘可能地減少丙烯酰胺可能導致的健康風險。

  走出對致癌物的認識誤區

  針對食品中含致癌物丙烯酰胺造成的消費恐慌,專家指出,致癌物質是有嚴格的概念規定和用量規定的,即分為一類致癌物、疑似致癌物和特定條件下動物實驗致癌物。其致癌作用力依次類減,例如丙烯酰胺就屬於第三種。

  專家指出,日常生活中的致癌物很多,但致癌物和致癌本來就是兩種概念,吃了某種致癌物也不一定會導致癌症。因此,不必談癌色變,要走出認識上的誤區。因為某種物質即使是致癌物也必須與人體發生反應,而時間、地點、條件和攝入量的不同都會影響其致癌作用。事實上,除了澱粉類食物外,水果、蔬菜、肉食、海鮮、飲料等物質同樣可導致丙烯酰胺進入人體;日常生活中含有致癌物的東西還很多,但在致癌物與人體發生反應的過程中,人不是被動的,其自身有抵抗能力,而且人們攝入的很多食物都具有抗癌作用,這些足以形成一種保護機制。所以,對致癌物人們大可不必恐慌與害怕,而應相信科學,主動防範,進而真正科學地生活,這樣才能不斷地促進人類的健康與進步。

  結語:吃健康的食物,養生良好的生活習慣對我們的健康養生有很大的幫助,所以大家就跟小編一起來“抗生素”吧!(文章原載於《養生雜誌》《大眾健康》,刊期:2012.06,作者:亦可,耀婕,劉國信,版權歸作者所有;轉載目的在於傳遞更多信息,並不代表三九養生堂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和其它問題,請儘快與我們聯繫,我們將在第一時間刪除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