桐廬味道①丨多少人無數次追尋 只為那一口記憶中的江鮮

桐廬味道①丨多少人無數次追尋 只為那一口記憶中的江鮮

編者按:

無論你走多遠,總有一種味道會在觸及舌尖之際,瞬間將你拉回最初的地方。這,便是家的味道。

在浙江新聞客户端桐廬頻道開通之際,浙江日報杭州分社與桐廬縣委宣傳部攜手推出《桐廬味道》專題,帶你線上打卡富春山居圖實景地,看最美風景,品桐廬味道,過嚮往生活!

桐廬擁有“八山半水分半田”的優良自然生態稟賦,富春江由西向東穿境而過,分水江從西北向東南匯入富春江,縣域境內,溪澗縱橫,碧流潺緩;水庫眾多,湖光清涼。正是這自然山水造就了桐廬真鮮純美的好食材。

因為貪戀一口桐廬味道,去年4月,在外工作十多年的王升泉回到桐廬縣春江村,在富春江畔經營一家農家菜餐廳。每每夕陽西下,從各地趕來的食客開始陸續上座。燈光伴着霞光,觥籌交錯間,一口爽滑鮮嫩的江鮮是他們貪戀此地的原因。

桐廬味道①丨多少人無數次追尋 只為那一口記憶中的江鮮

“來到桐廬,怎麼能不嘗一口江鮮呢?”王升泉説,“老一輩的春江村村民多以打魚為生,他們凌晨就去富春江上捕魚。捕來的江鮮一拿到岸邊,就會被桐廬人買走,晚去根本就買不到。吃最新鮮的江鮮,是桐廬幾輩人的習慣。現在又是禁捕時間,這口江鮮更讓人想念了。”

上世紀90年代中葉,鰣魚絕跡,白條魚、白鱸魚等就成為桐廬人餐桌上的“嘉魚”。其中的清蒸白條魚因肉質鮮嫩、醇香鮮美,成為桐廬經典的傳統名菜。

這天運氣不錯,王升泉的廚師王國林藉着休息時間到江邊垂釣,恰巧釣到一條白條魚。“今天大家可一飽口福了,給你們做這道桐廬傳統名菜——清蒸白條。”王國林拿着“戰利品”喜滋滋地走進廚房。

“白條魚是富春江裏比較多的魚,像白鱸魚就比較少,客人要吃這道菜都需要我們提前幾天去買魚,臨時買都買不到的。”王國林一邊處理着魚,一邊解釋説,“而且同一種魚,江裏的魚和水庫的魚也有很大區別。江裏的魚,蒸起來的湯是奶白色的,肉質又嫩又緊實,回味會有甜味。而水庫裏的魚蒸出來味道就差一點,湯不白,還偏黃。”

桐廬味道①丨多少人無數次追尋 只為那一口記憶中的江鮮

桐廬人吃江鮮不只是講究魚本身,還講究做法。尋常人家裏最常見的做法除了清蒸,就是紅燒或葱油。而清蒸,是之中最能吃出江鮮原味的做法,但也最講究細節。

只見王國林去完魚鱗之後,還將魚洗淨並漂水5分鐘。問其原因,他説:“這是為了去血水。血水不清乾淨,蒸出來的魚肉就不爽口。”

漂洗完,王國林將魚改刀裝盤,用兩根筷子架起魚身,再切少許火腿絲放在魚肉間。經過簡單調味後,這條白條魚就可以上鍋蒸。

桐廬味道①丨多少人無數次追尋 只為那一口記憶中的江鮮

短短几分鐘,清蒸白條就端上了餐桌。食客高忠升還未品嚐,就連聲叫好。“你看這魚肉緊實又不散,魚湯泛白,就知道這魚是我們富春江裏新鮮的白條魚。”高忠升是地地道道的桐廬本地人,愛吃江鮮,也有自己吃魚的習慣,專挑魚頭下方至魚鰭處的魚肉,他説這塊肉最嫩也沒有刺,易入味,能一口嚐到魚的鮮美。“這魚的味道非常鮮,每次來都沒讓我們失望。”

桐廬味道①丨多少人無數次追尋 只為那一口記憶中的江鮮

説起魚,桐廬還有一道蜚聲中外的魚宴——“春江魚宴”。

春江魚宴,以富春江特有的魚產品為主輔料烹飪製作而成,其中來自嚴子陵釣台至窄溪一帶的魚類為上上之選。片片切開擺成孔雀模樣的鯿魚,青翠浮綠的魚丸湯,各類食材精雕細琢而成的小金魚、小南瓜……琳琅滿目的菜品、精美別緻的烹飪技藝,18道菜上桌組成了魚宴中的“滿漢全席”。

魚宴中所涉及的白魚、鱖魚、白鱸魚、鯿魚、江鯽魚、船丁魚、汪刺魚等都是富春江中不可多得的食材。上菜時一般會先上做法清淡、突出本味的大魚,然後上入味和煎炸類的菜餚,最後上一鍋鮮美的魚湯,讓人回味無窮。

身畔,落日餘暉漸漸消失在山頭,只剩下江面點點金光;迎面,三五好友把酒言歡,微微江風拂開笑靨;眼下,一口江鮮入喉,細嚼回甜……這,就是嚮往的生活。

版權聲明:本文源自 網絡, 於,由 楠木軒 整理發佈,共 1463 字。

轉載請註明: 桐廬味道①丨多少人無數次追尋 只為那一口記憶中的江鮮 - 楠木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