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第一個出事的是“老壇酸菜”?
來源:全天候科技(ID:iawtmt) 作者:胡描 編輯:羅麗娟
“統治”過綠皮火車的“老壇酸菜”,還能搭上新時代的列車嗎?
“發黃、帶着泥土的薺菜直接醃製;
工人們穿着拖鞋,或光着腳在醃製的酸菜上踩踏;
抽過的煙蒂扔入酸菜中共同發酵;
在加工過程中有時會超量添加防腐劑……”
這就是315晚會上,所曝光的食品供應商“插旗菜業”、湖南錦瑞公司等企業生產老壇酸菜的“秘密”。
一時之間,各大電商平台立即下線“老壇酸菜”相關產品,相關合作方紛紛發表聲明。康師傅與統一企業中國(下簡稱為“統一”)也成為了眾矢之的。
當晚,統一公告披露,湖南錦瑞公司的確為其供應商,已於第一時間約談了湖南錦瑞公司的負責人。“此次事件是管理的失誤,對此表示深深的歉意。”次日,統一再發公告稱,經對湖南錦瑞食品有限公司連夜調查,統一企業酸菜包用原料菜確認全部來源於廠內自醃自用,未使用央視“3.15”晚會報道的“土坑酸菜”。
康師傅則踩坑“插旗菜業”,其聲明稱:插旗菜業向江門、武漢、西安、新疆的共4家工廠提供酸菜,目前康師傅已終止其供應商資格,取消一切合作,並啓動對相關產品的下架回收,積極配合監管部門的調查與檢測。
相關話題直衝熱搜,社交平台上,網友們炸開了鍋。“康師傅和統一的酸菜面不敢吃了,腳尖上的酸菜”、“一直愛吃老壇酸菜面,這次真的yue”、“這酸爽,果然才正宗”……
3月16日,統一的股價盤中一度跌超11%。康師傅也同樣受到影響,股價一度下跌13.56%。
一碗“老壇酸菜牛肉麪”,曾經為統一創造了一年40億元的營收,與康師傅的“紅燒牛肉麪”分庭抗禮。對方便麪市場的爭奪,也一度引發康師傅與統一兩家巨頭“血拼”,最終兩敗俱傷。
而在如今,也是同樣的一碗“老壇酸菜”,正在為方便麪巨頭帶來一場前所未有的信任危機,這對本就不景氣的方便麪市場來説更是雪上加霜。
1 被“平價”方便麪架住的食品巨頭
統一在3月7日發佈的2021年財報裏寫着這樣一句話:
“本集團……通過多角度對供應商的食品安全進行管理,有效控制供應商帶入的食品安全風險,確保供應鏈食品安全。”
圖片截至統一2021年財報
但此次315曝光的“土坑”老壇酸菜事件,也讓消費者對此抱有質疑。
中國食品產業分析師朱丹蓬告訴全天候科技:“其實每一個企業,尤其是上市公司,他的質量內控體系一定是很完善的。出現這個問題,人的因素佔了主導,例如是否涉嫌怠工、受賄等。”
從統一的財報來看,這家企業的食品業務近年來的發展也十分不盡如人意。
在2021年,統一全年營收達到了人民幣252.3億元,較上年同期增長10.8%。
其飲品業務表現突出,實現營收147.4億元,同比增長17.3%。而食品業務的營收為95.249億元,較2020年同期僅上升1.1%,幾乎處在停滯的狀態,這主要由於方便麪業務表現乏力——實現營收為90.07億元,比2020年減少了4780萬元。
不僅是2021年,梳理統一歷年來財報可以發現,從2013年開始,統一方便麪業務的增長就只在個位數甚至負數。
與此同時,食品業務的毛利率也在下滑。在2021年,統一食品業務的毛利率由2020年的31.2%下降至2021年的25.3%,淨利率由5.5%降至1.6%。
招商證券的研報指出,統一方便食品業務板塊利潤受到兩個因素的擠壓。一方面不斷上漲的棕櫚油價格使毛利率降低1%-2%;另一方面,行業於2021年一季度過度樂觀,導致行業庫存積聚,隨後導致行業廣泛推行折扣活動以清理庫存。
而受食品業務的影響,統一2021年税後利潤為15億元,較2020年下降7.7%;年度經營溢利19.058億元,較去年同期下降9.6%;毛利率由上年同期的35.4%下降2.8個百分點至32.6%。
在原材料漲價的大背景下,在過去一年中食品行業價格上漲已經屢見不鮮,醬油、蠔油、瓜子、牛奶、榨菜等一系列食品紛紛漲價。 但作為半民生性的普惠性食品,平價方便麪產品的調價往往容易引發口誅筆伐。
在2月,一張網傳的漲價函,使得方便麪登上了熱搜。
其消息透露,康師傅桶面從4元漲至4.5元,上調15%,經典袋裝從2.5元漲至2.8元。而統一通過更新產品外包裝變相提價了12%。
兩家企業均對該消息予以否認,但依然引發了不小的輿論風波。
利潤低,漲價難,擴大市場份額受阻,一定程度上,無論是統一還是康師傅,其平價方便麪產品都成為了整個業務板塊的“雞肋”部分。
在統一發布2021年度業績報告後的3月8日,其股價低開低走,盤中一度跌超13%。富瑞發佈研究報告稱,將統一企業中國評級由“買入”下調至“持有”,目標價由10港元降22%至7.8港元。
截至3月16日港股收盤,統一企業股價報6.61港元/股,總市值為285.51億港元,距其歷史高位435億港元已跌去34%。
2 “老壇酸菜”與“紅燒牛肉”的大戰
不同於當前速食領域中的“百花齊放”,方便麪在過去數十年中,都由康師傅、統一兩家獨大。行業的“內卷”,也持續了數年之久。
在上個世紀90年代,康師傅、統一兩家台資企業幾乎同時進入大陸市場,並同樣涉入飲料與方便麪業務。但在飲料業務上,市場中已經有着娃哈哈這樣的巨頭;方便麪業務上,統一也並沒有康師傅同等的聲量。
方便麪在大陸市場開啓新時代的故事,更廣為流傳的是:1992年,在一輛開往北京的綠皮火車上,一位來自台灣的商人拿出了他從台灣帶來的方便麪。濃郁的香精味道充斥着整個車間,吸引了無數乘客的目光。
而這個原本投資失敗的台灣商人也意識到了商機,隨後開始在大陸建廠,生產方便麪。
一碗“紅燒牛肉麪”就此在大江南北爆火起來。在1994年,剛建廠兩年的康師傅就賣出去2億包。 市佔率最高時,甚至達到了98%。
開局不利的統一,則選擇了另闢蹊徑,以“小浣熊乾脆面”打開市場。在營銷方式上,還推出了集卡活動, “水滸卡”、飛機模型等,直到今天,也是一代人的童年回憶。
但在江湖上,康師傅“紅燒牛肉麪”的魅力,統一在很多年中都難以望其項背。前者一年可以賣到70億元,而統一同樣的單品卻只能賣1.2億元。
直到2008年,統一調整方便麪經營策略, 採取市場收縮戰略,同時調整產品線,重點打造老壇酸菜牛肉麪。
自此以後,一輛綠皮火車上,“老壇酸菜牛肉麪”開始能夠與“紅燒牛肉麪”分庭抗禮。數據顯示,在2012年,“老壇酸菜牛肉麪”就為統一創造出了40億元的營收。
這樣一碗麪的出現,也加深了康師傅的危機意識,立刻推出了同款老壇酸菜泡麪,一場老壇酸菜的“內戰”也就此打響。
當年汪涵代言統一老壇酸菜牛肉麪廣告
統一剛聘請汪涵為代言人,康師傅就力邀姚晨來代言;統一稱自己銷量第一,康師傅便強調產品選用地道陳壇酸菜。在當年,統一的廣告語:“有人模仿我的臉,有人模仿我的面,模仿的再像也不是統一老壇!”矛頭更是直指康師傅抄襲。
廣告營銷的戰火也燒到了線下。在那時購買方便麪,不僅價格便宜,還能夠獲得不少贈品,5包袋裝面的包裝上時常就會送一個泡麪碗,盒裝方便麪也會贈送火腿腸或滷蛋。據媒體報道,在一年多的價格戰中,兩家公司共送出了40多億根火腿腸。
而在惡戰之後,無論是康師傅還是統一,都沒能成為贏家。2014年下半年,價格戰偃旗息鼓,但方便麪的整體銷量並沒有因此而增長。
Wind數據統計,我國方便麪的銷售量從2013年的銷售頂峯462.2億份下降至2016年的385.2億份。
另據歐睿、華安證券研究所數據,在2014至2016年之間,我國方便麪零售規模呈現下滑的趨勢,2017年之後才開始反彈。
並且,在寡頭對峙的競爭格局之下,傳統方便麪也幾乎不再有漲價的空間。持續迄今,低毛利率已成為兩家巨頭都難以改變的難題。
3 老壇酸菜在被誰拋棄?
傳統方便麪市場為何會陷入停滯?
在美團與餓了麼的外賣平台大戰時期,中國地質大學經管學院一份研究報告顯示,國內的外賣市場規模每增加1%,方便麪消費量就會減少0.0533%。
顯然外賣業務的興起,其方便快捷的特性,擠佔了方便麪的市場空間,尤其在客單價在20元以下的外賣,雖不足以與方便麪市場形成直接競爭,但一定程度上搶奪了客羣。
而另一個衝擊,則來自於市場層出不窮的挑戰者。
在過去數十年中,康師傅、統一等食品巨頭有着嚴密的經銷網絡,嚴格把控着線下渠道。其強大經銷能力所具備的排他性,使得許多次一級的品牌想要進入某些線下渠道十分困難。
對新品牌而言,要想打開市場,就意味着需要付出更多的資金和成本,僅庫存、回款週期的問題,就拔高了行業的准入門檻。
但新消費對線上線下的重構,一定程度上打破了渠道的限制。在過去幾年中,各大電商平台、直播間裏,螺螄粉、米粉、拌粉、酸辣粉等小吃,相繼以方便食品的形態出現。
而在新消費的浪潮之下,也出現了不少速食明星品牌。
正在衝刺A股“新型方便食品第一股”的阿寬食品2020年營收超過11億元,一款紅油麪皮年銷售額約4億元;李子柒品牌憑藉李子柒IP水漲船高,2020年銷售額約16億元;拉麪説到2020年,已進入天貓快消類TOP10的即食麪品牌,年銷售額達9億……
在它們之外,超40億的自熱火鍋行業,還延伸出了自熱米飯、自熱面、自熱麻辣燙、自熱螺螄粉等等。
根據天貓數據顯示,2020年春節期間,光是“自嗨鍋”一個品牌,線上訂單量增幅就超過200%,當年銷售額突破10億元。
實際上,統一也推出了其速食“開小灶”系列,這一產品業務也在2021年收入呈雙位數成長,覆蓋了自熱小火鍋、自熱米飯、自熱餛飩等品類。但總體而言,當前開小灶體量僅5億元,仍難以撐起其食品業務大旗。
在2021年底,預製菜又站上了風口,艾媒諮詢數據顯示,未來6到7年間,我國預製菜行業有望實現3萬億元以上規模,成為“下一個萬億餐飲市場”。
而這些品類的出現,實際上讓方便麪變得更加邊緣。除了有一定的價格優勢,被貼上“垃圾食品”標籤的傳統方便麪已經越來越難以獲得年輕消費者的喜愛。
統一、康師傅等很早便意識到了這個問題,而發展高端產品線,便是其方便麪業務的主要轉型方向。
近年來,統一實際上將更多的精力放在高端化產品上,相繼推出了湯達人、滿漢大餐等高端產品線。
其中,湯達人的“極味館”,6杯整箱價格達到了59.9元,單價在10元/桶;“滿漢大餐”系列價格更高,2碗價格達到了39.8元,“滿漢宴”骨湯叉燒面6碗179元。
據其財報,“湯達人”在過去5年收入複合增長率維持雙位數增長,“統一茄皇”2021年收入同比實現倍數增長。其陸續推出的 “藤嬌”、主打高端生活面市場的品牌“滿漢大餐”等,也在逐漸打開市場。
不僅是統一,康師傅也推出了高端產品Express速達麪館,4盒裝香濃大塊牛肉方便麪的價格已達69.9元;6盒裝私房紅燒川辣牛肉麪的價格更是達139.9元。
而巨頭們也顯然吃到了高價產品的甜頭。以康師傅為例,受益於高價泡麪的拉動,在2020年,其財報期內營收為676.18億元,同比增長9.10%。
相比之下,既不賺錢,又難以拓新,代表着上個時代的平價產品——“老壇酸菜”系列,無論是康師傅還是統一,在研發創新上,似乎都已經陷入停滯。產品的變化僅在於加大分量,或者雙倍老壇酸菜上。
一定程度上,老壇酸菜會出現食品安全問題,也來源自於企業們的不作為。擺在財報中的“食品安全”部分的聲明,成為了一紙空談,食品巨頭們並沒有承擔起追溯上游產業鏈,嚴控供應商的相關職責。
而315對老壇酸菜問題的揭露,便將方便食品巨頭們“懈怠”的遮羞布無情地揭了下來。
對行業來説,這或許也是一件好事。朱丹蓬告訴全天候科技:“經過這次事件之後,它們整個供應鏈應該會重構。通過重構,對整個方便麪行業來説會是一個好的加持,對產業結構也有倒推、反逼的作用。”
而這一切,就得看巨頭們破釜沉舟,解決問題的決心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