粵菜第一雞白切雞,從燜制到擺盤,詳細講解最傳統的白切雞做法

在很多人的眼中,粵菜的精髓在於食材,主要是説食材新鮮而地道,但是很多人往往忽略了粵菜技法的高超之處,套用一句廣告語,那就是“簡約而不簡單”,這一點在白切雞的製作過程中,表現得淋漓盡致。

在介紹白切雞的傳統做法之前,先來簡單介紹一下白切雞的起源以及歷史。粵菜第一雞白切雞,從燜制到擺盤,詳細講解最傳統的白切雞做法。

粵菜第一雞白切雞,從燜制到擺盤,詳細講解最傳統的白切雞做法

白切雞起源於清代的廣東,最初的時候常見於當地的民間酒店,因為它的做法近似於白煮,而粵菜推崇食材新鮮,做白切雞的時候,都是隨吃隨斬,所以各取一個字,也稱之為“白斬雞”。

粵菜菜品眾多,僅是雞的菜式就有200多種,而廣東人最愛吃的雞,還是白切雞,所以白切雞也有“粵菜第一雞”的美稱。

粵菜第一雞白切雞,從燜制到擺盤,詳細講解最傳統的白切雞做法

白切雞的做法非常講究,主要體現在三個方面:1,獨特的“三浸三提”操作手法;2,獨特的蘸料;3,獨特的擺盤。下面就從這三個方面,來具體介紹一下白切雞最傳統的做法。

一,白切雞獨特的“三浸三提”操作手法

1,白切雞的選材

一般用三黃雞、巴馬土雞、或者是南粵的湛江雞和清遠雞,其中又以廣東省清遠市陽山縣出品的三黃雞為最好。

當然這是傳統做法中的選材,其他的雞當然也可以,但是這個雞必須要有一個標準,那就是要選那種肉質比較嫩的雞,老雞是不行的,因為這道菜的做法並不是燉煮,而是以燜製為主,肉老了肯定不行,重量最好是3斤左右的。

2,雞的處理

雞毛退去之後,要順帶着將上面的一層黃皮去掉,這道菜非常注重外形,這層黃皮要去幹淨。然後從雞屁股處開口,這裏一定要注意,除了這個開口之外,別的地方一定不要弄破了。

之後就是在清水裏浸泡了,這個就不再多説了,之前不止一次地説過,給食材去腥,清水浸泡是關鍵。

粵菜第一雞白切雞,從燜制到擺盤,詳細講解最傳統的白切雞做法

3,製作白切雞之前,要先準備一鍋水

水的量一定要足夠多,一定要能沒過整雞,傳統的做法,裏面還要加入下面這些材料:香葱、生薑片、食鹽、花雕酒和黃梔子,有些人可能對這個黃梔子不是太瞭解,它最常用在滷菜裏,主要是給肉類上色,有了黃梔子的參與,後期的白斬雞的外表會有一層淡淡的黃亮色,非常好看。

這些調味料放進去以後,大火燒開即可關火。

粵菜第一雞白切雞,從燜制到擺盤,詳細講解最傳統的白切雞做法

4,“三浸三提”的方法,開始製作白切雞

這個“三浸三提”的操作,要分兩次操作,先説第一次操作。

第一次“三浸三提”的操作

上面那鍋加了調味料的清水,大火燒開後將火關掉,然後取出準備好的整雞,拎住雞脖子,然後浸到鍋中,接着再提出來,幾秒鐘的時間就行,這就是“一浸一提”,意思就是浸泡一次,提出來一次。然後再重複兩次這樣的操作,就是“三浸三提”了。

粵菜第一雞白切雞,從燜制到擺盤,詳細講解最傳統的白切雞做法

經過這第一次的“三浸三提”,提出來的雞要迅速放入冷水中,盆中的水一定要夠涼,最好是在水裏放些冰塊。

粵菜第一雞白切雞,從燜制到擺盤,詳細講解最傳統的白切雞做法

一定要明白第一次“三浸三提”的目的:

1,整雞浸入熱水裏以後,因為水的温度高,會讓雞的表面瞬間受熱,而提起來的時候,因為整雞隻有一個開口,熱水會瞬間填滿在雞腹內,雞的內部會瞬間受熱;裏外都受熱的整雞,放在冷水裏浸泡,那整隻雞就瞬間定型了,這個應該很好理解吧。給雞定型,是為了後期擺盤時更容易操作。

2,整雞的温度,經過冰水的浸泡,瞬間由熱變涼,導致雞皮和雞肉瞬間收縮,這是為了後期雞皮的口感更加筋道。

第二次“三浸三提”的操作

進過上面第一次操作之後,將整雞再一次“三浸三提”,為什麼還要重複一遍這個操作呢?這裏面是有講究,具體原因是:因為雞腹內裏的水變成涼水了,要通過再一次的“三浸三提”,重新讓熱水進入到雞腹內。經過這第二次的“三浸三提”,就可以蓋上鍋蓋,把整雞放在鍋裏燜制了。

不開火,直接把雞放在鍋裏燜制,這是白切雞製作過程中的一個精華,不是把雞煮熟,而是讓熱水把整雞燜熟。整個燜制過程,以3斤的嫩雞為例,需要的時間大概是半個小時。

時間到,把整雞撈出來,再一次放入冰水中浸泡一下,一隻外形漂亮、色澤金黃的整雞,就完整地出現在你的面前。

粵菜第一雞白切雞,從燜制到擺盤,詳細講解最傳統的白切雞做法

二,白切雞獨特的蘸料

上面的整雞已經準備好了,下面就開始準備蘸料了。白切雞基本上屬於“白煮”,雖然味道鮮美,雞皮筋道、肉質滑嫩,但是味道太淡,所以必須要有好的蘸料來調味。白切雞比較經典的蘸料,有以下三種。

1,姜、葱搭配的蘸料

這種做法的蘸料,常見於廣州地區,具體如下:鮮姜一塊拍扁,切成薑末,擠出裏面多餘的水分,然後切適量的葱白,薑末混合在一起,再加入適量的雞粉、鹽和香油,攪拌均勻後,再潑上熱花生油。

粵菜第一雞白切雞,從燜制到擺盤,詳細講解最傳統的白切雞做法

2,沙姜、香菜搭配的蘸料

這種做法的蘸料,常見於廣西,具體如下:取沙姜一塊剁碎,和切成段的香菜放在一起,然後加入生抽醬油和花生油,攪拌均勻,這裏的花生油,是冷的花生油。

3,純蒜粒的蘸料

這種做法的蘸料,常見於廣東湛江一帶,具體如下:簡單地將蒜拍碎,然後切成蒜粒,最後也是加入生抽醬油和冷花生油。

粵菜第一雞白切雞,從燜制到擺盤,詳細講解最傳統的白切雞做法

三,白切雞獨特的擺盤

白切雞到底有多“什麼講究”,從擺盤這一塊就表現得淋漓盡致。

1,首先處理雞頭、雞脖、雞背

先切下雞頭,按照雞的造型,把它擺在盤子的最前端。

雞脖切下來後要處理一下,將脖上的皮剝掉,再用刀片出裏面的油脂和血污等髒東西,切成幾小段,把它們碼放在雞頭的後面。

雞屁股切下來扔掉,把雞背切下來,然後切成小塊,放再雞脖後的左右兩側。

經過這步加工,整雞大致的輪廓基本上就出來了,見下圖。

粵菜第一雞白切雞,從燜制到擺盤,詳細講解最傳統的白切雞做法

2,接着再處理雞胸

先把雞腿和雞翅切成塊,按照雞本來的形狀擺在盤中相應的位置。

雞胸是一塊麪積比較大的肉塊,用刀切下來,先從切下來雞胸肉中片出來兩塊,留着備用。

然後將剛才切雞翅、雞腿、雞爪時產生的邊角料,放在盤中雞身的位置。剩下來的雞胸肉切成塊,蓋在這些邊角料的上面,這樣就看不到零碎的邊角料了。

最後,將雞胸上的兩塊皮蓋在上面,到了這裏,整雞的造型基本上就成型了。

粵菜第一雞白切雞,從燜制到擺盤,詳細講解最傳統的白切雞做法

3,最後利用那兩塊雞胸肉,做出雙飛的造型

上面留下來的兩塊雞胸肉,拍扁,然後改刀成柳葉狀,擺放在雞翅膀的位置,至此,一造型完整、直姿態優美的白切雞,就算正式做成功了。

這道傳統做法做出來的白切雞,外形漂亮,猶如一展翅的鳳凰,通體金黃油亮,香氣四溢,雞肉滑嫩多汁,雞皮口感勁道,再配上鮮香誘人的蘸料,實數粵菜中的經典之作。

粵菜第一雞白切雞,從燜制到擺盤,詳細講解最傳統的白切雞做法

最後的總結

上面比較詳細地介紹了白切雞的起源,以及最傳統的做法,這裏再做一下總結:1,雞要選擇3斤或者以下的嫩雞;2,處理雞要從雞屁股處開口,別的部位不要弄破了;3,要明白“三浸三提”,以及冰水浸泡的原理;4,白切雞的關鍵操作,是燜制;5,要想把白切雞做出本來的那種高大上的感覺,擺盤很重要;6,整個過程特別是擺盤這一塊比較繁瑣,不明白的可以多看幾遍。希望上面介紹的,能夠幫助到大家。

版權聲明:本文源自 網絡, 於,由 楠木軒 整理發佈,共 2591 字。

轉載請註明: 粵菜第一雞白切雞,從燜制到擺盤,詳細講解最傳統的白切雞做法 - 楠木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