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炒臘肉,説到蒸臘肉,今次終於説到煮臘肉了,你們準備好鍋了嗎?
煮臘肉
煮臘肉之前,同樣要先把臘肉煮一遍,刮洗沖洗幾遍,把水倒了,然後重新放水開煮。
至於煮爛一些程度或是硬一些,倒全憑個人喜好。不要不捨得這樣弄,着實鹹着實硬的臘肉,如果不這麼着弄一下,是吃不了的。
煮好的臘肉撈起來連皮切大厚片或是大坨,就是一個硬菜,特別費飯。
肥肉也不膩,瘦肉也不柴,皮彈軟糯的,想停也停不下來。如果是肥肉多的臘肉,也會膩,那就簡單打一個糊辣椒蘸水,稍微放點醋,照樣一通吃,一鍋臘肉,基本就剩不到第二天了。
煮過臘肉的臘肉湯可以留起來,之後要吃土豆湯啊、豆湯啊,或者簡單的綠葉蔬菜湯,都可以舀一點出來摻着煮,特別有一股鹹香。
下麪條吃,用臘肉湯也相當不得了,非常推薦大家一試。
由此還可以延伸出臘肉湯泡飯。
不過這種能吃並且好吃的值得留下的臘肉湯,也只是一類而已,像有些煙燻臘肉的湯就不太適合再做湯,當然也有人喜歡那種柴煙味的臘肉湯,另説。
下面來説説,我比較心水的幾種臘肉湯食材。
一般塊莖類的食材都可以,特別是煮熟以後口感面糯的食材,放在臘肉湯裏煮,更加好吃,充分吸收了湯裏的鹹鮮味,又把自身瓜果的清甜流到了湯裏,互相促進,互相補充,搭配完美。
所以,冬瓜、土豆、白蘿蔔、胡蘿蔔、筍、芥菜頭、西葫蘆、白這幾樣,我就無法取捨,排名不分先後。
另外還有蘿蔔乾、豇豆乾、筍乾等等,煮起臘肉湯來也是不得了的。
最後還要特別推薦一種叫苤菜根的植物,它其實就是某種植物的根,長得很像折耳根,但味道大不同。
苤菜根生吃非常提味,和小米辣、大蒜以及大芫荽拌在一起,十分下飯,有一股直嗆腦門的味道,但這股嗆味不但不讓人困擾,還特別的開胃,有點類似生蒜苗的味道,但不會發苦。
生苤菜根和做熟了的撇菜根,味道也不同得像不是同一種東西。炒臘肉炒雞塊,它都來得,一股子生香味,脆生生的,解膩開胃。
我最中意的是用它來煮湯,特別是在臘肉湯裏和土豆一起煮透了,那簡直無法形容了。味道有點重,不過正是這樣才好吃,外皮包着裏面的筋肉全部是面面的一根一根,口感非常好。(此處找不到圖)
這些食材,可以單獨放在臘肉湯裏煮,當然也可以直接和臘肉放在一起煮透一起吃。
醃篤鮮
上海本幫菜裏的醃篤鮮,用的是鹹肉、鮮肉和筍這幾樣主料,分大火小火耐耐心心熬出來的,味道全部包括在名字裏的這三個字裏了,最後都化為一個鮮字。
這是我作為一個外地人所感覺到的最好吃最家常的上海味道。
臘肉火鍋
臘肉火鍋,無非就是在單純煮臘肉的基礎上,加上更多的食材,更多的配料,以鹹鮮的臘肉湯為底,煮各種塊莖類食材吃,涮各類蔬菜吃,加粉條、粉絲拌着吃。
吃時的氣氛就是一個熱火朝天,雖然沒有重慶火鍋那樣的熱辣,卻也別有一種風味,更適宜在天寒地凍的冬季,面對着屋外頭的青綠山水來吃。
臘肉火鍋根據部位的不同,也分為五花肉臘肉火鍋、臘蹄子火鍋、臘豬尾巴火鍋、臘排骨火鍋等等。
臘肉豆米火鍋
貴州的臘肉豆米火鍋,一般是用四季豆豆米來做的,也可以用飯豆、蠶豆米來做,各有味道不同。除了豆米和臘肉,還有就是要貴州的泡辣椒泡姜、酸菜一類往裏招呼,多煮也不會膩,更不會壞爛,每一口都是酸香噴噴,讓人慾罷不能。
臘蹄子火鍋、臘豬尾巴火鍋
湖北土家族的臘蹄子火鍋是我入坑多年的一道菜,臘蹄子就不説了,被柴火、果木、果皮燻得油光皮亮的一隻只掛在火塘上。
當你想吃的時候,你可以把它摘下來,刮乾淨,在三下五除二切碎,然後放在湯鍋裏煮。關鍵是,這個火鍋里加入的小土豆果,也就是切成片的小土豆,可能是不同品種的,在不同的氣候條件下生產的。煮熟的土豆果不僅糯,而且像臘蹄子做的火柴!
煮好以後撒一把青蒜苗,哎呀,我説不下去了。
臘豬蹄、臘豬尾巴,這兩個煮濃火鍋、淡火鍋都不錯,但是臘豬臉、豬耳朵煮火鍋就有點味了,除非煮到耙皮骨爛,和配料互相融合,倒是另當別説。
臘排骨火鍋
麗江的臘排骨火鍋是用一扇一扇臘出白花來排骨做成的,那是真的有一股“臘”味,不太像其他臘肉好接受一些,臘排骨的這種“臘哈”味不知道是怎麼出來的,反正喜歡吃的就特別喜歡,不喜歡的就特別敬而遠之。
雖説是麗江特色美食,也不用每個人都嘗試,還是根據各人情況吧。
燒臘
鑑於下期內容就要盤點火腿的吃法了,這一期就把上幾期漏了的燒臘一併拿來饞饞。廣式燒臘我可是從來沒有動手試做過,只吃過現成的,所以沒什麼好分享的,唯有“特別好吃”四字而已。
臘肉大粽子
今年甜鹹粽子大戰已經過去幾個月了,不過臘肉粽子還沒吃夠的,臘肉粽子顯然屬於鹹粽子黨,和糯米一起煮、蒸到軟乎乎的,那口感,讓我如何不想它,我就是因為它才義無反顧加入鹹粽黨的!
好了,這兩期的臘肉盤點,都屬於非常個人愛好性的盤點,肯定有很多遺漏,就坐等小夥伴來補充饞人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