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華美食,宮廷菜太過,民間菜不及,而官府菜居於二者之間,恰到火候。所謂“官府菜”是相對於菜館菜而言,基礎是家宴,在家中炮製,不計時間不計工本。中國三大官府菜——隨園菜、孔府菜、譚家菜,無一例外。
一,隨園菜
乾隆七年(1742年),因父親亡故,袁枚辭官養母,在南京買下一處曹雪芹祖輩遺留下來的破敗花園,奉親之餘,築山房,娶美女,品佳餚,並親力親為種上了花菜蔬果,當上了詩情畫意的農場主。
袁枚為“清代駢文八大家”“江右三大家”之一,文筆又與大學士紀曉嵐齊名,時稱“南袁北紀”。朝野共仰,慕名來訪者,重金請其撰墓誌之類文章者,不計其數。 而他又善理財,不言其他,我們知道他為營建隨園花光了七年為官的積蓄,到去世時卻有兩萬多兩銀子留下,也就可想見他日子過得相當闊綽。
更重要的是,他是美食家,一部《隨園食單》,奠定了他在江浙菜系裏的教主地位。
不要小看這份“食單”。
袁枚小時候跟着父親和叔父出入各種官場宴席,青年時期高中進士後,又在京城頻繁參加各種雅集,中年回到南京以詩文和美食為人生至樂,所以他愛吃、會吃、有錢吃、講究吃。
他對飲食的理解,既有詩人的輕靈逍遙,更不乏對食材、烹飪、飲食規矩等的全面掌握和精準傳遞。
一部《隨園食單》,有着海納百川的野心,可以説,就是袁枚一輩子飲食精髓的提煉,已近乎飲食之“道”的地步。
《隨園食單》分為須知單、戒單、海鮮單、江鮮單、特牲單、雜牲單、羽族單、水族有鱗單、水族無鱗單、雜素單、小菜單、點心單、飯粥單、茶酒單14個部分。
須知單中提出了全面而嚴格的20個操作要求,多為選料做菜的君臣文武之道,既有下里巴人的實踐經驗,又有陽春白雪的理論昇華。
戒單中則提出了14個注意要點,所述多非人之共識,而是針對當時的飲食風氣,袁枚提出自己的反對意見。
整部食單,記錄了14世紀至18世紀400年間流行的326種南北菜餚飯點,真是味兼南北,香滿四座。
美食要從原料開始。
袁枚的隨園,既是花園,又是烹飪原料基地,據説是“除鮮肉、豆腐須外出購買外,其他則無一不備”。
所以選料嚴格講究是官府菜一大特點。
隨園菜上至山珍海味,下至一粥一飯,選料嚴格按要求。如選用什麼肉好吃,雞用什麼雞,竹筍要什麼樣的,好火腿買誰家的,都有要求,絕不湊合。
因為《隨園食單》不是菜譜,所以雖然《隨園食單》留傳下來了,但隨園菜卻曾經失傳近二百年。20世紀80年代初,薛文龍決心將失傳多年的隨園菜“復活”,經過千錘百煉,隨着一個又一個菜品的問世,隨園菜最終得以盎然成片,重獲生機。
二,孔府菜
山東曲阜,是素有“天下第一家”之稱的孔氏家族的所在地。在曲阜,孔府、孔廟和孔林統稱“三孔”,其中孔府便是孔氏家族居住的地方。它在初建時規模很小,以後經過不斷擴建,才形成今天這樣僅次於明清皇宮的龐大院落。
孔府家宴並不一味追求名貴的食材,而是多用土特產品烹製各種菜餚。從米粥、鹹菜、豆腐到豆芽、香椿、煎餅,這些來自民間的小吃,經過孔府廚師的精巧製作,化腐朽為神奇,成為孔府菜的最大亮點,連皇帝都愛不釋“口”。
有故事為證:
據史料記載,乾隆皇帝來曲阜,孔府曾以196樣菜的滿漢宴來招待。開宴前,華燈高懸,紅燭高照,乾隆皇帝在鼓樂手細吹細打的樂曲聲中入席。
菜是燕窩、魚翅、海蔘、乾貝等珍貴物,菜名更是好聽,如一孵雙鳳、御帶蝦仁、竹影海蔘、當朝一品、神仙鴨子、青龍卧雪、雪掃梅花、八仙過海、鬧羅漢等,可乾隆在京裏吃厭了山珍海味,一道道菜端上來又都原封不動地端了下去。
廚師作難了,心想:珍貴名菜他都不願吃,要吃什麼呢?
尋思了一陣子,正好是春天,便打發人去捋了一捧杏葉回來。
廚師把糖熬好了,又把杏葉放到糖水裏,盛出來一晾,外面發亮,裏面鮮綠,很好看,起名叫琉璃杏葉。
乾隆吃了這道菜,覺得很好吃,心想:到底是孔府菜好。
這一來,廚師心裏有了底,知道皇帝愛吃哪一口。於是把豆芽加上幾粒花椒一炒,乾隆吃了説味道不錯。
經了皇帝口,豆芽在孔府食譜中立刻身價百倍,不光是能上大宴席,還成了孔府的傳統菜。
又把豆芽的豆瓣去掉,和小丁豆腐配在一起炒,起名叫丁香豆腐。
那廚師還想出一道綠豆芽菜,叫“金鈎掛銀條”,就是把綠豆芽掐去瓣和根,先炒一下蝦米,再把擇好的綠豆芽放上,蝦米發紅,綠豆芽是銀色的。
這樣的菜,皇宮裏沒有。乾隆吃得津津有味,所以也成了孔府的傳統好菜。
孔府名菜“百子肉”,一隻圓碟,先用菜心圍了一圈,然後按照四乘五的次序,齊齊整整碼着二十塊紅燒肉,肉皮在上,每塊肉皮裏嵌一顆蓮子。夫子説“食不厭精、膾不厭細”,孔府菜——百子肉這種做法,應該算是符合孔子的要求罷。他的76代嫡孫孔令貽,也愛吃這道菜。光緒二十年(1894年),孔令貽的母親同他一道上京為慈禧太后慶賀六十壽辰,很得慈禧歡心。回到孔府後,同族為他們慶祝,百子肉就此改叫“帶子上朝”。
三,譚家菜
三大官府菜之一的京城譚家菜,就非常講究原汁原味。制譚家菜很少用花椒一類的香料熗鍋,也很少在菜做成後,再撒放胡椒粉一類的調料。
吃譚家菜,講究的是吃雞就要品雞味,吃魚就要嘗魚鮮,絕不能用其他異味、怪味來干擾菜餚的本味。
在燜菜時,絕對不能續湯或兑汁,否則,便談不上原汁了。
到餐館吃飯,點菜後的等待時間如果超過了十分鐘,食客往往就會不滿。如果是這樣的心態,那最好別吃官府菜。
譚家菜在清末以家宴形式存在的時候,預訂和點菜最少要提前三天。而同為北京官府菜的厲家菜,甚至不允許點菜,就這些個菜您愛吃不吃。
提前三天固然有擺譜的成分在裏面,但也是實際的需要,我們看看譚家菜的“燜魚翅”是怎麼做出來的:
譚家菜完全採用家庭製作方法,魚翅全是用温水來泡透、發透,絕對不用火鹼急發,因為火鹼會破壞魚翅的營養成分。傳統中國菜往往要用到一個神秘的東西,那就是“高湯”。所謂的高湯都是用時間熬出來的(據説在西安還有一百年不斷火熬成的高湯),譚家菜也不例外,尤其是在烹製魚翅類山珍海味的時候,也要秘製高湯。譚家菜高湯是用整雞、整鴨、乾貝、火腿按比例下鍋,用火整整兩天,將雞、鴨完全熬化,使其溶於湯中,然後用細籮去掉雜質,只留醇湯。再把發好的魚翅放入湯中,用文火再燜一整天。整個魚翅烹製過程,需要用火三天。這樣燜出來的魚翅,汁濃、味厚,吃着柔軟糯滑,極為鮮美。
?所以,心急吃不了官府菜。
譚家菜的烹製者,歷來是譚家的女主人及幾位家廚。
20世紀30年代,北京報刊在報道譚家菜時説:“掌灶的是如夫人和小姐,主人是浮沉宦海過來人”,這如夫人指的便是當時的譚家三姨太郭荔鳳。
郭荔鳳火眼金睛,天分極高,不但廣泛汲取京師各路名廚的營養,也是譚家菜把原材料關的一把手。譚家菜由家宴而“變相營業”以後,山珍海味等名貴原材料,總是由她親自挑選。
有了這樣一位“上得廳堂、下得廚房、跑得市場”的好媳婦兒,譚家菜的品質,得以保證。
相傳,要吃譚家菜,光花銀子還不夠,還得遵守譚家的規矩。
?請客,一定要連譚家的主人也請在內,不管就餐者與譚家是否相識,都要給譚家主人多設一個座位,譚家主人也總是要來嘗上幾口。 此外,無論吃客有多大的權位,都得走進譚家門來吃譚家菜。
?當時很多名流在京城請客,希望譚家廚師能出“外會”,均遭到拒絕。譚家的規矩,讓譚家菜充滿了獨特的家宴色彩。保持家宴的特色,對官府菜而言很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