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富察寶仁 吉林家譜
滿族飲食俚俗
古往今來為,飲食俚俗是一個民族的最基本的文化現象。正如中國古代先哲所言:“飲食男女,人之大欲”“民以食為天”。吃吃喝喝固然是維繫人生命必不可少的物質條件,但是它同時也是一種社會的文化現象。一個民族飲食文化的產生與發展,始終都反映和體現着這個民族的社會進程和文明程度。滿族的飲食俚俗文化即是如此。
滿族的飲食習俗具有獨自的民族特點。這種飲食特點的形成,與其所處的地理、氣候條件及物產有着直接的聯繫。
滿族世居的祖國東北廣大地域,自古便田耕生產五穀。《後漢書》載:“ 挹婁有五穀、麻布……”《魏書》載:“ 勿吉國無牛,有車馬,有粟及麥、穄”。《隋書》載:
“靺鞨土多粟、麥、穄……”
到了清代,由於時代的前進,南北文化的密切交往,東北地區所產的農作物種類更多了。《柳邊紀略》載道:
谷凡十種,曰稗子,曰小麥,曰大麥,曰粟(小米也),曰秫(黏谷也,用以造酒),曰黍(大黃米也,作湯,亦可為酒),曰稷(糜子米也,宜酒,亦可為飯),曰高粱(蜀黍也),曰蕎麥,曰糠麥(鈴鐺麥也)。
東北地區盛產的這些穀物品種繁多,像滿族人喜食的“黍”便有黑白黃紅四種,又有大黃米、小黃米之別,還有黏與不黏之分。其品種也有白粒糜子、大白糜子、黑糜子、大金黃糜子、笊籬頭糜子等多種。
滿族常吃的“稷”也是糜子的一種,可用來做飯,更多的是用來釀酒,稱之“糜子酒”“ 米兒酒”,滿語為“詹衝努力”。這稷也是有紅黃白黑四種,也有黏與不黏之分,品種有大紅錘、紅老呱窠、黃窠白、黃窠圓、大青葉、平頂香、郁李、大蛇眼等諸種,其米黏者稱之秫。
東北地區雖然氣候寒冷,但土地肥沃、雨量適中,故黍、穄、稻、粱、粟、菽、麥等,五穀產量皆很高。清乾隆帝東巡時,曾吟《盛京土產雜詠》十二首,其《五穀》詩云:
神皋五穀種皆宜,后稷穡同有相之。
略異豳風躬耒耜,兼精立政詰戎師。
高原下隰秋常獲,萬廩千倉歲可期。
內地流民成土著,胥吾赤子率聽其。
滿族的主食有粥、飯、餑餑(麪點)三種。滿族吃粥的習俗傳承久遠,其原因有二。一是早年東北寒冷所產五穀很少,人們捨不得吃乾飯,故多熬粥來食。二是東北冬季嚴寒,喝些熱乎乎的粥可使人腹熱身暖。滿族粥的品種很多,像小米粥、高粱米粥、大米粥、小米綠豆粥、蕎麥米粥、豌豆粥、苞米餷子粥、松仁粥、八寶粥等,“吉牙里拉拉”(狍肉粥),是早年間滿族常吃的肉粥。
滿族還有一種“魚毛粥”,是專門給老人小孩或體弱多病的人吃的,很有漁獵民族特色。魚毛粥是將魚收拾乾淨之後,放在大鐵鍋中長時間地煮燉,使魚的肉骨分離。然後,用笊籬撈出魚骨刺,剩下的魚肉加鹽後再大火沸煮,直至將魚湯幹。這時,魚肉已呈細細的金黃色的乾粉絲狀,滿族人稱之“魚毛”。將先煮後炒烹製好的魚毛,盛在大碗或小罐中,既可上碟作壓桌菜(小菜),又可加水加入小米煮粥。此“小米魚毛粥”味道香又營養豐富,是滿族老人、病人及孩子的最愛。
滿族的肉粥也深受人們的喜愛。滿族是漁獵民族,既進山打獵又養豬、羊、雞、鴨,所以有吃肉食的傳統。肉粥很簡單,即是將肉切成小碎肉丁,然後放入鍋中用水煮爛。之後,放入小米、大米或高粱米再煮成粥。大冬天的喝上兩碗肉粥,從心裏往外都熱乎乎的。因粥中有肉,所以是又香又抗餓。
早年,山鄉農村的滿族人都很貧困,除了春種、秋收或上山打獵、下河捕魚乾重活兒之外很少吃乾飯,一般都是喝粥吃塊餑餑。滿族的主食乾飯多為高粱米乾飯、小米乾飯、二米飯、黃米飯或如干粥般的苞米餷子飯。
小米飯,當年是滿族的主食之一。小米飯的做法很多,有粥、乾飯、水飯、撈飯、燜飯等幾種。其中“撈飯”“ 燜飯”很有特色。撈飯是先將小米淘淨下鍋,煮至八分熟時撈到小盆中,然後,再放到鍋的簾子上蒸熟。此種做法小米飯肉頭不幹巴。撈飯的米湯,還可以用來做菜、餵豬或漿洗被褥。所以,夏天時滿族人常吃這種撈小米飯。
燜小米飯,是將小米淘淨直接下鍋煮,在米湯差不多幹了時,要趕緊撤出柴火,用灶中餘火燜制小米飯。這種燜小米飯,雖然未經撈制而醇香可口,但火候水量都不容易掌握,水少了、火大了不是焦煳便是乾巴不適口;如水大了、火候大了,便成了“黏糊頭飯”了。所以人們多吃撈小米飯,尤其是家中養豬或要漿洗被褥的人家。
滿族人夏天時還愛吃“小米水飯”。這小米水飯或小米加大米的二米水飯,做法很簡單。將米飯多加些水煮熟,然後撈入清水中過一遍,稱之“水飯”。夏天人燥熱,吃清涼爽快的水飯,再配上黃瓜、蘿蔔、大葱、大醬,確實是平民百姓一種悦口爽心的享受。
滿族還有一種傳統主食也很有特色,叫“餄餎”,人們多在盛夏時吃。其做法較複雜,要先將小米、苞米、蕎麥或高粱等在水中浸泡十天左右,待其發酵微酸有味兒時,上磨磨成水面子。然後,沉澱去渣控水後製成乾麪。麪粉須用沸水燙麪和成麪糰,用帶孔眼的豬“哈拉巴”骨(肩胛骨)餄餎牀子,或餄餎板(亦稱“餄餎牀”),將其擠成細條,落入沸水鍋中。
餄餎的吃法有兩種,一種是渾湯餄餎,要先將肉及各種湯料下入鍋中,湯煮好後擠入餄餎條。另一種是清湯的,是清水煮餄餎。待餄餎出鍋後盛入大碗中,後澆上各人喜好的肉滷、蛋滷或醬滷。餄餎順滑可口,尤其是它因浸泡而發酸微臭,故吃慣了會備感爽口味佳。也是因其有酸味、臭味,所以人們又俗稱其“酸湯子”“臭餷子”。
闖關東的漢族人來到了東北便成了東北人,他們入鄉隨俗,久而久之也喜歡上了滿族的餄餎。到了夏天,關東的滿漢百姓都愛吃餄餎。正如《奉天通志》所載:
夏日或食“河洛”。小米浸盆盎中使之發酵,然後以清水淘淨,磨成面,和以沸水,納入河洛牀中,漏成長條,以沸湯煮之,和以滷汁,圓滑可口,農人最喜食之。
粉片兒湯,是滿族早年很著名的湯粉主食。粉片兒湯又叫“粉湯”“ 片兒湯”,顧名思義便知此美食是有粉片兒、有湯。粉片兒湯的粉是苞米粉面子,製作較複雜。苞米經浸泡、磨水面後,要支掛白細布,白細布下是一瓦盆,將苞米水面子倒入白細布中,淋水面於瓦盆中。再將瓦盆中水面澄清、控水、晾曬,方製得苞米粉面子。
做粉片兒湯,先將新鮮豬肉切成細絲,鍋中的豆油熱了之後用葱花爆鍋,加入肉絲翻炒。待肉變色之後放入薑片、海米、精鹽、菠菜或芨芨菜,然後加入高湯或肉湯。待湯燒開之後,將已調和成稀糊狀的粉面子,用小勺順滾燙的鍋邊緩慢地倒下。粉面子會隨倒隨變色烙熟成片兒,這時用鍋鏟將粉片兒鏟入湯鍋中,便成了粉片兒湯。粉片兒湯湯味濃香,粉片兒呈光滑半透明狀,吃起來很細膩筋道,所以滿族人十分喜愛。其實,喜愛粉片兒湯的不僅僅是平民百姓,就是那些豪門富貴、王公大臣乃至天子皇上,都很喜愛這粉片兒湯。
清代,有關粉片兒湯還有這樣一則軼聞。清宣宗道光皇帝生活尤崇儉德。他 39 歲時繼承皇位成為一國之君,他生活節儉並不像康熙、乾隆那樣鋪張、奢華。《滿清外史》有載,道光帝“衣非三浣不易”。三浣即一個月的上、中、下三旬,即清道光皇帝一個月才換一件龍袍,這對一國之君來講確實很儉樸。皇帝都如此節儉,那滿朝文武官員誰還敢奢華穿好的?於是,道光朝還真出現了一時期崇尚儉德之風。
據載,道光年負責皇家衣食住行的內務府,歲出耗銀不過 20 萬兩。一天,道光皇帝突然想吃好久未見的片兒湯,於是令御膳房去做。
誰知,第二天內務府竟奏請設御膳房一處,設置相應人員及廚具,以做此粉片兒湯御膳。道光皇帝問道:“須多少銀兩?”
內務府總管道:“開辦費須若千萬金,長年經費又須數千金!”
道光皇帝這時想起一件事來。那年,自己所穿的湖綢褲子膝蓋破了個洞,他捨不得扔掉,便命內務府人去縫補一下。等了很久,道光皇帝都快忘了此事,內務府才將褲子補好呈上來。
道光皇帝見褲子補的很好剛要表彰,那內務府總管呈上費用清單,竟是三千兩白銀。道光皇帝一見不由大怒:“三千兩白銀,那能買多少條褲子啊!”誰知,那內務府總管竟不慌不忙,恭敬答道:“ 奴才奉旨補皇上御褲,絲毫不敢馬虎。
皇上的御褲是帶花的湖綢制的,我們晝夜趕工剪了幾百匹湖綢,才找到與其對應相配的圖案。這個補丁內務府人員是做不了的,所以專程送往蘇州織造打理的。那裏的工匠手藝好,但工費價格也高。另外,皇上的御褲關係重大,來往蘇州都是有保鏢押運的……”
道光皇帝聽罷真是哭笑不得,但事已至此只好作罷。此軼事在清文人何剛德的《春明夢錄》中記載甚詳。今道光皇帝要吃碗粉片兒湯,本是很簡單的一件事,但內務府竟奏請要建一御膳房,尚須數千兩白銀。道光皇帝一想到了補褲子的事連忙作罷,便説:“御膳房的事就算了吧!前門外有一飯館,做此片兒湯最佳,一碗才四十文錢啊,馬上派人去買吧!”可誰想得到,不久內務府總管又來報:“ 前門外的片兒湯飯館已關閉多年了,還是開御膳房做吧!”
道光皇帝思道:“吾貴為天子,卻連碗片兒湯也吃不到!”他又想:“鋪張奢華這個頭兒還是不能開的。”他便對眾官道:“朕不以口腹之故,而妄費一錢也!”
清道光皇帝死後廟號宣宗,後人便將這粉片兒湯戲稱為“宣宗思片兒湯”。故此,滿族特色美食“宣宗思片兒湯”,在清末及民國年間還真火了一陣子。但時至今日已不多見矣!
上供餑餑
滿族是虔誠信仰薩滿教的北方民族,認為天地之間萬物皆有神靈,敬神祀神之禮從不敢懈怠,可謂是畢恭畢敬而又誠惶誠恐。滿族除了阿木孫肉(祭神肉)之外,還有各種各樣的上供額芬(餑餑)。
打糕,是滿族主要的祭神供品,亦有“供餑餑”之稱,故而也是滿族人常吃的食品。因為在供祭神祇之後,人們會取而食之,其俚俗為“與神同享”,認為吃祭過神的食物,會得到神祇的保佑、會福壽吉祥。
製作打糕比較複雜勞累,先要挑選上好的大黃米。因為是祭神之物,所以虔誠信仰薩滿教的滿族人在製作打糕時,要由家薩滿向家神案子行滿族大禮——磕頭,然後“跳餑餑神”。
跳餑餑神是有一套程序的,簡而言之是淘米、淨米和震米。“鍋頭”(廚師)在大水缸和瓦盆中淘米、淨米及上鍋蒸前,還要慎重地把缸蓋蓋好,然後,把打糕用的木槌輕輕放在缸蓋上。在鍋頭做這些活計的同時,家薩滿會穿神服、戴神帽、掛着腰鈴,敲擊神鼓跳餑餑神,口中念唱着“淘米神歌”。
在黃米下鍋蒸煮時不許女人入室,在場的人都不許講話靜靜地看着。此時,鍋頭一邊往鍋中上米一邊磕頭。當灶膛中火燒旺了,籠屜冒出蒸騰的熱氣時,鍋頭喊道:“ 順吉!吉利!”與此同時,家薩滿在栽力(助神人)的協助下,開始行三叩九拜大禮,然後擺動腰鈴、擊神鼓,圍着米缸、灶台跳餑餑神,口中唱道“震米神歌”。
黃米飯蒸好後,要趁熱放入木槽盆或石臼中,兩個人為一組用丁字形木槌槌打,將黃米飯打成黏麪糰狀。然後,將黏糕做成橢圓形餅,因其如牛舌狀故又稱之“牛舌餅”供餑餑。牛舌餅做好後還要在兩面蘸上炒熟的豆麪,不但增加了炒黃豆的香味,還防止了牛舌餅的粘連。
滿族還有一種黏食餑餑叫“炸穆丹”,與打糕牛舌餅一樣,也是重要的祭神供品。早年,每年的農曆十月份,是滿族人重要的祭神之時,人們稱之為大神節。
清乾隆年索寧安所撰《鈕祜祿氏歲時祭祀儀注》載:
每年十月祭大神,力量能者,例應打糕、炸穆丹等樣。
十月是秋收的季節,新糧下來之後,信仰虔誠的滿族人不敢先享,要先做打糕、牛舌餅、炸穆丹等上供餑餑祭神祀祖,然後才能閤家歡聚品嚐新糧。此乃滿族“薦新”祭神祀祖之古風傳統。“炸穆丹”是滿族較有名氣的黏食,“ 炸”是漢語;“ 穆丹”是滿語,為“搓條”之意,即“搓條餑餑”。
炸穆丹是用大黃米、摻小米或蕎麥磨面,將麪粉揉好後做成一大餅,放入沸水中煮熟。然後將麪餅揉搋好,再搓做成一根根筷子粗細、四根一聯的穆丹(搓條)。之後,放入油鍋中炸制,炸穆丹便做成了。滿族人在做炸穆丹的同時,還會炸制一些豆墩、鹿、松塔、面雀、喀巴角等,黏食炸品來祭神祀祖。
這些豆墩、鹿、松塔、面雀都是些像形之物很好理解,只是這“喀巴角”還真需要解釋解釋,“ 喀巴”是滿語,即一頭連在一起,一頭分開之意。滿族管樹枝等分杈處叫“喀巴拉”。喀巴角的“角”字是漢語,即是一種帶有分杈角的棍狀黏食。滿族十月祭祀時,所有這些新糧祭品皆不可少。
正如《鈕祜祿氏歲時祭祀儀注》之《十月祭天神炸穆丹、打糕儀注》所載:
至祭日,打糕一切禮儀,俱與三月(大神節)同。但盛供時,每盤先擺穆丹兩排一層,則供打糕一層。每樣五層,共十層。上面系單擺一個,每樣一層,頂上擺鹿、豆墩、松塔(注:松塔上有杆三根,上面插炸面雀三個),後將喀巴角,俱各如式擺供……
滿族世居的大東北地區,盛產黏性糧食作物,故滿族獨具民族特色的黏餑餑非常多,除上述的一些之外,還有淋漿糕、豆擦糕、饊子、椴樹葉餅、蘇子葉餅、油炸糕、黏餅子、水滿族祭祀之前在淘大黃米,準備製作黏供餑餑糰子等。這些黏食餑餑,不但滿族人日常所食,而且也是其祭神祀祖不可或缺之祀品。清廷祭神祭天典禮中,專門有“供糕之禮”,於四時致祭時供祀各種不同的餑餑。《欽定八旗通志·典禮志》載:
供糕之禮。大內每歲春秋二季立杆大祭,則以打糕、搓條餑餑供獻。正月以饊子供獻,五月以椴葉餑餑供獻,六月以蘇子葉餑餑供獻,七月以新黍蒸淋糕供獻,八月以新稷蒸飯用木榔頭打熟,炸餃子煠油供獻。除淋漿糕、搓條餑餑外,俱用稷米。王府亦如之。
滿族黏餑餑,最為著名的還是當屬“豆麪卷子”。豆麪卷子是在黃米麪卷狀黏糕上,滾蘸上炒黃豆麪,食之是香、甜、黏、糯口味甚佳。即今天甚是流行的中華美食“驢打滾”。滿族還有一種美食更是譽滿中華,那就是“薩其馬”,又稱“糖纏餑餑”,乃滿語“狗奶子蘸糖”之意。早年,滿族的薩其馬是用黃米摻小米和麪,其中還要加入雞蛋、奶油將面搓成細條狀後,放入油鍋中炸。炸好後放入扁平的木槽內,再拌以蜂蜜、果仁、芝麻、青紅絲。在輕輕壓平整後,用刀切割成塊。薩其瑪是滿族早年間較高檔的食品,其甜、脆、香、黏的特點,深受人們的喜愛,至今已是風靡大江南北,成為中國傳統的飲食文化食品。
黏餑餑
長白山是滿族的發祥之地,黑龍江、松花江流域是滿族世居之所,這裏森林密佈、江河眾多,且有着寬廣的三江平原,形成了地形地貌的多樣性,也使得這裏物華天寶、物產豐饒 ,不僅糧食作物種類眾多、品種齊全 ,而且產量也很高。
清高宗乾隆皇帝,乾隆十九年(1754)東巡盛京(今瀋陽市)時,曾吟《盛京土產雜詠》,其在詩前小序中感慨道:
地脈厚則谷寶滋,黍稷稻粱菽麥之類,植無不宜,畝獲數石,而鬥值三錢,故百室盈而四鬴充,歲以為常。
大東北這些豐富的物產,不但使滿族的飲食品種眾多、花樣百出,而且亦傳承久遠頗具民族特色。滿族人的主食,除了粥、飯、燜飯、撈飯、水飯及(滿族之稱)餎等之外還有面食。如果將米、面二者相比,滿族還是喜歡後者的。《清朝野史大觀》載:
滿人嗜面,不常嗜米,其種類繁多,有炸者、蒸者、炒者,或制之以糖,或以椒鹽,或做成龍形、蝴蝶形,以及花卉形……
滿族的飲食特點是,米、面相比喜食麪食,黏與不黏相較,還是喜歡吃黏食。這是因東北地區盛產黏性糧食作物,像黏高粱、黏苞米、黏大米(江米)、糜子(大黃米、小黃米)等品種甚多。二則黏食不易消化耐飢餓而且還易於保存,這對進山打獵、下江河捕魚的滿族人來説很是適合。因這二者之故,久而久之滿族便養成了食黏食的飲食習俗。
滿族人常吃的黏米飯食,主要是大黃米飯或小黃米飯,其做法一樣。黃米飯是將米淘淨後下鍋燜煮,有時還會放入芸豆或紅豆。燜出的黃米飯不像大米飯或高粱米飯那樣乾爽爽的,而是黏糊糊的呈不幹不稀狀,或者説是幹稀飯,或是説稀乾飯。
滿族人吃黃米飯,是在碗中的黃米飯上挖個洞,裏面放上一勺凝固的豬油,再加上一勺白糖。一會的工夫,滾熱的黃米飯便將豬油和白糖溶化了。這時,用筷子或勺子將它們拌在一起吃是又香又甜。
早年間由於糧食少,人們還常把倭瓜(即面瓜)和地瓜切成碎塊,放在黃米飯中一起煮燜,既節省了糧食而且味道也很好。黏性糧食除了做黃米飯,滿族人大多都是做額芬來吃。“額芬”是滿語麪食,又俗稱“餑餑”。·滿族的黏餑餑種類非常多,有黏糰子、黏豆包、黏糕、撒糕、水團子、黏火勺、黏玻力葉餅、黏椴樹葉餅、黏蘇子葉餅等等。
黏糰子是用大黃米制作的。滿族的傳統黏食蘇子葉餅有的人家嫌大黃米太黏,又在裏面摻了少許小黃米或小米進行浸泡。待大黃米浸泡得發酵、起泡、略有臭味時撈出。用清水多次清淘後上水磨磨成水面子。水面子控淨水後,再用簾布包小灰(柴灰)吸乾水,用熱水燙一半面,另一半不燙和麪。面和好後揪劑子做皮,裏面包上豆沙餡,上鍋蒸熟即是黏糰子了。這種用糜子(大黃米)做的黏糰子微酸有異味,滿族人很喜歡吃,所以,早年間闖關東的漢族人管滿族人戲稱“臭糜子”。誰知,久而久之這些漢族人入鄉隨俗,也愛上了這種聞着微臭吃起來忒香的黏糰子。
黏豆包與黏糰子做法基本相同,只是將大黃米浸泡的時間短,而沒有異味而已。而且,滿族這兩種餑餑吃的時間也是不同。黏糰子多是在春、夏、秋三季農活兒多時吃,既爽口又抗餓。而黏豆包則多是在冬天尤其是過年時吃。
因“黏”與年同音,“ 包”又有起、高之意,象徵着過年、一年更比一年高(好)之吉祥寓意。故每當過年前滿族家家都包許多黏豆包,凍好後貯放在屋外的大缸中,以便在大正月裏隨吃隨拿。吃時,在鍋中餾一餾便可以吃了。玻力葉餅是滿族較有代表性的黏食,因其這種黏米麪餅的外面包有玻力樹葉,故而得名。
玻力樹,滿族稱之“玻力轟子”。這種樹東北甚是常見,它的學名是蒙古櫟,而俗名則太多了,滿族有句俗話“青杆柳,老柞木,玻力轟子,橡子樹”,這些都是蒙古櫟的俗稱。玻力轟子樹葉有大有小,滿族人摘大的玻力葉來包“玻力葉餅”。玻力葉餅的麪皮,是用大黃米、小黃米磨水面後控水製成的,具體做法與黏糰子面相同。裏面的餡則是小豆泥或芸豆、飯豆泥。黃米麪揪成劑子壓成小圓餅,把豆泥餡放在其中,將麪皮折起捏合,再包上玻力葉上鍋蒸熟便可。
玻力葉餅既黏香又有玻力轟子樹葉的鮮味,具有滿族濃郁的山林狩獵民族飲食特色。依山林而居的滿族人,除了包黏玻力葉餅,還用相同的手法來包椴樹葉餅和蘇子葉餅。東北地區盛產槺椴、紫椴,這兩種椴樹葉子都很大,做出來的黏餑餑還有股清香味。所以,滿族人也都喜歡用它們來做椴樹葉餅。蘇子又稱紫蘇、赤蘇,是一年生草本植物,東北的山間野地到處都有。蘇子有種特殊的香味,而且有解毒、平喘、益脾胃的功能,是種藥、食兩用的植物。滿族人常用它燒魚去腥味,或洗淨蘸醬吃、包肉吃。用蘇子葉做蘇子葉餅味道鮮美,故此,滿族人非常喜歡吃蘇子葉餅。
闖關東來到東北的漢族人,也都很喜歡吃這三種蘸糖而食,又黏又甜又清香的玻力葉餅、椴樹葉餅、蘇子葉餅。但漢族人對這三種葉子餅的俗稱卻不甚雅緻,統統叫它們“黏耗子”。蘸火勺,是滿族常吃的黏餑餑。這是一種用黏黃米麪做皮,裏面的餡是小豆、飯豆、豌豆等製作的。有的巧婦還用夏天採摘漬制的糖玫瑰花為餡。蘸火勺包好後,在油鍋上烙熟。因其是貼在鍋上烙熟的,故人們又叫它“黏鍋貼”。
這種黏火勺因外面有油是烙熟的,所以口感很好。黏糕,也是用黃米麪製作的,與其他黏食所不同的是,這種黏糕用幹黃米麪粉和煮熟的紅豆、芸豆、豌豆等撒製成的。故滿族人又稱之“撒糕”“撒子”。黏 糕 的 做 法 是 ,鍋裏放上水安好餑餑簾子,簾子布上抹一層油以防粘簾子,防止蒸好的黏糕不好取。所以,滿族形容什麼事辦壞了有句俗語,叫“粘簾子”。待鍋中的水燒開之後,先均勻地在簾子上撒一層黃米麪,當面粉全部遮蓋住鍋簾子之後,便撒上一層煮熟的紅豆、芸豆或豌豆。這樣,一層黃米麪一層飯豆地撒在簾子上,撒至五六層之後,蓋上鍋蓋蒸熟。這種黏糕蒸好後,要用刀蘸水切成方塊,立面看呈現的是一層層的紅黃相間很漂亮,既可以熱吃又可以涼吃,如果用油煎炸了吃,那味道則更是又香又黏。
這種黏糕因製作簡便,故而是滿族人的常食,尤其是過年時,更是必不可少的食物。所以,黏糕又稱之“年糕”,有“年年高(好)”或“一年更比一年高(好)”的美好寓意。
滿族人十分喜愛黏糕,因其蘸糖吃是又黏又香又甜,故而人們每當做黏糕,都會左鄰右舍地相互贈送一些品嚐。、
早年間,黏糕還是滿族年輕的姑娘、小夥子們抒發愛情的甜美之物。有一首滿族民謠唱道:
撒子黏糕甜又黏,
紅豆芸豆撒中間。
格格我巧手蒸黏糕,
一片真心在裏邊。
吃了紅豆定情丸,
嚼着黏糕心裏甜。
阿哥我手捧香黏糕,
心中想着美姻緣。
應季而食的餑餑
滿族世居的大東北地區,春夏秋冬四季分明,這裏飛禽走獸、五穀糧食、野菜家蔬物產豐富。
故此,滿族的飲食隨四季的變化都有應季的美食。
春季、夏季食的餑餑
春天,尤其是立春和清明時節,滿族人最為著名的美食就是春捲。立春又稱之“打春”,常言道:“ 打春陽氣轉”。為了迎接春天的到來,滿族人有“啃春”的習俗,即是生吃幾塊去年窖藏的蘿蔔,或蘸醬當菜吃。此外,吃春捲也是必不可少的。
滿族的春捲皮做法有兩種,一種是用擀麪杖,把白麪劑子擀成小碗口大小的薄餅,麪皮上抹點兒豆油、蘇子油或乾麪粉以防粘連,然後,一摞摞的碼起來上鍋蒸制。另一種是用鐵鏊子烙春捲皮,先是把白麪調成麪糊狀,在鐵鏊子燒熱後澆上一小勺,然後,用小木耙子迅速攤開,即成。
滿族春捲的餡及吃法也是有兩種,一種是麪皮中放入小豆泥餡,包好後放入油鍋中炸,炸好後便可以吃了。另一種是將肉絲、雞蛋絲、葱絲、豆芽(沸水焯後)、黃瓜絲、蘿蔔絲、白菜絲、醬、鹽等食材和調料,分別碼放在小碗或盤中,用春捲皮卷這些蔬菜吃。
早年,滿族人生活較拮据,油比較金貴,所以油炸的豆泥餡春捲很少吃,而多吃卷蔬菜的春捲。早年間滿族人白麪也很金貴,一年難得吃上幾回,吃春捲的蔬菜又放了一些滿族人喜食的磨醬、盤醬、芝麻醬,所以人們都吃得很多很高興,但也吃得很鹹。故此,滿族有句老話:“吃一頓鹹春捲,喝三碗涼井水”。
東北地域廣大,滿族人居住的地域分散,故各地人們的習俗也略有差異,就是那春捲的叫法、吃法也是有些不同。那種打春(立春)、人日子(正月初七)、二月二(青龍節)、清明節等節日,都卷着菜吃的春捲,各地的叫法也是很多,“ 春餅”“ 荷葉餅”“ 盒子菜”“ 合菜”“ 春盤”“ 春捲”等都是一種食物。也沒有人去考證哪種叫法正宗,反正就是蒸或烙小麪餅,卷着葱絲、雞絲、蛋絲、白菜、菠菜、豆芽等菜吃。
春天,滿族人家應季吃的餑餑還有很多,如過春節吃“煮餑餑”(餃子)、黏糕(年年高之意)、黏豆包,元宵節吃元宵,清明節吃小根蒜餄子(亦稱“清明餑餑”)、瓦楞餑餑、硬麪餑餑、發糕、扒糕、苞米麪大餅子等。春天了山野菜都鑽出了地面,滿族人為了節省些糧食會吃一些菜糰子、菜餑餑。滿族的菜餑餑種類很多而且都是應季而食,是什麼山野菜、植物、樹葉等正鮮嫩時吃什麼。
春天主要是吃婆婆丁、薺薺菜、車軲轆菜、山菠菜、山芹菜、大葉芹、明葉菜、石頭子菜等山野菜的菜餑餑。菜餑餑有兩種做法,一是將這些山菜洗淨、焯好、剁碎之後,用油鹽調料拌好,外面用燙麪苞米麪做皮,蒸苞米麪菜餑餑吃。另一種吃法,是將山野菜餡調拌好後攥成團,然後在苞米麪上滾動。一邊滾一邊往苞米麪上撣水,在菜團上沾滿苞米麪之後輕輕攥緊,上鍋蒸即可。人們稱之“軲轆面菜餑餑”。
這兩種山野菜餑餑,今天人們吃嚐嚐鮮是一種體驗,可早年間滿族人吃是為了省糧度春荒,尤其是那種軲轆面菜餑餑,更是貧苦人家常食之物。夏天時滿族人吃的主食餑餑,主要有又黏又甜有黃豆香味的“豆麪餑餑”(即“驢打滾”);將大黃米或黏苞米浸泡發酸後磨水面,蒸制的“酸餑餑”、水煮的“水團子”;用大黃米或江米(黏大米)磨面,加以小豆、大棗、青紅絲、桃仁蒸制的“切糕”;用大黃米、江米磨面,加以糖豆沙做餡的“炸角子”“油炸糕”等等。
淋漿糕是滿族較有特色的美食,因製作比較複雜今已很少見了。
做淋漿糕,要先將大黃米、江米浸泡後磨水面,之後再兑入些清水,用木棍攪拌成稀糊狀。將一幅大白布懸空撐開,在白布下面放一瓦盆。然後,把稀稀的米粉糊倒入白布中,使細面水經白布淋於瓦盆之中。在瓦盆中淋滿面水後先澄清,倒出上面的清水,然後放在鍋中屜布上加火蒸熟。淋漿糕蒸好後,用刀蘸水切成方塊,蘸糖或蜂蜜吃味道甚佳。淋漿糕面質十分細膩,松香黏軟甚為老人孩子喜愛,也是滿族人招待上賓的美食。
今日,大黃米、小黃米、江米都不多見了,也沒有人磨水面費工費事做淋漿糕了。筆者五六十年前吃淋漿糕的場景及味道,至今仍記憶猶新。榆樹錢餑餑。初夏時節,東北的家榆、白榆、大葉榆等榆樹上,滴里嘟嚕結滿了榆樹錢。榆樹錢生吃甜滋滋的,熟吃則有股清香味。
滿族的孩子此時都會爬樹去擼榆樹錢,拿回家去讓媽媽做榆樹錢餑餑吃。
滿族的榆樹錢餑餑有多種,像榆樹錢菜糰子、榆樹錢軲轆面餑餑、榆樹錢餃子等。在做這些餑餑前要把榆樹錢洗淨,之後,加些鹽面揉搓“剎”攥出水分,加入油、清醬、花椒麪等調料後拌制好餡。蒸榆樹錢餑餑時間不能太長,七八分鐘即可。滿族這些榆樹錢餑餑的特色,是清新鮮亮味道好。早年榆樹錢一成熟,滿族人家家都吃這應季的美食。
盛夏之時,正是植物生長茂盛的時節,世居於山林之間漁獵為生的滿族人,傳承下來許多以山林植物為食材的美食。像用山槐、黃槐花蒸制的槐花餃子、槐花餑餑;用紅玫瑰、白玫瑰花加糖做餡的玫瑰餅;用蘇子葉、椴樹葉、玻力樹葉做的各種黏餑餑;用蓬蒿摻鹽揉製作餡的蓬蒿餑餑。
馬齒莧蒸餃是滿族一特色食品。馬齒莧,滿族又稱之“吉祥菜”。是將馬齒莧焯水後用清水浸泡,撈出後擠幹水分、將其剁碎。再將山韭菜(或韭菜)切碎,共同放入盆中加高湯,再加入鹽、海米、葱花、薑末、香油等調成餃子餡。
滿族的馬齒莧蒸餃,是將麪粉燙一半,與另一半共同和麪,然後揉麪、揪劑子、擀麪包餃子。馬齒莧餃子蒸着吃味道更好。
早年間,在馬齒莧茂盛時,滿族人不但吃新鮮的馬齒莧蒸餃,還多采一些曬乾留冬天吃。過年時,滿族人很講究吃吉祥菜(馬齒莧)包的餃子,認為有預祝新的一年吉祥幸福之寓意。
清定鼎北京之後,吃吉祥菜餃子的習俗,便被八旗貴胄們帶進了北京城。《晚清宮廷生活見聞》載,清末時醇親王府的過年餃子時,道:
有豬肉吉祥菜(幹馬齒莧菜)、豬肉白菜、羊肉白菜、豬肉菠菜(有幹、鮮之分)、豬肉韭菜、豬油韭菜、三鮮、燒鴨豆芽菜及素餡的、攢餡等等。
秋季、冬季食的餑餑
金風送爽,幾度秋風之後天氣變涼,但人們的心中卻是熱乎乎的,辛勤勞作一年收穫的日子終於來到了。
秋天是豐收的季節,滿族餐桌上應季的主食餑餑就更多了。很有北方山林民族特色的“五色油糕”便是。滿族的傳統美食五色油糕,是用黏大黃米麪摻入山梨乾、稠李子、野葡萄、山楂、狗奶子(一種酸甜的紅色小漿果)、奶渣子等,再和以牛奶、蜂蜜、芝麻油。這多種食材的面和好之後,放入鍋中蒸熟,使這些五顏六色又酸又甜適口的食物凝和在一起。出鍋後五色油糕要用刀蘸水切成方塊,是滿族秋天常吃的美食。
重陽節時,滿族人要吃“九花糕”。這種九花糕,是用白麪或小米麪加糖酥和麪,製成多層,各層中夾入葡萄乾、青紅絲、果仁、桃仁等食材。糕做好之後,上面還要飾以雙羊圖案(乃取“重陽”諧音之意)。因此糕是重陽節時吃,故又稱為“重陽糕”。糕的上面還要粘幾片菊花,以示秋天之食,故又有“菊花糕”之稱。
“花花餅子”,是早年間滿族秋天常吃的食品。其做法是,將苞米麪、小米麪摻和到一起,然後加入韭菜段、白菜葉、青紅絲、葱花、蒜末、薑末、精鹽,待拌勻之後加入水揉麪。揉好的菜面揪成劑子,用手輕輕拍成小圓餅,放在鍋中烙熟即可。花花餅子黃綠紅白五顏六色相間,口感香酥鮮美,既集主、副食於一體又節省糧食,故深受滿族百姓的喜愛。
早年,滿族不種稻和麥子,高產的苞米(玉米)是主要的糧食作物。秋天苞米熟了,人們最先吃的是烀青苞米。這烀青苞米很簡單,把苞米棒子掰下來,除去葉子摘去鬚子,把幾片苞米葉子放在鍋下墊鍋底,然後加水放進苞米烀熟,取出後插根筷子拿着以免燙手,整個啃着吃。烀青苞米是大人和小孩子都喜歡吃的食物。
青苞米還有一種吃法是烤着吃,烤苞米有股焦香味,是小孩子們的最愛。老年人牙齒不好只能吃嫩苞米羹了。嫩苞米羹,是將青嫩的苞米去掉葉子及鬚子。然後,用搓板將苞米搓碎,搓成漿水及小細粒狀放入鍋中蒸熟。出鍋後可淋上點兒芝麻油,嫩嫩的青苞米羹如蛋羹般,清香宜人營養豐富,是老人、病人喜愛的食品。苞米麪大餅子,是滿族人最常吃的主食。
苞米麪大餅子滿族稱之“苞米麪餑餑”,滿語為“俄蘇”。苞米麪大餅子有兩種做法,一種是發麪的,一種是燙麪的。發麪的大餅子在和麪時要加入“麪肥”(上次發麪時留出的一塊帶酵母的面),然後,在適當的温度下使之自然發酵。在面發好後用鹼調和,去掉酸味後便可貼在水已燒開的大鐵鍋壁上蒸熟。
燙麪的大餅子在和麪時,要將苞米麪用鍋中“響邊水”(八成開的水)先燙了,以使苞米麪黏稠,或者燙三分之二再少加些冷水和麪。面和好後將鍋水燒開,把苞米麪摶成一個個團貼在熱鐵鍋壁上。這兩種大餅子雖然底部都有焦黃的糊嘎巴兒,但口感上區別很大。發麪的暄乎綿軟適宜老年人吃,燙麪的艮啾啾的有嚼頭兒,年輕人更愛吃。小孩子們牙口好,最愛吃大餅子底部的焦煳嘎巴兒。能幹的滿族主婦,還經常把苞米麪大餅子和菜一鍋做出。即是在將苞米麪和好之後,先用豬油、葱花、放點兒肉炸鍋(爆鍋),然後把豆角和土豆塊放入鍋中炒,炒到豆角變色油汪汪的,便可加入鹽、醬油、花椒麪和水(沒過土豆、豆角即可)文火燜燉。待土豆和豆角燉熟了,大餅子也熟了。這樣做是主副食一鍋可同時做好,而且苞米麪大餅子上還油汪汪的,不但好吃而且還節省時間。
時至今天,豬肉、土豆燉豆角和苞米麪大餅子,這種一鍋出的美食仍長盛不衰,已是東北許多民俗飯店的招牌菜,稱之“一鍋出”。早年,漫長的冬天便是東北人“貓冬”的時候,這時,滿族人除了披着大皮襖、穿着牛皮靰鞡上山打圍(打獵)、鑿冰窟窿網魚之外,就是在家裏抽煙閒聊嘮嗑,或吃點兒什麼好嚼果(好吃的食物)、喝點兒老白乾。滿族冬天的粥飯、肉菜暫且不提,就是餑餑麪食也是花樣百出、各有特點。夾餡火勺,是滿族的特色餑餑。滿族的夾餡火勺餑餑,所用的麪粉要用熱水燙三分之二,再加水揉制面團。將麪糰揪成雞蛋大的劑子後擀成小麪餅。
滿族的夾餡火勺有兩種餡,一種是肉餡火勺,將豬肉、鹿肉或狍子肉烀熟剁碎後,再加入葱花、鹽等調料,放入油鍋中烙熟。另一種是油糖餡火勺,餡是用豬肉、白糖、核桃仁、狗奶子(一種酸甜的野生漿果)和拌成的。拌此餡時要加入少許麪粉,以防豬油、白糖熱後化了流淌。這兩種夾餡火勺因餡中有肉、豬油、白糖 ,所以是熱吃的餑餑 ,涼了就不好吃了。
滿族還有一種夾餡的火勺,火勺是涼的而其中夾的肉則是熱的。做法是將兩個小麪餅中心抹點兒油然後合成一個,擀完上鍋烙成空心火勺。再將豬肉、鹿肉或狍子肉等大塊肉,加入油、鹽、葱花、姜、花椒、大料等調料烀熟。吃時,用刀在火勺邊緣上一劃,火勺便開了口,將切好的大片肉夾在其中吃。這種夾肉火勺的特點是,肉香解饞又很有嚼頭兒。油梭子餑餑,滿族人都很喜歡。滿族人的習俗是家家養豬,又家家在過年前殺豬以準備過年吃。吃不完的肉便凍上、醃上或醬上慢慢吃。人們都會把豬肥肉切成小碎塊,放在鍋中慢慢地豬油,這完油的肥肉就變成了“油梭子”。早年間,滿族貧困生活艱難,殺年豬的油很珍貴,要吃上一年。這完油剩下的油梭子非常香,把油梭子剁碎了加入葱花、花椒麪、鹽等調料拌成餡烙餅,是滿族人的最愛,尤其是孩子,一殺豬便想着盼着吃這一口。
粉子兒糖三角,是滿族一種又好吃又好看的特色美食。這種粉子兒糖三角的皮,是用苞米澱粉製作的。早年無處買苞米麪澱粉,滿族人都是浸泡苞米、拉水磨,然後撐掛起白細布下面放一瓦盆,將苞米水面倒入白細布中淋漿,之後再澄清、控水、晾曬乾,經許多複雜的過程後才可得到苞米澱粉。滿族稱之“粉子兒”。
用粉子兒包糖三角,要先用滾水燙三分之二的粉子兒,加水和勻之後,用手拍捏成一個個小薄餅。糖三角的餡是用豬肉、白糖、核桃仁、花生仁、芝麻、杏仁等製成。用皮包餡後,捏成在上面起邊稜的三角形,入鍋中上屜蒸熟即可。這種粉子兒糖三角,因是苞米澱粉做皮,故是亮晶晶、白生生的呈半透明狀。所以,有的人家還將紅色的狗奶子漿果或紫色的玫瑰醬拌餡,色彩更是漂亮。用苞米粉子兒也可以包餃子,裏面的餡也可以做成肉餡。有的人家很講究,肉餡中特意放入紅胡蘿蔔、綠芹菜。這樣蒸出的又白、又亮、又半透明、有紅綠顏色的餃子,觀之令人賞心悦目,食之令人唇齒留香,可謂是又好吃又好看。
同心餑餑,是滿族的一種傳統美食,傳説是滿族一個叫阿克古的巴圖魯(勇士),率眾族人同心平定了虎患,是同穆昆(氏族)的人們歡聚勝利時的美食。此餑餑有着團結一心、共同奮鬥的美好寓意。
滿族的同心餑餑與餃子差不多,只是皮及餡有所不同,帶有濃郁的北方地域特色和民族特色。同心餑餑的皮,是用東北盛產的苞米麪、高粱米麪、蕎麥麪、兩合面、小米麪等麪粉來做。
因這些麪粉黏性差,所以都要滾水燙一半或燙三分之二,然後和麪。同心餑餑的餡有肉餡、素餡、糖餡三種。肉餡,是將豬肉或鹿、狍子肉剁碎,加入葱蒜、油鹽等調料拌餡。素餡,是用山芹菜、薺薺菜、柳蒿芽、馬齒莧(吉祥菜)、槐花、榆樹錢或白菜、芹菜、酸菜做餡。糖餡,是用糖漬玫瑰、槐花、菊花,或用甜小豆、芸豆、菜豆泥做餡。
同心餑餑的包法與包餃子相同,但煮的時間長短則要視餡而定,肉餡煮的時間要長些,要加三四回涼水點沸水。素餡、糖餡煮的時間便要短些,點二三次涼水便熟了。除了煮之外,同心餑餑還可以上鍋蒸,下油鍋炸,或用文火生煎,可取各人之所好而烹製。
滿族的同心餑餑,具有合哈喇(姓氏)、合穆昆(氏族)之力,一心團結、共同奮鬥的寓意;承載着滿族先人同心協力與嚴寒酷暑、虎豹豺狼及強敵拼搏的史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