慈禧太后死後葬於定東陵。她生前享盡榮華富貴,死後依然奢華無比,陪葬的奇珍異寶不計其數。傳説,慈禧臨終時,嘴裏被塞進了一顆夜明珠,據説可保屍骨不化。
1928年,時任國民革命軍第六軍團第十二軍軍長的孫殿英率軍隊炸開了定東陵,將陵墓內的稀世珍寶盜搶一空。慈禧口含的那顆夜明珠也未能倖免。據説,盜匪們打開慈禧的棺槨時,見她面目如生,好像在睡覺一樣。孫殿英回憶説:“這是因為她的口中含有一顆很大的夜明珠。這珠分開是兩快,合攏起來則透出一道綠色寒光,夜間在百步之內可照見頭髮。”盜匪用刺刀撬開慈禧的嘴,取走了夜明珠。
清皇室在重新安葬慈禧時,注意到慈禧嘴唇有破痕,似乎是盜竊案墓者取珠所致。盜墓案發後,孫殿英用盜來的珠寶四處行賄,以逃脱罪責。據説,他將這顆夜明珠送給了宋美齡,此後這顆世間罕見的珠寶就不知所終了。
慈禧太后隨葬夜明珠的故事已經家喻户曉。它究竟是怎樣一件珍寶?有人猜測,它可能是一顆大珍珠或螢石球,但是,始終沒有得出定論,人們只能從孫殿英的描述中自己想像。隨着時間的推移,這顆夜明珠越發顯得撲朔迷離。筆者通過綜合科學研究,終於在2004年解開了這一謎團。
撥開層層迷霧
謎題之一:傳説還是事實?
清代正史並沒有慈禧太后隨葬夜明珠的記錄。由李蓮英的侄子李成武撰寫的《愛月軒筆記》中也沒有記載。這顆夜明珠是否是一個傳説呢?
最早關於慈禧太后隨葬夜明珠的記錄出現在南海胤子1928年所編的《盜陵案》中:“第五十一號夜明珠,重四兩二錢七分,值一千另八十萬兩”。經筆者考證,南海胤子確有其人,他1920年還著有《安福國記》,1926年著有《安福痛史》。《盜陵案》中記載的夜明珠與其後歷史上的記載與民間傳説基本相符,但是孫殿英説夜明珠可分為兩塊則沒有相應的佐證,是不科學的。
此外,1914年英國駐華記者濮蘭德和白克好司曾經轉述,慈禧死後“口張而不閉”,這可視為慈禧隨葬夜明珠的旁證。1988年意大利導演貝託魯奇執導的中我上合拍影片《末代皇帝》、央視國際2005年4月1日的國寶檔案欄目《清定東陵》都以電影手法表現了慈禧太后大殮時嘴裏被塞進大顆作明珠的情節。
謎題之二:夜明珠有多大?
南海胤子為我們記下了這顆夜明珠的質量是“四兩二錢七分”。清朝對於金衡實行庫平制,1斤是590克,略大於現在的500克。據此推算,慈禧夜明珠的質量就是78.28克拉。
《盜陵案》、盜陵案發後國民政府的調查報告以及盜匪們的回憶錄都告訴我們,隨葬的夜明珠大約充滿了慈禧的口腔,以至於盜匪非得要撬破她的牙牀才能把它取出來。
我們可以做個用口竅包含不同大小球體的實驗,也可以去測量一下人體的口竅直徑,來感受一下這顆夜明珠的大小,其直徑應該可以達到4.5釐米左右。設定該夜明珠為一個理想球體,我們可以在其質量的基礎上進行理想球體直徑的計算,得出金剛石、螢石和珍珠理想球體的直徑分別為4.41-4.40釐米、4.64-4.52釐米和4.87-4.75釐米。
後兩組數據顯然偏大,人體口竅可能無法承受這樣大小的球體;而計算出的金剛石理想球體的直徑數據與前述直覺經驗得出的4.5釐米大小非常吻合。
謎題之三:夜光從何而來?
民國政府的調查報告、盜匪的回憶錄以有孫殿英等關於夜明珠夜光的描述基本上都是“寒光”,或者可以“透出一道綠色寒光”,而且“夜間在百步之內可照見頭髮”。
這些盜匪可不是科學家,他們的描述顯然不具有科學性。筆者認為,這道“寒光”是盜匪們進入陰冷黑暗的墓室後,夜明珠在火把光或者電筒光下呈現的光學效果。而且,這種特別的光學效果是其他珠寶所無法比擬的。“寒光”其實是強烈刺眼的白色反射光,容易讓人誤認為是綠光。
火把人或者電筒光的顏色偏紅橙。根據礦物學基本知識,在這種低能量興線的照射下,任何礦物都不會發出明顯的熒光或者磷光。因此,可以斷定,夜明珠的夜光不是礦物熒光或者磷光,而是巨粒金剛石在自然狀態下的出火現象。
謎題之四:價值幾何?
1908年夜明珠的估價為1080萬兩白銀。以筆者完成慈禧太后夜明珠科學發現當天(2004年11月17日)的倫敦市場白銀價格計算,1908年夜明珠的白銀估價相當於現代的976萬美元。
1908年,白銀價格為黃金的三十分之一,而在2004年11月17日,白銀價格相對黃金明顯貶值,僅為黃金的六十分之一。所以,如果以歷史幣值更為穩定的黃金價格為依據,1908年夜明珠的白銀估價相當於現代1.95億美元!
如果以升值趨勢更為明顯的鑽石價格來衡量,1908年夜明珠的白銀估價相當於現代鑽石價格,應該大於1.95億美元!這個數值應當是當代國際鑽石商對於一顆787.28克拉的世界級大鑽的基本估價。這反過來也證明,1908年人們給出的估價是何等的準確。
應該説明的是,這個估價只可能屬於巨粒金剛石。從南海胤子《盜陵案》我們知道:“第五十四號,鑲鑽石花盆底繡鞋,上有大珠三兩者二顆、二兩者四顆、鑽石一千二百五十四粒,值八百九十萬一千兩”,這麼多超大珍珠和碎鑽加在一起的總估都趕不上那顆夜明珠,説明同質量珍珠的價格實際上不到夜明珠價格的十分之一,即價格相差超過一個數量級。這從經濟學角度徹底否定了夜明珠是大塊珍珠的可能性。
綜上所述,隨葬於慈禧太后嘴中的夜明珠是一塊具有近似球形形態、質量約787.28克拉的金剛石。由於這一科學發現屬於國際科學史上的首次,筆者依照國際科學命名發現屬於國際科學史上的首次,筆者依照國際科學命名慣例將這顆金剛石命名為“國英(中國之星)[Guoying(Star of China)],以紀念國英科技基金對於筆者科學事業的慷慨捐助。”
而且,這顆金剛石與印度莫卧兒王朝中出現的、迄今丟失近350年之久的一顆超級金剛石的質量(900拉迪,約合787.5克拉)在誤差範圍內驚人地一致!由此可以想見,慈禧太后夜明珠還可能牽涉到350年前印度莫卧兒王朝的一個大秘密。
“國英(中國之星)”金剛石是歐亞大陸有史以來(至少1000年以來)發現的最大的金剛石;是1893年南非“高貴無比金剛石”面世前(至少1000年以來)全世界最大的金剛石;也是中國有史以來(至少1000年以來)擁有過的最貴重的珠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