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年以後,鮑起靜仍然對1974年6月24日那個夜晚記憶猶新。
那天是端午節,鮑起靜的母親劉甦包了很多粽子:有糖的、有鹹的,有紅棗的、有肉餡的。但是那天晚飯吃得非常晚,因為全家人都在等家裏的頂樑柱——鮑方。
大概八九點鐘的樣子,鮑方黑着臉回來了,剛進門就大罵:“長城影業全是一羣酒囊飯袋!”
見鮑方發火,一家人噤若寒蟬。
鮑方吃了一個粽子後,堅定地説:“我非要拍《屈原》,長城影業不敢拍,我就去找鳳凰影業!”
原來,在白天的時候,鮑方向長城影業提議拍攝電影《屈原》,結果被對方無情地拒絕了。
次日,鮑方又找到了鳳凰影業,好話説盡,對方終於答應拍攝。
可電影開始籌備時,卻無人敢演,為啥?
一方面,屈原這個歷史人物早已被人們神話了,對於演員的挑戰太大——演得好是本分,演不好是災難!
另一方面,彼時正處於敏感時期,內地正在開展“批林批孔”運動,屈原到底是儒家還是法家,尚無定論。有幾個演員敢在敏感時期,去演這個敏感人物?
無奈之下,此時本來已經轉行成導演的鮑方,只得自己出演屈原這個角色。
為了刺激其他演員的信心,他還把妻子劉甦和二女兒鮑起靜帶進組了。前者負責劇組的服裝設計等幕後工作,後者出演女二嬋娟一角。
就這樣,鮑方集結了張錚、朱虹、翁午、鮑起靜等人,頂住壓力,開始拍起了《屈原》。
哪知拍到第六稿分鏡頭的時候,《屈原》劇組被緊急叫停,因為彼時的那場運動愈演愈烈了。
悲憤不已的鮑方找到當時的新華社社長梁威林討説法,梁威林又建議鮑方去找宣傳部部長黃光宇,黃光宇又讓鮑方去請教史學家們的意見。
最後中山大學的歷史教授們聯名給出意見:
就這樣,《屈原》又恢復了拍攝。
1975年7月17日,電影《屈原》在香港地區率先上映,本來此時的鮑方正準備將該片推向內地,結果卻因為黃霑的一篇短文落空。
原來,黃霑在看完電影《屈原》之後,在《明報》上發表了一篇影評,其中直言:“
毫不誇張地説:正是因為黃霑的這篇影評,導致了《屈原》在內地的延期上映。
1976年10月,鮑方和陳靜波、朱虹等愛國電影人一道來大陸參觀學習。本來鮑方正想借此機會向支持香港愛國電影的廖承志副總理進言,詢問自己的《屈原》何時能在內地上映時,沒想到廖承志副總理“先入為主”,拍着鮑方的肩膀跟他説:“
那一刻,鮑方淚流滿面。
看到這裏可能有小夥伴們要問了:鮑方對這部電影為何執着於此呢?
接下來,扒姐帶着你們來認識一下這位愛國的電影人。
鮑方1922年出生於江西南昌。父親是江西的一個海關税務官,家境殷實。
從小鮑方就立志救國,12歲時考入江西省省立一中,1941年又考入了廣西大學法律系。
畢業後被戲劇大師歐陽予倩發掘,成為了其得意弟子。
學生時期,鮑方和同學們表演了大量的愛國話劇,用文藝的方式積極投身抗日。
1948年,鮑方輾轉赴港,就職於永華影業,成為一名專業的影視演員。
其和劉瓊、孫景璐、袁美雲、陶金等人合作的第一部電影《國魂》,被譽為愛國電影的典範。
之後,鮑方又先後出演了《歸來》、《山河淚》、《新西廂記》等多部愛國電影,成為紅極一時的超級巨星。
到了50年代,鮑方深感永華電影公司在拍攝過程中“縮手縮腳”,於是他毅然決然地投身於旗幟更鮮明的愛國電影公司鳳凰影業和長城影業。在這兩家公司,他拍攝了《故園春夢》、《新寡》、《柳暗花明》等一些影片之後,開始轉行做起了導演。
比如,很多小夥們“童年陰影”的《畫皮》就是鮑方導演的。同時,他還導演了《我又來也》、《假婿乘龍》、《亂點鴛鴦》等多部影片。
其拍攝《屈原》正是這一時期。
彼時的鮑方聲名在外,妻美子孝。妻子劉甦是大家閨秀,一兒兩女都非常懂事。他為何非要“自討苦吃”拍《屈原》呢?
這要結合着時代背景來説。
彼時的香港經濟開始騰飛,電影工業得到了極大的發展。但是與之伴隨的卻是,年輕人們信仰缺失,影視圈開始浮躁——鮑方渴望用《屈原》這部電影,刺激一下電影人們,刺激一下觀眾!
鮑方做到了!
電影在香港上映引起巨大轟動不説,在內地更是達到幾億的觀影人次。
據説電影在播放到最後,觀眾們久久不願離去——觀眾們在思念屈原的同時,也被屈原這個角色激發出了愛國心。
鮑方不管是當演員,還是當導演,都取得了巨大的成功。更重要的是,他的拳拳愛國心和言行如一的人品,至今仍然是演藝界的標杆。
其和妻子1944年結婚,兩人恩愛如初、相敬如賓,真正向我們詮釋了何為“執子之手,與子偕老”;
兩女一子,大女兒在銀行做高管,二女兒鮑起靜是著名的影后,兒子鮑德熹是香港著名的電影攝影師,其不僅曾憑藉《不脱襪的人》、《九一神鵰俠侶》和《白髮魔女傳》三奪金像獎最佳攝影,更是憑藉《卧虎藏龍》拿下了奧斯卡的最佳攝影。
但是這一家人,實在太過於低調。
鮑方進入晚年之後,為了提攜新人,更是甘願在TVB當配角。
《京華春夢》中的金鵬、《萬水千山總是情》中的阮濤、《倚天屠龍記》中的張三丰、《白髮魔女傳》中的紫陽道人、《笑傲江湖》中的風清揚、《天龍八部》中的掃地僧、《鹿鼎記》中的洪安通、《雪山飛狐》中的無嗔大師等等,這些角色大都戲份不多,但只要鮑方一出場,似乎便起到了“定海神針”的作用。
而兒子鮑德熹和女兒鮑起靜,至今依舊活躍在影壇上。
鮑起靜曾説,父親曾告訴他:“只要你還能動,最好不要説退休!”
於是,鮑起靜也決定:“演到不能動為止!”
2006年9月22日,鮑方因肺功能衰竭而病逝,享年84歲。
早在同年的5月31日端午節,很多晚輩去醫院給他送了很多粽子。
他一個都沒吃:不是自己包的,沒有那個味道。
或許,那時的鮑方,想的是1974年端午節時吃下的那個粽子吧。
這個端午節,懷念屈原,以及屈原的扮演者——鮑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