鄭成功治軍不講情面:曾斬親叔首級並懸街示眾
清軍南下,母親為清軍所逼,剖腹自殺,鄭成功聞訊,痛不欲生,匆匆趕回安平,料理了母親後事,用黃金鑄造了一尊田川氏坐像,朝夕禮拜。從此,鄭成功“以隻身而奉故朔,海島羣雄,拱手聽其約束。”他一生“處無可奈何之境,得未曾有之局,以其螳臂之勢,縱橫大敵,逐紅夷於海上,闢地千里,為有明碩果之僅存。”終其一生,鄭成功明知不可而為之,在令人沮喪的明末留下了英雄的一章。
鄭軍令人驚恐的戰鬥力來自兩個方面:一是海盜遺風,一是鄭成功的個人風格。
在嚴密的專制統治之下,敢於蹈險出海之人,都是一些熱血男兒。而逃亡海上天不收地不管的自由,又進一步強化了他們的野性和血性。這些海盜們專靠勇氣作為吃飯的資本。在鄭芝龍降清之初,他們一時羣龍無首。鄭成功一樹義旗,他們又呼嘯而至,聚集在少帥旗幟之下。
鄭成功天性英邁果決,嫉惡如仇。他知道,收服這些散漫慣了的海盜,非嚴明的紀律不可。因此,鄭成功軍令如山,一言既出,駟馬難追。
南明永曆二年(1648)十月,清軍襲擊廈門。當時負責廈門守備的三叔鄭芝鵬在慌亂中,“席捲珍寶,棄城下船”,引起“島中騰沸”。戰後,鄭成功大會羣臣,以“貪財怕死”,“臨陣脱逃”,斬親叔鄭芝鵬之首,並令將其首級懸街示眾三日。鄭成功治軍不講情面,往往如此。
在戰鬥中,鄭成功經常親身督戰,身先士卒,視死如歸。南明永曆七年(1653),清軍圍攻海澄。鄭成功為鼓舞將士,從廈門親臨海澄,登上炮台督戰。清兵炮火齊發,部將拼命將鄭成功拉下炮台,鄭成功剛剛離開,清軍的炮彈正好落在鄭成功的座位上,“座位被擊粉碎”。像這樣九死一生的事例,在鄭成功的軍事生涯中數不勝數。
鄭成功崇尚忠義節氣,在明末實用主義瀰漫的社會氛圍之下,很少有人能像他那樣,不因眼前利益犧牲道德原則。
南明永曆六年(1652)長泰之戰,清總督陳錦率兵作戰失敗,羞慚之下,痛打其奴庫成棟泄憤。庫成棟懷恨在心,將他刺死,割其首級投降於鄭營。次日,鄭成功會集文武,下令把庫成棟捆起來,對他説:“你殺主求榮,是無恥之徒,本藩絕不用你這種不義的人。”雖然諸將也以庫成棟投誠,有功無罪,為他求情,但鄭成功仍下令斬首示眾。
他尊敬真正的軍人。在後來的鄭荷之戰中,有一個荷蘭士兵在作戰中表現出了不凡的勇敢:馬摔倒了,鄭軍追到時,他仍奮勇抵抗,手持卡賓槍拼命射擊,直到因傷勢過重而死去。國姓爺知道後,認為他是一個勇敢的戰士,下令厚葬,全軍放禮炮致敬。這種視榮譽重於生命的理想主義,正是明末的中國人所極為缺乏的品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