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的大熱節目和新聞,都有點讓人憋屈。
自從阿朵淘汰、孟佳被設計陷入難堪處境,八八對浪姐的興奮和期待就越來越温。
説好的讓姐姐們盡情飛揚個性呢?不靠譜的賽制把她們變得戰戰兢兢,一個個成了被馴化的社畜。小咖只有炮灰命,大咖也規規矩矩地迎合着觀眾的喜好。
熱議最多的《三十而已》,八八前兩天也説過,童瑤扮演的太太被奉為完美,八八卻一點不覺得爽。
她才三十啊,就有這樣的能力和成就,面前是真正的無限可能。
她本可以征戰星辰大海,卻把所有才能都用來御夫育娃防綠茶婊打小三,鞍前馬後伺候有錢太太......
再到昨天的老闆辱罵事件。
有人表示理解,説他是在業務會議上説的這番話,評點藝人外型,就像評估公司產品的功能。因此除了用詞難聽了點,並沒大錯。
八八不認同這種理解。針對產品優劣勢作分析,會議上各抒己見探討碰撞;和一味怒吼“爛!差!垃圾!”,其他與會者不能有不同聲音,那是兩回事。
這種職場精神控制式打壓,跟性別外貌倒沒有太大關係。
最近播出的《穿越火線》有一段劇情,男下屬為領導擋酒,周圍人立刻起鬨:領導喝一杯你得三杯,這不是欺負你,我們年輕的時候就這個規矩。
都是一樣的。
原本單純的喝酒,要變成表演無底線服從的投名狀遊戲;
原本產品研討的理性批評,要變成踐踏他人自尊的辱罵,再變成所有人都要一起罵以表忠誠的荒謬戲。
YAMY和老闆的恩怨或許我們還未知全貌,不好斷論整件事的是非。但單就老闆會議上辱罵這個細節,那些忙於辯護和合理化的聲音,讓八八感到窒息。
為什麼很多人長大後,變成了自己最討厭的人呢?因為當你年紀輕輕、就認同由上至下的控制打壓,等你熬到年長上位,就會接棒爹味十足地教訓下一代。
急需新鮮空氣的八八,想了又想,終於找到朴樹的笑容來供氧。
活到大叔年紀卻沒有一絲爹味的他,用人生告訴我們:人,其實可以活得不一樣。
——我是依然少年的分割線——
很多人説,反感“男人至死是少年”這句話,唯獨用在朴樹身上,覺得很適合。
朴樹卻説:“不是因為我過於少年,而是我覺得這個國家的人,提前就老掉了”。
最近他參加一檔音樂綜藝,本來只簽了一集,看到年輕選手們的表演後一興奮,又主動籤多了幾集。
朴樹對年輕人的喜歡,全寫在臉上。
看到長得好看的年輕男孩(楊英格格),他眼睛亮了:好性感!這樣的氣質唱成什麼樣都無所謂了。
聽到年輕鼓手編出的律動節拍,他不但誇,還要開心地跑到人家面前誇,建議人家去趟古巴。
再投以真摯的眼神:以後我有什麼要編,我去找你。
前兩年他錄綜藝,晚上到點就離場回家睡覺;這次他不但熬夜了,晚上失眠還想着這個孩子的曲怎麼編更好,那個孩子該幫他怎麼配才更出彩。
有人説,從未見過朴樹這樣頻繁地露出慈父的微笑。
(動圖來自@談資)
節目組後期也給他打出字幕:操着老父親的心!
他最喜歡的那個鼓手叫鞠翼銘。
因為鞠翼銘總被朴樹的慈父眼神籠罩,好事羣眾給他起了個外號:“朴樹的女兒”(其實人家是男孩)。
又因為他姓鞠,衍生出“朴樹女兒的姐姐是鞠婧禕”這樣的無厘頭段子......
既然都像老父親了,為啥説朴樹沒一絲爹味呢?
因為他“當爹”的方式,跟很多人不一樣。
當爹味老男人們説:我要不斷罵你打壓你羞辱你,這是為了讓你適應社會,挫折教育懂嗎?
朴樹卻是對欣賞的年輕人不吝誇獎,對欣賞不來的也誠懇温柔地説:
我只代表我自己,我並沒有覺得你不好,我只是覺得你不是我喜歡的那一類。但我覺得,沒必要討別人喜歡。
當爹味老男人們説:我是為你好,所以你要聽我的,我説了算。
朴樹卻説:你不用聽我的,你想做什麼就做什麼。
我不熬夜,卻不會去規訓教導年輕人別熬夜,等他們自己走了彎路付出代價,自然會做出選擇。
當爹味老男人們説:我是爹所以永遠光榮偉大正確,只有我批評你的份,我自己永遠沒錯。
朴樹卻是:年輕人的不足我會坦白指出來,而自己的弱點和錯誤我也會誠實面對。上一張專輯做得不好,就坦坦蕩蕩地自我批評,承認那是個污點。
當爹味老男人們躺在功勞簿上僵化固化,喪失了好奇心和包容度;
朴樹卻説:我不想讓自己固化,所以要來看與我不同的東西。
年輕人就是要不拘一格野蠻生長,才讓他興奮地眼神發亮。
當爹味老男人們看到跟自己審美標準不一樣的年輕人,就要辱罵、規訓,強迫他們向自己靠攏同化。
朴樹卻説:哇,年輕人好性感我好喜歡啊,我也希望自己那麼性感就好啦。
這樣的朴樹,讓人想起那句話:一生温暖純良,不捨愛與自由。
所以他可以像個慈愛的老父親,同時又像個孩子一樣純真。他不會讓年輕人學着圓滑油膩,而是帶着他們一起仰望星空。
或許有人會説,朴樹可以活得不一樣,因為他是得天獨厚的音樂天才啊。飽受社會毒打的無奈社畜,怎麼和他相比呢?
其實每個人都有自己的無奈。
朴樹也一樣被社會的規訓影響左右過,掙扎過反抗過,奄奄一息過。這就是為什麼他的依然少年,是如此珍貴。
——我是那些花兒的分割線——
朴樹的父母都是北大教授,父親濮祖蔭更是著名空間物理學家,“雙星計劃”發起人之一。
這對學術大牛夫婦有兩個孩子,大兒子濮石,小兒子濮樹。
很多人可能會羨慕:生在這樣的家庭,真是贏在起跑線的天之驕子啊。
可偏偏朴樹的天賦和夢想都不在學術界。家族的輝煌、父母的期望以及周圍人的眼光,曾經多年沉甸甸地幾乎壓垮了他。
朴樹小升初時遭遇了人生第一次打擊:考試差半分,沒能進北大附中,“害得父母都抬不起頭來”。
他得了青春期抑鬱症,心理測試“差3分變態”。
為了不讓爸媽“沒法做人”,高考前他咬牙讀書考上了北師大英語系,可是大二就退學了。
有記者問朴樹,大學退學是為了搞音樂創作嗎?朴樹特別實誠:不是,曠課太多再不退學也要被勸退了。
記者想幫他挽回一點:曠課是因為做音樂吧?朴樹繼續把天聊死:不是,曠課就在宿舍裏睡覺......
朴樹退學後不久,就拿着吉他去找高曉松賣自己創作的歌。高和宋柯成立麥田公司,第一個簽下的就是他。為了起個更方便記憶的藝名,把濮改成了樸。
朴樹潛心寫歌,寫好了就抱着吉他去唱給他們聽。
一首《那些花兒》把宋柯唱哭了,過幾天又一首《白樺林》,又讓宋柯哭慘了,用高的話説“哭得跟鬼似的”。
1999年他推出第一張專輯《我去2000年》,立即成為文藝青年摯愛。
2003年他推出第二張專輯《生如夏花》,專輯銷量超過100萬。那一年,朴樹拿遍了各大樂壇頒獎禮獎項。
可接下來他卻從大眾目光中默默消失了,整整十年沒再發專輯。
在朴樹隱退樂壇的那十年裏,張亞東每年都來勸他:做一張新專輯吧。朴樹問:為什麼要做?
張亞東繼續勸:用歌曲跟喜歡你的人交流啊,還可以賺錢啊。朴樹又問:為什麼要賺錢?
不止一次有人想出大價錢請朴樹出山,都被拒絕了。張亞東對記者説:朴樹從來不肯(為錢)裝孫子,連一次都不願意。
朴樹的回答是:我不是不可以裝孫子,我真的好想要那筆錢,但我覺得我也可以沒有它。
某公司內部演出,場地太小沒法帶樂隊,朴樹就兩字:不行。某電影找他唱主題曲,他一看主創陣容,又説了兩字:再見。
某衞視辦音樂節目,陣容報酬策劃宣傳都是國內頂級。經紀人慫恿他上,朴樹一句不喜歡,就擋了回來。
經紀人繼續勸:上了這節目,對你未來發新專輯大有好處啊。朴樹答:如果我喜歡名利,就不會十年不發片。
文藝本藝、無慾無求的朴樹,2007年卻上了個很娛樂化的綜藝節目《名聲大震》,讓無數羣眾跌破眼鏡。
朴樹在節目中扮加勒比海盜、福爾摩斯、拉丁王子,穿得五光十色;節目組為造勢炒嘉賓緋聞造話題,朴樹也未能倖免。
粉絲以為是經紀人貪錢強迫朴樹,怒起炮轟。朴樹告訴他們,是我自願去的,為啥呢,為了遭罪。
他説過去很自我,其實對這個社會的許多東西都不瞭解。想知道自己的底線到底是什麼樣的,在多大程度上能放棄自尊,這是一個鍛鍊的機會。
很多人以為朴樹能保有少年氣,是因為不像社畜那樣被社會毒打過。其實,他曾主動要求被PUA。
他做了很多從未做過的事。
穿上硬得能站在那兒的褲子,假裝坐在沙發上唱他根本不懂的拉丁歌。
扮成福爾摩斯打着傘,周圍雨點紛紛落下,畫面看起來很唯美。
但那些雨點都是沙子冒充的,於是他耳機裏全是沙子聲,第一句就唱飛了。
那時候他每週提前兩天去參加節目,第一天是用來留着跟龍丹妮吵架。
整個過程朴樹都在勉強自己做不喜歡的事,但要麼不做,要做就做徹底,最後他拿了冠軍。
在任何情況下,朴樹都有着對世界的好奇心:
太自我是不是件好事?自尊心遭打擊是不是件壞事?他不接受現成的答案,而是要親身實驗自己找答案。
這個PUA自虐實驗,後果很嚴重。
朴樹因身體不堪重負徹底病倒,在牀上躺了一個多月,抑鬱症大爆發,養了半年病。
朴樹説,感謝這場病,讓他明白了再不能像以前那樣糟蹋自己,從此進入早睡早起的養生模式。
前年一場綜藝錄到深夜時分,他就站起來説:我到點了,我要回去睡覺。
當時輿論譁然,有人炮轟他不敬業,卻沒人反思國內綜藝總是通宵錄製,犧牲工作人員和藝人身體健康來節省成本的模式,是真的理所應當不可避免嗎?
朴樹離場前留下一句:希望大家都能很好地活下來。他説得真摯,旁人卻覺得好笑。
直到後來發生了藝人深夜錄製綜藝猝死的悲劇,大家才發現這並不可笑。
以國內這種錄製模式,廣大工作人員比藝人熬得更狠、而且他們收入卑微,出事也無人關注。可再卑微的社畜也是人啊,好好活下來,難道不是最重要的事嗎?
當許多人拼命追逐最貴的包、最大的房子,為此不惜犧牲尊嚴和健康,擁護職場打壓,認同996是福報......
朴樹比他們更明白,什麼才是生命中最重要的。
他沒有必須拼命賺錢才能滿足的物質慾望,但為了別人,他甚至可以“賣身”去賺錢。
前幾年,樂隊吉他手程鑫確診癌症,朴樹立刻包下他的醫療費,並承諾將來照顧他媽媽。
經紀人提醒朴樹:你卡里的錢根本不夠。朴樹答:不夠的話咱不是可以籤公司嗎?先賣身,治病救人!
還沒等到朴樹“賣身”,程鑫就走了。
朴樹説到做到,後來他每次演出,都會留出一部分錢,給程鑫的家人。
人們説,朴樹是幸運的。這個圈子愛他,大家都特別照顧他,保護他的脆弱。
但其實,他的人生從未平順。
經過陰鬱的青春期、迷茫的隱退期、社畜實驗帶來嚴重後果的危險期,即使在外人看來他終於進入安定平穩時,幾年前相伴十五年的妻子,又差點離開他。
他並沒有逃避人生的功課,而是不停地自我拷問,自我糾正。
在大家看來他已經活得特別真實,他卻説:發現自己的很多行為背後,是想取悦他人,希望從他人那裏得到的肯定,這源自童年和成長經過中缺失的東西。
他告訴自己,要學會把更真實的自己表達出來。
品嚐過酸甜苦辣之後,嘗試過被打壓和妥協的結果之後,他親身摸索出人生的答案,知道哪些是自己想要的,哪些是不想要的。
這清澈的眼神和真摯的笑容告訴我們,經歷過這一切之後,他還是年少時的那個他,沒有被這個世界改變。
遙想當年,一幫人從天津開車回北京,開到半路朴樹突然大叫:停車,你們把我放這兒,我要看夕陽。
同伴們驚詫:這是高速公路,你待會一個人怎麼回去?朴樹説:我不管,先讓我看了夕陽再説。
他就這麼帶着把吉他,拿了壺水,在高速公路邊一邊彈唱,一邊看夕陽。
多少人年少時也曾縱情浪漫,卻在被社會規訓毒打後屈服投降,甚至變成了自己曾經最討厭的爹味殭屍,
看看朴樹吧,其實人可以活得不一樣,並不是只能任由世界揉成形狀。即使躺在泥溝裏,也可以仰望星空;遭遇屈辱和挫折,仍可以温暖善良。
人不能阻擋身體變老的歷程,卻可以不讓腦子和心僵化。
當他笑嘻嘻地説:年輕人不用聽我的,你想做什麼就做什麼。我們知道不管他的臉變成了大叔還是爺爺,外表下的那顆心,將永遠是那個看夕陽的少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