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温《知否》,我終於明白“富養”女兒的正確方式是什麼

重温《知否》,我終於明白“富養”女兒的正確方式是什麼
小説影視劇化,是影視行業的一大潮流,只要是有名氣、受讀者喜歡的原著小説,都逃不掉被翻拍成電視劇的命運。小説翻拍成電視劇,對讀者而言是一件悲喜交加的事情。

如果小説翻拍成影視劇後,劇情、演員、演技都在線的話,就會取得收視率和口碑雙成功,不斷可以增加演員的知名度,而且可以讓這部經典小説再火一把。在影視劇行業,翻拍小説成功的電視劇不在少數,比如《琅琊榜》、《知否》等。如果小説翻拍成電視劇後,特效、演員還有劇情都不符合觀眾的期待,那麼不僅劇組和演員會捱罵,而且觀眾的怒火還會波及到原著作者身上。電視劇《鎮魂》播出之後,就沒少被原著粉絲罵。

《知否》是一部翻拍得比較成功的電視劇,無論是它的劇情還是演員的演技都值得表揚。不過,受到劇集時長的影響,《知否》原著裏很多經典片段沒能成功再現。

最近,劇荒的我再度重温起了《知否》的電視劇版和它的原著小説。《知否》的主角是盛明蘭,在劇情裏也出現了不少女孩子。重温《知否》,我終於明白“富養”女兒的正確方式是什麼。

重温《知否》,我終於明白“富養”女兒的正確方式是什麼
1、父母婚姻和睦幸福,是塑造女兒正確婚姻觀的前提;

相比於原著小説,劇版《知否》最讓我滿意的一點改編就是齊衡和申氏得到了圓滿的結局。在原著小説裏,申氏是齊衡的第二任妻子,是一個只會吃醋的女人。為了抓住齊衡的心,她不敢讓齊衡離開自己的視線,為了避免丈夫移情別戀,她非要帶着龍鳳胎兒女隨丈夫赴任,最終母子三人都病死在了路上。齊衡接連喪妻,選擇孤獨終老,到了最後都沒能放下初戀盛明蘭。不得不説,作者對小公爺太不友好了。

在劇版《知否》裏,申氏是一個真正的賢妻良母。齊衡冷落她,她沒有抱怨,反而一直對抓住齊衡的心充滿信心。作為媳婦,她孝順公婆,治家有方;作為妻子,她善解人意,懂得及時規勸丈夫,尊重丈夫的決定。她聰明懂事,關鍵時候説關鍵話,讓齊衡對她刮目相看。她善良單純,確定盛明蘭與齊衡再無可能後就放下了心中的芥蒂,沒有再為難盛明蘭。在顧廷燁落難後,她及時協助丈夫,讓丈夫得以幫助盛明蘭,徹底改觀了丈夫對她的印象,明白了她的好。最終,她成為了齊衡的那一片天地。

申氏之所以可以把一手爛牌打成王炸,讓不愛她的齊衡最終愛上她,是因為她的原生家庭。申氏曾經説過,“大約是自家父母太過恩愛,總叫我以為全天下的男人都該是我父親那樣圍着娘子打轉的”。父母恩愛,家庭就會和睦,子女生活在父母的關心和照顧下會擁有幸福的童年。被愛包圍的人心往往也不會太壞,自信也會很強。

重温《知否》,我終於明白“富養”女兒的正確方式是什麼
在父母恩愛的原生家庭長大的女孩子會以母親為榜樣,以父親為擇偶標準。在她們看來,既然母親可以經營好婚姻,那麼作為女兒的她們沒道理會比母親差。既然母親可以找到父親這樣的好男人,自己也可以找到意中人。

真正聰明的母親會以身作則,教導女兒如何經營婚姻,如何抓住男人的心。真正聰明的父親會潔身自好,珍愛婚姻,珍惜妻子,給女兒樹立正確的人生觀。

重温《知否》,我終於明白“富養”女兒的正確方式是什麼
2、母親三觀正,才能讓女兒不走歪路;

女主角盛明蘭一共有三個同父異母的姐姐,大姐盛華蘭、五姐盛如蘭都是正妻王大娘子所出嫡女,四姐盛墨蘭則是妾室林噙霜所出的庶女。由於林噙霜受寵,所以盛紘最寵愛盛墨蘭。然而,深受父母寵愛的盛墨蘭卻是姐妹裏嫁得最差的。雖然她的丈夫是伯爵府的嫡子,但是沒有爵位可以繼承。結婚後,盛墨蘭一直在忙着跟丈夫的妾室爭風吃醋,不僅不得婆婆喜歡,而且失去了丈夫的愛。

盛墨蘭的下場之所以不好,是因為她有個不靠譜的母親。

林噙霜本來是盛老太太身邊的一個丫環,為了過上好日子,林噙霜打着真愛的旗號,故意接近盛紘,成為了盛紘的妾室。相比於脾氣耿直、出身高貴、口無遮攔、愚蠢的王大娘子,盛紘更加寵愛擅長撒嬌和哄自己高興的林噙霜。

林噙霜把自己抓住男人心的下三濫手段奉為女人的制勝法寶,教給自己的女兒盛墨蘭,為了讓盛墨蘭嫁入伯爵府,她不惜拿着盛家所有人的前途去賭。可惜,梁晗不是盛紘,林噙霜這些上不得枱面的手段無法讓盛墨蘭撐起一個嫡妻的牌面。

在一個家庭裏,父親往往扮演着在外面打拼、賺錢養家餬口的角色,母親則負責照顧孩子。女兒是母親的小棉襖,天性更親近自己的母親,母親也更瞭解女孩子的心思。因此,母親的三觀對女兒的三觀塑造有着直接的影響。

為人母者,請向你的女兒傳輸正確的人生觀、價值觀和婚姻觀,教她走正道。

重温《知否》,我終於明白“富養”女兒的正確方式是什麼
3、女兒在婆家被欺負,父母為女兒出頭也需要講究方法。

張桂芬是沈國舅的續絃,也是盛墨蘭婚後的閨蜜。作為將門虎女,張桂芬出身高貴,是英國公的獨女。礙於皇帝的旨意,張桂芬不得不嫁給沈國舅為妻。可是,沈國舅是一個拎不清的“深情”男人。對亡妻念念不忘的他不僅納了亡妻的妹妹為貴妾,而且不把嫡妻放在眼裏,任由小鄒氏欺負張桂芬,最終導致了張桂芬難產一事。

在原著小説裏,張桂芬難產一事,都是她母親英國公夫人一手策劃的,目的就是讓鄒家犯下大錯,讓小鄒氏自掘墳墓。張桂芬難產後,英國公以退為進,抓住了輿論導向,讓皇帝不得不給張桂芬主持公道,處置了沈家和鄒家。

重温《知否》,我終於明白“富養”女兒的正確方式是什麼
英國公夫人知道,小鄒氏是阻礙女兒幸福的一道攔路虎,為了除掉她,也為了激起女兒經營好婚姻的鬥志,她才精心安排了這麼一出好戲。她讓張桂芬明白,自己已經無路可退,為了保護好自己的孩子,張桂芬必須堅強起來。

女兒在婆家被欺負,很多父母知道後就會直接衝上門去,不問是非就直接對女婿和親家發火。實際上,如果只是普通的夫妻矛盾,父母越干涉,就會越不利於女兒的婚姻。父母要懂得教女兒自己解決婚姻矛盾,自己變得強大起來。

重温《知否》,我終於明白“富養”女兒的正確方式是什麼
END.

今日話題:在《知否》裏,你最喜歡哪個女角色?歡迎在評論區分享你的觀點。

版權聲明:本文源自 網絡, 於,由 楠木軒 整理發佈,共 2215 字。

轉載請註明: 重温《知否》,我終於明白“富養”女兒的正確方式是什麼 - 楠木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