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媽媽,我錯了”,孩子認錯後,情商低的家長還會一直和娃講道理

孩子成長的每一天都是他在認識這個世界,不斷探索的每一天,可探索過程中難免會小錯不斷。

“媽媽,我錯了”,孩子認錯後,情商低的家長還會一直和娃講道理
犯錯的孩子哇哇大哭,媽媽卻不停給孩子講道理

這天,二胎媽媽文文帶着兩個孩子下樓玩耍。這時,鄰居家一條小狗跑過來,9歲的大寶樂樂最怕小狗了,他看到小狗離3歲的妹妹越來越近了,樂樂趕緊抱起麗麗往家裏飛奔而去。文文還沒反應過來,只得跟着樂樂往回跑。

可沒跑兩步,樂樂就摔倒了,還壓在了麗麗身上。兩個孩子哇哇大哭起來,樂樂比麗麗哭得聲音還要大,文文連忙抱起麗麗,一邊查看女兒有沒有受傷,一邊就訓起了樂樂:“你這麼大了,還好意思哭?跟你説過多少次了,看到狗不要跑,你自己跑就好了,還跑着妹妹跑!”

“媽媽,我錯了”,孩子認錯後,情商低的家長還會一直和娃講道理

聽了媽媽的話,樂樂説了句“媽媽,我錯了。”就哭得更加傷心了。

文文看着鄰居們紛紛從窗户外探出頭來看熱鬧,更覺得沒面子了,她又開始責怪兒子:“你個男子漢哭什麼啊?不就是摔了一跤嗎?怎麼這麼不堅強!”

樂樂根本聽不進去媽媽的話,哭得更加傷心了,回家後還一直哇哇大哭,媽媽更加生氣了。連連嘮叨“這孩子真是沒救了,連個女生都不如,真沒出息。”

其實,這一幕很多家庭都遇到過,孩子犯錯時家長難免心急訓斥孩子,有些家長就跟文文一樣,一邊訓斥孩子,一邊給孩子講道理。

可是這樣做的效果並不好,恰恰還表明家長情商低,不懂孩子的心理,這樣孩子就會跟樂樂的反應一樣越哭越傷心。這樣的反應下,讓家長很是苦惱,甚至有些不知所措。

“媽媽,我錯了”,孩子認錯後,情商低的家長還會一直和娃講道理

想要改變這個局面,我們先一起來了解下,為什麼孩子犯錯後他自己會哭呢?

①受到驚嚇。孩子犯錯後,特別是摔跤之後,自己也會受到驚嚇,即使身體的疼痛不是很嚴重,但是他們心裏的驚嚇會讓他們情緒難以平復,所以無法自控地哇哇大哭起來。

“媽媽,我錯了”,孩子認錯後,情商低的家長還會一直和娃講道理

②自我保護。同時,孩子的哭泣也是一種自我保護行為,特別是對於文文這樣的家庭來説,只要孩子犯錯,家長一定會責罵孩子一番,因此孩子為了向家長證明自己已經意識到錯誤了,他害怕家長的責罵和懲罰,所以只能用哭聲來自我保護,把自己封閉起來。

③引起關注。他們畢竟還是個孩子,因此他們哪怕受一點點傷害,心理承受能力都不能和成年人那麼穩定,他們希望得到家長的安撫與關注,因此用哭聲來喚醒家長的注意,這是一種求關愛的表現。

“媽媽,我錯了”,孩子認錯後,情商低的家長還會一直和娃講道理

可是,並不是每個家長可以冷靜地對待孩子的錯誤,很多家長會不停給孩子講道理,可這個時候孩子根本聽不進去,這樣的做法是家長低情商的表現。

著名兒童犯罪心理學教授李玫瑾教授曾説過:“孩子的問題,都是成年人造成的。”

“媽媽,我錯了”,孩子認錯後,情商低的家長還會一直和娃講道理

那麼孩子犯錯時,家長千萬不要太理智,不妨試試這麼做:

1. 共情——讓孩子説出自己的感受

這是指父母設身處地地體驗孩子的處境,瞭解孩子的感受。如果父母不能體會到孩子的想法,試試蹲下身,與孩子處於同一高度,關心地問孩子“發生了什麼事情?”“你感覺怎麼樣了?”,這樣引導孩子説出自己的想法和感受。

2. 發泄——讓孩子發泄心中的想法

“媽媽,我錯了”,孩子認錯後,情商低的家長還會一直和娃講道理

接着,家長可以接着問孩子“你想要怎麼辦呢?”“你打算怎麼做?”讓孩子發泄心中的情緒,如果此時孩子能夠説出自己做錯了什麼,家長會覺得很欣慰。可是,如果孩子並沒有認識到自己的錯誤,反而很激動,那麼家長就嘗試下一個步驟。

3. 冷處理——讓孩子平靜下來

有些孩子犯錯後並沒有認識到自己的錯誤,但是在情緒激動時,他們根本聽不進去家長講的大道理,如果此時孩子不冷靜,家長需要安撫下孩子的情緒後,做冷處理,不要再談論剛剛發生的事情。

“媽媽,我錯了”,孩子認錯後,情商低的家長還會一直和娃講道理

4. 回顧——給孩子講道理

冷處理不是代表這事就這麼過去了,而是希望孩子冷靜下來後,家長在孩子情緒較好的時機下,再來給孩子講道理。無論是成人還是兒童,他們都只有在心情平靜,較愉悦的情緒下才能更好地接受意見。所以家長講道理是有必要的,但是要選對時機。

寶爸寶媽們,你們家娃犯錯時,你會怎麼做呢?

“媽媽,我錯了”,孩子認錯後,情商低的家長還會一直和娃講道理

版權聲明:本文源自 網絡, 於,由 楠木軒 整理發佈,共 1623 字。

轉載請註明: “媽媽,我錯了”,孩子認錯後,情商低的家長還會一直和娃講道理 - 楠木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