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人父母總是有很多擔心:懷孕的時候怕畸形,小學的時候怕長不高,初中的時候怕叛逆,高中的時候怕早戀,工作的時候怕受欺負,成家的時候怕不幸福……
特別是對於新手爸媽來説,對帶孩子沒有任何經驗,焦慮是在所難免的。因為孩子在不同的年齡階段會有不同的特點,家長只有足夠了解孩子成長過程中的特點,才能加以正確引導,以達到最佳的教育效果。
孩子不吃飯就餓一頓,餓了總要吃
前不久跟朋友約了一頓晚餐,但她全程都沒怎麼吃東西。她想等兩歲的女兒吃飽了自己再吃,然而孩子一直在玩。朋友不厭其煩地把食物送到孩子嘴邊,孩子總是用手推開食物。
如此反反覆覆,朋友開始發火了:“你到底吃不吃,不吃就下去……”
另一個朋友馬上接話,“不吃就餓一頓,反正餓了就會吃飯的。”
這時,大家你一言我一語説個不停。普遍認為,孩子不吃飯就是因為沒餓,所以得讓孩子餓着,餓了自然就會吃飯。
讓孩子餓一頓的做法看似有效,但這麼做真的靠譜嗎?
兒科醫生指:出孩子的腸胃和成年人不同,腸胃較弱的他們容易食滯。有時候並不是他們不喜歡吃飯,而是吃不下。如果爸爸媽媽沒有及時發現,而是選擇放任的態度,最終可能導致孩子的身體健康出現問題,甚至有可能導致厭食症的發生。
孩子不愛吃飯?看看這幾個誤區,
孩子不愛吃飯,可能是家長做了錯誤的引導導致的。以下是孩子吃飯的幾個誤區,看看你有沒有中招?
誤區一:邊吃邊聊天
有的家長喜歡一邊聊天一邊喂寶寶吃飯,目的就是轉移寶寶的注意力,趁寶寶不注意的時候喂一口飯。但這樣做就會給寶寶一種錯覺,吃飯就是聊天。
誤區二:孩子吃飯後難收拾
寶寶吃飯弄得到處都是,身上、桌子上、地上全是食物, 收拾起來會比較麻煩。所以,家長選擇喂寶寶吃,這就減少了寶寶動手吃飯的機會。
誤區三:吃飯獎勵和比賽
有的家長為了鼓勵孩子吃飯,會給予一定的獎勵。還有的家長會讓孩子和家庭成員比賽吃飯,比一比誰吃得快。這會讓孩子認為吃飯不重要,同時,吃飯太快會導致消化不良,比賽輸了又會沒有信心。
誤區四:運動量不夠,零食過多
飯量跟運動量和零食量有直接的關係,寶寶胃容量小,零食吃多了自然就不愛吃飯,這是比較正常的現象。
誤區五:寶寶不愛吃的菜就不做
如果孩子不愛吃番茄,媽媽就避開做番茄,長期以往,寶寶會越來越厭惡吃番茄。
學會避開誤區,讓寶寶愛上吃飯
只有瞭解到孩子不愛吃飯的真正原因,我們才能從根源上解決孩子不愛吃飯的問題。
2.愉快的氛圍可以幫助寶寶進餐,只要孩子身高、體重是正常的,吃多少可以讓孩子自己決定。
3.家長放手讓孩子自己吃飯,寶寶可以抓握就可以培養自主進食的習慣。浪費飯菜也沒關係,熟練之後會越來越好。
4.少吃零食、少吃甜食,適當增加孩子的運動量,跑、跳、走、爬樓梯等,消耗能量的同時促進腸胃消化。
5.提供各種各樣的食物,讓孩子的每一餐營養豐富。寶寶有一個接受的過程,不愛吃的菜要經常做,換一些做法,讓寶寶習慣並接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