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越晚説話越聰明的説法來源於“貴人語遲”,又比如愛因斯坦四五歲的時候才開口説話,其實貴人語遲的真正含義大家都理解錯了,那麼孩子説話越晚越聰明嗎?寶寶貴人語遲是真的嗎?下面帶來介紹。
孩子説話越晚越聰明嗎?
“貴人語遲”,比如據説愛因斯坦到四五歲的時候,才説了第一句話。因此得出開口説話晚的孩子,一般很聰明的結論。
但是,這只是個別例子,沒有任何科學依據。謠言止於智者:寶寶説話的早晚與他聰明與否並沒有啥關係。
愛因斯坦説:“一個人的智力發展和他形成概念的方法,在很大程度上取決於語言。”平時生活中,我們常能聽到一種“孩子越晚説話越聰明”的説法。
但這樣的説法是不合常理的,一旦發現寶寶出現語言發展障礙,家長要引起重視~
現如今“貴人語遲”中“遲”的“慢半拍”意義被擱置一邊,而被人們望文生義的理解為“晚”,當孩子説話比較晚的時候,人們非但不以為然,還以“貴人語遲”來自我安慰。這種説法是毫無科學依據的。“貴人語遲”只是家長自我解嘲的美好願望,是一廂情願的責任推卸。
寶寶語遲未必是“貴人”,需要警惕兒童語言發育障礙寶寶説話晚有可能是兒童語言發育障礙,兒童語言發育障礙又稱交流障礙,在學齡前兒童中是最為常見的發育問題之一。
數據顯示約有7%-10%的兒童的語言發育水平低於正常兒童,約有3%-6%的兒童存在語言感受或表達障礙,並會影響到日後的社交、閲讀、語言理解及正確表達的能力等。雖然孩子説話早晚存在個體差異,我們沒必要刻意去強求寶寶什麼時候一定要説話,能説多少字,但還是要有個基本參考值。
孩子説話晚的原因
1,本身的語言發育狀況相對緩慢;
2,遺傳因素:家裏有人説話晚的,即使孩子説話晚也不代表孩子的語言發育的不正常;
3,父母少言寡語,寶寶缺乏學習與模仿的對象與語言環境;
4,父母沒有足夠的耐心,一旦孩子説的不好,父母就急於求成的糾正發育,這樣反而適得其反。
寶寶開口晚,真是因為貴人語遲嗎?
有人説出自《論語》,但其實在論語中並沒有找到文字組合相近的短語或句子,只能説意思和“君子欲訥於言而敏於行”相近,本義應是“貴人”説話不那麼急,在發言之前要謹慎、要思考,也就是説不能説話不過腦子,這才是“貴人語遲”的本義。
找了很長時間這個詞的出處,我找到最早的出處是在南宋的一本蒙學教材中出現了這樣兩句:“水深流去慢,貴人語話遲”,從這兩句中也可以看出,前面是因,後面是果,水流去慢的因是深,人説話慢的因是貴,用意是反過來勸人説話別着急,不要不過腦子。
而之所以被人們理解成孩子開口説話晚,應該也與這本蒙學讀物的普及性高有關,蒙學教材嘛,是教孩子的教材,很多孩子的父母文化水平也許沒那麼高,望文生義,從而有了毫無理由的解釋,可以想象,當有人質疑的時候,他們也許會説“書裏都這麼説”,甚至可能把書找出來給對方看,雙方如果都識幾個字,更會信以為真,卻不知其本義。
以上就是孩子説話越晚越聰明嗎,寶寶貴人語遲是真的嗎,請大家繼續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