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小時候越是表現出這三種“乖”,長大越沒有出息!

文|文兒
保留孩子適度的調皮搗蛋就是保持孩子的創造力和魄力,聽到不少的家長誇其他小孩子都是“你看看人家誰誰一點都不淘氣,老師家長讓幹什麼就幹什麼,你怎麼這麼不聽話?”
一個十分聽話的孩子真的好嗎?對父母以及老師言聽計從的孩子長大之後多數會更加懦弱,孤僻,這點值得我們深思。
孩子小時候越是表現出這三種“乖”,長大越沒有出息!
1. 強迫孩子為了成為好孩子而做好孩子的“乖”
孩子年幼時佔有慾都比較強,學會和別人分享並不是一件判斷孩子是否優秀的硬性標準,而現在很多家長接觸各種的教育理念過於妖魔化“分享”這個詞。
比如家長的朋友們帶着孩子來家裏做客,一些父母就擅作主張的把孩子心愛的玩具送給別人,孩子當然會表達出不滿,而這時父母會直接説孩子不懂事,不會分享的孩子不是好孩子......
久而久之孩子會壓抑自己真實的情感,強迫自己做父母眼中的好孩子而失去自己的特色。
孩子小時候越是表現出這三種“乖”,長大越沒有出息!
2. 父母説什麼就是什麼的“乖”
一些孩子對父母的話過分的言聽計從,沒有絲毫自己的主見,當然這種情況多見於父母要求過於嚴苛的家庭。
一些父母活躍在孩子生活活動的所有範圍內,控制着孩子的生活、學習、玩耍娛樂,孩子沒有獨自思考的空間,並且稍表現出對父母的質疑就會受到父母的責備,這種家庭氛圍長大的孩子,雖然幼年確實省力,但成年後往往沒有主心骨,性格懦弱。
孩子小時候越是表現出這三種“乖”,長大越沒有出息!
3. 不會表達自己情緒的“乖”
孩子年幼哭鬧單純就是表達情感的途徑,很多家長就會説“你再哭就不要你了”或者是“你再哭壞人就把你賣到山裏”等等,家長覺得不以為意只是想讓孩子安靜。
但是長此以往,孩子幼小的心靈會嚴重缺乏安全感,並且不敢正確表達自己的情緒,壓抑自己的真實情緒,長大之後會影響孩子和其他人的交流,以及性格偏壓抑。

版權聲明:本文源自 網絡, 於,由 楠木軒 整理發佈,共 681 字。

轉載請註明: 孩子小時候越是表現出這三種“乖”,長大越沒有出息! - 楠木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