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在生活壓力大,飲食不規律,生活習慣不優良等等狀況都會導致人體濕氣的產生。現在正處於季節交替之際,環境和空氣是最為潮濕的時候,很容易導致濕氣侵入體內。
如果你發現早上起來人特別睏乏無力,刷牙的時候嗓子噁心,口乾口苦,一照鏡子發現自己容顏憔悴,皮膚暗淡無光......多半濕氣已侵入你的身體。
中醫裏稱濕氣為“萬惡之邪”,濕氣侵入人體,可能讓多個部位受傷害。
濕氣無孔不入,提醒:身體這7個部位最怕濕1、頭部
《內經》裏講“因於濕,首如裹“。當濕邪最初侵襲身體時,可呈現頭昏沉重地,像裹着一塊布;身體困重,四肢沉重,渾身不舒適,似乎身上附着重物。
2、消化道
濕邪困擾脾臟,危害其正常運化效果,會表現出胸悶腹脹、食慾欠佳、飯量降到;長期便溏,大便黏重,不成形,易粘馬桶上,不易衝淨。而因脾虛運化不利而致使“內濕”時,還常有口淡、口黏乏味、口渴卻不想飲水、倦怠乏力、氣虛等濕困的表現。
3、胸腹部
濕氣滯留胸腹部,會出現胸悶、胃脹、肚子大,腹型肥胖。
4、泌尿系統
體內濕氣重,當喝水少的時候,小便就會排出不暢,小便赤黃,而且容易導致泌尿系統感染。
5、關節
濕氣侵入關節,會引起關節痠痛、沉重、活動不利。
6、皮膚
濕氣重會經常有痘痘、濕疹的產生。這是因為濕氣過重會刺激皮膚大力散熱,加重皮膚的負擔,免疫力也會隨之降低。所以像痘痘、皮炎、濕疹、癬等皮膚病不請自來。
7、下肢
濕氣侵犯下肢,可出現下肢水腫、小腿肚痠痛、腳氣等症狀。此外,還有的人會發現最近的體重增加了不少的話,那證明您出現虛胖的現象,也是體內濕氣重造成的。
招惹濕氣的5大罪行,儘量避免1、吃多過冷食物
生冷食物、冰激凌或涼性蔬果,會讓腸胃消化吸收功能停滯,給外邪創造入侵機會。比如夏天吃多冰棍傷了脾臟,影響體內水分的排出,多餘的水分停滯在體內就形成了濕氣。
2、睡眠不足
睡不夠就是脾虛的症狀,睡眠不足的人通常活力不足,機體沒有得到很好的休息,身體自然低迷。
3、飲食口味過重
油膩、過鹹、太甜等肥甘厚味食物不易消化,容易造成腸胃悶脹、發炎。甜食油炸品會讓身體產生過氧化物,加重炎症反應。加之胃腸動力不足,就會阻塞經絡成為能量垃圾。
4、久坐不動
長期久坐不動,沒有體力消耗,身體代謝自然變慢,身體的運化能力就隨之降低,活力不足導致陽虛。
5、思慮過重
脾主運濕,思慮過重會損傷脾胃運化,脾一虛,無以運濕則濕氣重。
中醫推薦祛濕食療方有句古話叫:“千寒易除,一濕難去。濕性黏濁,如油入面。”
中醫認為,脾主運化,脾虛運化不利,水濕就會停滯體內,所以要想祛濕,一定要在祛濕的基礎上健脾,才能從根本上去除濕氣,否則都如同隔靴搔癢,隔山打牛。
《本草綱目》記載千古名方:
1、赤小豆、薏苡仁:脾虛天敵,祛濕雙雄;
2、芡實:水中人蔘,健脾祛濕,脾胃守護者;
3、茯苓:一克茯苓金不換,消水腫的利器,改善濕胖。
4、梔子:瀉火除煩、清熱利濕,健脾;
5、橘皮:濕氣的死敵,健脾的王者;
準備:赤小豆、薏仁、芡實、茯苓、梔子、橘皮、紅豆、大麥、蕎麥等9種健脾祛濕的食材,配製成茶包,比單吃1種食物的排濕效果要強得多。
濕氣走了,那些因為濕氣軟軟的肌肉恢復正常體態,人自然會看起來更苗條,並且對濕氣引起的口臭、痘痘、濕疹都有緩解作用。
新店促銷活動:買2發3,買3發5,每天喝一杯,無濕一身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