楠木軒

禍從口入當心異物卡喉 醫生提醒:要養成良好的飲食習慣

由 廉擁軍 發佈於 健康

春節假期,蘇北人民醫院內鏡診治中心接診了數十例消化道異物,有食道魚刺疑似穿孔、誤食棗核等。醫生提醒,要養成良好的飲食習慣,細嚼慢嚥、吃飯的時候不要大聲説笑。

魚刺卡喉致説話困難

春節期間,揚州市民陳女士參加家庭飯局,不慎被魚刺卡住了喉嚨。直到3天后,因無法喝水、説話困難才到醫院就診。醫生檢查發現,陳女士的咽部和食管入口處已經形成了膿腫,好在拔出魚刺後膿液流出,患者也能説話了。

另一位患者也卡了魚刺,自己嘗試吃饅頭、喝醋等方法,可毫無作用。醫生髮現食管入口處已經形成了血腫,並且食糜包裹住了異物,取出食糜後才暴露出魚刺,最終順利取出。

“截至6日上午,我們接診的僅異物卡喉就有近20例,消化道異物多達數十例。”蘇北醫院內鏡中心主任劉軍介紹,消化道異物是指各種原因造成的非自身所固有的物質瀦留於消化道內。小而光滑的異物對機體影響不大,可自行排出,但是較大和鋭利的異物會對消化道黏膜造成一定損傷,甚至消化道穿孔。上消化道異物以魚刺、禽類骨頭、義齒、食物團塊等為主。兒童異物卡喉以硬幣、電池、玩具等居多。

其中,口咽部、食管內異物患者症狀較明顯,常表現為異物阻塞、疼痛、吞嚥困難等,胃內和十二指腸內異物患者多無明顯症狀。幼兒誤食異物常表現為拒食、流涎等。消化道異物常導致黏膜撕裂,出血,上消化道穿孔,甚至主動脈瘻造成致命性大出血,威脅患者的生命安全。

生活中應注意這些事項

醫生提醒,平時在生活中,一定要懂得如何應對緊急發生的食管異物情況。

那麼,如何規避消化道異物的發生呢?

首先要養成良好的飲食習慣,進食有骨頭食物、魚類或棗類時,應先剔除骨頭、魚刺、棗核,以保安全。

萬一吞服異物,應立即停止進食,儘早就醫,因為異物滯留時間越長,風險越大,手術難度越高,併發症也越多。千萬不要盲目吞米飯、饅頭等,這樣可能會將魚刺等弄得更深引起生命危險;避免吞食高濃度的醋、酸等,這些溶液不但無法軟化異物,反而會灼傷消化道,加重感染。

做好兒童的看護,危險物品應放置在兒童無法接觸到的位置。老人應緩慢進食,牙齒脱落較多或使用義齒的老年人,尤應注意。損壞的義齒要及時修復,以防進食時鬆動、脱落、誤吞。

食管狹窄的患者應少食多餐,避免進食大塊肉類食物,以免造成上消化道梗阻。

確定異物的輔助檢查首選CT,避免口服對比造影劑,如鋇劑,因其可能掩蓋異物的形狀、尖鋭度,且影響後續內鏡下視野。

通訊員 蘇宣 記者 王詩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