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對孩子哭鬧,大吼大叫成了很多父母最得心應手的管教方式。
可殊不知,我們大吼大叫的樣子,在孩子眼中有多麼可怕,就像《超級演説家》中賴佩霞説的:“你滿嘴都是愛,卻面目猙獰”。
所以愛孩子,父母就需要和風細雨地低聲跟孩子説話。那麼,怎樣成為會低聲説話的好父母呢?
一、觀念正確,低聲説話不是軟弱無能和孩子相處的過程中,親子之間難免會出現矛盾和着急的時候,這時父母會本能的應對,不自覺的提高聲調,衝着孩子吼叫起來。也許説者無心,但是聽者有意。
著名心理學家默娜·舒爾認為,如果父母的管教方式是經常性地大聲吼叫,孩子就很容易在心理和言辭上表現出攻擊性。
這一點確實和很多過來人的育兒觀點大同小異,他們認為:“種瓜得瓜,種豆得豆。你怎麼對待孩子,孩子就怎麼對待你,也學着你的樣子去對待別人”。
所以,父母要學會低聲跟孩子説話。
一方面,跟孩子低聲説話會讓孩子充分感受到尊重和愛,讓孩子相信自己是被父母無條件接納的。
另一方面,低聲説話可以為孩子樹立為人處世的榜樣,教會孩子如何用平和的方式處理衝突,維護人際關係。
學會低聲説話,能與他人和平相處的孩子,也將是社會上吃的開,走的遠的幸運兒。
二、立即行動,做好孩子的第一任老師行動最好的時間是十年前,要不就是當下。既然已經意識到低聲説話是愛孩子的基礎,唯有立即行動,方能讓孩子第一時間沐浴在愛的春風裏。
諾貝爾文學獎獲得者莫言在他成名後,很多場合都提到,母親是自己最好的老師。他和母親共同生活的幾十年裏,不管他犯多大的錯,母親從來沒有大聲責怪過他,但是母親默默的愛深深的滋潤了他的心田。
曾有一件讓他最後悔的事情至今記憶猶新。由於當時家裏特別困難,母親就帶着莫言去市場上賣自家種的菜,也許是因為金錢的匱乏,莫言就有意無意地多收了一個大爺1毛錢。母親得知此事後沒有大聲責罵,只是走過來摸着他的頭,輕輕地説:“你做的這事讓我太丟人了”。
雖然母親只有輕聲細語的一句話,但是莫言卻意識到了自己的錯誤,學會了誠信和自尊,也讓他感受到了母親的愛。
俗話説:有理不在聲高。當孩子和父母有分歧時,作為孩子的第一任老師,跟孩子低聲説話不僅不會降低了父母的姿態,反而會啓發孩子自己的認知覺醒,讓孩子感受純淨的關懷。
所以,從現在就馬上開始跟孩子低聲説話吧!
三、知行合一,成為低聲説話的好父母愛孩子永遠都是父母的頭等大事。為了讓孩子感受到父母的愛,父母需要刻意練習,掌握科學的説話方法。
就像低聲説話一樣,雖然説話是本能,父母也意識到了低聲説話的重要性,但是孩子是千變萬化的。
如何讓低聲説話內化為一種習慣,成為低聲説話的好父母?那就是定期覆盤,刻意練習,知行合一。
在《叛逆不是孩子的錯》一書中,對於運用低聲細語和孩子説話,作者給了父母幾個方法,可以平時多加練習:
- 平靜地走向你的孩子,首先引起他的注意。
- 直接盯着孩子的眼睛,在你説話前停頓一會兒,如果有需要,就蹲下來。
- 如果你認為不會讓孩子恐懼的話,可以輕輕地把手放在孩子的肩膀上。
- 簡單清楚地輕聲説出你的要求,語氣要温和而堅定,然後離開。
這樣看來,成為低聲説話的好父母其實是可以通過科學方法來訓練的。
父母需要做的就是高度重視,刻意練習,反思訂正,繼續週而復始地保持低聲説話的好習慣。
用不了多長時間,相信父母會感受到低聲説話給自己帶來的改變,看似之前只能用暴力解決的問題,現在就可以四兩撥千斤般地輕鬆化解了。孩子和父母不再是對立面,而是親密無間的好朋友。
説話就像一把“雙刃劍”。有的父母用它好的一面,將孩子雕刻成最好的樣子;而有的父母卻善用它不好的一面,就變成了傷害孩子的利器。低聲説話就是語言中充滿關愛和温暖的一面。
如果你真心愛孩子,那就不管何時何地,遇到什麼情況,請俯下身,低聲和和孩子好好説話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