楠木軒

太極拳不能丟掉的幾大原則,你知道幾個?

由 緱風彩 發佈於 健康

太極拳本為武術,由於其養生健身效果明顯,故它在當代中國非常普及。今天,為追求其傳統武功魅力而練該拳的羣體,佔比仍然不小。但是,要想通過太極拳練出禦敵制勝的本領,則有幾大練拳原則不能不知。


太極拳從創編伊始承傳了不知多少年、多少代,從威名赫赫的陳式太極拳出現,到之後發展出的楊、吳、武、孫諸派,都是在江湖上、武林中站住了腳的。儘管由於早期的宗師們文化、修養、稟賦等的不同它們形成了各自的風格和特點,但是太極拳的共性則是始終保持並被嚴格遵守着的。

如果一個太極拳習練者僅僅抓住某家太極拳的個性來練拳,則失敗者居多;如果是抓住太極拳的共性來練,則多少都會有幾成功力,不至於像某些老師所説的:“此人的拳,不成要麼就一無所成,要成就一定是大成。”

那麼,太極拳的共性是什麼,有哪幾大原則是我們不能丟的呢?

筆者以自己狹隘的認識和體會,認為練太極拳以下幾個方面必須重視、必須體現出來,否則就真是練個幾十年也將一無所成。哪幾大原則?


一、整體運動

太極拳必講整勁。有了整勁,方能以慢制快、以小打大、以弱御壯、以柔克剛。什麼是太極拳的整勁呢?説具象了就是,太極拳的一招一式、舉手投足,都必須來自與腰胯和足跟的通聯。手足漂浮、全身散亂,是常見的練拳病象。還有的,看似全身沉穩,但過分強調走梢節——走手,軀幹被放在主從關係中“從”的位置不説,甚至“從”意都丟掉了,這肯定也是不符合整勁原則的。

人體梢節的運動,如手足,必須有根,根來自鬆開後的腰胯和重心入地的支撐腳。手動非僅僅手動,手必須與腳跟接通(通聯),必須以後腰胯帶動;腳腿之動,亦必生根於後腰胯和另一隻腳,全身重心松沉至支撐腿的腳跟之下。

如是形成全身之整勁。有整勁,方能言太極拳的功力。

先宗師在拳論上有一句話,叫:“一動無有不動。”所指則不光是行拳的整勁和整體運動了,還包括了神意內氣等更多的東西,這樣練拳當然就氣象萬千了。

二、陰陽相濟

太極拳是受中國傳統文化之道家思想影響所創,因而太極拳的“陰陽”概念不可不明。所謂太極拳之陰陽,簡單點説,可以理解為人體的虛實。“虛實”(陰陽)也可以説是太極拳的核心原則,太極宗師張三丰説:“一處有一處虛實,處處總此一虛實。”把虛實(陰陽)的重要性強調到了無以復加的地步。

虛實最基本的作用是:以實為根,以虛為應。實者,使自身立於不敗之地,為摧毀敵手之本錢。虛者,潛藏自身要害,令對方如捕風捉影,自身則電光石火、靈以應變。太極拳人,練拳也好,面敵也好,動即分虛實。這個虛實,包含全身的前後、左右及上下。試想,當你全身六個方向都含有從心所欲轉換的虛實後,你和敵人的衝頂抗必然大大減少,漂亮地制敵方成為可能。拳論把協調把握虛實的較高層次,叫“陰陽相濟”。能夠協調把握好虛實關係,全身會覺得處處順遂,覺得得勁。拳論把這種體驗感覺叫:“陰陽相濟,方為懂勁。”

王宗嶽《太極拳論》有曰:“立如平準,活似車輪。偏沉則隨,雙重則滯。”這個講的是虛實互生和陰陽相濟的效果,通常我們狹隘地把它理解為人體左右的重心分配。


練拳動分虛實、講偏沉,切莫犯雙重,這點上吳式太極拳似乎做得更好。吳式太極拳對重心最講究,據説許多拳式幾乎都要求做到10比0,即一腿(一邊)重心為10,一腿(一邊)重心為0。虛實受控,陰陽在我。這樣吳式推手也很巧妙,只見大師們微微一個慢速的小勁,就潰掉了別人的重心和支撐。

三、鬆柔和順

太極拳,早期也稱“綿拳”,可見它有柔綿的特點。即使是講究剛柔相濟,崇尚發勁的陳式太極拳,觀其大師練拳,柔婉處也是猶如繡女繡花,全身恍若無骨。陳式太極拳習練的初級階段,講究求軟催僵,僅此一點,就足以説明太極拳都是尊崇鬆柔和順原則的。

我們見過有些人練太極拳,為了拉開全身大關節、拉長韌帶和軟組織部分,長期用拙力、出僵勁,而且破壞了全身八面支撐的平衡,這肯定是不可取的。如果數十年如一日這樣“練”,卻夢想有朝一日“出功夫”、“出大功夫”,這絕對是南轅北轍的笑話。打太極拳,如果違背了以上兩個的原則來行功走架,這哪裏還是在修煉太極拳呢?不如直接去練瑜伽或雜技基本功算了。

楊式太極拳,在鬆柔和順上為我們樹起了榜樣。李雅軒大師指出,太極拳必須在“大松大柔”、“大松大軟”上下功夫,求進步。有人可能擔心,鬆軟地練怎麼能拉長骨縫、韌帶、軟組織呢?我們觀楊式太極拳真傳弟子練拳:松沉後,沒有阻滯,開的幅度走得很大,效果必然比用拙力拉的更好,而且更容易獲得上乘的聽勁。“大松大軟”,走的是“極柔軟,然後極堅剛”的路子。原則不丟、正確的大松大軟,可以獲得超人的聽勁和內勁。

當然,任何真理往前去多了都會變為謬誤,追求大松大柔的,要注意克服純陰無陽之弊。“陰不離陽,陽不離陰”,“五陰五陽,方為妙手”,這可是上了書的。

四、虛領頂勁,氣沉丹田

“虛領頂勁”本為王宗嶽《太極拳論》上的原話,後世一些練拳的老師,因為太極拳形如捕鼠之靈貓,於是將之修改為“虛靈頂勁”,這是忽略了王宗嶽“領”字的含義。

“虛領”,是強調頭部的狀態。頭為全身主宰,精神不可過懈,頭部應在精神的作用下,稍稍上領,神意不丟,用拳論上的話叫“精神能提得起”、“神灌頂”、“頂頭懸”。以上講究是為了避免“遲重之虞”,得“圓活之趣”。

太極拳用的是內勁,是不尚拙力的拳。四肢百骸須得圓轉靈通,如何做到這一點?拳論告訴我們要“以心行氣,以氣運身”。意氣為君,骨肉為臣,骨肉從屬於意氣的支配;如此,方為名副其實的內家拳。

關於“氣沉丹田”。這個“氣”,亦可簡單理解為呼吸之氣。它的吐納必然影響人體的重心。君不見,魚類的沉浮,就是通過魚鰾對空氣的納入和排除來實現的。丹田,指人體臍下三分處。“氣沉丹田”,主要強調我們應該將呼吸之氣往腹部引,以起降低重心的作用。當然呼吸之氣不一定有通道立竿見影地被引至腹下,但是通過對氣息的調整,通過意念的作用,人體內臟整體下移是可能的,這對我們降低重心就是實在的了。

重心可以調低到哪裏?修煉太極拳有素的大家,可以將重心調到自己的腳跟及深入地下。那確實是一種真切而美妙的感受,不是故弄玄虛的騙人。

我們普通人怎麼解決虛領頂勁以及氣沉丹田而重心入地的問題呢?這得循序漸進、厚積待發。這裏提出這樣一個標準:腦靜心空,精神虛虛領起,骨肉鬆而下沉。這樣練拳,無單調乏味、勞力費心之感,練完後,精神愉悦,遍體輕鬆。這就是正確地處理了意氣和骨肉的關係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