楠木軒

女孩青春期暴瘦40斤!看到她手指,醫生一下明白了

由 睢風娥 發佈於 健康

蝴蝶背、鎖骨窩、直角肩、筷子腿 …

以瘦為美,是很多女性對體形的追求

但一味追求"瘦成一道閃電"

有時可能會要命 ...

青春期女生幾個月暴瘦 40 斤

吃什麼吐什麼

杭州姑娘小北,身高 1 米 53,進入青春期後,她開始關注起了自己的外貌。

半年前,小北得了一種奇怪的毛病,吃什麼就吐什麼。幾個月內,體重就從 100 斤降到 60 斤,出現了嚴重的營養不良。

媽媽帶着小北跑遍杭州各家醫院的消化科,做了各種胃腸鏡檢查,都沒發現異常。醫生排除了器質性疾病,建議女孩去臨牀心理科看看。

初次在診室裏見到小北,市一醫院臨牀心理科張海生副主任也有些詫異,只見小北媽媽手裏拿着一碗粥,正餵給小北喝,順手掏出一隻垃圾袋,急着打開:"她要吐的,我得備好。"

手指上的牙印讓醫生皺起眉頭

為了減肥,她長期催吐成了厭食症

"不能吐,趕緊躺着不要動。"仔細觀察後,張海生隨即上前阻止。眼前,孩子的一些特徵讓他尤為熟悉,"女孩的手指上有牙印,這是典型的‘摳吐手’,是長期催吐導致的。到後期演變成神經性厭食症,不需要用手摳,食物就會吐出來。"

平時,張海生經常接診這樣的姑娘,除了手上的牙印,她們都熟悉"卡路里計算",能準確説出各種食物的熱量值,性格相對固執。

"我問小北最近是不是在減肥,她才慢慢對我説了實話,為了變瘦,她長期催吐,導致現在看到任何食物都沒了食慾。"小北正處於生長髮育階段,為了幫助她儘快恢復到正常體重,張海生為她制定了藥物控制、飲食計劃、增加食慾的方法。

進食障礙致死率達 5% 到 20%

醫生:減的不是肥,是命啊

近年來,市一醫院臨牀心理科接診的神經性厭食症患者越來越多,其中絕大多數是女性,多見於青春期。

"神經性厭食症屬於進食障礙的一種,進食障礙主要分為神經性厭食症和神經性貪食症,兩者共同的表現是恐懼發胖。但厭食症存在體重過低,貪食症體重大多正常,甚至偏高。進食障礙在精神科裏屬於小病種,但卻是精神障礙中致死率最高的一種,死亡率達 5% 到 20%。

"這減的不是肥,是命啊。"張海生常常感慨。

在市一醫院營養科科長楊任華的記憶中,還有位姑娘小何,也是因為減肥患了神經性厭食症。

她經常上網蒐羅各種減肥食譜和健身教程,減肥計劃相當嚴苛,平時瘋狂節食,每天只吃兩餐,早餐不吃主食,晚餐盛米飯會稱重,使用熱量計算軟件,只設定最低的熱量攝入目標,體重一下子就從 100 斤跌到了 80 斤。

嚐到了甜頭,小何越發在意體重,每天還瘋狂運動一個半小時,一邊吃減肥藥加強效果,一邊買通便藥導瀉。體重跌到 60 斤時,她出現了脱髮、閉經、抑鬱的症狀,連上樓梯都成了一件難以完成的事。

"據統計,近 50% 的女性曾經有意無意地採取拒食、導吐、腹瀉等方法減輕體重,很容易患上神經性厭食症。"楊任華提到,一些女孩看似形銷骨立,很可能正遭受着進食障礙的巨大痛苦,在節食與暴食之間徘徊。

"進食紊亂的患者,發展到後來,身體各類器官都會接近崩潰邊緣。而不知情的家人帶着她們在醫院消化科、營養科門診等四處奔走,很難查出病因。"

為什麼會得進食障礙?

家有愛美的青春期女孩要當心

張海生説,這種疾病存在一定的家族遺傳傾向,一些患者的部分腦區結構或功能存在改變。"患者有常見的典型人格特質,比如自我評價低、高神經質水平、完美主義傾向、難以處理與父母的關係、依賴性強等。"

他解釋,青春期的女孩迫切希望得到同伴認可,就容易將目標鎖定在減肥上,身邊同伴對體重體型的認識和採取的進食行為,都對她們產生極大的影響力。

患病前哪些症狀要警惕?

張海生舉例,比如對體重與體形存在歪曲的認知,對身體不滿意;對於體重增加的情緒反應強烈;認為體重與體形影響到自我評價以及別人對自己的看法;對進食過分關注,進食過量後伴有內疚感,這影響到日常生活;短時間內攝入大量食物 , 吃撐仍難以控制 , 進食後又會後悔;暴食後存在使用瀉藥、催吐、過度運動等補償行為等。

"進食障礙患者不只要定期一對一堅持治療,還要通過日常調節來預防復發,重塑正確的價值觀。"

張海生説,要摒棄"瘦就等於一切"等不合理的觀念,學會愛自己、接受自己,養成定時進餐、適度鍛鍊的習慣,培養健康心態。

"心理學研究表明,自尊水平低,可能導致孩子出現厭食症或暴食症。假如家有進食障礙的孩子,家長需要表達愛,努力改善家庭氣氛,要包容和接納孩子。"

來源:杭州日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