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露丨養好3處,吃好3樣,秋寒秋燥都不怕!不知道就虧大了
如果説立秋以後,天氣仍有暑熱,那麼到白露時節,你會真正感受到秋涼的氣息。尤其清晨和夜間温度較低,空氣中的水汽遇冷會凝結為細小的水滴,化為明顯的露珠。
於是有了“露從今夜白,天自此日涼”一説。
古人在《孝緯經》中稱:“處暑後十五日為白露,陰氣漸重,露凝而白也。”白露過後,自然界陽氣漸收,陰氣漸長,秋意轉濃,露重濕衣,“氣始寒也”。
白露是炎夏向涼秋轉變的象徵,同時也是晝夜温差最大的一個節氣,晝夜温差可達10℃至15℃,氣温下降速度很快。
由此帶來的陰寒之氣,也極易侵入人體,使人致病!
《禮記》雲:“涼風至,白露降,寒蟬鳴。”此時節,秋風驟起,草木凋零,天陽之氣正在被陰寒所取代。
但是由於白天的氣温尚且較高,很多人還沒從夏天的生活方式中走出來,照舊打赤膊、吹空調、喝冷飲……這樣陰氣就會在不知不覺中侵入人體,引起非常多的健康問題!
在這裏提醒各位要遵循“順時而養”的原則,尤其要養好身體這三個地方!
養脾
古語説“白露身不露,着涼易瀉肚”,此時節人容易出現胃痛、腹瀉、消化差的症狀,抵抗力也有所下降。
脾胃為後天之本,白露養生不能忽視健脾養胃,主要艾灸的穴位有中脘、神闕、三陰交、足三里。這些穴位對脾胃能起到很好的温養作用,常灸能讓脾胃變得強壯起來,後續如果進行“秋補”、“貼秋膘”,身體也能夠更加適應。
另外,還要注意早晚添衣,睡卧蓋好被子,不可貪涼,也不可再吃寒涼之物。
養肺
白露以後秋風漸強,燥為主氣,秋在髒為肺,而肺主皮毛、開竅於鼻。風燥之邪易由肌膚、口鼻而入,然而肺為嬌髒,喜潤惡燥,所以此時節還容易出現皮膚乾燥脱屑、口乾咽燥,甚至誘發過敏性鼻炎、慢性咳嗽、哮喘等。
預防秋燥,要注意滋陰潤肺,除了適當多補充一些温水,以及多食濡潤之品,如蓮子百合粥、銀耳羹等,同時還要多刺激列缺、肺俞、照海等穴位,可疏通肺經、潤燥養陰。
養腎
天氣轉涼,有些人會出現手腳冰涼、怕冷、腰膝酸冷等症狀。要改善這個問題,關鍵在於養腎。
晚上堅持用温水泡腳20分鐘,水要超過腳踝,最好連小腿都能泡到,泡到身體微微發熱。泡腳的同時用雙手揉搓耳朵、後腰,把耳朵和腰部搓熱,中醫認為腎開竅於耳,而腰為腎之府,搓熱這兩個部分能有效補養腎氣。
02、白露時節,吃什麼?現在每逢一個節氣,大家比較關心的問題,還有:“這個節氣,應該吃什麼?”
其實,吃應季的最好,食物只有在當令時節,即生長成熟符合節氣,才能得天地之精氣,氣味濃厚,營養價值更高。
吃龍眼
在一些地區,有“白露必吃龍眼”的説法,人們認為在白露這一天吃龍眼有大補身體的奇效,正所謂“白露吃龍眼,一顆頂只雞”。
白露龍眼正當季,正是營養最豐富、味道最甜美的時候。在中醫看來,龍眼本身就有益氣補脾、養血安神等多種功效,尤其適合氣血不足者,適當食用可以改善貧血、失眠等問題。但也要控制好食用量,每日吃6-8顆就差不多了。
吃紅薯
《本草綱目》中説:“甘薯補虛,健脾開胃,強腎陰。”白露前後,正是紅薯開始大量登場的時候。人們習慣在白露節氣時吃一些紅薯,因為他們相信在白露節氣時吃紅薯可以使一年都不反酸,能使脾胃更健康。
秋燥容易加重便秘,吃紅薯還可以預防及改善便秘。取紅薯100克(去皮切片),粳米100克,同煮為粥食用,有健脾胃、補虛乏、益氣力、通大便的作用。
吃蓮藕
白露時節,也是鮮藕應市之時。俗話説“荷蓮一身寶,秋藕最補人。”蓮藕生、熟皆可食,藥食皆宜。但要注意鮮藕生性偏涼,生吃涼拌不易消化,不適合脾虛胃寒者、易腹瀉者。
蓮藕的烹調方法有很多,比如蒸、炒、炸、煎、煮、做湯等,但秋季的飲食原則是“少辛多酸”,以減少肺氣過盛對肝的損害。
那麼我們在烹飪蓮藕的時候就可以把它做成糖醋藕片,既健脾開胃又益血生津,對肝也有保護作用。
做法:
取蓮藕2個,洗淨去皮切片,煮一鍋沸水,添兩勺白醋,把蓮藕放進去煮1分鐘(這樣可使蓮藕潔白,不發黑)。
第二步,準備一碗涼水,加入一勺鹽,將蓮藕撈出後放入鹽水內,浸泡五分鐘,這樣做會使蓮藕的口感更好。最後,開火,把藕片放入炒鍋內快速翻炒,依次加入2勺白醋、3勺半白糖、1勺老抽、1勺鹽,調味後繼續翻炒至熟透。
臨出鍋,加入水澱粉大火收汁,撒上葱花,即可大功告成。這道糖醋藕片老少皆宜,今晚就可以做起來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