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西方對於孩子的教育模式存在差異化,中國古代主張“棍棒出孝子”,而西方則倡導“鼓勵教育”,並將其稱為是“比馬龍效應”。此時一個問題自然而然地出現了,兩種教育方式究竟誰能更勝一籌?如果您想知道,就讓小編來為您揭秘:
(本文所有圖片,全部來自網絡,感謝原作者,如侵犯您的權利,請聯繫本號作者刪除。圖片與內容無關,請勿對號入座)
比馬龍效應,又名皮格馬利翁效應、羅森塔爾效應,是美國心理學家羅森塔爾和雅克布森在智力測驗中發現的。兩位心理學家通過實驗發現,教師在教育學生的過程中,能對其產生潛移默化的影響,在教師們的鼓勵下,學生都會取得教師原來所期望的進步現象。換句話説,如果我們對某一個人的期望值越高,則他們的表現就會越好。
在日常的生活經驗中,我們也能夠發現,往往鼓勵會使人精神振奮,被鼓勵者為了能夠追求更多的讚揚,便會更加努力的超過已經取得的成果,以此來獲得心理滿足感。毫無疑問,讚美、信任和期待具有一種特殊的能量,它能改變人的行為,並增強對方的自我價值認同,使其變得自信、自尊,獲得一種積極向上的動力。古代曾有比關於龍馬效應實現與否的案例,我們一起來看看:
一、楊時
楊時是北宋時期著名的哲學家,文學家,他曾先後任無為軍判官、交陽縣丞、荊州府學教授。楊時之所以會取得如此大的成就,其實與其兒時的經歷有關。
楊時童年時就有過目不忘的本領,是一位讀書的好材料,為此,他的父親也一直捨得大把撒錢供兒子讀書。他四歲入村學,七歲就能寫詩,八歲就能作賦,人稱神童。他十五歲時攻讀經史,熙寧九年登進士榜。公元1081年,楊時任徐州司法。後專門投於洛陽學者程顥門下,研習理學,與遊酢、伊熔、謝良佐成為程門四大弟子,成語“程門立雪” 講述的便是這兩位師徒的故事。 程顥曾誇獎楊時説:“楊時學起來最為輕鬆,一點就通。”楊時學成迴歸時,程顥還目送他遠去,並感慨萬千地説:“我的道學思想會向南發揚光大了吧!”果不其然,數年之後,楊時的確繼承了他的思想,並依靠自己的出眾才華將其發揚光大。
二、王勃
王勃幼年時十分聰慧,六歲便可以寫詩,其詩歌構思巧妙、詞情豪邁奔放,頗有名家風範。更重要的是,王勃能提筆書字,字體清俊秀麗,堪稱“筆走龍蛇”。有鑑於此,其父親好友杜易簡便時常前來指點王勃,並認為眼前的“小神童”長大必有出息。
杜易簡曾在一起飲酒時説,“我一生只有兩件值得驕傲的事,第一件事就是能學得滿腹經綸,知道禮義廉恥四字。第二件事,就是能在這般歲數收到一位“徒弟”,這位徒弟就是王勃。杜易簡對於王勃的期待有目共睹,讚揚其為“王氏三株樹”之一,表明了王勃早年就顯示出傑出的文學才能。童年時的王勃,正是收到了如此誇獎,才會為了目標更加努力,最後寫下了千古名篇《滕王閣序》。
三、李商隱的小兒子
凡是讀過《唐詩三百首》的讀者,應該都對一個名字不陌生,此人就是李商隱。李商隱是唐代大詩人,在文壇上具有頗高成就。李商隱老來得子,對於自己的兒子十分嬌慣,因此一直將其視作掌上明珠。隨着兒子年齡的增長,李商隱逐漸發現,自己的小兒子智商極高,真可謂是“一點就通”。李商隱極其高興,他甚至還親自作《驕兒詩》一首,專門用以誇讚小兒子。然而誰也沒有想到,自己的小兒子卻並沒有在被誇中成長,反倒是變得平庸無奇,最後庸庸碌碌的過完一生。看了李商隱兒子的結局,讓我們知道了一件事,那就是不管家庭,自己的資歷多麼好,也都要努力,才能獲得成功。
四、方仲永
《傷仲永》的故事,想必所有讀者都耳熟能詳,方仲永三歲時出口成章,四歲便能賦詩,五歲時能夠書寫對聯,令他的父親十分驚喜。在眾人的追捧簇擁下,神童方仲永儼然變成了一位“大明星”,甚至其父親還整日將其當作“搖錢樹”,專替鄉人書寫對聯。可不幸的事情還是發生了,方仲永至二十歲後,作詩仍與兒時無異,書法方面也沒有任何進步,最後竟然淪落為一位普通人。由此看來,鼓勵式教育似乎並沒有在他的身上發揮作用,方仲永反而是在一聲聲吹捧中迷失了自我,沒有用學習,將這種天賦浪費,最後徹底成為平常的人。
比馬龍效應究竟正確與否?我們暫時還不能給出確切的定論,但從經驗上來看,它的理論正確性存在兩極分化現象,既有正確的一面,也有錯誤的一面,至於正確與錯誤的關鍵,仍然取決於其本人的努力程度。
參考資料:
《傷仲永》人民教育出版社出版 王安石著
《王勃》學習出版社出版 孫海浪著
《北宋思想家們的一生》安徽人民出版社出版 李光北著
文瀾海潤工作室主編文秀才,本文撰寫:特約歷史撰稿人:常山趙子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