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説兩句就哭”,孩子“玻璃心”的背後,是家長這2方面沒做到位
德國幼兒研究中心調查證明:我國約有46%的兒童,有着不同程度的“玻璃心”。
將近一半的兒童會出現玻璃心,這已然成為一種普遍的現象,這樣一個彰顯大眾教育的問題,為什麼會出現?其實與父母教育方法有很大的關係!
“玻璃心”的孩子什麼樣子?
玩遊戲不順心,立刻就嚎啕大哭;
説話語氣重了,眼淚就在眼眶中打轉。
中國公安大學教授李玫瑾,在教育孩子這一領域有着獨到的見解。李玫瑾教授直言:説2句就哭的娃,不是“玻璃心”,而是家長沒做好這2方面,父母要及時糾正。
沒有培養孩子的自信心
現在的孩子又李玫瑾教授稱為“三明治孩子”;
每天都會遭受家長的“往上捧”及“向下壓”,這無疑是對孩子精神的捧殺和碾壓。
往上捧
我們在表揚孩子的時候都會説什麼?
“喲,我們家寶寶最聰明瞭,我們家寶寶是全世界最棒的娃”
跨過一個大台階對孩子進行表揚,吃完飯也表揚他,希望孩子配合完成一件事,抬腿把褲子穿上還要表揚他,會背一首古詩就表揚孩子將來肯定是讀書的料!
這樣對孩子過度且不切實際的讚美會導致孩子內心養成這樣一個習慣:這些表揚和稱讚就是我應該得到的。
長期以往孩子會聽不進去任何批評,即便是為他好的善意批評孩子也會從內心深處進行牴觸,孩子會將所有失敗的原因歸功於外界,不會從自身尋找問題。
如果孩子從小的生活就一帆風順,那麼長大後一旦遇到輕微逆境,就會很容易變的低迷消沉,在學業上更是如此,遇到不會的難題,想想直接就放棄、考試不及格,那是題出的太難、找不到工作,那是沒遇到合適的崗位等等……
向下壓
望子成龍,望女成鳳,誰都希望自家孩子成才!
如何成才?
考試成績要高,作業要120%的完成,學業不能偏科,放假要去補習,對孩子嘮叨,媽媽半輩子也沒啥追求,就是希望你能考個好的大學。
父母過度關係孩子的學習,在孩子身上寄託了過多重託及厚望。
沒有經歷過社會的孩子怎麼可能會有一顆強大的內心,卻還要承擔如此大的壓力,在兩頭遭受各種積壓。
父母給予孩子過度的讚美,導致孩子高估自身的能力,同時又讓孩子承受本不該承擔的壓力,導致自身能力達不到父母的盼望值不匹配,隨之而來的便是失望與絕望、自責與自閉。
孩子感覺不到幸福感
有一顆“玻璃心”説兩句就哭的孩子,不是天生的,而是我們家長通過時間培養出來的。
第一個原因是家長沒有培養孩子的自信心,導致孩子長期遭受捧殺和碾壓,那麼還有一個原因就是父母在生活中太過嚴厲。
若是在孩子沒有完成一件事的時候,父母表現出失望、不屑、傷心的態度,並沒有在意孩子的感受,也沒有對孩子進行及時的安撫,就會給孩子帶來一種錯覺“我做的不夠好,所以父母不愛我”,類似於這種錯誤觀念,一旦家長説話説話語氣重了,就會給孩子內心帶來強烈的不安感。
孩子感覺不到幸福感,就會更在乎身邊人的看法,對他人的評價尤為敏感,這樣的孩子內心害怕失敗、畏懼挫折、不敢嘗試有挑戰的事,只會在內心的舒適圈徘徊,對批評會過度理解。
孩子一旦變成這樣,不僅有玻璃心,還會追缺乏安全感,會長期處在自我懷疑和深度自卑的情緒中。
如何改善孩子的玻璃心?
選擇性的嘉獎
孩子本就應該完成的事情,例如洗臉、刷牙、換衣物這類的小事,父母就不要進行過多的誇讚,例如孩子學會分享,學會説謝謝就可以去誇讚孩子,在表揚的時候不要用過於蒼白的話來稱讚,而是將表揚具體化,孩子學會説謝謝,你應該表揚孩子做的對,而不是真聰明,這樣孩子才會有明確的方向。
我會在你身後支持你
學會讓孩子知道你看到了他的努力,哪怕一件事沒有做好,考試成績不如意也要讓孩子知道,父母是可以幫助他變得越來越好的,不是訓斥他而是幫助他,對於“玻璃心”的孩子,你給他足夠的心理支撐是非常重要的。
設立明確的目標
家長過度的吹捧孩子只會導致孩子對身的判斷盲目偏自高,在實際操作時做不到自然會產生挫敗感,心理會有落差,導致玻璃心的產生,父母要謹記只有一個又一個的合理小目標,才能讓孩子攀上高峯,倘若目標設立的太高,就會讓孩子自我期待值過高,挫敗感就會更強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