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紅豆薏米粥祛濕”?“山藥燉湯健脾”?這些中醫理念誤了多少人
大家好,我是中醫劉醫生
今天門診來一女性患者,三十多歲,一上來就説:“大夫,我濕氣重,給我開點祛濕的藥吧!”
我不禁笑着問道:“您有方子嗎?您都給自己做了診斷,方子您開還是我來開呢?”
“沒有方子,您開。”女士回答道。
“既然我開,怎麼我還沒看你就直截了當給自己做了診斷呢?”我説。
“那您再給我把把脈看看吧。”
診得脈象沉偄,右尺脈沉細不顯,於是我説:“你不僅僅有濕,而且還有寒。”
患者連聲應是:“我腹部特別涼,腳也總是冰涼的……”從患者的眼神裏能看出她對脈診的“神奇”充滿好奇。
千萬不要趁勢故弄玄虛,看病還得一步一步老老實實地來,於是接着問病史。
從問診中我瞭解到患者食慾欠佳,時有口中發淡,大便粘膩,欠暢,小便偏黃,經帶無明顯異常。
同時舌邊齒痕顯,苔白滿布。
擬燥濕運脾,以二陳平胃散加減。
方曰:
法半夏 陳皮 茯苓 炒蒼朮
姜厚朴 澤瀉 炒枳殼 鹽小茴香
佩蘭 車前草 通草 生甘草
這是一個典型的濕滯中焦證,當運脾以化濕。
運脾不等於補脾,非黨蔘、白朮所宜,方以二陳平胃散,燥濕則脾自健運,脾運則濕自去;
澤瀉、車前草、通草佐茯苓使濕從小便去;
佩蘭芳香以芳化之,同時宣暢氣機,上中下三焦暢達共奏祛濕之功。
這位女士很聰明,很機智的判斷出自己的問題。
然而就是一個濕,根據病位和病性的不同,祛濕的方向也不盡相同。
僅僅是祛濕就有化濕、燥濕、滲濕、利濕等之分,一字之差,奧妙無窮。
信息爆炸的年代,各式各樣的“養生”理念也瀰漫我們的日常生活。
身邊的超市可以看到整籮的紅豆薏米,街上的大小餐館也能看到頗具特色的“紅豆薏米粥”之類,因為有了“祛濕”的噱頭,很受歡迎。
然而信息來的太容易,像快餐一樣,也導致我們瞭解到的信息特別片面,中醫這麼一個龐大的體系,也被分解成了一個個很小的碎片。
以“濕”為例,臨牀中我們總能遇到患者這些的發問:
我是不是濕氣太重?
是不是脾虛?
紅豆薏米粥是不是可以祛濕?
山藥燉湯可以健脾吧?
還有紅棗呢?
這些都對!
可是,又都不對。
説對,在於這些養生碎片並沒有完全違背中醫理論;
説不對,在於完全忽略了人的個性化判斷。
試問,有幾個人吃了紅豆薏米粥真的把濕祛了的?
更有甚者:説好的山藥可以健脾,我怎麼越吃越沒胃口……
所以,遇到患者有這樣的提問,針對具體情況,我可能做一些個性化的回答:
“什麼可以吃,什麼要少吃,什麼絕對不能吃。”
但對於普通的大眾,我更傾向於這樣説:
“這些都可以吃,但也都可以不吃,但絕對不要過量。”
我們老祖宗已經留下了豐富的食譜,一個成年人長這麼大,身體也形成了一個相對穩定的個性化飲食結構,這是一個平衡的狀態。
適當的接觸一些新的食物不是不可以,但是作用真的不大。
但一旦執着於某一種碎片的中醫理念,而去強迫自己吃一些東西,可能就矯枉過正了。
我是中醫老劉,專著中醫科普
記得點贊 轉發 關注!
健康問題可評論留言,儘量解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