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在哭鬧時,家長們最喜歡説的一句話是什麼?無非就是“別哭了”。一些脾氣沒那麼好,也沒什麼耐心的父母,甚至沒安慰幾句,就變得十分不耐煩,眼看着還要動手打孩子。
實際上,聰明的父母既不會打孩子,也不會只對孩子説“別哭了”,因為他們知道,這些都沒什麼用。
小俊(化名)是我們老家的一個孩子,他父母做的是衣服貿易生意,平時基本都在廠裏待着,對於孩子基本都不怎麼管教。
小時候,小俊一哭,她媽媽忙着談生意,都只會對他説,“行了,行了,別哭了,這有什麼好哭的。”
偶然有一次,還聽到她對孩子説,“真是搞不懂,一個男孩子哭成這樣,丟死人了。”那時就覺得,這麼教育孩子是不對的。
再之後,小俊上了初中,因為父母不怎麼管教,班級裏又有較多“小混混”,於是就加入了他們當中。
長大後的小俊不會再像過去那樣哭鬧了,出現什麼問題都喜歡用拳頭解決,有好幾次把人打的鼻青臉腫,學校也不止一次把小俊媽媽叫去了。
他媽媽感嘆道,“小時候那麼愛哭的一個孩子,怎麼會變成這樣,實在是想不通。”
其實,這也未必是不可預料到結果。當你看到孩子哭,你並沒有做出什麼對策,只是一味讓孩子“別哭了”。要知道,孩子長期在這種環境中長大,為了停止父母眼中無能的哭鬧,他們肯定會通過自己的方式來轉移壞情緒。很明顯,小俊選擇用拳頭來解決。
在多數父母看來,一句“別哭了”就已經算是在安慰孩子了。還有些父母,也找來很多借口,“我不知道怎麼安慰孩子,我能怎麼辦?”
1、“媽媽知道你現在很難受,你哭吧,媽媽陪着你。”
很多父母覺得,哭對孩子不利,不喜歡孩子哭鬧。於是在孩子出現這些情緒時,基本都會選擇讓孩子停止哭泣。
實際上,對孩子來説,哭是表達情緒的一種方式,很多時候哭也能排解很多壞情緒,哭完了也就沒那麼難受了。
因此,當孩子在哭的時候,還沒有停止的打算,這時父母應該讓孩子哭。同時,向孩子表達自己能夠理解他們的壞情緒,這是共情的表現,孩子需要父母的理解與支持。
如果讓孩子把壞情緒壓抑在心情,久而久之,孩子心中的負能量積累太多,最後爆發時,必然會呈現“核變式”,到時候孩子指不定做出什麼極端行為,相信父母們能夠理解這一種情況。
2、“你能告訴媽媽,你因為什麼而難過嗎?”
當孩子發泄完他們的情緒之後,寶媽們就可以接着問孩子原因了,只有把孩子難過的原因找出來,孩子的難題才能得以解決,壞情緒也才會被處理。
而家長們向孩子瞭解原因的這個過程,在孩子看來,也是關心他們的表現,這能夠增進父母與孩子之間的感情。
3、“確實,換做是我,我也會覺得難過。”
當家長們瞭解孩子因為什麼事情而感到難過時,便可以對孩子説“確實,如果是我,我遇到這種事情,我肯定也會很難過。”
家長的這種説法,直接肯定了孩子有難過情緒很正常,孩子們也會覺得自己被理解,不會認為哭是一件很丟人的事情,下次遇到事情,也不會選擇壓抑在心理,讓自己成為情緒的附屬品。
4、“那你想要怎麼解決這件事情?”
孩子的壞情緒被慢慢排解了,事情的原因也有所瞭解了,家長們下一步就應該問問孩子打算怎麼處理這件事情。
記住,不要急着告訴孩子應該怎麼做,而是引導孩子,或是聽聽孩子自己的看法。如果孩子暫時沒有打算,説明孩子現在腦袋還沒有那麼清晰,需要時間來思考,那家長們應該給孩子時間。
5、“那我們是不是有情緒做些其他事情了?”
等關心與引導等等步驟都做得差不多時,孩子的情緒也差不多好轉了,這時家長們應該乘勝追擊,問問孩子是不是可以做些其他的事情,可以是吃點小零食,也可以看點電視等等,這些都能夠很好地幫助孩子轉移注意力,迅速走出剛剛的困境。
同樣是安慰孩子,“別哭了”顯然要比上面5句話來得蒼白、無力,換做是你,你肯定也愛聽下面的高情商話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