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有這三種行為,家長要及時幫他糾正,等長大後再管就晚了
孩子的某些不良行為是顆不定時炸彈,若是沒有得到及時的教育與糾正,在未來的某一天不僅會炸傷別人,更會傷害到自己。無助、絕望的父母面對長大後變成油鹽不進、危害社會的孩子,已經錯過了心理教育的最佳時機,只能抱憾終生。
心理犯罪學教授李玫瑾説:“孩子在成長過程中需要進行‘成對’教育,也就是要同時經歷人生中的生與死、相遇與離別、快樂與痛苦等,並且這種教育從孩子三歲左右能正確表達自己的時候,對孩子説‘不’開始。”
若沒有進行這種“吃苦”教育,當孩子到了青春期時,家長再去説“不”,孩子通常不會哭也不會鬧,但是會用更偏激的離家出走或者自殺來威脅,這才是活脱脱的“不孝子”!
這就需要父母在孩子有了不良行為,但還能被糾正時及時選擇合適的教育方式,去幫助孩子不走歪路。
若孩子有以下幾種不良的行為,家長應該引起重視,及早干預糾正,等他長大後再管就晚了。
一、自私自利
自私自利的孩子最重要的表現是“以自我為中心”,一切都只注重自己而不去關注他人的感受,也不會和他人分享。這樣的孩子不容易與人相處,很難讓人喜歡,自私嚴重的孩子稍有不如意還會不尊敬父母親人,朝家人發脾氣。
這類孩子若不加糾正只會害人害己。從孩子不願分享開始,父母就應該給孩子積極正確的教育和引導,幫助他樹立正確的觀念,讓孩子學會去主動分享,教他熱愛勞動,讓他在勞動中感受到付出的快樂。家庭中要多教導他學會關心親人,通過讀繪本和角色扮演的形式幫助孩子糾正自私的行為。
二、謊話連篇
説謊是一種非常不好的行為習慣,是孩子由於道德觀念不強而缺乏生活經驗,很多時候是無意識地説謊,孩子自身也並不能夠理解説謊所帶來的後果。
《狼來了》的故事家長都會講給孩子聽,“做人要誠實不要説謊”,孩子明明有學到“説謊會被狼吃掉”的後果卻往往還是不能讓孩子養成誠實的道德品質,究其原因,除了孩子不能明白其後果外,就是家長不能足夠重視。一次小小的謊言若不加以引導糾正,則只會滾雪球一樣形成謊話連篇的習慣。
年幼一些的孩子常常將想象與現實混淆難以分清真假,父母應該對孩子的話加以鑑別,若是想象力的“大話”則應該鼓勵,並幫助他認清真假。父母如果發現孩子有説謊的行為,應該首先保持冷靜,一味地打罵斥責是不可取的,而應要去着重分析孩子説謊的原因,根據原因讓孩子認清説謊的後果,最後鼓勵他説出真話來。
三、過分依賴
現在很多家庭的情況是一家人都圍着一個孩子轉,這樣就很容易讓孩子養成過分的依賴心理和行為。但這種難以融入社會和人羣的行為,不利於健全人格的發展,缺乏責任感,不能獨立完成工作,“媽寶男”、“巨嬰”不僅是家庭的毒瘤,也是社會的負擔。
大部分有依賴心的孩子,只是因為沒有經歷過挫折,被保護得太好。父母應該給他創造獨立做事和抗挫折的機會,比如從孩子感興趣的手工入手讓他自己獨立完成,每天睡前自己整理書包,做力所能及的家務等。父母對於依賴性比較強的孩子需要更有耐心,卻也要更堅決地培養孩子的獨立能力。
良好的行為決定着孩子未來的命運,而孩子行為的好與壞則取決於父母的監督和教育。為了孩子的明天和一生幸福,若孩子出現以上三種不良行為,請父母們一定要引起足夠的重視,並加以引導和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