楠木軒

當孩子有4種行為時,父母可以動用“武力”,手軟只會害了孩子

由 司徒元基 發佈於 健康

俗話説“棍棒底下出孝子”,對於很多70後和80後來説,打罵教育是他們曾經經歷最多的一種教育方式。但是隨着社會不斷髮展,教育理念也在逐漸都在發生變化。當代許多家長都在採用着温柔的教育方式來教育孩子。但是有些情況下,家長該打還得打,手軟只會害了孩子。

一、當孩子有這4種行為時,父母可以動用“武力”

1、當孩子觸摸危險物品

在生活中,孩子往往會在好奇心的驅使下去觸碰一些比較危險的物品。但是由於孩子年齡太小,沒有一定的分辨能力,所以常常難以理解家長對自己行為的管束。

一些家長由於工作繁忙,沒有辦法時刻看着孩子,如果不及時進行阻止孩子的這種行為,那麼有可能就會造成無法避免的後果。因此對於孩子喜歡觸碰危險物品的行為,家長一定要給予制止。

2、當孩子有不好的行為、心理傾向

在日常生活中,如果家長髮現自己的孩子有偷竊或者是打架等壞習慣,一定要對孩子的這種行為進行嚴厲的懲罰。這些小毛病可能會隨着時間的推移不斷被放大,最後導致孩子走向犯罪的道路。

當面對孩子一些不好的行為或者心理傾向時,父母該下手時還需要下手,只有讓孩子從意識中深刻地認識到自己的錯誤,才可以避免孩子日後重蹈覆轍。

3、當孩子過於自私

自私自利的孩子往往不會考慮他人的感受,永遠都是以自己為先。雖然説每個孩子在家中都是父母的小寶貝,但是出了社會後,並不是每一個人都會對孩子自私的行為進行包容。因此當孩子出現自私行為,家長一定要給予糾正。

4、當孩子故意犯規時

一些調皮搗蛋的小孩,對於家長的教誨總是左耳進右耳出。因此對於這種屢教不改的孩子,在犯錯誤時,家長一定要給予嚴厲的懲罰,否則,當他們長大成人後,就會很難進入社會和他人進行友好的相處,因為在這些孩子的心中,大多沒有規則意識。

二、怎麼“打”有技巧,媽媽要注意

1、體罰一定要適量

過量的懲罰往往會是孩子的身體超負荷的“運營”,這樣不僅僅起不到教育孩子的作用,反而還會對孩子的身體造成傷害。

2、避開關鍵部位

比如:頭部,太陽穴,眼睛、腹部等。關鍵部位往往是一個人身體上最為脆弱的部分,如果受到外力強烈的撞擊後,那麼會威脅到孩子的生命安全。

3、就事論事

在教育孩子的過程中,家長一定要知道這次教育只是針對孩子不良行為進行的懲罰。因此在教育孩子的過程中,家長一定要就事論事,不要把一些陳芝麻爛穀子的事情搬出來教育孩子。

在文章最後提醒每一位家長,打罵教育也需要有一些技巧。並不是以讓孩子承受肉體上的疼痛為目的,關鍵是在於讓孩子在進行體罰後對自己一些錯誤行為有一定的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