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有睡渣寶寶操碎心不如試試醫生這哄睡3招,讓娃秒變小睡神
朋友小莉曾向我吐槽她陪4歲女兒睡覺問題。她説:每天晚上都要從9點開始陪娃睡覺,往往陪到11點了還不睡,陪得她頭都痛了,孩子卻依舊生龍活虎或者各種鬧騰。每天的結局都是她一定要把孩子吼哭,孩子哭累了才睡着了。
小莉自己當然也知道這個方法是不對的,可是她不知道她還能怎麼辦?
一、每天優質的睡眠對於孩子來講,都有哪些好處呢?
長高:促進身體發育。
身高除了有我們遺傳基因外,還和睡眠、飲食、運動、情緒等因素息息相關。人體大部分的生長激素分泌都是在晚上睡眠時間裏完成的。而良好的睡眠是分泌生長激素的前提條件,也是對身高其它影響因素有着深遠的影響。
長好:恢復精神活力
孩子似乎一整天都是精力無限的樣子。但是,我們需要讓孩子養成規律的作息時間,能動能靜,才是最好的精力管理。充足的休息時間促進身體發育的同時,提高了孩子的免疫力,也保證了新一天的活力。
長聰明:促進大腦開發
睡眠可以促進腦蛋白質的合成。夜晚擁有充足的睡眠的孩子白天時更容易集中注意力、更專注,也更有意志力,他可以更開放地接受新的信息並進行更深度的思考。
二、優質睡眠如此重要。那麼,到底是哪3件事情,有利於讓孩子擁有更優質的睡眠呢?
1、睡前控制進食量
很多家長,特別是爺爺奶奶外公外婆,覺得睡前孩子一定要吃得飽飽的,孩子才能長胖。殊不知,這樣的長胖需要付出代價。肚子吃太飽,孩子入睡就相對比較難。很多人吃完夜宵就有這樣的經歷。對於孩子來講,腸胃有東西更不容易產生要睡覺的感覺,同時他可能因為需要喝水等等原因而延長入睡時間。入睡後肚子太飽也會加重孩子睡眠中的腸胃負擔。因為原本睡眠時間是全身器官內臟休整的時間,如果肚子太飽,腸胃就得繼續工作。
正確的做法是讓孩子把晚餐吃飽,餐後可以適量吃點水果,睡前2小時儘量都不吃任何零食,包括牛奶!
2、建立規律的睡前程序。
建立規律的睡前程序,有助於培養孩子的時間觀念以及自主入睡的良好習慣。
一般晚上的時光這樣度過:
6:00-7:00:完成晚餐。
7:00-8:30:親子陪伴時間:玩玩具、畫畫、跳舞、看電視(限時20分鐘左右)整理玩具或其它物品等等。
8:30-9:00:刷牙洗臉洗澡。
9:00-9:30:上牀,睡前故事,入眠。
每個家庭都可以有自己家庭的時間安排。但是這裏要提醒的是,對於學齡前兒童,越早睡越好。
晚上設兩個鬧鐘,一個洗漱鬧鐘,一個上牀鬧鐘。這個鬧鐘既在提醒爸爸媽媽,也在提醒孩子。因為,孩子能否尊重這個鬧鐘的提醒,就要看爸爸媽媽是否尊重這個鬧鐘的提醒,能否做到鬧鐘一響就放下手頭的事情,去做這個時間段應該做的事情。
3、陪伴孩子安心甜蜜入睡的秘訣:全身心的陪伴。
回到開篇時小莉的問題,後來她是如何解決這個問題呢?
她去上了一些家長課程後,一個她很愛戴的老師問她:“你陪孩子的時候,你腦中的想法是什麼?”
小莉不假思索地回答:“讓孩子快點睡呀。”
老師微笑地看着她:“這就是問題所在。”
小莉回家後想了很久才想明白老師的意思:陪伴孩子就是為了陪伴孩子。多少人一邊陪着孩子,一邊拿着手機刷各種信息。看似陪在孩子身邊,專注力卻完全放在手機上。
我們看得到孩子臉上的表情嗎?感受得到他內心的情緒和感受嗎?
很多孩子遲遲不願意睡去,只是因為他想多一點爸爸媽媽的陪伴。而他卻感受不到爸爸媽媽真心地陪伴,於是,愛的容器永遠裝不滿,孩子能做的,就是延長入睡時間,犧牲自己的睡眠時間。
小莉説,她那天想通了之後,晚上就把手機放在客廳,一到時間就開開心心給孩子講故事,陪孩子躺在身邊,等過了半個小時左右,孩子自己就睡着了。
當然有的孩子剛開始不適應,甚至哭鬧,我們要狠下心,用温和而堅定的語氣告訴孩子,這個點是我們約定的上牀時間,要睡覺了。多重複幾次,孩子也就習慣了,記住,我們的孩子是什麼樣的,都是我們允許的,如果我們態度夠堅定,孩子自然也會遵守規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