楠木軒

老人經常越位帶娃,受傷的可不止是孩子,當心自己也會吃力不討好

由 合永順 發佈於 健康

很多老人在帶孩子的過程中容易“越位”,而且這種現象十分普遍。

執筆:王豔微

編輯:劉一之

定稿:蘇子後

一組數據表明中國每天有2萬對夫妻登記離婚,這個數據還在持續增長。曾經有專業心理文章通過調查指出80後離婚的最大殺手是:父母插手。

隨着社會的發展,消費水平的提高,很多寶媽寶爸為了減輕生活的壓力,都會選擇在職場打拼。所以帶孩子的任務就落到了老一輩人的身上,但是最近有很多寶媽在後台吐槽老人的“越位”行為——

文中圖片均源於網絡,圖文均無關

留言1:

只要孩子一哭,孩子的爺爺奶奶就丟了魂似的,一會兒拿糖吃,一會兒買玩具,一會兒打開電視看電視的。

留言2:

孩子的奶奶經常在我管教孩子的時候過來阻止,導致小孩變得恃寵而驕、肆意妄為,連我的話都不聽了,每天吵着要奶奶。

留言3:

我家孩子爺爺奶奶簡直就是把孫子當成他們生的了,搞得我們像後爸後媽一樣,就他們心疼孩子似的。

留言4:

我家孩子現在完全不聽我和老公的,甚至説我們是壞人,昨天孩子奶奶帶着下樓散步,寶貝想要買零食,奶奶沒有滿足要求,他竟用雙手夾擊扇老人,我正準備要教訓孩子,可等我還沒來得及開口,奶奶就樂呵呵的説:我讓他打我的,你不要打他。

其實,生活中這種老人確實很多,尤其是很多奶奶表現得最為突出。

調查數據顯示:目前國內2歲半以下幼兒中,由老一輩人照顧的比例高達60%~70%,而3歲以上的兒童佔40%。老年人已成帶娃的“主力軍”。

由此可見,老人帶娃其實已成社會大趨勢,而在其中老人“越位”帶娃的現象也十分常見。

“越位”簡單來説,就是在孩子的生活起居上,什麼事情都大包大攬自己幹,很多本應該孩子自己做的事情也全都包攬下來。

例如:幫孩子洗臉,刷牙,喂孩子吃飯,幫孩子收拾玩具等,事無鉅細,親力親為。不僅如此,就連在父母管教孩子的時候也會插手,甚至是阻攔爸媽對寶貝的教育行為。

而關於老人“越位”的問題,李玫瑾教授也發表過自己的觀點:足球場有一個概念叫造越位,而這造越位就是違規的。

因此,作為老一輩人在家庭教育中一定不要越位,只要爸媽在眼前,無論是誰,在教育寶寶的時候老人都不要管,讓他管。

1、對孩子而言

據宋慶齡兒童發展中心的相關負責人介紹:在將近70%的老人照料孫子、孫女時,其照料內容也隨着孩子的成長呈兩極化趨勢。

一是當孩子還是幼兒階段,老人的照料內容前兩位的是“負責其日常生活”和“看電視”。二是在孩子進入上小學階段,照料內容則變為“負責其日常生活”和“監督其做作業”。

在老人的“越位”照料中,會導致寶貝養成“衣來伸手,飯來張口”的性格,這其實對寶貝生存能力和生長髮育十分不利。

2、對年輕夫妻而言

在父母教育寶寶的時候,如果老人在孩子的面前指責父母或者阻止其管教,會讓爸媽在寶貝面前沒有威信所在,從而導致其不再聽從父母的指導,影響孩子和家長的親子關係。

其次,在育兒的問題上也會影響到夫妻之間的關係,從而引發家庭矛盾。

3、對老人自身而言

據數據調查顯示:20個家庭中就有17個家庭對隔代撫養表示不滿——

儘管老人在做家務和照顧孩子方面都做得很好,但是兩代人難免育兒觀念不同,尤其是有的子女還埋怨老一輩人帶娃方式,往往會覺得自己又受氣又忙碌,吃力不討好。

出現“越位帶娃”的情況,即便平時老人的作用巨大,也會碎成一地雞毛。

爺爺奶奶長期越位,似乎已經成了年輕父母的一塊心病,看着孩子越來越糟糕,壞習慣越來越多,家長心中幾乎都是啞巴吃黃連有苦難言。

1、有條件的情況下自己帶孩子

在育兒上,老一輩人總是心疼孩子,認為孩子還小,在育兒出現分歧是常有的事,如果自己帶娃就不會出現爸媽在教育娃時,爺爺奶奶出來阻攔的情況,由此,可以省去很多不必要的麻煩,也很大程度上避免的了婆媳之間的矛盾。

2、與老人溝通

在教育孩子的問題上,爸媽兩個人的觀念都有可能不同,更別提兩代人之間了,再加上老人對孩子的溺愛,難免會出現經常發生老人越位的情況,這時,年輕父母可以單獨找老一輩人好好溝通,約定好在什麼情況下建議他們不要插手。

3、態度就必須強硬起來

對於好言相勸,卻怎麼也不肯聽的爺爺奶奶,家長在管教的孩子時候,如是老人執意維護,那態度必須要強硬起來,就當着老人的面揍孩子,越是維護越是揍,直到他們不敢維護為止,讓老人和孩子都知道袒護是無用的,做錯事就得認罰。但是要注意的是,手要輕,態度要強勢。

總結:建議祖輩在育兒過程中一定要有一個理念,那就是不要越位。即便家長教育方式不對,也需單獨溝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