給寶寶精心做輔食,樂呵呵吃完後竟然便秘,究竟是哪個環節出錯了?
不少家長都遇到過類似情況,尤其是剛剛添加輔食的寶寶,嚇得不敢讓寶寶吃輔食了。
這究竟是怎麼回事呢?
今天我們就來説説寶寶吃輔食後便秘那些事。
分清排便困難和便秘
首先,我們要弄清楚寶寶究竟是便秘還是排便困難。
這兩者有什麼區別呢?
排便困難
如果寶寶排便時臉憋的紅通通、扭來扭去等感覺很費勁的樣子,但是排出來的便便,軟軟的,這種情況就不算便秘,只能説排便困難。
這是因為人體排便的時候要動用身體上的肛門括約肌、膈肌、腹肌等,還要經過一系列的過程才能將糞便排出體外。寶寶各系統發育並未成熟,調動各方肌肉的能力還不協調,加上添加輔食後,食物殘渣多了起來,就容易出現排便困難。
排便困難隨着寶寶的不斷成長可自行緩解,主要是考驗家長的心理,放鬆自己。
便秘
如果寶寶有排便困難,加上排出的大便質地乾硬,或是呈小顆粒狀,甚至大便上有血,排便時寶寶可能因為疼痛而拒絕排便,這些情況説明寶寶可能便秘了。
根據小兒功能性便秘羅馬Ⅳ標準
對於<4歲患兒,下述症狀至少包括2項,持續至少1個月:
①每週排便≤2次;
②有大便瀦留史;
③有排便疼痛或困難史;
④有排出大塊糞便史;
⑤直腸內存在大糞塊;
≥4歲患兒,在不滿足腸易激綜合徵診斷的前提下,下述症狀至少包括2項,每週至少發作1次,持續至少1個月:
①4歲以上發育中兒童每週在廁所中排便≤2次;
②具有糞便瀦留姿勢或過度的自主憋便;
③疼痛或困難排便史;
④直腸內存在大糞塊;
⑤排出可能堵塞廁所的大塊糞便。
對照看看你家寶寶是不是便秘吧!
添加輔食後容易出現便秘,多因為添加輔食後,寶寶攝入的纖維素(促進腸道蠕動)以及液體量(軟化大便)不足。
寶寶便秘怎麼辦?
增加液體量的攝入
除了奶量以外,添加輔食後的寶寶可以增加白開水的攝入。
每天的推薦液體量(包括奶量)如下:
小於1歲,每日需水量120~160ml/kg;
1~3歲,每日需水量100~140ml/kg;
4~9歲,每日需水量70~110ml/kg。
增加膳食纖維的攝入
給寶寶安排輔食的時候,要注意添加膳食纖維。
穀物類(稻米、小麥、玉米、小米、大麥、燕麥等),薯類(馬鈴薯、紅薯、山藥、芋頭等),蔬菜(油菜、西藍花、白蘿蔔、白菜、菌類等。菌類中金針菇、香菇、平菇含粗纖維比較高),水果(蘋果、梨、桃、棗、葡萄、草莓、橙子、橘子、西瓜、香蕉、菠蘿等)。
寶寶每天水果(可食入部分)的需要量相當於他兩個拳頭大小;每天蔬菜的需要量約為兩拳大小(做熟後),蔬菜的厚度及直徑與拳頭相當。
你家寶寶吃的夠嗎?
規律排便
幫孩子建立規律的排便時間,不要憋便。大一些的孩子可選擇飯後10分鐘左右,讓孩子坐到便盆上待一待。年齡小的寶寶,已經出現便秘,可短期使用開塞露幫助他規律排便。
鼓勵寶寶多活動
每天適量的運動量可以增加腸道蠕動,對緩解便秘有一定的幫助。
如果調整飲食結構後,寶寶便秘並未緩解,建議醫院就診,排除器質性疾病後,使用乳果糖軟化大便,以緩解便秘。
寶寶便秘家長首先要穩住自己,找找原因,分清便秘和排便困難,正確應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