楠木軒

“人為什麼會死啊”寶爸的回答太暖心,值得所有父母學習

由 豆更生 發佈於 健康

文|文兒

日常生活中,家長好像很忌諱和孩子談及“死亡”,有的時候孩子問起,什麼是死亡,人為什麼會死的時候,家長也是敷衍了事,草草回答。但是,聰明的家長都懂得給孩子進行死亡教育。

前不久,我在看韓國的親子類綜藝節目《超人回來了》時,被裏面的一個場景打動。“撞臉家族”6歲的延宇和爸爸一起祭拜爺爺,因為傷感爺爺的離開,他問爸爸什麼是死亡,為什麼人死後就再也見不到了,我們一家人不能永遠在一起嗎?很顯然,這幾個問題都是圍繞着“死亡”來討論的。可是,延宇的爸爸並沒有避諱,他告訴延宇:死亡就是離開這個世界,你跟他説話,他聽不見,他也沒辦法給你回應。我們每個人都會死,這是自然規律。我們一家人也早晚會分開。但是,死亡是不可怕的,只要有人一直想着你,你就一直活在別人的心裏......最後,小延宇雖然傷心,淚眼婆娑,但好像明白了一點,説會以後要跟家人一起好好生活。

給孩子進行“死亡教育”的意義

在看這個片段的時候,我心裏在想,很多家長都不敢跟孩子談及死亡的話題,因為感覺孩子還小,心理承受能力差,貿然談及死亡,孩子會被嚇到,沉溺於消極的情緒中走不出去。可是,小延宇的爸爸卻敢於給孩子進行“死亡教育”,值得學習。

因為,死亡是人生中必然會遇到的事情,孩子的內心雖然會對“死亡”這件陌生而悲傷的事情感到抗拒,但是他早晚會面對,早一點讓孩子正視死亡,孩子感受到死亡的殘酷,對於愛和歡樂才更加珍惜,同樣更能感受到生命的魅力,愛惜生命。

孩子缺乏“死亡教育”,可能會帶來的後果

家長不給孩子進行“死亡教育”,主要是因為考慮到,“死亡”是灰暗、壓抑的,怕嚇到孩子,這當然是有一定的道理的。但是,缺乏“死亡教育”的孩子,就會永遠保持着兒時的天真和快樂,永遠幸福、無憂地生活着嗎?未必。家長不給孩子進行“死亡教育”,也有可能會帶來不好的後果。

①孩子不懂得生命的可貴,容易動輒離家出走、自殺威脅

如果孩子不懂“死亡”一詞背後沉重的意義,很難懂得愛惜生命。早前,我在“梨視頻”上看到一個事件,説的是10歲的小男孩午飯後離家出走,父母尋找一天,最後在車底下找到了他。當時,男孩死死地抱着排氣管,就是不出來,這樣的舉動真的驚得人一身冷汗。如果家人找到他前,車子啓動了,後果不堪設想。

孩子若是不懂得生命的可貴,他就容易拿自己的生命當做和家人對峙的武器,動輒離家出走,或者自殺威脅。孩子輕視生命的背後,是不懂得死亡的沉重,生命的可貴。

②孩子面對死亡,表現出冷漠的狀態

父母不和孩子談論死亡,並不等於孩子不會遇到。當孩子遇到死亡,他又不懂得時,就容易做出傻事。之前我在某音上看見有一個年僅9歲的孩子,用賬號發視頻説“今天我媽媽火化,我再也見不到她了”,還説“我媽死了,可以給我一個贊嗎?”還有的孩子在直播平台上傳爺爺離世的視頻,説自己是在送爺爺上天堂。

孩子不懂得“死亡”,其實也是一種無知,當他輕言生死,在面對親人死亡的時候,可能就會表現出冷漠的狀態,這份冷漠可能會讓他遭受周圍人的攻擊,等到孩子長大以後,或許還會因為自己的愚蠢感到自責。

如何給孩子進行“死亡教育”?

①學齡前的孩子,給他進行死亡教育,以安撫為主。對於學齡前的孩子來説,死亡對他來説很抽象,家長解釋也未必能解釋得清楚,最後還有可能嚇到他,如果他問及“我會死嗎?”在進行死亡教育時,可以以安撫為主,告訴他,好好吃飯,生病好好吃藥,可以活到100歲。

②學齡階段的孩子,可以跟他探討生命的規律。學齡階段的孩子,理解能力變強,每天還有十萬個為什麼等着問家長。建議家長可以找一些優質的繪本或者讀物,用孩子能夠接受的方式,告訴他生命的產生,和生命的衰落,並且可以鼓勵孩子好好學習,將來自己去尋找答案。記住整個過程不要打擊、恐嚇孩子,孩子就能慢慢理解死亡的意義。

【話題討論:你給孩子進行過死亡教育嗎?】

高級育嬰師,心理諮詢師,原創育兒漫畫文章作者,歡迎關注【小屁孩兒】,你想了解的家庭教育、心理健康、兒童發展,時尚教育,都可以在這裏找到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