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味不被人熟知的良藥,李時珍卻説它善於“補氣除熱、斂汗止汗”
中醫裏面認為,人體之汗乃由津液所化生,有“藴於內為津液,散於表則為汗液”之説。一般情況下當我們進行大量的體力活動、或者飲食過於辛辣刺激、精神高度緊張、温度較高等等,都會出現正常的排汗。
但是在生活中還有一些“病態”的出汗情況,比如體虛氣虛而自汗、陰虛而夜晚盜汗等不自然的出汗,皆屬於“病態”的出汗。
今天就和朋友們分享一味常被人們忽略,且還被人們遺棄的良藥,其在“止汗”方面卻有很好的功效,此物正是“浮小麥”。
小麥我們並不陌生,它是中國人主要的飲食來源。而浮小麥其實就是一種未成熟、或者比較乾癟的麥子。
農村的朋友一定比較熟悉浮小麥,以前在農村很多地方都是自己用小麥磨面吃,而磨面之前需要淘洗麥子。淘麥子的時間乾癟不飽滿的麥子會漂浮在水面之上,此物便屬於中醫裏面所説的浮小麥。
浮小麥因其尚未成熟、或者果實不飽滿,所以一般都會被人遺棄或者餵養家禽,殊不知其還是一味中醫裏面的良藥。
李時珍在《本草綱目》之中就有關於浮小麥的功效記載,稱其入藥善於“補氣除熱、斂汗止汗”,對於“自汗盜汗、骨蒸潮熱”等情況具有很好的改善作用。而至現代,浮小麥善於斂汗止汗的功效依舊被醫者認可。
1、浮小麥斂汗、止汗的應用。
生活中很多人都有這樣的體會,因為自己體虛氣虛而動輒氣喘汗出,自流不止;或者是下午多見低熱出汗、夜晚睡覺的時間出汗不止。這些出汗之症就屬於中醫裏面常説的自汗、盜汗等情況。
而浮小麥味道甘醇、藥性微涼,入心經而能補益心氣、走腠理而能固表斂汗,對於各種虛汗不止、盜汗淋漓之症皆有很好的緩解作用。
生活中若是因為自己體虛、氣虛而經常出現自汗的情況,就可以尋些浮小麥,然後在熱鍋內微微炒香,晾乾後備用泡茶喝即可。
還有一些氣虛頗為嚴重的人,則還可以同中藥黃芪一起泡茶喝,更添其健體補氣、斂汗止汗之效。
而若是因為自己陰虛而經常出現盜汗不止、易煩熱而出汗的人,則可以用些浮小麥和生地黃、牡蠣粉、知母根、五味子等藥材一起配伍煎湯內服,養陰而斂汗之效也頗為有效。
2、浮小麥除虛熱的應用。
陰虛不足者,最易出現‘骨蒸潮熱’等虛熱之症。而中醫裏面所説的骨蒸潮熱之症,就是我們生活中常見的定期有虛熱之感等情況。
比如有的人經常在下午、夜晚等相同的時間段內出現潮熱、虛熱出汗之感、或者反覆的潮熱出虛汗,且出汗的時間伴有一種由內而外、發自肌骨間的蒸熱之感。
對於此類情況,就可以用浮小麥來配伍諸藥緩解。因浮小麥味甘性涼,既能益氣除虛、又能清涼去熱,故而善於緩解陰虛所致的骨蒸潮熱之症。
中醫裏面常用浮小麥配伍麥門冬、懷地黃、地骨皮、玄蔘等藥材一同煎湯內服,可有效起到養陰而清熱除蒸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