楠木軒

如何幫助孩子擁有健康的人際關係

由 合永順 發佈於 健康

  正如兒童青少年的心理健康離不開原生家庭的影響,討論兒童青少年的人際交往能力也要回歸到家庭。北京大學第六醫院兒童精神科副主任醫師李雪告訴中青報·中青網記者,一個人處理人際關係的風格是從母嬰關係開始確立的。從一個人在嬰兒時期與母親的依戀關係,就可以看出他人際關係的基礎。

  兒童青少年的人際交往能力離不開家庭的影響

  依戀關係與人際關係的聯繫是由美國心理學家愛因斯沃斯提出的。1973年,美國心理學家愛因斯沃斯設計了“陌生情境實驗(也叫依戀關係實驗)”,讓嬰兒和母親待在一個陌生的房間裏,房間裏有一個陌生人,還有很多玩具可以讓孩子玩。實驗過程中,母親會離開房間,從母親離開後和回來後孩子的反應,可以看出孩子和母親之間的依戀關係。愛因斯沃斯從嬰兒和母親的研究中界定了親子關係的3種基本類型:安全型、迴避型和焦慮—矛盾型,愛因斯沃斯認為,這些孩子長大成人並建立人際關係時,這些特點仍會顯露出來。

  安全型依戀的孩子會把母親作為“安全基地”。母親在房間裏時,孩子會開心地玩耍,主動探究周圍的世界,遇到困難時會回到母親身邊尋求安慰;當母親離開房間時,孩子會表現出分離焦慮,可能會緊張,也可能會哭,但是很容易被陌生人安撫;當母親返回房間時,孩子會主動尋求母親的安慰,並且能通過母親的安撫很快平靜下來,然後繼續開心地玩耍,探究周圍的環境。

  焦慮—矛盾型依戀的孩子在母親還沒有離開房間的時候就開始焦慮,會一直擔心母親離開,因而不能夠全身心投入地玩耍,也不能主動探索周圍的世界;當母親離開後,孩子會更加不安,會哭鬧,陌生人很難安撫;當母親回來時,孩子的行為又表現得很矛盾,一方面會跑到母親面前想要親近母親,另一方面又對母親表現出攻擊性行為,或者哭鬧加重,或者尖叫、踢打,拒絕母親的安撫。

  迴避型依戀的孩子與母親沒有很好的依戀關係,當母親在房間裏時,孩子遇到困難不會向母親尋求幫助,而且經常會有憤怒的情緒;母親離開房間時,孩子也不會哭泣,對陌生人的反應是不在意;母親返回房間時,孩子不會高興,甚至還會逃避母親。

  安全型依戀的孩子一般比較快樂和自信,在人際交往中也能夠快樂和自信地去和朋友們相處;焦慮—矛盾型孩子的母親往往不能敏鋭地發現孩子的情感需求,這樣的孩子在人際交往中也很難擁有自信,難以建立良好的人際關係;迴避型依戀的孩子跟母親之間沒有建立很好的依戀關係,長大後也很難建立很好的人際關係和社會性關係。

  李雪解釋説,依戀關係是人際發展的雛形,依戀關係在一個人三歲之前就已經形成,但這並不意味着此後不可改變。如果孩子在三歲前沒能建立良好的依戀關係,在之後的成長過程中,家長仍然可以努力改變,與孩子建立安全型依戀關係。

  安全型依戀關係的母親具有哪些特點呢?李雪總結説,她們普遍能夠敏鋭地發現孩子的情感需求,她們關心的不只是孩子的餵養問題,而是會及時地發現和回應孩子的情緒變化和情感需求,“比如在孩子哭泣的時候及時地安慰,在孩子提出問題或者跟自己有互動的時候及時地回應,在孩子跟自己説話的時候要看着孩子,給予孩子全部的關注。”李雪經常會看到一些母親在給孩子餵奶的時候,一手抱着孩子,一手拿着手機,“媽媽的眼睛並不在孩子身上,而是在手機上,雖然滿足了孩子的餵養需求,但是這樣的養育方式並不能滿足孩子情感的需求。”

  此外,母親在和孩子互動的時候,應該能夠時時刻刻都感覺到快樂。當一個母親開始覺得和孩子在一起互動很壓抑,很不快樂,甚至覺得養育孩子是一個很大的負擔,孩子是自己的拖累和包袱時,就一定要想哪裏出了問題,並且及時調整,否則這種狀態會極大地影響親子關係,並且影響孩子安全感的建立。安全感是孩子未來擁有良好人際交往能力的基礎,只有獲得足夠安全感的孩子,將來才有能力建立良好的人際關係。

  家庭關係是兒童青少年人際交往的基石

  人際關係從母嬰關係開始建立,那麼人際交往又是從哪裏開始的?孩子又是如何學習人際交往的?李雪認為,家庭關係是人際互動的基礎。父母之間的交往模式,是孩子學習人際交往的範式和榜樣。父母之間以及父母與孩子之間的交互作用是孩子與他人交互作用的基礎。父母和孩子之間有良好的雙邊互動,孩子才能建立良好的人際關係。

  李雪説,當孩子年齡小的時候,父母要在平等互動的基礎上去引領孩子;隨着孩子成長,父母會慢慢被孩子超越,當孩子成年後,要引領父母。父母不應該一直想要處在引領地位,而是要遵從自然發展規律,讓孩子逐漸走到自己前面。父母與子女之間最健康的關係,應該是父母學會放手,隨着孩子年齡的增加,讓孩子安全、獨立地離自己越來越遠,而不是對孩子控制得越來越緊。

  李雪認為,父母的養育方式會對孩子人生中的很多問題起到決定性作用,包括孩子的人際交往、自尊感的建立、學業和職業的成就等。李雪介紹説,父母的養育方式大概分為專斷型、縱容型、未參與型和權威型4種,在很多情況下,幾種類型是相互交織交替出現的。

  最常見的是專斷型的父母,他們與孩子的交流方式大多是要求和命令,並且不會明確地跟孩子解釋原因,他們經常會説“你必須這樣做,不這樣不行”“沒有什麼為什麼”“我是你爸/媽,你就得聽我的”。專斷型的家長並不只對孩子專斷,他們對伴侶也會採用專斷式的交流方式,因為他們的溝通風格就是如此——很少互動,很少協商,缺乏彈性。當孩子習慣於這樣的溝通方式時,他在與別人交往時也會採用這樣的方式,要麼專斷地對待別人,要麼被別人專斷地對待。

  與專斷型相對應的是縱容型的父母,他們對孩子非常溺愛和遷就,沒有要求和管束,孩子的自由度很高。這種情況下,孩子也不能從父母身上學習到良好人際交往能力。在人際交往中,往往會表現得霸道,喜歡指揮別人,甚至可能採取極端方式去控制別人,或者出現衝動攻擊行為等,因此在人羣中很容易被邊緣化。

  未參與型的父母對孩子的負面影響更大。李雪看到,“手機帶娃”是現代社會很普遍的現象,在很多家庭裏,經常是爸爸拿一個手機,媽媽拿一個手機,孩子拿一個Pad,全家人就這樣甜蜜地度過了“幸福平靜的親子時光”。李雪表示,從某種意義上説,手機和平板電腦的確是“帶娃神器”,但也會影響孩子社會性的發展。

  “無論是專斷型、縱容型還是未參與型的父母,他們都忽視了孩子的情緒變化和情感需求,都是不可取的,正確的做法是做權威型的父母。”李雪説。

  李雪表示,權威型父母不同於強制型父母,他們與安全依戀關係的父母是一致的,他們對孩子有合理的要求,比如行為規範、生活習慣、自理能力、社會規範等方面的要求,他們也會靈活地指導孩子的活動。當他們認為有必要對孩子建立規則和規範時,會温柔而堅定地提出要求,並且也會提前對孩子解釋他們這樣做的理由。他們會鼓勵孩子同他們交換意見,尊重孩子的興趣、意見及獨特的人格。他們能夠敏鋭地感知孩子的情緒,回應孩子的情感需求。這樣的父母普遍有比較穩定的情緒,有比較好的自我管理能力,也有比較好的溝通技巧。

  李雪總結説,專斷型父母培養出的孩子相對更加順從;縱容型和未參與型父母培養出的孩子往往會有比較低的自我控制力,學業成就不佳,並且比較容易出現問題行為、衝動攻擊等情況;權威型父母在生活中則更能夠做出基於孩子社交溝通技巧的積極示範,同時能夠在與孩子不斷平等互動中,培養孩子良好的社交技能。

  中青報·中青網記者 夏瑾 來源:中國青年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