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為家長的你是否有這樣那樣的疑惑?
①孩子又感冒了,擔心拖着會變嚴重,我這次早點上抗生素吧?
②孩子感冒發燒,抗生素都用2天了,怎麼還不管用?是再加一下劑量,還是直接換藥?
③這回這藥效果不好,要不搭配另一種抗生素一起抗炎,應該會好的更快吧?
④小孩子用藥就按大人劑量一半應該錯不了吧?
⑤這藥一日三次喂藥太麻煩了,幼兒園小朋友人小一日兩次應該可以吧?
⑥而有些家長認為,抗生素副作用很大的,他們家小孩不能用。
當你這麼想時已經錯了,對抗生素的誤解是導致抗生素濫用行為的原因之一
兒童體格和智能處於不斷生長髮育中,具有動態性,多變性,由於其特殊的解剖、生理、免疫等自身特點,容易遭受病原感染。年齡越小越易受到感染。一旦確定細菌性感染,抗生素使用是主要的治療手段。因此,確定是否存在細菌性感染是合理使用抗生素的前提。另外,生長髮育中的兒童對於藥物的不良反應較成人更敏感,兒科疾病大多多變,選擇藥物須慎重更要求劑量適宜。
各種抗生素的副作用
青黴素類(阿莫西林)
除口服有輕微的胃腸道症狀外,一般無毒性反應。但其可能有比較嚴重的過敏性反應。每次使用均需要做皮試。
頭孢類(頭孢克洛)
總體毒性較低,對某些敏感兒童有腎毒作用,對肝功能有輕微影響,但停藥後即可恢復。第一代頭孢菌素(頭孢拉定),因為腎毒性較大,可引起小兒血尿、腎組織壞死,兒童不可大劑量使用。
大環內酯類(阿奇黴素)
不良反應以六歲學齡前兒童為主,口服用藥噁心、嘔吐、腹痛、腹瀉等胃腸道症狀較為常見。紅黴素長期服用可引起肝臟損害,臨牀已逐漸少用。
氨基糖苷類(慶大黴素)
都有輕重不等的耳毒性,腎毒性和神經毒性,對於易感兒童可導致聽力下降,甚至耳聾,或出現蛋白尿、血尿、管型尿等。6歲以下兒童一般禁用。
四環素類(多西環素)
能與新生長牙齒中的鈣結合形成黃色結合物沉着,俗稱“四環素牙”。此類藥物還能與骨中的鈣結合抑制嬰兒的骨骼生長。所以8歲以下兒童禁用。
磺胺類(磺胺甲惡唑)
易感兒童可有腎臟損害,出現血尿、結晶尿及腎功能衰竭,多樣型皮膚損害,抑制骨髓造血功能。能引起早產兒和新生兒黃疸、粒細胞減少等。所以早產兒和新生兒應慎重使用。
喹諾酮類(左氧氟沙星、莫西沙星)
成人臨牀較常用,可影響18歲以下兒童軟骨發育。12歲以下的兒童禁用,18歲以前慎用。
林可黴素和克林黴素
臨牀副作用較小。萬古黴素主要用於耐藥的金葡菌感染,但有腎毒性、耳毒性,腎功能不全及年幼兒慎用。
濫用抗生素誤區
誤區一
感冒的病原體90%以上是病毒,抗生素對病毒無效,也不能有效地預防普通感冒的併發症。發高燒的孩子須驗血,再判斷該不該使用抗生素。
誤區二
抗生素治療感冒後咳嗽大多是無效的,不可濫用,但對肺炎支原體、肺炎衣原體所致慢性咳嗽有效。
誤區三
嬰幼兒秋冬季腹瀉,常見病原是輪狀病毒,病毒性腹瀉不需使用抗生素。腹瀉的時候要及時補液,而不是立即使用抗生素,不合理使用可能導致“抗生素相關性腹瀉”,治療難度更大。
誤區四
兒童用藥不是簡單的成人劑量減半,有些家長認為小孩子只要藥量比成人少點就行,於是就把藥掰開了服用,其實這樣做是非常危險的。緩釋片和腸溶片都不可以掰開服用,它們對時間和作用環境都有很高的要求,一旦掰開服用就相當於在短時間大量釋放藥物,會對人體造成傷害。
誤區五
減量減療程服藥會產生耐藥,有些家長只要治療一見效或者一兩天不見效就馬上停藥,這樣藥物在體內達不到有效地濃度,致病菌死灰復燃其至產生耐藥性,遷延難愈。
誤區六
抗生素和非甾體抗炎藥的誤解,前者通過殺死或抑制細菌生長來控制或治癒細菌感染引起的炎症,而後者通過抑制生物化學物質的形成直接減少炎症反應。許多人習慣性地把抗生素當作非甾體抗炎藥,因為兩者都能減輕炎症。當患上喉嚨痛、腹瀉時,可能會自然而然地認為需要消炎藥來減輕炎症,從而增加了服用抗生素的風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