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於每位學生最重要的學習,從進入學校那刻開始,就要做好長期與知識為伴的打算。學習是一個長期的過程,而小學階段是建立學習基礎,培養學習習慣和方法的重要時期。
中醫是我國優秀的傳統文化,具有非常悠久的歷史,在古代,凡是文人墨客都略懂岐黃之術,很多治病的偏方雖無法用科學技術詳細解釋,但卻有着很好的治病效果。不過在西醫的快速猛烈的發展,給中醫帶來不小的衝擊。
不可否認的是,中醫具有區別於中醫的明顯優勢,俗話説“西醫去病,中醫去根”,現在中醫的很多保健方式非常流行。在我國疫情防控工作中中醫也做出了很大的貢獻,雖然每年都有很多學生選擇學醫,但大多數的都會選擇西醫,學習中醫的學生寥寥無幾。
中醫被納入進小學五年級課程,英語地位或降低,沒想到家長十分贊同
中醫必不可少,為了讓更多的學生認識中醫,對中醫產生興趣,教育部在改善青少年教育問題時,將中醫的發展也考慮在內。興趣要從小培養,中醫藥將像書法一樣走進校園。
該政策已經準備開始進行試點,此次試點地區為浙江,將在小學五年級課程中納入中醫藥課程,如果實行的順利,日後很有可能在全國範圍內推廣。
該課程跟書法一樣,不屬於必修課程,也不會被劃分到考試中,只是為了讓學生了解我國傳統文化,對中醫藥產生興趣,將來願意繼續這個專業發展。截止目前為止,中醫藥學科名為《中醫藥與健康》系列教材已經編寫完畢,請家長和學生拭目以待,這將是小學教育的又一次進步。
教材中主要涉及了中醫藥發展歷史,讓學生充分了解我國傳統醫學的發展歷程,還涉及了符合小學生身心特點和接受能力的基礎中醫藥知識,主要是些比較實用的知識,可是幫助學生在繁重的學業中緩解疲勞,具有一定的趣味性。
與此同時,英語的三大主科地位再次遭到動搖。近幾年,取消英語的呼聲越來越高,很多家長過於重視英語教育,給學生帶了很多負擔,而且若日後工作用不上英語,為何從小花費大量時間學習英語。因此很多家長直言:學中醫比學英語實用,不僅可以弘揚傳統文化,還可以為學生打下中醫藥基礎,若學生對這個專業感興趣,將來想繼續往中醫藥方向發展豈不更好。
將中醫納進小學五年級課程,具有哪些現實意義?
小學生猶如一張白紙,三觀還沒有完全形成,所以小學階段的教育學生重要,可以幫助小學生塑造正確的三觀。教育部也在不斷針對小學課程安排進行調整,之前編程和書法課程的引入,就豐富了小學生的校園生活,綜合素質得到提升。
此次將中醫引入具有不少現實意義。其一,就是傳承中醫文化,中醫是我國傳承了數千年的醫學體系,如今已經走出國門,許多國家也漸漸開始接受中醫,小學生學醫中醫不是讓學生都成為醫學“神童”,只是想要傳播中醫思想,讓大家不要忘記這個優秀傳統文化
其二,是為了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小學階段是建立學習興趣的關鍵時期,就跟編程一樣,通過簡單的學習和了解,很可能產生興趣,從而樹立學習目標,將來報考時也不用迷茫,也讓一些有這方面天賦的學生早日發現自身的才能,有助於人才分流。
其三,現在學習中醫的學生越來越少,大多數學生都比較喜歡報考西醫,這給中醫的繼承和發展帶來了很大的困難,也讓中醫藥人才越來越稀少。這樣從小普及中醫藥,會提升報考中醫藥專業學生的人數,培養出的優秀人才對中醫藥發展和突破具有推進作用。
家長也也不要擔心,中醫藥課程並不會進行考試,而且教材編寫的趣味性十足,不會給學生增添學習負擔,反而會提升學生綜合素質。
總而言之,隨着時代的變化,各個階段的教學課程都有可能被調整,小學屬於義務教育階段,這個階段所學習的東西,就是國家需要學生掌握和了解的知識。也希望小學生合理分配精力和時間,爭取找個興趣愛好,為日後的學習和專業選擇打好基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