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佳的進補時期,很多人開始惦記着該如何進補?都想吃點人蔘、阿膠、燕窩、海蔘之類的滋補品,但是一補就上火。那是因為你忽略了【虛不受補】,或者很多人知道這個概念,但其實沒有真正理解。虛不受補想要進補的人,就像是一個身體十分虛弱的人要想一下子變得十分強壯,結果一口吃成一個胖子,事與願違。
那到底什麼是【虛不受補】呢?
中醫上講,“虛不受補”的本質就是體虛,身體虛弱,則不能承受補藥的威力。通俗來説,“虛”就是少的意思。虛了就要補,可是很多人一喝補藥就上火,更加難受。
脾胃為後天之本,主運化水谷精微。身體虛不受補,歸根結底還是“脾胃”問題。通常這類人羣都是因為脾胃虛導致消化吸收不好,進補後最常出現腹痛、腹脹、拉肚子、口腔潰瘍、咽喉腫痛等等。久病、重病的人不建議大補,也是同理原因。久病重病的人常常胃口不佳,厭於飲食,是因為患者的胃氣已衰,運化能力近乎停滯,胃氣一敗,百藥難施。此時稍稍補之,尚能緩緩吸收;若突然大補,將會不堪重負。
虛了確實要補,但是必須循序漸進。就進補來説,大家應該更關心的是,如何補得進去,而不是一味的大補,導致補出痰濕、補出虛火、補出一臉痘。
具體哪些人最需要注意“虛不受補”?
1.容易腹脹的人,有時候還會伴隨着兩脅脹疼,胸悶,噯氣多,食慾不振。
2.容易積食的人,多數嘴裏有異味,容易便秘,食慾不振,進食後容易腹脹。
3.舌苔厚的人,這類人多數由於脾胃濕熱引起的,同時胃部偶爾會有灼燒痛,早起易口乾口苦,痘痘多。
4.脾胃虛寒的人,經常飯後腹脹,消化不良,食慾不振,易有飽腹感,吃寒涼食物或受寒會肚子痛、拉肚子。
説了那麼多,想表達的其實是——哪裏出問題就調哪裏,才是治病宗旨。虛不受補要先瀉後補,只有脾胃不虛了,人才會受補。
脾胃如何調理?
中醫常説:“藥補不如食補,五穀為養,五果為助,五畜為益,五菜為充。”其中“五穀”是最養人的,脾胃虛的人應該多吃五穀。
今日食療推薦:健脾養胃粥
準備:粳米適量、白扁豆、蓮子、懷山藥,一起熬成粥,每週吃2-4次即可。因為吃多了流食對胃部的消化運轉功能也會有所損耗。
今日藥膳推薦:健脾養胃茶
準備:紅棗2顆、茯苓10g、太子參5g、雞內金5g,一起煮水代茶飲即可。
以上的藥膳/食療均適合輕度症狀者,若情況嚴重,建議到正規醫院找正規中醫師面診,從而制定更加精確的治療方案。
説到底,最好的補,就是保持正常的飲食和睡眠。再好的藥,如果不改掉不良的生活習慣,吃了也沒用。調理脾胃是一件長遠而系統的事,我們除了平時在飲食上要注意五穀的攝入,還要做到不吃垃圾食品、早睡早起、少吹空調,待脾胃功能有所好轉再緩緩進補,身體才會受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