過個寒假,胖墩又多了
寒假即將結束,正處在青春期的小新(化名)比上學期末足足重了五公斤。看着孩子跑上幾步就氣喘吁吁,家長急忙帶他來到江南大學附屬醫院兒科就診。該科副主任童曉介紹,近年來,低齡肥胖兒有減少趨勢,而青春期胖子人數上升,肥胖引發的脂肪肝、血脂紊亂、糖耐量異常甚至糖尿病、鼾症、性早熟等問題,值得家長重視。
■ 寒假迅速增重五公斤
小新是初二學生,自從進入青春期後,體重就有增長趨勢。1.68米的個子,體重已接近90公斤。胖孩子不愛運動,缺少運動就更容易變胖,造成惡性循環。到了寒假,菜餚、零食、飲料應有盡有,小新吃吃喝喝的機會比平時多。此外,放假在家,看電視、玩手機電腦的時間多了,運動就更少了。一個寒假,體重比上學期末飆升了五公斤,導致在平地跑上幾步都有點氣喘。
童曉介紹,春節後來兒科門診上看肥胖的情況比較多。寒假天氣寒冷,人體新陳代謝減慢,生理性消耗降低,食慾旺盛,活動減少,更容易長肉。隨着私家車的普及,出門大多也是以車代步,缺少鍛鍊機會。再加上寒假裏有春節,走親訪友時大多也是聚在一起吃吃喝喝,家長對孩子飲食不加控制,所以一個寒假下來,有的學生臉都圓了,人胖了一大圈,開學後同學都有點認不出來了。
■ “紅燈食品”吃多了有危險
童曉介紹,5年前,兒科門診看肥胖的孩子以低齡為多,有的甚至是學齡前兒童。這些孩子多為爺爺奶奶輩帶的,他們認為“孩子白白胖胖才是健康”,不重視孩子的運動及飲食管理。現在,隨着健康知識的增加,老觀念也在轉變,因此低齡小胖墩少了。
反而是青春期的學生肥胖多。他們平時學習忙,運動少,會自己買膨化食品、甜點、碳酸飲料等食物。殊不知,這些都是高能量的“紅燈食品”,多吃了不發胖才怪呢。一名16歲的學生身高1.65米,體重94公斤,體重指數34.5,屬於重度肥胖。他幾乎每天要喝1000毫升可樂,平時喜歡躺牀上玩手機,看電視,越胖越懶得運動。3個月前,因為出現多飲多尿伴消瘦一月到醫院就診,一查隨機血糖竟達到31.9毫摩爾每升,尿酮體3個+,尿糖4個+,血氣分析結果顯示達到了糖尿病酮症酸中毒的地步。通過住院治療糾正了脱水酸中毒及電解質紊亂,並應用胰島素及糖尿病飲食管理,目前他的血糖控制在正常範圍內。
■ 青春期發胖疾病多
“體育課上,我沒有別的同學靈活,有的人還嘲笑我,所以爸爸媽媽也意識到我要減肥了!”一名青春期的學生説。純粹因為肥胖來就診的學生還比較少,更多的是肥胖引起了其他疾病才找醫生。
童曉介紹,上面提到的這個學生不單是因為體形問題來就診,更是因為出現了腺樣體肥大,晚上打鼾。通過均衡飲食合理運動減肥達到正常的BMI值後,鼾聲也神奇地消失了。還有一名肥胖者出現性早熟、矮小等問題就診,方才查出脂肪肝、肝功能損害、高脂血症、胰島素抵抗。通過2個月瘦身五公斤後,肝功能損害、高脂血症、胰島素抵抗這些問題都自行緩解了,一粒藥都沒有吃。肥胖還是重症肺炎的獨立高危因素,有一名16歲的女孩出現呼吸道感染,一般同齡青少年都能扛住,身形肥胖的她卻一步步發展為重症肺炎。未成年人如果肥胖不進行干預,出現代謝綜合徵的幾率更高。
童曉提醒,青春期肥胖的治療與成人不同,應在不影響生長髮育的前提下,採取飲食調理、運動療法相結合的原則,一般要避免使用諸如單純節食、藥物、手術等成人減肥方法。平時的飲食既要保證他們基本營養及生長髮育所需,又要限制食量,尤其要限制“紅燈食品”的攝入量,提高運動興趣,管住嘴,邁開腿。(衞曦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