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飯渣”孩子不好好吃飯成了“世界難題”:
“吃飯不看動畫片就吃不進去,喂一頓飯比干活還累” “吃飯好像上刑場,嚼半個小時都不帶嚥下去的,費死勁了” “每次吃飯2個小時打底,別人吃她鬧,人家吃飽走了她開始餓了”……只要提到孩子吃飯,就會引發寶媽們無數的怨言,尤其是現在正值夏天又悶又熱,本來就吃飯難的孩子吃一口都困難。
“孩子不吃飯咋辦,餓Ta一頓就好了”,無知父母坑了娃!
前兩天表姐打電話來,説小兒子最近不愛吃飯了,每到飯點就開始哭鬧。
她在知乎看到一個帖子“孩子不好好吃飯,餓Ta一頓就好了”,於是索性餓着孩子,家裏零食也都藏了起來。
本以為孩子餓了就乖乖要食物,可是一個月過去了孩子越來越瘦,原本媽媽批評還能吃進去幾口,現在批評也聽不進去,每到吃飯的時候不僅吃不下去還會嘔吐,這到底是怎麼回事呢?
意識到孩子不對勁,我趕緊陪她去了醫院,卻被醫生狠狠教育了一番,原來孩子不愛吃飯是正常現象,但是經過父母的冷暴力施壓變成了心理壓力,每到吃飯就產生抗拒心理,從而導致了嘔吐。
相信寶媽們都曾聽説過或者嘗試過餓一頓,讓孩子下一頓好好吃飯,這種無知的方式卻成為了摧毀孩子健康的利刃,
【餓一頓】實則是“懶父母”的藉口!
不得不承認,有時候“餓一頓”確實能讓孩子下一頓好好吃飯。
俗話説“吃一塹長一智”,這一頓不好好吃飯餓了半天,下一次吃飯的時候又餓又怕,就會吃得更多,但這種方法也有使用技巧。
當你使用了一週孩子吃飯問題還不見好轉,就應該放棄了,繼續堅持只會毀了孩子的飲食規律和身體健康,尤其是正在快速發育的孩子,長期捱餓會導致胃部越來越小,飯量跟不上身體需求,長成“小挫個”,嚴重的還會誘發疾病。
長期使用“餓一頓”方法的父母要承認自己的懶惰,還為自己的懶找了藉口,在育兒這件事上不能犯懶,父母嫌餵飯麻煩多半是沒有掌握正確的“餵飯”技巧。
“飯霸”養成記:掌握三大“餵飯”小妙招!
如果你也是寶媽,還停留在“做飯5分鐘,餵飯2小時”的階段,不妨試試以下三招,或許能幫你擺脱“餵飯難”困境。
第一招:培養吃飯專注力主要是針對那些吃飯要看電視、手機,邊看邊吃速度很慢的孩子,首先要做的就是拿開手機、關掉電視,父母要陪孩子一起認真吃飯,鍛鍊孩子使用筷子的能力,嘗試設置吃飯小情景、或者小遊戲激發孩子的進食心理。
第二招:從飯菜本身出發調查數據顯示,在1歲到7歲的孩子羣體中,有40%的都存在挑食、偏食現象。
調查數據顯示,在1歲到7歲的孩子羣體中,有40%的都存在挑食、偏食現象。
有些孩子可能本身就胃口小,2歲時開始“進食倒退期”只喜歡吃味道重的食物,久而久之養成挑食習慣。
父母在做飯時可以經常改變食物種類和烹飪方式,最重要的是營養均衡,如果孩子不愛吃肉愛吃雞蛋,可以把肉做成其他形狀、或者摻在雞蛋裏讓孩子吃下去,在滿足營養的情況下可以允許孩子少吃一點,以免產生進食恐懼。
第三招:增強孩子飢餓需求孩子不好好吃飯可能是真的不餓,孩子成長過程中飯量也在變化,父母應該注意孩子進食量的變化,不要給孩子吃太多飯後零食,空閒的時候帶孩子出門運動,促進腸胃消化才能更順利地進食。
今日話題:你家孩子吃飯都有哪些問題呢?歡迎下方留言評論。
ps:本文配圖均源於網絡,如有侵權聯繫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