楠木軒

寶寶“黏媽屬性”太強大?媽媽做好這兩個方面,緩解他的不安情緒

由 忻素芹 發佈於 健康

文 | 齊姐育兒  本文為原創文章,歡迎個人轉載分享~

有些寶寶天生就帶着一種“黏性”,無論去到哪裏總喜歡跟在媽媽屁股後頭。甚至在睡覺時,如果半夜醒來發現媽媽沒有在身邊,也會哭鬧着要找媽媽。

特別是三歲以下的寶寶,黏媽媽的“屬性”最強。可能是媽媽會給孩子一種安全感吧,並且有媽媽的陪伴會讓孩子不那麼孤獨。

但是如果隨着孩子長大,這種黏媽媽“屬性”還持續存在的話,就會對孩子以後的性格造成一定程度的影響。

到底孩子為什麼那麼離不開媽媽呢?

第一、孩子太過於依賴自己的母親

對於剛出生的寶寶,可能相比於爸爸,孩子被媽媽照顧的更多,所以會跟媽媽更親。他們會覺得媽媽是屬於自己一個人的,是最重要的人。

如果半夜醒來發現媽媽不見了,他們自然會覺得害怕並且產生恐懼感,覺得全世界就剩下自己一個人。並且還是在黑漆漆的環境下,他們會更加感到無助,於是乎就通過哭鬧的方式來呼喚自己的媽媽。

第二、對於媽媽離開自己而產生焦慮

隨着寶寶的成長,他們會逐漸意識到其實媽媽並不是只屬於自己的,會開始害怕媽媽會不會隨時“拋棄”他們,從而產生焦慮。

所以當他們半夜睡醒睜開眼,發現本來在身邊的媽媽卻突然不見了,害怕和焦慮會使得他們開始哭鬧。

第三、寶寶一直缺乏安全感

孩子在成長的過程中需要父母給予他們陪伴和足夠的安全感,這樣他們才能健康地成長。

對於一些平時忙於工作的家長,缺少了陪伴孩子的時間,偶爾才有空陪伴孩子入睡。孩子長期缺乏安全感,在半夜睡醒時發現媽媽又一次不在身邊,自然會容易引起他們哭鬧。

如果孩子長期保持這種焦慮和缺乏安全感的情緒,對他們的身體和心理健康都會有一定的影響,所以家長們可以學習以下這幾點來緩解寶寶的這種情緒。

1、多多陪伴孩子

有些媽媽也因為忙於工作而疏忽了對寶寶的陪伴,而在他們最需要陪伴的時候媽媽不在身邊,久而久之就會越來越沒有安全感,覺得總是自己孤零零一個人。

這也會讓他們更加容易受到驚嚇,並且害怕被拋棄。所以媽媽或者爸爸們最好多抽出時間來陪伴孩子,讓他們知道父母是一直在身邊關心、陪伴他們的。

而且家長們就算忙於工作,也最好能固定照顧寶寶的人,不要經常換來換去。這樣會增加寶寶的不安,覺得身邊的人來來去去卻沒有一個能完全依賴的。

2、和寶寶説好離開的時間

有些媽媽覺得提前告訴寶寶自己半夜會離開,會讓他們哭鬧得更厲害,但是不提前跟寶寶説會讓他們覺得自己被拋下。

所以父母們應該提前跟寶寶約定好時間並且遵守承諾,這樣寶寶們才能更加安心。

每對父母都希望寶寶能夠平安、健康地長大,所以父母們應該儘可能多地陪伴寶寶,給予他們足夠的安全感,這樣他們才能在充滿關心與愛的環境裏成長得更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