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腦是如何發育的?無論對普通人,還是對科學家而言,這都是一個需要長期探索的奧秘,探索與解密大腦一直是美好的夢想。但由於大腦結構的複雜性,科學家花了很多時間才讓研究有了突飛猛進的發展。
要説到腦力發育,就不得不從嬰兒開始説起,因為人類大腦發育最快的階段,就是孩子剛出生的那幾年,因此腦發育還是要從兒時説起。
嬰兒的一年等於十年?父母常與娃做有趣事情,孩子腦發育更好
日本兒童教育學家木村久一經過多年的研究發現,兒童的能力可能遵循着“遞減法則”,也就是説,如果孩子生下來的“潛在能力”是100,那想要給他一個良好的教育,就要儘早開始,為何這樣説呢?
因為如果家長從5歲開始引導孩子,即使教育得再正確,寶寶可能也只能達到能力的80%;如果你從孩子10歲開始教育,那可能只能實現60%的能力,這樣依次遞減,教育得越晚,大腦發育和能力實現的可能性就越小。
如果這麼一算,單從大腦發育的角度來看,嬰兒的一年等於十年,所以錯過了他們最佳的大腦發育期,或許就很難補救了。
新生兒的大腦就像是一個城市的通信網絡,每個社區模塊之間的交通樞紐都存在聯繫,但想要這些居民聯繫得更加緊密,需要父母的正確教育和引導。而嬰兒大腦中的連接需要按照獨有的方式生長,才能實現個性化的成長。
那這個理論對孩子的意義是什麼呢?這説明寶寶的學習其實從出生時,就已經開始了,孩子醒着的每一刻,父母的每一次呼喚,有趣的畫面,都使得嬰兒的神經連接在不斷形成。
在嬰兒的早期階段,神經元之間的連接數量就已經達到了數億條,更重要的是,孩子在嬰幼兒階段,大腦有極快的適應能力,無論他們出生在什麼樣的環境和家庭,新生兒都可以將資源利用於最大化。
這也從側面説明了嬰兒的一年等於十年,嬰兒時期孩子的大腦發育迅速,父母若能捉住機會,便是孩子最好的成長。
怎樣抓住嬰兒“一年等於十年”的機會?2歲是大腦發育的關鍵節點
嬰兒在出生後的頭兩年,是他們腦髓鞘生長速度最快的時候,這個時候,寶寶的大腦會處理很多全新的基本信息,比如語言、色彩、聲音、臉部識別等等,所以寶媽想要抓住嬰兒“一年等於十年”的機會,從孩子2歲開始就要抓緊了。
日本京東大學的研究小組針對28名7個月大的嬰兒進行了實驗,邊觸摸寶寶的身體,邊和嬰兒説話會是怎樣的一種效果。
最後研究人員發現,與不觸摸嬰兒的孩子相比,那些被觸摸的寶寶在聽到單詞後,腦波會有更明顯的波動,也就是説他們大腦的發育會更好。因此家長可以藉助這個實驗來教育孩子。
1)孩子聽覺系統需要“啓動”
對於新生兒來説,不需要經過訓練,就可以輕鬆地獲取周圍的聲音,但父母給孩子訓練的目的在於,能夠實現孩子“一對一”的定位。
2)寶寶的視覺系統需要進入“新世界”
新生兒的視力很敏鋭,但由於他們是“近視眼”,所以他們需要和眼睛進行磨合,等到孩子漸漸適應之後,便可以激發孩子的視覺記憶能力,打開視覺的“新世界”。
3)嬰兒的觸覺系統需要更多“新事物”
除了眼睛和耳朵,人們所用到的更多感覺要屬觸覺了,對於剛出生的寶寶來説,更是如此,因為觸摸既能給到嬰兒安全感,也能刺激神經系統的發育,從而將刺激傳遞給大腦的突觸,使大腦接觸更多信息,讓寶寶變得更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