味精加熱會致癌?闢謠:正確食用很安全,或還能幫助降血壓

提及“穀氨酸鈉”,很多人可能一臉懵,但提及它的俗稱——“味精”,大家不會陌生。而自從味精被發現以來,關於它的話題就一直沒停過,近年來,關於“味精加熱會致癌”之類的傳言更是反反覆覆出現,今天就來全面分析,味精到底能不能吃?

一、味精加熱後會致癌?

味精主要由穀氨酸鈉構成,以澱粉或糖蜜等為原料經發酵法生產而成,並不是我們所認為的“化學合成物”。

雖然味精在受熱後,尤其是超過120℃時,確實會產生一些新物質,比如焦穀氨酸鈉,但這種物質是無毒的,也不存在致癌機理,很多營養品、護膚品當中都有它的身影,並不會出現大家所傳的致癌問題。多説一點,由於焦穀氨酸鈉沒有鮮味,所以為了鮮味考慮,通常會建議在臨出鍋前再放味精。

味精加熱會致癌?闢謠:正確食用很安全,或還能幫助降血壓

另外,從它的主要成分角度(穀氨酸鈉)來看,穀氨酸在組成蛋白質方面有一定作用,而鈉也是一種重要的電解質,所以從這點來看,味精的存在並不會對人體健康產生威脅。

而我國《食品添加劑使用標準》也提到:味精本身無害,安全性很高,可在多類食物當中根據需求酌情添加,且沒有規定安全攝入量。

所以,大家在平時做菜時放點味精來提鮮時,不需要過度擔憂,這樣並不會對健康產生什麼威脅。

二、正確食用味精,還能幫助降血壓?

味精無害,但有的人在食用味精後會出現口乾、頭疼的情況,這是為何?

這當中的罪魁禍首便是“鈉”,味精當中含鈉,如果味精吃多了,相當於鈉(鹽)吃多了,容易使身體中的水分減少,自然會覺得口乾;而鈉攝入過多,還會增加血管的壓力,引起腦水腫,甚至擠壓神經,從而造成頭疼的情況。

所以,雖然味精沒有致癌風險,但從其它角度考慮,還是建議要注意控制味精的攝入量,尤其是在調味時,不要醬油、鹽、耗油、老抽等一堆亂放,很容易導致鈉超標,最終危及健康。

味精加熱會致癌?闢謠:正確食用很安全,或還能幫助降血壓

味精不僅能提鮮,美國《營養》雜誌上刊登的一項研究還顯示:正確食用味精,用味精代替部分食鹽,可以幫助降低總鈉攝入量的7%-8%,對降低血壓有一定的幫助作用。

研究人員表示,味精當中的鈉含量只有12%左右,僅為食鹽中鈉含量的1/3,同時味精又具有提鮮、增加食物風味的作用,所以如果可以用味精替代部分食鹽,便能間接減少食鹽的攝入,進而降低血壓,保護心腦及全身健康,且食物風味基本不會受到影響。

三、如何正確使用味精?

味精雖然作為常用調味劑,但很多人卻容易進入使用誤區,最終因錯用可能產生了一些對人體健康不利的影響,要注意避免。

1、每天攝入不超過5克

因為味精主要由穀氨酸和鈉離子組合而成,而前者攝入過多可影響人體對鈣、鎂離子的利用,後者可提升高血壓的發病風險,所以要嚴格注意控制味精的攝入量。

2、不是每道菜都適合加味精

比如炒肉菜,肉類當中本身就有穀氨酸,與鈉“相遇”後,便會產生穀氨酸鈉;另外,酸味菜,比如糖醋里脊、醋熘白菜等,也儘量不要放味精,因為在酸性條件下,味精的溶解度低,鮮味也會明顯下降;還有就是甜味菜,比如雞茸玉米羹、香甜芋茸等,也不宜放味精,不然不僅無法提鮮,還可能抑制甜鮮的本味,併產生一股異味。

味精加熱會致癌?闢謠:正確食用很安全,或還能幫助降血壓

3、調餡料不宜加味精

比如餃子餡,這類食材需要經過蒸、煮、炸等烹飪過程才可以食用,而味精不耐高温,超過100℃,就會發生變性,失去鮮味。

4、菜臨出鍋時放味精

由於味精超過100℃時會發生變化而失去鮮味,所以為了更好的發揮作用,建議快要出鍋的時候再加入會比較好。

5、不宜在低温狀態下使用

温度太高不行,温度太低也不行,比如做涼拌菜的時候,因為温度太低,味精不易溶解,便很難發揮提鮮作用,甚至還會直接粘附在原材料上,影響食物口感,所以最好不放,如果一定要放,建議可以用少量熱水溶解後再拌入涼菜之中。

總結:味精不是毒藥,並不會致癌,它只是一種常見的、安全的調味品,只要正確食用,並不會對人體的健康構成什麼不好的影響,所以大家無需過度擔憂。

參考資料:

[1]《味精加熱後有毒且致癌?》.科普中國.2021-01-15

[2]《味精到底安不安全?》.中國醫藥報.2020-11-04

[3]《味精替代部分鹽,有助降血壓》.生命時報.2019-12-02

未經作者允許授權,禁止轉載

版權聲明:本文源自 網絡, 於,由 楠木軒 整理發佈,共 1638 字。

轉載請註明: 味精加熱會致癌?闢謠:正確食用很安全,或還能幫助降血壓 - 楠木軒